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智踢翻了茶几之后,还没有完全发泄出来,继续摔东西,一边摔一边骂:“萧奉先,黄北,你们两个蠢货,全都是饭桶!六万精锐的皮室军啊!怎么会败的这么惨!你们的脑子,装的都是水吗!”
第154章 撤退引发的混乱()
耶律智怒火中烧,在豪华的大房子里疯狂的骂萧奉先几个人,那动静之大,让外面的契丹兵都是心惊胆颤的,生怕耶律智会劈掉他们泄愤,他们只是普通契丹兵,被耶律智砍了那也是白砍。
耶律智在房子里怒骂了一刻钟才算缓解了他的愤怒,房子里能摔的东西都被他摔了,包括从各种途径高价购买的玻璃器具,房子里很快就是满地的玻璃和瓷器碎片。
发泄完后,耶律智高声喊道:“你们都是死人啊?马上去把那些将军都给我找来!谁要是在两刻钟内来不了,以后永远也不用来了!”
“是!大帅!”传令兵答应一声,飞速的跑了出去,传令兵出去的时候,高高提起的心,终于放下了,只要不在这里,传令兵就觉得暂时安全了。
虽然传兵令觉得这个命令有些过分,两刻钟的时间,不管是骑马还是坐马车,一些比较远的人都是没法及时到达的,这纯粹是在为难人。
但是这些不是传令兵要考虑的了,他只负责把这个坏消息通知给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将军们。
至于那些将军们的遭遇,就不在传令兵的思考范围之内了。
所有的将军接到这样的命令先是错愕,不过他们丰富的官场生涯让他们意识到有非同寻常的事情发生,当下也不敢有任何的磨蹭,一个个都是赶紧出发了。
将军们的疯狂赶路还是有效果的,这次居然没有一个人迟到,充分说明了人在压力之下还是能爆发出潜力的。
人员到齐之后,耶律智先是在帅帐大骂了一通萧奉先,再让一个小军官将情况简单介绍了一样,最后冷着脸问道,道:“都说说看,现在的情况下,那十三万部族军队该怎么做?”
将军们齐齐低下来了头,现在情况极为恶劣,他们谁敢乱出主意啊,万一按照自己的建议做了,前线军队打了败仗,到时候被追究责任,不就亏大了。
耶律智看到几十名将军都是这么安静,心里是哇凉哇凉的,心道你们这些人平时都是能耐的不行,一个个仿佛能上天入地,现在需要你们出力的时候,怎么都哑巴了?
既然没人说话,耶律智点了一个叫蒋轩的将军:“蒋将军,你与那十三万部族军队的首领比较熟悉,说说你的看法吧!”
蒋轩很郁闷,自己是跟那些首领熟悉一点,但是这次的战事跟自己有一毛钱的关系吗,干嘛一出事就找自己啊,蒋轩很不情愿,但是耶律智点了他的名字,他也不能继续沉默下去了。
蒋轩咳嗽了一下说道:“这个嘛,我并没有到现场了解情况,就抛砖引玉一下吧,现在我军已经处于劣势,而且援军一时半会难以到达,不如让前线部队先行撤退到南州,只要保存了实力,以后还有机会的。”
耶律智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保存实力总是没错的,扫了一眼其他将军:“大家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没有了。”
众人哪有什么其他意见,乱说话是要背责任的,蒋轩的意见他们没有附和,也没有反对,所有人摆明了是想置身事外。
耶律智对这些人很不满,但是所有人都这样,他也没有办法,这些将军就算要撤换,也要到战争结束后才行,现在不是合适的机会。
耶律智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将这个方案传给了十三家部族军队那里。
这段时间宗乐也没有投入大量兵力进攻,李有信已经命令他暂时停止进攻,顶多派小部队骚扰一下。
李有信看的清楚,现在契丹军队撤退的可能性极大,就算他们不肯撤退,自己带着阿旺的第一纵队前后夹击这些契丹军队,也能取得巨大的胜利。
契丹军队收到撤退命令的时候,立刻陷入了混乱,他们也不想打下去了,现在收到了允许后退的命令,人们都在争先恐后的收拾东西,准备立刻撤退。
这个时候李有信带领的第一纵队也接近了十三万部族军队的后面,派出侦察兵侦察契丹军队的动向,发现对方开始撤退,立刻通知了所有能联系上的部队,让他们立刻发动进攻。
李有信带着一支部队到了十三万契丹杂牌军队的外围的时候,看到契丹军队已经乱成了一团,人的喊声和马的叫声混在一块,还有各种车辆堵住了不少路,过往的军队和拉车的官兵吵成了一团。
这些契丹军队还有许多人没有离开防区,唐军就杀到了跟前。
本来李有信打算让部队休息一下再进攻的,毕竟赶了半天的路了,看到契丹人自己乱成了一团,有人向车上搬粮食,有人想坐上车,还有人想让车给自己让路。
见到这种情况,阿旺、曲礼、马世元等人都笑了,车明笑道:“契丹人这是在做什么?他们这是要逃荒?”
这话让众人笑的更厉害了。
李有信笑道:“管他们在做什么,现在我命令,所有部队,全线出击!”
“是!大王!”众将官齐声答应道。
契丹人正在忙着撤退准备呢,突然一阵炮弹飞来,几辆马车被击中,上面的人就都完蛋了,旁边的契丹兵也遭到了波及,死伤惨重。
突如其来的炮击让本来就混乱的契丹军队更加混乱,那些没被炮弹击中的马车再也管不了其他人,立刻用马鞭狂抽马匹,让马车赶快离开现场,这又引得一片契丹官兵的叫骂声。
还有契丹人拼命让那些马车停下,现在的情况想要逃离这里,最快的做法是坐车,但是他们无论怎么喊叫,那些马车都不肯停下来,原因也很简单,车夫都被吓破胆了,此时契丹军官也不能让他们停下来。
有些契丹官兵对此感到十分的气愤,见到对方不肯停车,竟然给燧发枪装弹,对着马匹开火,马被打死后,马车上的契丹官兵都因为巨大的惯性摔了下来,一时间惨叫声不断,在危机面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都发生了。
第155章 议和()
尤其是炮击结束之后,大批唐军攻上来之后,这种情况更多了,那些逃生无望的契丹官兵都疯狂了,想尽办法破坏其他人的逃生希望,摆明了我跑不了你也别想跑。
契丹军队如此混乱,甚至可以说发生了内乱,唐军的进攻自然非常的顺利,唐军几乎遇不到什么有效的反击,这么混乱的情况下,已经没有多少契丹官兵愿意继续打唐军了。
再说了,就算有少数人还有继续打唐军的想法,契丹军队自己的阵营里还是子弹乱飞了,很有可能有人准备打唐军呢,结果后面飞来一颗子弹,把这人的性命结果了。
其实十三万部族军队要是就地死守,还是能坚持很长时间的,毕竟防守方的地利优势在那里摆着,唐军最后肯定可以赢,但是代价也不会小。
结果契丹军队这么一撤,多数官兵都变得无心战斗,反而被唐军轻松击败,双方兵力相当,契丹军队现在不但没了地利的优势,还陷入了混乱,契丹人注定要收获一场可怕的失败。
契丹人遭遇了重大失败,虽然他们总兵力不少,但是却没有丝毫的战意,唐军官兵一个个都是斗志昂扬,这么痛快的顺风仗,他们也很少遇到,现在一个个都不想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
双方兵力相当,契丹军队却败的很惨,战事持续了四五天之后,契丹军队阵亡三万人,两万人受伤,五万人投降,最后逃回南州城的人数才一万多人,加上南州原来的守军27师,也才两万多人。
契丹的十四个师长阵亡五个,失踪五个,被活捉两个,仅有两个人逃回了南州,对耶律智等人来说,可谓是当头棒喝,这样一来,这一仗就损失了足足高达19万多的军队。
对于这次决战总共才投入五十万军队的契丹来说,已经让很多人打退堂鼓了,死伤如此惨重,早就过了契丹大佬们的底线,他们本来的底线只有百分之十的,也就是说阵亡和被俘虏最多五万人,能占多少便宜是多少。
没想到现在损失了19万多的军队,大佬们真是觉得心肝都疼,觉得这仗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本来调往前面的援军都得到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而且现在契丹还要担心唐军会不会继续进攻,毕竟挑起战争输了不会什么后果都没有,现在的契丹君臣心情也是很忐忑的,这件事,要怎么收场啊……
心情最糟糕还不是契丹君臣,而是南州的契丹人,特别是城里的贵族,他们都得到了消息,那些地盘位置距离大唐较远的部族和皇室,都开始将军队逐步撤回去了。
对这些部族和皇室来说,大唐和他们还隔着好多的部族呢,就算李有信要秋后算账,也要先干掉前面的部族才行,他们需要担心的时候,还远着呢!
既然这样,为什么要和李有信硬拼呢?
见识到了李有信部队的实力,距离大唐较远的部族和皇室都在想,要是李有信派兵打到他们的地盘,他们再抵抗,至于现在嘛,先保住军队再说。
这样一来,南州势力岂能不慌?只是这里仅剩两万多军队,这要是选择打的话,估计结局是比较悲惨的……
李有信从费光那里得知契丹大多数势力都在大踏步撤退的时候,立刻命令部队开进南州境内,这里已经是契丹的地盘了,李有信打定主意,既然契丹敢挑起战争,就必须要付出代价,这次要吃掉几个州才行!
李有信这个决定获得了大多数将官的支持,没有几个人会光挨打而不想反击的,契丹人既然敢来搞事情,就必须要付出代价!
李有信大军兵临城下,南州的人心也完全散了。
两万多契丹杂牌军队,守卫一个南州城,就算有城墙的保护,里面的人也没有任何信心,主要是唐军击败皮室军的还是从吐蕃征召来的奴隶部队,还赢的那么容易,连枢密使萧奉先都成了阶下囚,这让守军的士气如何能够高昂的起来?
其实三个吐蕃师打赢六万皮室军,有一个很大运气因素在内,车明带人偷袭了皮室军的指挥部,将高层一锅端了,这才赢的比较轻松,不然的话,这仗还有的打呢!
但是其余的契丹人不知道这些,他们只看到唐军吐蕃师赢的如此轻松,内心的恐惧也就无限放大了。
更糟糕的是,那些契丹败兵在城内四处传播唐军如何厉害,让城内的人都被吓的更厉害了,甚至胆小一些的,都带着细软逃出了城,虽然远走他乡日子肯定很难过,但是眼下这中情况还能怎么办呢,跑吧。
现在没跑的都是在南州有大量的不动产,这些人比较贪婪,实在不愿意放弃家产,加上李有信组建了吐蕃师,这些人也就抱了一些希望。
既然有吐蕃师,为何不能有契丹师?
只要李有信有意组建契丹师,他们也可以帮忙嘛!到时候说不定能保住一小部分家业呢?
李有信还没攻城,城里有这种想法的人就这么多,因此刚刚围城,城里的大势力一商量,派出了一位使者,商议投降条件。
其实契丹军队是最没有心理压力的,李有信收编了那么多吐蕃人、回纥人进入军队,那么再多一些契丹人,好像没有什么疑问吧?
吐蕃里面遭到清算的,就是奴隶主和地主了,而军队里有奴隶和土地的人只是少数,而且还被唐军占领了,抵抗的意志几乎全部丧失完了。
所以派出议和使者的提议,几乎得到了城内所有契丹人的同意。
契丹使者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白白胖胖,看起来像个和气生财的商人,这也是城里契丹人精挑细选过的,谈判使者一定要看起来有诚意,争取能多弄点好处。
这人倒也非常识时务,见面马上跪在地上,恭敬的说道:“我是南州城内派来议和的使者,我叫孙容,见过大唐川王殿下!”
第156章 拒不接受()
“哦!”李有信随口答应一声,问道:“那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条件?”
“经过讨论,南州城可以做主的人,决定向川王殿下投降,不过,各位贵族老爷希望川王殿下能够同意一些条件。”孙容说道。
“说说看,他们有什么条件。”
“贵族老爷可以交出城防,军队也可以交给川王殿下,但是他们的个人私兵希望可以保留,包括武器在内。贵族老爷的个人财产也希望得到保留,比如牛羊、奴隶……”
孙容还没有说完,李有信马上开口拒绝了,奴隶方面的东西是李有信绝对不会松口的,这涉及到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