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探秘-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其实,把他们紧紧连在一起的就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情”。

    第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晴雯淫丧大观园,二人都是死在“淫人”手里,都是这场浩劫的牺牲品。

    上述六点足以说明,晴雯和秦可卿一样,具有“九”的属性,具有“元春”的品质,具有“金玉”的内涵。

    那么,晴雯之死与尤二姐和尤三姐之死又有什么不同呢?尤氏姐妹之死代表“皇位”之失,说的是“箕裘颓堕”的过程。晴雯之死代表“情文”被毁,说的是一张纸的命运。前者的重点在“位”,后者的重点在“文”。当然这个“文”可不是一般的文,它指皇帝的诏书,也就是册封太子的诏书。如果说尤氏姐妹之死揭示了皇位沦陷的经过,那么晴雯之死则披露了“康熙遗诏”被毁的厄运。从时间顺序上看,主人公失“位”在先,失“文”在后。但失“文”的后果,要比失“位”的后果更加严重,它直接导致了“树倒猢狲散”,直接导致了贾府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主人公蒙受不白之冤。“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就是这个后果的直接体现。当然,晴雯走向毁灭,走向死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个“必然”是其属性决定的。那么,其属性是什么呢?

    (1)、心比天高

    我们知道,晴雯和袭人一样都是贾母所赐,都有皇权的背景,都是与宝玉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人物。袭人是“桂”和“兰”,具有“贵子”和“君子”的地位和身份,晴雯是“霁月”和“彩云”,具有“明”的属性。在本质上二人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袭人代表的是“人”,晴雯代表的是“文”。二者的关系是,只有当“人”和“文”相一致时,其“贵子”和“君子”的身分才具有了正当性和合法性。也就是说,“文”是确定“人”是真是假的权威凭证。

    主人公之所以为真嗣子,就是因为他不仅有“袭人”的头衔,更有“情文”在手,所以他离不开袭人,更离不开晴雯。从这个意义上说,袭人只不过是表象,晴雯才是本质,只有它们表里一致时,才称得上是名符其实,否则就是欺世盗名。这也就是为什么晴雯高踞“情榜”榜首的原因,也是她为什么“心比天高”的原因。我们常说“正义王法大于天”,晴雯就是“正义王法”的象征,所以她心比天高,心比天大。

    (2)、光明磊落

    然而,晴雯身为“明人”,最终却死的不明不白,这又是为什么呢?晴雯之死看上去与王夫人有关,其实与“绣春囊”有关。“绣春囊”是什么?是“偷情”的铁证,是篡位的把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晴雯与它水火不容,因为:她的光明正大,让绣春囊显得阴暗猥琐;她的清明灵秀,让绣春囊显得肮脏龌龊;她的美丽动人,让绣春囊显得面目可狰;她的堂堂正正,让绣春囊显得诡异狡诈。所谓“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正是因为晴雯的光明磊落,正气凛然,才成了邪恶势力猛烈攻击和无情报复的对象。

    抄检大观园这出戏,王夫人与晴雯的对立显而易见,她非置晴雯于死地的企图也显而易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绣春囊”掉在了假山石上,“偷情”的丑行被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把王夫人推向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恼羞成怒的她,试图用嫁祸于人的办法转移人们的视线,因此便在大观园上演了“贼喊做贼”的闹剧,而晴雯就成了这场闹剧的牺牲品。

    就连没心没肺的傻大姐都看得出,她在假山石后面拣到的绣春囊,上面明明是“两个妖精”“赤条条的盘踞相抱”,可是坐上荣府正房位置,板着一付道貌岸然面孔的王夫人对此却视而不见,硬是把宝玉身边的晴雯说成是“妖精”。这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做法,让她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她不见晴雯便罢,见到眼睛就出火,心里就冒酸,那气真是不打一处来。她甚至不顾自己的身份和脸面,亲自出马与一个从来不入眼的丫头较劲,当着众人的面,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这就说明,其内心的妒火已经到了何等的地步,爆发势在必然。

    让王夫人最不能容忍的不是秦雯与宝玉的关系,而是其身上所特有的“春睡捧心之遗风”。这股“遗风”让她自惭形秽,无地自容,让她无法面对历史,更无法面对未来,所以必灭之而后快。她见到晴雯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并说:“我一生最嫌这样的人”。这不是妒忌是什么?这不是仇视是什么?这不是夹嫌报复是什么?她亲自出马,当众羞辱晴雯,无非是想灭晴雯的威风,长自己的志气。不用说,她对晴雯的深仇大恨,来自其与生俱来的金玉品质,来自其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自然属性。这种品质,这种属性对她的地位,对他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甚至有可能让她丢掉到手的荣华富贵,丧失费尽心机得来的一切。与其让晴雯毁掉自己,不如先下手为强,把她先毁掉,这就是王夫人对晴雯大动干戈的心态。(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124章 、胤祯被秘密立为太子的时间之谜(12)() 
(3)、精华四射

    晴雯向来行事低调,穿衣打扮从不讲究,只在怡红院范围内活动,从不抛头露面,更不四处招摇。尽管如此,“精华欲掩料应难”,她的美,她的坦荡,她的光彩就像十五的月亮,想遮都遮不住。更何况,她长得像林黛玉,又是贾母所赐,这就勾起了王夫人的无限醋意。她对身边的人说:“这几年我越发精神短了,照顾不到。这样妖精似的东西,竞没看见!只怕这样的还有,明日倒得查查”。可见,抄检大观园并不是因“绣春囊”而起,而是因晴雯而起;并不是冲着阴暗龌龊的丑行而来,而是冲着光明正大的晴雯而来;其目的不是想捉贼,而是要置晴雯于死地。

    “绣春囊”被贾母身边的傻大姐拣到意味着什么?要想了解这一点,还得从“绣春囊”的寓意说起。“绣春囊”是什么?就是俗话所说的荷包,因其隐含“合”的寓意,故而成了“金玉良缘”的象征。“绣春囊”在书中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林黛玉就曾经送过这样的东西给宝玉。宝玉对此十分珍惜,将其挂在贴身的红袄襟上,小心翼翼的保存,生怕被弄丢了,因为它是“木石前盟”的象征。在预示元春命运的画册中,有一个香橼,“香橼”即“香缘”,寓意和“绣春囊”一样,代表“合”,代表“春”,代表“金玉良缘”,指的是元春的婚姻。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如此美好的东西却挂在弓上。“弓”是什么?不用解释,大家一看就明白,它与美好无关,与血腥和杀戮关系密切。“弓”和“香橼”是对立的,在“弓”的背景下完成的婚姻,自然带有强制或胁迫的意味。这就说明“金玉良缘”虽然美好,但其背后暗伏杀机,其“合”的结果有可能是合法的,也有可能是非法的。傻大姐拣到的“绣春囊”就属于后者,带有“霸王强上弓”的性质。

    谁都看得出,这个“绣春囊”上的“合”是赤裸裸的“偷情”行为,上面的“春意”与“元春”毫无关系。作者让傻大姐扮演拣赃物的角色,体现的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寓意。想想看,连傻大姐都能看得懂上面的丑行,谁还看不出来呢?连傻大姐都知道上面的人是妖精,谁还会把他们当正经货呢?可是,干坏事的人总把别人当傻瓜,以为自己的“掩耳盗铃”之术很高明,可以蒙蔽天下所有人,但傻大姐的认识,对他们恰恰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很显然,“情文”的存在对篡位者造成了致命的威胁,与其这样惶惶不可终日,倒不如来个斩草除根,以绝后患。那么怎样才能把“情文”弄到手呢?“情文”在宝玉手里,他肯定不会轻易交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抄家。但抄家也得有个抄家的理由,否则“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弄巧成拙不说,还暴露了自己的丑行。不过,对于大权在握的人来说,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要给对方按个“贼”名,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王夫人口口声声把晴雯说成“妖精”,就是在为抄家找理由,找借口,作铺垫。这样一来,晴雯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成了对手的主要目标。

    (4)、树大招风

    晴雯“生得好”有目共睹,就连深知“绣春囊”来路不明的阿凤都说:“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有晴雯生得好。论举止言语,他原有些轻薄。”“轻薄”正是晴雯的特性,因为她只是一张纸,这张纸在宝玉眼里极其珍贵,但在王夫人眼里却一文不值。可是,她的“好”却招人嫉恨,必然招来杀身之祸。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媳妇与大观园的丫头历来不和,尤其对晴雯恨之入骨,她带着挑唆的口气对王夫人说:

    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此时王善保家的态度就是邢夫人和王夫人的态度,因为她既是邢夫人的心腹,又是王夫人的代表。探春打在她脸上的那一记响亮的耳光,实际上是对贾府当权者颠倒黑白,恣意妄为的绝地反击。耳光打在王善保家的脸上,痛在邢夫人和王夫人的心里。

    可以想象,有晴雯这样的人在宝玉身边,如何令她们放心?如何让她们睡得安稳?晴雯就像是一把明晃晃高悬的利剑,让他们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晴雯只要存在一天,他们的危险就会增加一分,晴雯不死,后患无穷。为了保住到手的王位,他们必须采取行动,王善保的名字就是这个意思。邢夫人的“邢”,实际上是“刑”,它既有“刘”的色彩,也有“弓”的属性,是“淫”的标志。晴雯此时就是挂在弓上的那个香橼,其命运自然是凶多吉少。

    只要消灭了晴雯,就消灭了宝玉作为嗣子的历史,就消灭了篡位者无法无天的证据,也消灭了绣春囊上的一切丑行。我们看到,抄检大观园,王善保一行人翻箱倒柜,到处搜寻,甚至连搜身都干出来了,他们要找的显然不是人,而是东西。晴雯是从怡红院被强行拉走的,最终落入了屠夫之手,成了案板上一块待宰的肉,最后被王夫人付之一炬。晴雯是抄检大观园的最大成果,它反映了篡位者为了得到“康熙遗诏”,不惜罗织罪名,栽赃陷害,利用卑鄙的抄家手段,把它从胤祯手里强行夺走,销毁了这段历史唯一的凭证。(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125章 、胤祯被秘密立为太子的时间之谜(13)() 
3、红楼梦破

    晴雯之死让宝玉的红楼一梦彻底破灭,这段持续了五年之久的“情”最终化作了一腔愤怒,一腔热血,一把辛酸之泪,直接宣泄在了悼念晴雯,悼念女儿,悼念金玉的诔文中。《芙蓉女儿诔》是全部诗文词赋中最长的一篇,也是作者发挥文学才能最充分,政治态度最鲜明的一篇。其“远师楚人之《大言》、《招魂》、《离骚》、《九辩》、《枯树》、《问难》、《秋水》、《大人先生传》等法”,托言寄情,借古讽今,笔锋犀利老辣,用词爱憎分明,行文大气磅礴。其主题除了对女儿的赞美、惋惜、同情之外,更多的是对邪恶势力鞭辟入里的揭露和批判,矛头直指残害女儿的鬼域魍魉。文章这样写道:

    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薋箷恶其臭,茝兰竟被芟鉏!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偶遭蛊虿之馋,遂抱膏肓之疚。故尔樱唇红褪,韵吐呻吟;杏脸香枯,色陈含颔。诼谣謑诟,出自屏帷;荆棘蓬榛,蔓延户牖。岂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

    可见其言词之尖锐,情绪之激烈前所未有,这是作者情绪的一次大爆发,大宣泄。他把晴雯之死归为“攘诟而终”,也就是说,她完全是遭到恶人的栽赃陷害,成为了这场灾难的牺牲品。

    晴雯死后,王夫人连她的尸骨都烧成了灰,这就表明“康熙遗诏”最终是被付之一炬,在历史上消失的无影无踪。因此,宝玉在诔文中这样写道:

    及闻櫘棺被燹,惭违共穴之盟;石槨成灾,愧迨同灰之诮。

    这说明主人公原本打算与晴雯同生死,共命运的,但没想到她却先他而去,让“共穴之盟”的计划彻底落空。晴雯之死意味着什么?意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