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还在晋阳的时候,裴寂每次找阿耶议事,或阿耶找裴寂议事,他们兄弟中只有现在的太子能参与,哪怕是他在成亲、及冠后,他也被排挤在外。
刘文静与殷峤等人,都帮他在阿耶面前提及,让他也参与会议,但裴寂的理由是,家族与大业,唯嫡长子可传。
以阿耶的性情,能得这天下江山,泰半功劳是在裴寂身上,这是没错。但阿耶既登临天下,就不能过于恩宠与他。这样君不君臣不臣的行径,让他人如何信服?
处理完日常朝政,李渊见没人再奏请朝事,他挥了下手。
一个殿上内侍上前一步,展开手中黄娟,宣道:“门下。。。。。。
即日成立中央银行,独列三省之外。中央银行的职能。。。
。。。。。。。。。。
武德七年,四月一十一日。”
成立中央银行的事儿,从正月至今,就是百官们最关注的话题。关于中央银行的一切猜想,百官们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能打探的消息也都不遣余力的打探。但一切都没有结果。
现在宣布成立的敕旨,大家并不意外,但中央银行要独立与三省,这让所有人感到惊讶。
在他们所有的猜想里,中央银行必然要归于负责财政的民部来下辖。也正是出于这种猜想,有心人才总往民部尚书萧瑀的家里跑。
现在礼物也送了,好话也说了,人情也欠了,但现在却说不归萧瑀管?
萧瑀现在是即尴尬又高兴。
尴尬的是,当初有些礼物实属无奈才收下了,现在还不还?怎么还?高兴的是,这烫手差事没落到他的头上,他终于可以睡安稳觉儿了。
大殿内,气氛先是有些诡异的寂静,接着就是嗡嗡的议论声。
李渊再次挥手,殿内宦官高呼道:“传,王珪觐见”
群臣不由自主的闭上嘴,然后将视线转向殿门。
原先,作为时常陪伴在太子身边的太子中允王珪,初七那天去上班时,就觉得东宫的气氛不对。
李元吉死在东宫的事儿,由于知道真相的舞姬们都被灭口了,李建成也没再故意隐瞒。所以,当得知这消息后,王珪必然要向李建成问个清楚。
李建成在裴寂和他老爹那里,碰了两鼻子灰,哪里还有心情搭理他。
被三言两语打发出来的王珪,心里也窝火。太子中允既是东宫的属官,也是圣人派在太子身边监督的人。现在死掉一个堂堂的亲王,还不给个说法,这是要害死老子啊。
但他也只能尽力补救,要不能咋办。
后来,李世民宫门杀人、李元吉草草下葬、太子夜宿武德殿的消息传来,王珪整个人都乱了。
秦王杀人、齐王身死,都与东宫夜宴有关。作为大唐储君的太子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又怎么处理的?偏偏,太子还不听从他的谏言。
等在朝会上听到秦王奏请解散天策府时,王珪的第一念头,不是兴奋,而是沉重。
秦王杀人夺路而逃、齐王不明不白身死之后,秦王现在竟然请奏自断臂膀?这里面的阴谋气息太浓重了!
等回到东宫后,他劝说太子小心行事,防止秦王的懈敌之策、缓兵之计。
可太子说:‘难道让本太子跑到圣人那里阻止恩准?难道让本太子眼看着他身边围着那么多的猛将谋士?’
话是没错的,但总得拿出相应的对策吧!
太子又说了:‘长安周围都是忠诚本太子的兵马,连宫门的监门都是东宫的人,还担心什么?’
原先,秦王与太子、齐王是针锋相对。现在,秦王以进为退,化明为暗。对时局的掌控,孰强孰弱,那是一目了然。
可笑的是,秦王那边闭门拒客,太子这边欢歌燕舞。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当太子洗马魏徵请辞时,他的危机感更是强烈。
魏徵的智谋可不在他之下,连魏徵都看出其中的不妙,他就更不能立于危墙之下了!
本以为,向太子请辞的时候,太子会尽心挽留。那,他定会将心中所想,尽数道来。
可结果,太子愤怒而去。当天,他的位置便被秦王府旧人代替。
他前一日,只想到秦王府去打探‘敌情’。可现在,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果然,在辞官的第二日,秦王的心腹,上党县公长孙无忌便派人送来秦王亲笔书信。
信中让他安心等待,并将身体修养好,大好河山还要等待他一起去治理。
对于秦王的观感,他始终认为秦王只是一介武夫。等看清白秦王的以进为退的计策,和这封信表达的诚意,他对太子彻底死心了。
既然下决心投靠秦王,当然不能枯坐家中只等富贵来临。他将他对东宫的了解,一一列在信中,由长孙无忌转交给秦王。
除了这些,他还要为秦王登基为圣之后做准备。
秦王府的学士里,无论才学、智谋,很多人都不逊于他。尤其,他们与秦王的情谊,也不是他这个新晋之人能比肩的。
如果不能凸显他的才能,等新朝来临时,他也只能沦为平庸。
平静的家中度过两个多月后,今日清晨,宫内来人,传他觐见。
惊讶、兴奋、不解。。。他在不断揣测着,圣人召见他这个已经身为庶人的原因。
在殿前枯等不久,一声传觐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整理好衣袍,迈上台阶。
第63章 王朝早会(二)()
王珪现在是庶民,进到大殿后,在百官的席尾处站定,双手做辑手状,大声喊道:“民,王珪觐见!”
李渊在丹陛之上说道:“上前一些。”
王珪向前走了两步就停下了。之前的几年里,身为正第五品上阶太子中允,便一直站在这个位置上的。
李渊又说道:“再向前。”
王珪不知他应该在哪里停下来,只好慢慢的走,然后等着李渊给他信号。
殿内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王珪的身上。虽然王珪不是第一次有这种经历,但现在,他感到压力很大。
“好了,停下吧。”
“呼”王珪终于听到天籁之音。
王珪在下意识的用眼角确定自己的位置的同时,他再次给李渊见礼。
李渊挥了下手,刚才那个宦官再次展开一卷黄娟开始宣读:“门下。。。。。。。。。。。。
特册封王珪为中央银行行长一职,品级正第三品上。。。。”
即使王珪已经做好了各种的心理准备,但在听到对他的任命时,他还是陷入了失神的状态。
王珪发蒙,群臣的状态也不比他更好。
李建成吃惊之后,眼露疑光,“为什么是这个背叛的小人,得到了这个职位?。。。。。难道。。。。是阿耶指使他从东宫辞官的?”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也商量过银行行长的可能人选,但唯独没想到是王珪,“那么。。。他还会继续效忠本王?”
群臣在短暂平静后,立刻有人站起来,“臣,有事请奏!”“臣,有事请奏!”“臣,有事请奏!”。。。
面对下面百官的反应,李渊转头看向裴寂。
裴寂面无表情的站了起来。
殿内宦官见状,立刻用铜锤敲击罄板。
“为兴货殖,为解铜荒,圣人苦思其道。初,试行开元通宝,已见成效。今,再颁律令,改制铜钱、成立银行,乃国祚绵长,我朝兴盛之关键。
事关重大,老夫向圣人进谏,由圣人独断行旨。”
颁布敕旨,必须经过三省的官员签字。之前的两道敕旨,上面只有李渊的玺印,而无官员签字。
刚才那些表情愤怒,纷纷站起请奏的官员,就是因为李渊绕开了他们,独断专行,这有悖于大唐律令、这是在剥夺他们的权利、这是忽视他们的存在。
今天可以踢开他们独颁敕旨,明日、后日、他日,岂不是依然可以?那还要三省做什么?以后他们这些官员只做摆设吗?
裴寂当然知道,李渊这两道敕旨,必然会激起百官不满。但李渊执意要不经过三省就颁布,他也只能站出来为李渊挡箭。
裴寂的话,放在平时,百官肯定都给面子,但现在不行!这是皇权与臣权的斗争!别说裴寂了,只要李渊不给说法,这事儿就不算完!
一时间,大殿内,群臣激昂。
李世民刚才也注意到,敕旨上没有提到各省部官员的名字,但他更留意的是敕旨的内容。
现在看到裴寂出来做解释都没用,而他老爹也一脸无奈的坐在那里不言语,他这才意识到,即使当了圣人,也不是可以随便忽视百官存在的。
感觉自己的政治经验又增加了一些后,李世民在琢磨怎么给他老爹解围。
如果因为这些人的反对,而让敕旨无效,那就意味着铜钱改制将被延迟,那就意味着他心中帝国的蓝图,将被延迟实现。这坚决是不可以的!
“臣!有事请奏!”
刚才,宦官拼命敲罄板都阻止不了群臣的愤懑,现在李世民一声大喊,他们终于渐渐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都盯着李世民。
李建成诧异的转头看着李世民;李渊坐在龙椅上,也暗中舒了一口气;裴寂更是心道侥幸。。。。
只有王珪,像是被遗忘了一样。
李世民向殿内宦官一招手,用手指了指他案前的那些东西,小宦官端着一个托盘来到他的身前。
等李渊挨个拿起存折和钢印看了一遍,李世民说道:“臣为防止有人仿造存取凭证,命人特造一种纸和印记,专用于银行使用。”
把主要的说完了,李世民开始大谈防伪的重要意义,以及他为圣人分忧、为天下福祉,所作出的辛苦付出。
然后,他又肯定了铜钱改制的意义、畅谈了银行逐步在各州县设立分行的设想,以及会出现哪些问题等等。
等百官都听得不耐烦了,李世民才说道:“臣,刚才苦思多时,才明白圣人独断颁旨的用心。”
说到这里,李世民转过身体,面对百官的方向,“请问诸位,圣人是在为一人谋福祉吗?圣人为天下平安,昼夜不寐、寝食难安,诸位就不能体谅吗?
诸位不能提出让圣人满意的良谏,已经有失臣义、臣职。现在,圣人不但不责怪诸位不为君王分忧,反而替诸位完成诸位应该做的事情。诸位不应该是陷入深深的自责吗?若每次都是由圣人来做诸位应做之事,本王倒要请奏圣人,治罪那些尸位素餐之辈!”
李渊在那里听得是心花怒放啊,从来不知道老二还有这等辩才。
看着下面那些像是被霜打过的野草一样的群臣,他缓缓的说道:“各位为银行之事,多日奔走,想必也是为朕筹谋良策。但,为何不来宫中与朕说起?
尔等虽自愧所思之不足,朕也不忍心多加责备。
银行之事,乃我大唐社稷之首要大事。尔等既无良策,朕只好越俎代庖了。
不过,朕不希望此等事情再有发生。”
下面的百官,你看看我我瞅瞅你,谁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他们那点小心思,圣人既然都不说破,他们就更不能自揭其短了。而且圣人也说了,以后不再独颁敕旨了,那还闹啥闹啊?老实坐下吧。
站起来的那些人,悻悻的坐下了,李世民向王珪一拱手,“恭喜王行长!贺喜王行长!”
“啊”王珪终于魂归体魄了,“不敢,那个。。。同喜。”
文武百官一起翻白眼儿,同喜你个毛蛋啊!
王珪整了整衣袍,向李渊行礼,“臣,王珪,必不负圣人所命!”
李渊看了一下无喜无悲的李建成一眼,“秦王与王行长留下,其余人等退下。”
殿内宦官敲了一下罄板,大声重复了一遍。
百官站起来向李渊行礼,然后依次退出大殿。
今日这朝会,出乎太多人的意料了。这中央银行就算不归民部管,可人事任命也没吏部的事儿,这一下子抛开了两大部,圣人也太。。。。
再说了,王珪之前也不过是个五品的小官,而且眼见太子得势了,他却辞官了。这里面没有什么内幕,那才叫奇怪呢。
有人心再次约定一个见面的时间,有些事儿还得探讨一下。
没等百官散开,三个宦官拦住了他们,“点到姓名的,到咱家前面集合。”
殿内只剩下李世民和王珪了,裴寂将一摞纸交给身边的小宦官。
王珪接过那些纸,李渊说道:“裴监给王行长准备了一些属官,王行长一会儿就能在你的官署中见到他们。”
说完,他意味深长的看向李世民,“二郎,你做得很好!这铜钱改制和成立银行的谏议,既然是你提出的,那你就多教导一下王行长吧。”
第64章 清风回城()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