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奸臣-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宪却不屑的一笑,“这有何难?看我的!”

    就在李若虚惊讶的注视下,张宪叫过来几个工兵,其实就是给厨房打下手的。部队宿营的时候厨房不得挖灶坑、垒灶台生活做饭嘛,这些人就是专门干这个的。张宪用宝剑在地上划了一条线,隔两米左右再画另一条平行线。

    “沿着这两条线中间给我挖一条沟,深度要到这里。”张宪用手指在脖子的位置比划了一下。

    “得令!”杂兵们答应了一声得令,抡起铁锹、镐头就干开了。

    本来他们就是专业干这个的,挖坑那就是他们的老本行。平常挖个灶台什么的,谁夸过他们干的好?那是他们份内的活儿。哪像现在,挖一条沟,元帅站在旁边亲自指点、亲自监工?光是这份荣幸上哪儿找去?

    于是,在张宪的注视下,杂兵们爆发出了从来没有过的工作热情。就见铁锹、镐头此起彼伏,土块雨点儿一般的被抛洒到了平行线以外。勤奋工作的杂兵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步步降低着他们的高度。他们人越低,就说明这坑挖的越深了嘛。

    张宪画的这条平行线大约有十几米长,十二个杂兵轮流上阵,时间不长一个小型藏兵坑就基本完成了。张宪亲自跳到坑里,爬到坑边感受了下,还不错,就是这么回事!

    十几米肯定不够,张宪心里的战壕长度应该在一百米以上。并且战壕还不是一道,应该有两道。前头那条战壕失守之后,己方士兵可以退入第二道战壕继续坚守嘛。

    一百米,还是两条战壕这难度就有点儿太大了,十几个杂兵根本不用,把部队所有的杂兵全加上也不够用。这得全体动员,所有的士兵全参与土木作业才能完成张宪设想的能攻能守、能在战斗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壕。

    军令下达到各个部队,官兵们立刻投入了勤奋的劳动当中。整个部队所在区域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挥舞着长矛、砍刀在刨土的官兵。铁锹、镐头整个靖国军里头也没几把,官兵们为了尽快的完成军令,手头有什么他们就用什么了。

    使用长矛剜土、砍刀刨地虽然效率不高,但胜在人多。将近一万人一起干活,效率再低又能慢到哪里去?也就一个多时辰,这两条战壕就已经能藏人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两条百米长的战壕宣布完工!人多就是好干活。张宪望着虽然简陋,却是功能齐全的战壕不由得心神一阵激荡,破敌就在今朝!

    说是金兵半天之后可能会赶到,现在基本上半天就过去了。张宪看战壕已经基本成型,命令部队:下战壕、进地堑,准备迎敌!

    张宪自己也站到战壕里头。李若虚跟在旁边像个好奇宝宝似的,摸摸这儿、摸摸那儿。到处都是土,也不知道他能摸出来个啥。

    “大帅真神人也!如此妙计,居然是随心所发。我想就算是张良重生、诸葛再世恐怕也做不到吧?大帅,您是怎么想到的?你是从哪儿受到的启发?教教我吧。”

    “好了我的参议大人,你拍马屁也用不着这么夸张吧?不就是挖了两条战壕吗,这有什么可稀奇的?还张良重生、诸葛再世?要是那俩位真能活过来,你还不得让吓死?”张宪对于重生、在世之类的话题完全不感兴趣,这会让他产生一种恍惚感,容易让他胡思乱想。

    俩人在这儿说话的功夫,有当兵的跑过来报告:敌人来了!这边刚报告完,远处的天空中就出现了一缕缕的烟尘。张宪有经验,知道那是大批军队走过荡起的尘土,敌人果然来了!

    可惜这会儿没有望远镜,看不见敌人具体的情况。

    “弓上弦!”军官在下命令。这张宪可没交代,这是官兵们自己悟出来的。躲在战壕里头打击敌人,还有什么比远程攻击武器更有效的?

    慢慢的,敌人出现在了视野当中。

    (本章完)

第241章 盛大庆功宴() 
先出现的是旗帜,各种式样、各种颜色的旗帜,一面接着一面展开,随风飘扬。紧接着是一支步骑混编的部队缓缓开了过来。战壕里的气氛越来越沉重,张宪从身边亲兵越来越粗的呼吸声,就能感觉到那份沉甸甸的凝重。

    敌人越走越近,终于走进了弓箭的射程以内。

    “射!”军官发出一声厉吼。

    “嗡!”漫天的羽箭如同雨点一般飞向了敌军。

    行进中的敌军突然一阵骚乱,但他们已经躲不开铺天盖地而来的箭雨了!“哗——”行进中的敌军有人中箭倒下,队伍更加混乱了。队伍当中有人发出一阵凄厉的嚎叫,金兵突然加快了速度。

    “射!”我方军官再次下达了射击命令,又是无数的箭雨飞上了天空!金兵就像受了伤的公牛一样,流着血、瘸着腿,睁着猩红的眼睛继续疯狂的向前狂奔!当箭雨落下来的时候,又有一批金兵倒下了。

    号角声响了,“呜呜呜——”苍凉而悠远,震撼人的心灵。

    “杀金贼——”平地里如同鬼魂一般突然出现了无数的军兵,各持利刃狂叫着扑向了奔跑中的金兵!

    金兵本来正红着眼往前猛跑,他们准备豁出命去找那些射箭的人拼命。对于从斜刺里突然出现的对手,金兵明显缺少准备。于是,他们很不幸的再一次吃了亏。

    从地沟地堑里跳出来的我军战士就像流氓看见独行少女,又像饿狼遇见了绵羊一样,一头扑了上去!

    来的这支千人队显然是金兵当中的精锐部队,在遭受了两轮箭雨空袭和几波意外袭击之后,他们乱而不散、并且迅速改变了战术,从往前冲锋改成了就地战斗。金兵和从地沟地堑里冲出来的我军官兵战到了一处,两军厮杀成了一团。

    人喊马嘶、刀光剑影、血水飞溅、战鼓隆隆!就在金兵和袭击者战斗到白热化的时候,张宪下命令,部队出战壕,参加战斗!

    “杀呀——”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喊杀之声,靖国军最大的一股部队杀上来了!

    金兵只有一千人,再精锐他又能精锐到哪里去?想当初岳飞大破金兀术的时候,金兀术麾下同样也不乏精兵猛将,其中最精锐的部队甚至比眼前这支千人队还要精锐得多。但那又怎么样?最后还不是被岳飞麾下背嵬军杀得大败?

    更何况,现在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九比一!靖国军有九千人,金兵只有一千人,我军还是伏击的一方。因此,这场战斗从一开始,金兵的失败就已经定了!唯一没确定的就是他们会死多少人?又能跑出去多少?

    半个时辰之后震耳的喊杀声终于停止了。许州东门外的伏击战结束,敌军大部被歼、小部逃亡。张宪终于实现了他离开许州之前,用一场胜利作为告别的愿望。

    战斗结束之后天都黑了,晚饭时间早过了。张宪命令部队就地休息、生火做饭。吃饱了饭再连夜北上!

    许州城的老百姓听见了城外的喊杀声,有胆大的偷偷出城来看。知道是张宪的部队在东郊外和金兵打仗,就回去告诉了街坊邻居们。消息传开之后,城中百姓自发组织了后勤队,做好了热饭、烧好了热水,送到东郊外的前线。

    等老百姓把饭做好送出来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部队正准备做饭,老百姓送饭送的太巧了。

    张宪听说百姓来送饭,心里感动,赶紧带着随身的亲兵出来接见。白天才告完别晚上又见面,张宪自己也不知道他和百姓们怎么有说不完的话。

    这家的闺女要嫁人了、那家的小子考上了县城的洋学堂、张家老母鸡一天下了两个蛋、李家的媳妇和婆婆打起来了。都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老百姓爱讲,张宪也愿意听。

    “老乡们,既然你们给我们送饭来了,那咱们就一起吃吧!大家伙儿都别走了,咱们一起吃顿军民团圆饭!”

    张宪这么说,老百姓自然是鼓掌叫好。送大饼鸡蛋小米汤,那是军民鱼水情,和吃军民团圆饭是两码事。能在外面吃顿饭,那不是就省家里了嘛?来送饭的百姓们欣然同意。于是,这场饭局的规模再次超出了计划。

    来送饭的有二十几个,张宪本来以为只请这二十几个人吃饭就算了。哪知道他这边刚刚敲定请客吃饭,还没来得及请客人入席呢,就有人向他请求:俺不能一个人在外头吃好的,俺得把娘接过来一起吃。

    张宪一听,这是大孝子!孝敬母亲那是人世间最正义、最值得赞许的善事!准!准许此人回城把他母亲接过来一同赴宴!张宪这个头一开可坏了,可不是只有这人一个有娘,在场这么多人哪个没有亲娘?别人一听,哦,他能把娘接过来一起吃,我也想接我娘来一起吃顿好的!大帅,我也想回去接俺娘!

    “去吧去吧,只要是接娘的,一律准许!中午之前必须返回来,回不来的我可是不等人!”一个人一个娘,也就再多二十几个老太太而已,她们能多吃多少东西?多做点儿,我管饱!

    还有几个娘不在了的,他们觉得自己要是不请个人过来蹭吃蹭喝,好像就是吃了多大的亏一样。于是,就有人说:我娘不在了,二叔对我最好,我一直在二叔家里住,能不能把我二叔也叫来?

    你二叔?那好啊,把你二叔也叫来吧。这个请二叔、那个叫老舅,老太太来了还要捎带着小孙子。于是,拖家带口的人越来越多。

    张宪一看,得了,准备大锅,来多少人咱全管饭!最后来吃饭的人一下子多了上千人!光是大锅炖菜就炖了几十锅。张宪高兴!才打了一场胜仗就搞个这么大规模的饭局,这就叫红红火火庆功宴!

    席间,许州城年纪最大的退休老干部,曾经在朝廷里当过两任侍郎的李侍郎告诉张宪:您的部队要向北过黄河的话,他有个学生曾经在黄河渡口管过事,到哪儿您找到他,报我的名字就行。

    (本章完)

第242章 厉害的孔彦舟() 
许州城外的庆功宴从天黑吃到了一更、二更、三更天。午夜了,孩子已经躺在母亲怀里睡熟了。张宪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向大家宣布庆功宴到此结束。

    军人做事一向都是雷厉风行,张宪这边宣布宴会结束,官兵们立马就开始收拾行装,在一刻钟之内所有的东西收拾完毕已经整装待发了。张宪翻身上了战马对着百姓们一拱手,率领大军往北而行,向着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母亲而去。

    金兀术调集几路大军去围困许昌,导致周围郡县兵力空虚。张宪领着靖国军跳出许昌往北去,这一路之上竟然再也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他也没有急行军,就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一天五十里的北上。日复一日,这一天探马来报:前方已经进入了中牟地界,再往北就能看见黄河了!

    听说马上就要过黄河了,张宪真的挺高兴,过了黄河离太行山就近了。八百里太行,我来了!“部队加快速度,尽快到达黄河渡口!”部队出三关以来,张宪头一回下了快速行军的命令。

    三军闻令疾行。一刻钟之后探马又来报告:“前方有敌军拦路!”

    敌军拦路?在哪儿呢?张宪手搭凉棚往前观看,还是什么也看不见。他问报事的探马:“拦路的敌军在哪儿呢?”探马说:“离此还有五里。”

    还有五里呢?难怪看不着。“部队加速前进!”都到黄河渡口了,无论什么样的敌人也挡不住张宪过河的决心。靖国军各部队依命令加快了前进速度。五里路可是没多远,部队用急行军跑起来也就是一会儿的功夫。

    部队正走着呢,就听见前方金鼓大作、喊杀声连天,“杀呀——!”“咚咚咚咚咚……”这回不用探马报告张宪就知道,前面打起来了!是踏白军和拦路的敌人开打了吗?

    张宪催战马来到疆场,往正当中一瞧当时就是一愣。只见场中两员大将正在捉对厮杀,一个抡大刀、一个舞钢叉,是刀叉并举杀得是难解难分!两个人里头张宪认识一个,不是董先,而是孟邦杰。

    张宪心里暗暗纳闷,孟邦杰怎么会出战了呢?谁派他上去打的呢?在张宪手下这么多战将当中,孟邦杰名气不小,武艺却并不是最高。勇则勇矣,却没有无万夫不当之勇。且不管孟邦杰是怎么上去的吧,反正人家已经开打了,且先看看战斗的结果再说。

    张宪现在已经不比当初了。虽然本身武艺还是半吊子水平,但眼力却已经有了巨大的提高。谁高谁低,他随便看几眼就能分辨高低上下。

    张宪这么一看,孟邦杰比他那位对手差了可是老大一截。眼下两个人厮杀的不分上下,只不过是孟邦杰仗着勇字,他是程咬金的三板斧,开头猛而已。两个人打斗到十几个回合,孟邦杰还手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张宪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