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泉水经眼神几乎快喷火一般死死盯着安丰,此人仗着是大王族叔争权夺力,这几月间为非做歹。更是怂恿大王杀剑牟岑,大敌压境之时不思劝大王坚守反而第一个劝大王逃跑,十足的大奸臣。泉水经恨不的当场将其斩杀。

    哼!低着头的安丰冷笑,心中不屑的嘲讽道:一败军之将安敢在大王面前谈兵论国事?安敢对我等指手画脚?

    安舜见诸将都请泉水经率军抵抗,此策又是泉水经提出,想必他也能暂时挡住唐军为自己早些奔去新罗拖延些时间。便令道:“泉水经听令,本王封你为征唐大将军,给兵六千于此阻敌,待本王率新罗援军到来。”

    “臣领命!”泉水经眼神灰暗,三十几的人好像苍老了二十多岁变得沧桑不已。

    安舜当即垮马率部渡河,带走了仅有的一千余骑兵和三千多紧随他的精锐步兵,将其余兵马一股脑的丢给了走马上任的泉水经。

    泉水经刚刚接手还没来的及将部队收拢结阵,唐军先头部队就以经一股脑的冲上来与高句丽军后部战于一起。

    被留下的高句丽军眼睁睁的看着安舜带着一票权贵人物和他的亲兵渡河而逃,自己却被留下阻截唐军的必死一战,顿时人人都有一股被国君抛弃的兔死狐悲之感。

    泉水经赶紧收拢附近能收陇的士兵,在瓠泸河西岸快速组成一个三千多人的步兵大阵,至于其他数千兵马他也无能为力。

    唐军骑兵漫山遍野的杀来,位于原高句丽军后部的数千士兵根本没能在第一时间由统兵将领率领组成大阵抵抗,被唐军一个冲锋便溃散,其结果就是被唐军在身后掩杀,惨叫之声不绝于瓠泸河西岸。

    “咚咚咚。”

    又一股唐军骑兵迎面向河岸边唯一没有溃散的高句丽冲来,停在高句丽军阵前好奇的望着这支不怕死的高句丽军。

    位于阵中的泉水经眼神狠厉的盯着唐军,心知今日必死之局毫无所惧。

    可大阵中的数千高句丽军看着阵前黑压压的唐军,一个个牙齿打颤两腿发抖。

    “哈哈,就这么一群人形鼠胆的货,也安敢反吾大唐?”秦景倩的弟弟秦佾挥着手中的马槊指着高句丽军讥笑道。

    泉水经大怒,心中早有宁可战死绝不受辱,从身边部下取箭弯弓射之。

    “嗖!”

    秦佾眼尖,见对方箭矢射来身体一偏便避过了箭矢,身后以因功升为校尉的龙治举盾便挡下了箭矢。

    “鼠辈安敢以冷箭射人?看吾破之!”秦佾满脸不屑立率手下一营兵马就对高句丽大阵发起冲锋。

    泉水经所收拢的三千多部下箭矢奇缺,连步兵对抗骑兵冲锋的长矛都不多,面对杀气腾腾冲来的八百唐军,高句丽阵前顿时不稳,士兵不由自主的后退。

    “杀!”泉水经大喝,以望提升士气,耐何其军本非强军,数日奔逃身心疲惫,之前每遇唐军皆不战而逃,早以喂敌如虎。

    高句丽军中向秦佾所部射出的箭矢稀稀拉拉的,即使射中也没射穿唐军将士身穿的甲胄。

    在高句丽军惊骇的目光中,唐军骑兵瞬间突入阵中,兴奋的左刺右劈,高句丽军顿时死伤一片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

    眼看不可阻挡,阵后的高句丽将士干脆把武器一丢跳入河中向对岸游去。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瞬间高句丽阵前厮杀正酣,阵后士兵却没第一时间上去支援,纷纷跳河而逃。

    厮杀中的泉水经发现不对,回头一看睚眦欲裂。

第81章 长安消息() 
“天亡我高句丽!”

    泉水经悲痛的站在瓠泸河岸仰天悲呼,周围是兵败如山倒苍慌逃命的高句丽将士。

    秦佾一眼就看到刚才射冷箭的高句丽将,拍马上前双手抡起马槊对着此人脖颈一个斜切。一腔热血飞溅于奔腾的瓠泸河中散去,一颗大好头颅凌空飞起。

    泉水经灰败的眼神最后那一刻看到了自己站于河岸的无头身躯,身后一员年轻满是兴奋之色的唐将紧紧盯着自己飞起的头颅。

    在秦佾激动的眼神中,亲手斩下的那颗头颅落到了河水中被河水冲走,秦佾双腿一夹马腹上前弯腰去捡,有着绝望脸色的头颅却从手中冲走了。秦佾看着那颗越飘越远的头颅懊恼不已,那可是一员高句丽统兵大将的首级啊,这拿回去定可升一级。

    唐军正在瓠泸河西岸及河中追杀溃逃的高句丽军,李谨行率并未参战的中军立于河西岸遥望东岸。

    “渡河!”

    “将军快看!”

    李谨行下令全军渡河,刚率部走进河中的校尉抬头发现瓠泸河东岸林中突然冲出大股军队,以盾牌手在前长枪兵在后高喊着听不懂的口号激动的朝着正在渡河的唐军杀来。

    “哼,新罗军果然来了!”

    李谨行冷笑一声,下令全军强渡直接杀过去,并令追杀高句丽溃兵的秦景倩、薛讷所部立即随中军渡河。

    “郞君,李谨行发来捷报。”

    “哦?快念,是不是取得了大胜!”正对着最新画出的黄海、东海沿岸地图思索的李煜一听,立马抛下脑海中的思绪。

    石门之战后,高句丽大局以定,平壤附近地区反抗大唐的高句丽人在近一个月里基本被唐军肃清干净。

    李煜正式将安东都护府治所迁回平壤,驻于安市的都护府及王府属官随即搬来,原在安市的馨儿三女带着燕王府的秀衣卫、商业人员也来到了平壤。

    馨儿的到来也就再次承担起照料李煜的生活,顺便给李煜在一些事务上出出主意。

    捷报写在一卷纸上用直径三寸的圆筒装着,馨儿拔掉筒盖从里面抽出一卷纸展开念道:“禀燕王殿下,臣李谨行奉命率军南下征讨以安舜为首盘踞在汉城的高句丽叛军,安舜不战而逃奔牛岑。为尽快平定高句丽不给其喘息之机,深思之下臣决议亲率三万精骑追击安舜,由高侃率余下兵马跟进并剿灭沿途高句丽残军收复各城。安舜闻我军追来,再弃牛岑逃往瓠泸河,臣率军于瓠泸河西将高句丽军截住,一战下斩首四千俘一千三百二十三人,安舜率残部逃过瓠泸河。在臣击败高句丽军后与新罗数万大军遭遇,臣率军强渡瓠泸河,与新罗军战于瓠泸河东,大败新罗军斩首一万两千级,俘五千七百人,新罗残军及安舜余部尽数南逃新罗境内。臣乘胜率军破僧梁城攻新罗北境。。。。。。”

    “郞君,你还要攻打新罗吗?”馨儿收起捷报认真的问道。

    李煜笑道:“吾到是想打,奈何手上没有足够的兵力,令李谨行取胜后攻掠新罗北境不过是为了教训下新罗,迫使新罗从百济撤军罢了!大概过一个月安东战事估计就暂时结束了。”

    “战争结束后郞君,我们是不是就要回幽州或者长安了?”

    “离开长安、幽州不过半年就想回去?”

    “郞君,奴家、梅儿几个姐妹住不惯这里,连城内城外都不能随便出以防那些贼心不死的高句丽人搞暗杀,真的太闷了。”馨儿一手撑在放置地图的桌上叹息道。

    “还有这高句丽王宫,真心寒碜。”

    这座安东地区首区一指的宏伟建筑到馨儿嘴里就成寒碜了,李煜颇为汗颜的揉了揉太阳穴。

    “不论与长安还是幽州的燕王府,这座王宫除了占地面积大点外,毫无豪华与雅致。”馨儿对高句丽王宫一番品头论足给贬的一无是处。

    李煜眨巴眨巴嘴不知说何是好,馨儿将高句丽王宫与自己在幽州与长安的燕王府对比,这一下不就衬托出自己的豪奢了吗!

    细想下自己亲手设计督造的两座燕王府,李煜脸色有些发红!

    光是奇花异草就不下百种,林果苗木,亭台楼阁,院中溪池更是将整座王府点缀的美伦美换。

    幽州燕王府中心处还建了一座六层高楼,左右两边各伴一座三层的阁楼,在燕云地那区那可是首驱一指的第一高楼。至于长安的燕王府,李煜待的时间不多,也不敢在父皇母后的眼皮子底下明目张胆的豪奢,府中阁楼最高也不过三层。

    “既然馨儿不满意,吾这就派人将在幽州燕王府里的工程队给调来,将这座王宫直接改建成平壤燕王府。”

    馨儿一惊:“啊?难道郞君打算在这常住?”

    “好像得住很长时间吧!”李煜不确定道。

    馨儿疑惑的看着李煜,见李煜没继续说下去也就明智的没再问。按郞君的性格,想告诉自己不用问就会说,不想说的那问了也没用。

    “郞君,战事结束后是不是要安排任命收复的安东各城官吏了啊?”馨儿转移话题慵懒的寻问起了安东接下来的安排。

    “是啊,可眼下吾手里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人才与以委任各城池。那些投降的高句丽人又不可信,好不容易平定他们叛乱自是不会再将收复的各城官吏用高句丽人。”

    李煜苦恼道,从来辽东之前就以打定主意在安东绝不再采用朝廷之前的华人与高句丽人参理的政策,各都督府、州县官吏中除了小吏会用些投靠大唐并立下功勋的人外,将全部用华人主政各城。

    但眼下李煜犯难了,手下除了当兵的外,文职人员人手不够。自垮过鸭渌水以来收复的各城现在都没有委派官吏,全是由军队掌控各城。其结果就是李煜到现在都不清楚平壤都督府辖区现在还有多少人口,田亩有多少,至于税那更是一根毛都没有。

    “殿下,长安来消息了,薛仁贵大非川惨败,与吐蕃大相论钦陵约和而还。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三人免死革职为民,陛下罢安西四镇。”

    燕王府掾萧恕急冲冲的跑进李煜议事厅大声说道,脸色因愤慨而涨红。

    “吾大唐自立国以来从未有此惨败。。。。。。”

    诺不是顾忌薛仁贵长子薛讷正担任燕王麾下大将,萧恕都差点对薛仁贵破口大骂。

第82章 重中之重() 
薛仁贵大非川惨败,罢安西四镇,朝廷以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以伐吐蕃。

    今岁四十余州年初闹霜冻,夏季大旱闹蝗灾,百姓饥乏困顿。朝廷令百姓往诸州逐食。

    李煜审视着长安送来的消息,薛仁贵战败早以预料,只是大父在薛仁贵刚战败不过一个月就派姜恪再伐吐蕃这倒是令李煜有些意外。

    看来前世了解的历史真的不多啊!李煜有些苦笑,历史上当下不知有多少发生的事在史书上没记载或记在哪个犄角旮旯里难以注意。都以经穿越了,想找前世的史书来看也没办法了。

    今年对大唐来说真是个多事之秋。

    大唐东西两边兵戈再起,关中、中原地区四十余州又闹蝗旱,百姓饥乏困顿,对大唐来说是个坏到不能再坏的消息了。

    去年种下去的冬小麦在初春发芽之际却遭遇霜冻又遇大旱损失惨重,夏季旱情不减又发蝗,四十余州百姓用颗粒无收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普通百姓家本就不富,这个年代亩产又只有三百多斤又要交税,更别提那些佃户了。

    农民家的储粮也就挨过一个冬春,每年盼星星盼月亮等到夏初收获粮食。今年被霜冻旱蝗这么一闹颗粒无收之下,家中余粮以尽地里又没有粮食可收的农民生活那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了。

    这要是遇到王朝末期,那景像就更不忍直视。

    对大唐来说是坏事,可对李煜来说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好事啊!

    若没有令四十余州田地粮食绝收,当地百姓讥困快活不下去,逼的朝廷不得不下令受灾各州百姓可往诸州逐食,那李煜哪有机会往辽东搬运人口呢?

    眼下还是初唐,正值大唐鼎盛时期,也是户籍管理严密时期。若没有朝廷令受灾各州百姓可流往他地,李煜若想大规模的把人口往辽东运,那简直就不可想像。

    随着朝廷禁令一下,在家快活不下去的农民开始往其他未受灾的州县自由迁徙。

    当今天下经历隋末大乱不过数十年,人口在隋末唐初时期锐减,经历数十年修养生息,大唐五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仅生活着三千多万人口。与后世一比,那简直地广人稀的不要不要的,连一个省都比不过。

    如此广大土地上,各地官府对这些自由流动的百姓根本做不到往外流出地监控。

    李煜派人拿着粮食把这些讥民往黄河边上一引,往船上一塞,呼啦啦的船队顺着黄河直冲入渤海再运到辽东,成为李煜治下之民。

    李煜往辽东运人口用偷运人口来说一点都没冤枉他,这要是放在平时,那绝对是重罪。不过现在有朝廷令四十余州百姓往诸州逐食这条旨意在,李煜也就不再乎了。

    被朝廷发现问罪,直接把这条旨意搬出来,大父与朝廷诸公也没话可说,这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