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门答剌王带着他的三百余残兵,无奈的丢下两百多艘大小战船驾着一百多艘空荡荡的战船失魂落魄的回航,消失在海面上。

    此战大胜,普吉都督府一万三千多军民高歌欢庆,在征的李荣同意后,人们自发在普吉城中摆下流水宴大宴三日。

    此宴即是庆功宴也是送行宴,都督李荣在庆功宴结束后就率军在两极半岛上登陆,对半岛上的土著势力进行大扫荡。

    经此一战,两极半岛上的九国和诸马来部落势力大衰,好几个马来首领和国王被唐军斩于马下,暂时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时期,正是唐军发起大规模进攻之时。

    “咚咚……”

    普吉城上的战鼓擂的震天响,在全国军民登城目送下,李荣携兵四千缓缓出城,利用缴获的苏门答剌、哑鲁国两百来艘船只通过普吉岛北面的狭窄海峡。

    普吉岛以东就是后世泰国的甲米、素叻府,现为哥谷罗王国所在。

    哥谷罗王国与普吉都督府交往颇深,深知唐军战斗力绝非两极半岛上一帮小国就能对付的,其国王很明智的拒绝了九国相邀进攻唐军的请求。

    此次李荣登上两极半岛的目的就是扫荡半岛北部的所有土著势力,哥谷罗哪怕没参与围攻也不能幸免。谁叫哥谷罗占据着马来半岛少有的几块适宜耕种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区,又卡在李荣进军的路上呢?

    李荣以哥谷罗姿敌过境进犯大唐为名,挥军包围了其王城。

    说是王城,也就栅栏土堆围起来的小寨子。

    吓得哥谷罗王赶紧令人收集城内所有珍宝胆战心惊的跑到李荣面前请罪,小心翼翼的将财宝和值钱的本国特产乌木、芳香木、樟脑、卡拉木、熏香作为赔罪礼品赠予李荣。

    堆在李荣眼前的几百黄金、八盒珍珠及众多两极半岛上诸国贯有的特产,只要运回大唐就能卖出高价实现发家致富。可在他眼中只是轻蔑的撇了一眼,吞并了两极半岛诸土著势力,这些东西想要多少有多少。

    “哥谷罗王啊,你知道你的罪有多大吗?”

    哥谷罗王深深的跪在李荣面前不敢出声。

    “纵诸夷过境犯我大唐疆界,乃死罪。”

    李荣大喝道:“某诺是按实禀明燕王,定要某率军平你国,灭你族,你可知否?”

    “小王知晓,还请都督宽宏大量救哥谷罗上下……”

    哥谷罗王声音打颤,重重的给李荣磕了三个响头。

    李荣很满意哥谷罗王的表现,知道畏惧才好让他拿捏,为其驱使。不然仅靠手中四千兵扫荡两极半岛北部,得扫到什么时候?这时候炮灰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啦,你的罪行也不是不能弥补的,只要你为燕王前驱,带上你哥谷罗全国军民助本都督扫荡干净半岛上的九国和诸马来残余势力,某不但不会如实向燕王禀报,还会在燕王面前为你美言几句,说不定就能获得朝廷的策封,自此成为大唐的属国。不知你是否愿意?”

    哥谷罗一听,无非是让他出兵出粮助李荣攻打九国和那些以元气大伤的马来部落,倒也不是什么难事,立马表忠:“小王愿助都督扫荡不臣之国,还请都督往后多照拂下小王,诺有什么需要尽管跟小王开口。”

    “说起需要嘛,本都督有个小小的要求。”

    “都督请说,小王定当满足都督的要求……”

    哥谷罗王瞧不会再追究他纵敌过境一事,忐忑的心一下松了下来,拍着胸脯保证道。

    话说他哥谷罗国并非大唐属国臣子啊,没有义务为唐军阻击敌军过境啊,奈何唐强其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你哥谷罗这块地在山多地少的两极半岛上算是一块不错的耕地,又离某普吉都督府很近,某军民早以眼馋很久了。本都督此次率军出征意在彻底清除半岛北端的所有土著王国和部落。依某看呐,你还是带着哥谷罗全国军民一同随某北征,等到了合适的地方,某在为你划块地立国如何?”

    虽是寻问,明眼人就看得出来,李荣是不容哥谷罗王致揣的,诺是不同意,恐怕哥谷罗王要血溅当场了。

    哥谷罗王脑子有点发蒙,感情李荣气势汹汹而来,让他出兵助战是假,腾地才是真。扫了一眼周围的唐军将士,个个虎目而视,手都握在刀柄上。

    心知今日不能令李荣满意就难活着走出唐军大营的哥谷罗王吞了吞口水,艰难的回道:“哥谷罗上下但凭都督安排。”

    “好!本都督就喜欢你这种爽快的土王,赶紧回去组织汝国军民,两日后随某北征。”

    李荣大笑道,为防哥谷罗王耍诈,还派了一名都尉领兵八百跟随其回去,监督哥谷罗王组织其全国军民随唐军北征事谊。

    在一千三百多年后,南洋是全球的人口密集区,可在唐代,绝对是全球人口稀寡的典型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环境下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医药水平发展低劣的南洋土著人口增长极其缓慢。

    哥谷罗纵使占据近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国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余口,耕种水平也就比刀耕火种先进了那么一点。

    在唐军的催促下,哥谷罗带着全国军民仅仅携带着所有的粮食和一些生存的必要工具便跟唐军向北出发。

    确切的说是被唐军顶在前面押着往北迁。

    李荣率军北征的目标就是后世泰国南部的拉廊、春蓬、班武里三府和缅甸在两极半岛上区域内的达瓜巴王国和诸土著部落,哪怕达瓜巴和那些土著部落并没有出兵也在李荣的征讨之列。

    联兵进犯的九国皆位于哥谷罗以南,按当日的协定,属于兑州都督府都督杨诗鸿扫荡区。

    位于后世北大年的兑州都督府都督杨诗鸿早在李荣还在等九国联军登陆普吉岛时,就于都督府治所紫芝城外大败另一路九国联军,斩首九千余级,在城外垒成三座壮观的京观。

    杨诗鸿战胜之后,立即挥军扫荡处于哥谷罗国以南的九国,既赤土国、羯荼、吉打、郞迦斯迦国、丹丹国、佛隆、单马令、洛坤、斯威再也王国。

    一日灭离得最近的郞迦斯迦国,北上三日攻灭单马令、洛坤和斯威再也王国,都不等其余五国反应过来,杨诗鸿挥军南下攻灭羯荼和吉打。

    仅剩下国土相连,夹在兑州都督府与蒲罗都督之间的赤土、丹丹、佛隆三国为唐军的兵锋吓得胆战心惊,急忙遣使携带重礼前往紫芝城向杨诗鸿赔罪请和。

    恰在此时,杨诗鸿征服的六国遗民乘唐军离开之际,起兵反叛,扶立新王再度竖起了反唐大旗。

    杨诗鸿只得暂且答应三国求和的请求,提兵再征六国。

第462章 半岛腥红月三() 
    郞迦斯迦国遗民刚推举出新王不过数日,被唐军摧毁的城寨也尚未修缮,就迎来了北返的杨诗鸿率领鸿鹄卫三千精兵再度扑来。

    复国不过数日的郞迦斯迦国再度在唐军的打击下覆灭,斩首三千余众,俘四千余口,新王直接被割了首级挂在唐军的战马上。

    “都督,这些土蛮降而复叛,令我军疲于奔命,不如将其尽杀之,一劳永逸的解决土蛮之患?”

    有将校当即向杨诗鸿提出建议,其他将校也纷纷表示赞同,鼓动杨诗鸿下令将土人尽屠之。

    “都督,我军兵力有限不能对所灭六国施行驻军占领,导致我军一撤,所灭之国百姓再度复立其国与我为敌。正如林校尉所言,诺不能将土著王国之民尽杀之,我军就会陷入疲于奔命的境地,不断折损士卒,对半岛上广袤的土地亦难以施行有效占领。”

    “将土著尽杀后的好处显而易见,哪怕我们兑州都督府没有足够的军队占领和百姓迁往开垦,亦不用担心土地不为我大唐所有。”

    杨诗鸿出身于弘农杨氏,是大唐开国的观国公杨恭仁之孙,隋朝观王杨雄之曾孙,是李煜身边秀衣右卫指挥使杨诗雁的兄长。

    出身于世族从小饱学儒家经典的他,虽不是宋明时期手无缚鸡之力的腐儒,可对于大肆屠杀平民却因心中的儒家仁义教条令他对此有些抵触。这也是他灭六国却没像李荣、尉迟循毓等人为免后患会大肆屠戮土著。

    在将校们的一再建议下,为其分析其中利害,由其是此刻诺不尽屠土著,必然影响到兑州都督府在今后接收更多移民在半岛上的安置问题,尤其会威胁的移民的人身安全。一旦土著造成移民大量死伤,定会引起燕王震怒,降罪于他们。

    燕王可是在给海外诸都督府官将的工作指示中明确要求他们对所征服之地的土著务必尽除之,以保障移民到来后的安置开垦定居的安全环境。

    杨诗鸿最终同意了,下令将所俘虏的郞迦斯迦国不论何人,尽数坑杀之,勒令诸军在其国境内擒杀任何一个非华人。

    鸿鹄卫迅速分散开来,以团为单位(每团200人,设校尉)在郞迦斯迦国内四处搜杀土著,历时十余日,除了半岛中部的深山未进入外,将该国几乎翻了一遍,杀的遍无人烟才重新集结向北再攻单马令、洛坤、斯威再也王国。

    在郞迦斯迦国十余日的搜杀中,杨诗鸿的心性为鲜血侵染的越发狠辣,再度北征三国时以将儒家的仁义教条抛到了脑后,一路所过,遍地尸骸。

    三国遗民惊恐万状的往深山逃窜,唐军尾随至山脚下才停下脚步。

    李煜给南洋诸都督下令,遍布雨林的深山不到万不得以不得进入,当在干季时纵火攻之方为上策。

    就在杨诗鸿再度北征三国时,刚得其同意求和谢罪的赤土、丹丹、佛隆三国瞧六国反复,杨诗鸿所部精兵被牵制在单马令、洛坤、斯威再也三国境内不得动弹,动起了歪心思。

    三国一合计,杨诗鸿率精兵鸿鹄卫再度北征却没像之前平灭三国时那般迅速,反而陷在北面一时难以抽身。那不正是他们出其不意反败为胜的大好时机吗?

    紫芝城不正处于兵力空虚之际吗?

    “那还等什么,偷袭紫芝城,破城后屠了城中的华人,断了杨诗鸿的归路,再举八国之兵灭了他。”

    赤土国王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吼道,丹丹、佛隆二国王更是拍着桌子大声叫好。

    三王一番密议后作出出兵偷袭紫芝城的决定,同时联络刚刚复国不久的羯荼、吉打及诸马来部落共同出兵。

    为了此战能一举成功,赤土、丹丹、佛隆三国将国中十三岁以上,凡是能拿得起刀枪的男子悉数征召,好不容易组织起一支六千人的军队开往紫芝城。

    为了能攻破紫芝高大的城墙,吸取上次没有攻城经验导致他们拿城墙没办法的教训。赤土王想出一条妙计,令军队砍了八百余根两丈长的椰子树抗到紫芝城去。

    紫芝城墙不到两丈高,待攻城之时,把几百根椰子树并排搭在城墙上不就组成了一道斜木梯吗?儿郞们还愁攻不上城墙?

    多简单,多实用,赤土王都为自己能想到此妙计而沾沾自喜。

    联络的羯荼、吉打两国及诸马来部落经过一番深思熟滤后,决定再度响应三国的号召,拼光国中最后一个男子也要攻灭杨诗鸿。

    杨诗鸿在郞迦斯迦国内斩草除根的消息以随逃离的郞迦斯迦人传到了羯荼、吉打及附近的诸马来部落,他们以被逼得不得不与杨诗鸿血战到底了。

    两国及诸马来部落最终拼凑起一支三千余人的兵马北上响应赤土、丹丹、佛隆。

    令他们没想到是,其兵马刚刚北上离境不过两日,南面占据刚迦王国的蒲罗都督府两千精兵突然翻山越岭大举北上,打了羯荼、吉打、诸马来部落一个措手不及。

    国中经历三战后,唯一能战之兵尽数北上,面对突袭而来的蒲罗都督府精兵,羯荼、吉打、诸马来部落毫无反手之力,不过三日尽皆败亡。两国、诸马来人除少数逃往深山避难得以幸免外,尽为唐军所屠。

    李文昌得知北上兵马轻松诛灭羯荼、吉打、诸马来部落后,召集蒲罗都督府诸将,宣布征讨末罗游。

    “都督,赤土、丹丹、佛隆三国尚在,他们联兵进犯紫芝城,我们是不是抄三国的后路先把他们给灭了再攻打末罗游?”

    都尉李宝提出建议道。

    “此三国就留给杨诗鸿自己解决吧,再抢本该他灭国的战功,他及兑州都督府一干将校就得跟咱蒲罗都督府翻脸了。”

    走在半路上,突然传来国、部落以被唐军所灭的羯荼、吉打、诸马来联军顿时大哭,作为联军主帅的羯荼王不顾众人反对挥军南下准备夺回其国。

    联军回国途中与正带军四处搜杀土著的何可刚遭遇。

    一场遭遇战打下来,联军纵是人多势众,反被何可刚的八百精兵一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