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路边的士绅纷纷惊叹:
“这个并州铁甲军好威风啊。”
“不光威风,你看那战马多高,多肥,我们这里那见过这么肥壮的马。”
“天下强兵出并凉,这并州铁甲军,果然是强军,我们这里就没见过这样的强兵。”
“他们真是并州来的吗?”
“不是并州的,能是哪里的?”
“难道陈原说的竟是真的?”
“天知道”
议论声中,陈原的骑兵已经加快速度,只剩下一道火红的背影留给观望的人群,再一转眼,这火红的背影也不见了,只有空旷的麦苗正在微风中摇曳身姿。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士绅当中,可是有明白人。人群在喧闹中散开,也有士绅惊慌中找来快马,从旁边的小道上,飞马向南,要尽快跑到河堤上王匡的大营,跟太守说个明白,只是不知道他们能否赶上陈原的这支队伍。
第188章 两军相遇()
和暖的阳光洒落下来,浩渺的黄河上金光霖霖。
黄河北岸,一道长长的河堤向东延伸,犹如一条长长的卧龙,阻挡住河水北侵,同时也是一道坚固的防御屏障。
河阳,这里是黄河中下游千里河堤的起点,也是渡河去洛阳的绝佳地方。
王匡的泰山军,就摆在河堤上下,延绵有二十里地,在此地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随时准备挡住董卓大军来犯。
而他的中军大帐,就在河堤北面有2里地的一处高坡上。站在高坡上,俯瞰黄河,依旧一览无余。
如今,他站在高坡上,没看向黄河,却是朝北面看去。
在他的北面下面的连绵的枯草地上,3000泰山军,排列整齐,手执戈矛,最前面的是50弓箭手,已经拈弓搭箭跃跃欲试。
遥遥的看着最前面的50弓箭手,王匡脸上不禁一阵得意,这是他的骄傲。
去年回家乡招兵,居然找来50弓箭手。
一个弓箭手的培养,没有几年功夫,根本难以养成。
而他去招兵,竟然有一批从小就练习射箭的勇士,被他编成一队人马,平日做王匡的亲兵卫队。
而今天,他打算收服陈原这伙疯子,抽调3000泰山军勇士就足够,这3000泰山军可是一年训练大半年的强兵,远比今年新招的本地兵好多了。
可是,韩浩为了更有震慑力,将他的50个弓箭手也要过去,以求万无一失。
王匡四周,站满了他的幕僚,众星捧月一般,将他围在当中。
“府君,泰山军之强,在我们一周也算无敌了吧?”
一个幕僚谄媚地问道。
王匡点点头笑道:“我们泰山郡之人,为人最为朴实,身材又高大健壮,稍加训练,就是强兵。”
幕僚们都不住点头,纷纷发出赞叹的语气。
“看起来,就是不一样。”
“你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天下强兵也不过如此吧。”
“就连洛阳的南军,北军只怕也就这样。”
“哈哈哈”,在王匡的旁边,有辆马车,马车之上,站立两个幼童,分别是司马懿和司马孚。
两人大概实在忍不住这些见识短浅的幕僚,要把泰山军跟洛阳的南军北军想比,这实在有点荒唐。
站在马车旁边的司马朗咳嗽一声,司马懿和司马孚才捂着嘴,强忍着,不使自己笑出来。
王匡越发有些看不惯司马家的几个公子,不过他也得承认,即使泰山军,跟训练多年,多方厮杀的南军北军还是没法相提并论的。
不过,即使如此,在讨伐董卓的大军中,他这一支也是强军。
王匡头一扬,扭头冲司马朗道:“泰山军虽不比洛阳的南军北军,不过对付陈原那样的世家公子,却也是足够。
再有这50个弓箭手,这就是杀鸡用牛刀。
等到陈原到来,看到这威风凛凛的战阵,再加上50弓箭手,莫说打,就是吓也得吓尿了。”
说完,王匡哈哈大笑起来。
一旁的幕僚,也是哈哈大笑起来,似乎这次跟司马家的语言交锋,完全占据上峰一般。
司马懿刚一张口,司马朗连连使眼色,小小的司马懿才勉强沉默下来。
弓箭手按说也是寻常之辈,正常的军队中怎么都有很多,不过以这次新发起的讨伐董卓的大军来讲,都是新招的流民之辈,平常都是种田的农民,空有一把力气,却无格杀的本领。
所以,他的泰山军再加上50名弓箭手,已经是强中至强的存在。
有此强兵,陈原那些疯子还不得吓疯,弓箭手再一出手,陈原那些人非下跪求饶不可。
王匡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儿,他就是要让司马懿这个昨天居然说陈原打仗厉害的人瞧瞧,他在河内是何等强大的存在。
辰时将过,午时未到。
这时,天气越发暖和起来,
陈原的并州铁甲军从早上出发,已经走了将近40里,眼前已经没了麦田,而是遍地的草地,这里黄河之滨,已经没人种田,形成漫天的枯草地。
远远地,已经能看到河堤,还有延绵不断的军营。
只是,在河堤北面,已经有一支队伍排列开来,看上去大概有3000人上下。
队伍站的也算齐整,手里有拿长矛的,有拿戈的,怎么看都像临时组合的队伍。
陈原并不知道,这已经是王匡眼里的强兵。
而这强兵前,则是有人拿着弓箭在比比划划。
眼看离这队伍只有不到2里地,还不见王匡等人来接,陈原有些纳闷,这王匡也太不会做人了吧?
陈原停住队伍,给王匡一个机会。
他等着王匡派人来接,最好是王匡自己亲自来。
韩浩一身黑盔甲,骑着一匹黑色高头大马,已经围着这3000泰山军转了两圈。
看着泰山军整齐的军威,他不禁叹服:这泰山军果然不同寻常。
这队伍训练大半年,就是比他手下那些当地的人马强多了。
再加上前面还有50个弓箭手,更让他信心百倍。
这一次,他要给太守看看:他韩浩是河内第一猛将,他要一举就将陈原这个胡闹的世家公子拿下。
正当他踌躇满志之际,刚好陈原就带着队伍来到2里外。
陈原的队伍,他早听人说过,只是第一次见。
他早知道陈原的骑兵多,当面前铺天盖地一片红色展现在自己面前之际,他还是有些震惊,似乎陈原的人马比自己多多了。
原因无他,骑兵人马加起来块头太大,大到这队伍展开,500骑兵就像几千步兵一般,铺天盖地。
不过,终究是游玩的世家公子,看泰山军在前,2里地外,竟停止战马,再也不敢前进一步。
韩浩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这世家公子果然废物,看我泰山军强,竟不敢前进一步。
你不敢过来,我这大军一到,岂不是吓的你屁滚尿流。”
韩浩回望山坡上的王匡,知道王太守正要他用实际的战绩,让那司马家闭嘴,更是确立他在河内郡的威严。
此战,他只有胜利,绝不能失败。
这要求也实在有些低,对面那些骑兵,虽看起来好看,无非是有人花钱给他们装扮好看一些。
不过是富家公子的玩具而已,难道还能打仗不成?
第189章 进展顺利()
韩浩见陈原那边果然畏惧自己,裹足不前。哈哈大笑中,一挥手中环首刀,向前一指,高声喊道:“冲!”
泰山军缓缓而动,整齐的脚步,踩着枯草地上,踏出一个节拍,踏踏踏,沉闷的声音震颤着大地,闷雷一般远远传去。
矛戈高举,如同一片移动的铁林。又如巨大无比的巨兽,猛然张开血盆大口,露出锋利无比的牙齿,要将他的猎物一举吞下。
最前面的弓箭手,弓在前,箭只已然放上,但等一声令下,就有黑色箭羽将从天而降。
“杀!杀!杀!”
伴着沉闷的步伐,韩浩高喊着号子。
“杀!杀!杀!”
3000泰山军同时跟着韩浩高声回应着。
气势惊天动地,声音如同巨雷般在黄河堤岸两侧回荡,回音久久不绝。
韩浩微微一笑,这才是真正的军队,这一下,对面估计都吓的快尿了吧?
和韩浩一样开心的还有王匡,周围的幕僚夸奖声越发高起来。
“雄兵啊,雄兵,气势不同凡响。”
“只有泰山军能做到如此,其余地方之兵,绝对做不到。”
“这种雄兵,只有王太守家乡才能找来,其余地方是没有这样的好兵。”
王匡简直都快飘起来,泰山军果然没有辜负自己,亲自跑回家乡找来如此多雄兵,这以后就是自己的子弟兵。
当年,楚霸王八千子弟,就能横扫天下。
黄河堤岸两侧,加上这里的泰山军,他足足招兵一万五千。
几乎两倍于楚霸王的八千子弟,呵呵,莫说对面的赴富家公子陈原,就是董卓号称的西凉雄兵,只怕也没什么了不起。
更令他兴奋的是,一旁的司马家三兄弟都沉默不语,只是静静的看着。
哼,等下,对面的陈原就崩溃了,到时候再给你们好看。
陈原微笑着看着对面的表演,这帮蠢货,难道想来真的?
他的并州铁甲军征战记看来效果不彰,对面这些人居然就靠着3000步兵,想跟自己对打,实在是太异想天开了吧?
他这轻骑兵一出的话,马刀随便一挥,基本上对面都空了。
陈原叹口气,摇摇头,可是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实在不知道天高地厚。
他的目标是洛阳,并不是这些手里兵马不堪一战的新兴诸侯。
他实在是懒得跟他们置气。
不过,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这些人实在是蹬鼻子上脸。
陈原叫过传令兵道:“叫重骑兵披甲准备。”
“是!”
传令兵打马向后走去。
韩浩有些激动,握着环首刀的手都有些颤抖。
这幸福来的实在太突然了。
他的队伍刚走有半里地,离陈原的队伍还有一里半地。陈原的队伍出现了纷乱。
前面的红披风骑兵已经还在那里,可后面的车马好像乱了,不少后面的战马往前跑,还有车子往后跑。
速度虽是很快,但是人喊马叫,还是被他清晰的看到了。
陈原的队伍,果然是废物,泰山军往前一冲,他们后面就先乱。
不用说,他们大概是准备后队变前队,准备总撤退。
刚才在前面的红披风骑兵是留作断后之用的。
不能让他们跑了,这么多上好的战马,不留下来,难道还让你带走不成?
“他们乱了,泰山军冲啊!”
韩浩再次高举他的环首刀,声音都有些颤抖,高声喊出口令。
“冲啊!”
泰山军手执戈矛,同声喊着,向着陈原的队伍扑去。
顿时,人潮,声浪,如同不远处的黄河一般,翻滚着,涌动着,涌起波涛,掀起巨浪,直扑向陈原的骑兵队伍。
转眼之间,泰山军已经从刚才的缓步向前,瞬间变换队形,正飞跑着杀向对面陈原的队伍。
而陈原的队伍后面不像刚才那样竟然有序,后面的车马来回的跑动起来,有些马还停在马车旁,看样子好像是换衣服似的。
不用说,他们要换老百姓的衣服逃跑。哼,别的没准备,先把逃跑之事准备好。果然只有富家的败家子想的到。
“好!好!好!”
王匡兴奋地叫嚷着,眉角眼梢,幸福的要飞起一般。
“你们看,这就是会打仗的陈原。”
他说着这话,看向一旁马车上的司马懿。
“二公子,陈原这仗打的好吗?”
司马懿小脸通红,也是困惑不已的看向对面,他似乎是极难相信远处陈原队伍后面,隐隐约约的杂乱,对他来讲是那么的难以置信。
司马朗也有些尴尬,他作为老大,这时候还得缓和太守府的矛盾,别闹的太僵,算司马家吃个亏又能如何?
“恭喜府君,贺喜府君。”
司马朗言不由衷的说道。
“哈哈哈”,王匡仰天大笑道,
“这不是我个人之喜事,是我们河内郡的喜事。”
“是,是我们河内郡的喜事,不过还是要恭喜府君贺喜府君。”
司马朗今天在太守面前如此服软,王匡心里美的简直是三伏天吃冰一般,浑身舒泰。
身旁的幕僚恭喜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就在这时,王匡听到有人高喊:
“我们见太守,我们有急事要报。”
有四五个乡绅模样之人,气喘吁吁,满脸大汗,一身风尘仆仆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