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扳道工-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钛迮扇怂土肆矫娲笃旃ィ厦嫘醋拧坝猩贸霰撸⒁谰ā薄U庋矫娲笃煸诨坪恿桨队缯姓梗S幼磐暄兆谕柿炝蚪鹁贤侠盼奘⒅囟晒蠛樱ど狭嘶丶业牡缆贰V链耍谟伞笆ζ诎敌埂笨嫉摹岸嗝着敌вΑ毕拢罡偌呙鸾鹁募苹耆淇铡

第262章 循循善诱() 
孙珲对这些发生过的事可以说了如指掌,对李纲娓娓道来,使李纲仿佛回到了那段难忘的日子。

    而在和孙珲的交谈中,李纲回想起上一次东京保卫战中的种种经历,不由得猛然醒悟。

    自己犯的不该犯的错误,实在是太多了。

    而现在的情势,已然同往昔大异,他和皇帝赵桓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此时的李纲,忽然感到一阵发冷。

    “梁溪先生可知,自李邦彦罢相之后,官家为何仍不愿起用您和老种相公吗?”孙珲似乎看出了李纲在想什么,问道。

    “射滔请讲。”李纲正色说道。

    孙珲告诉李纲,其实从能力上讲……嗯,非常遗憾,以赵桓的智商来看,根本分不出。无论是李纲还是种师道,他们说的那些计策了、战术,赵桓认为好坏成败根本都是纸上谈兵,实践上是没有结果的。

    哪怕是被种种意外原因搅乱了,但也一样是没经过验证。

    经过验证的只有一点,他们是开封城里暴民们的偶像,上一次的民变是因为他们才爆发的!仅此一点,就使赵桓坐立不安。这一点都不夸张,想想看,赵桓想逃难,李纲硬生生鼓动军人反对;赵桓想议和,开封市民以李纲为原因暴动。

    无论是谁,也不能把这样的臣子留在身边!

    这话赵桓不方便说,自然有代劳的人。宰执耿南仲、左司谏陈公辅出头,指责李纲“结士民伏阙”,李纲立即懂了,按规矩办事,宋朝的宰执必须十全十美,只要有人指责,必须第一时间自动走人。这样才是一个懂廉耻的人。

    李纲一连写了十多份辞职报告,都没被批准,皇帝亲笔写圣旨告诉他,当此国事危急,你要发挥强项,把国防搞起来。李纲感动,充满了干劲,这是他最想做的事啊!他精心筹划,写出了《御敌八事》,里边不仅有应急,更有长治久安的办法。

    交上去之后轮到了赵桓郁闷了,他认为这人真呆,连官方语言都听不清楚,发挥强项、国防嘛,明摆着让你去前线!你要是正常辞职的话,还是文官系统里,再派出去就于理不合了。现在可好,非得让人把事挑明了,多没风度。

    于是赵桓任命李纲为河东、河北宣抚使,全权负责北方防务。

    看上去这是终于把军权交给了李纲,他可以自由行动全情发挥了!但是,稍等……宣抚司制下只有一万多名士兵,边疆各重镇的将官士卒们保持原有的上下级系统不变,和李纲没半点关系。

    也就是说,李纲带着少量的非亲信部队,站在国防的第一线,等着金军的再一次入侵。

    相比之下,这已经很不错了,参照种师道,会发现赵桓很善良仁慈。一个月之前,种师道以七十岁高龄在深冬季节里,从西北率军勤王,不管实际起了多大的作用,光是这份苦劳,就应该得到尊重。如果为了以后勤王军队的积极性,宋朝更应该把他树立成典型,让他闪闪发光,让他光芒万丈。

    可赵桓的决定是,任命种师道为太一宫使。前面说过,这是个闲职,一般来说,被贬职贬到一无所有时,官方才会赏给这种头衔。

    勤王难道有罪吗?

    有人看不下去了,御史台长官许翰出面斡旋,赵桓才收回成命,加封种师道为检校太师,进阶太尉,实际的职务和李纲一样,是河北、河东的宣抚使,驻扎在滑州。

    至于兵,那是一个也没有的。

    如此对待李纲和种师道,无非是因为,他们二人在民间的威望太高了。

    “射滔说的是,我此次勤王,弄不好仍是之前的结局。”李纲叹道。

    “现下金兵退守太原,京师虽然解严,但三镇在金人之手,金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官家还得仰仗梁溪先生之军心民望,”孙珲说道,“何孙二相也对先生敬重有加,所以先生暂时不会有贬斥之忧,但是将来只怕难说。”

    “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我才疏智钝,看不了太远,只能求问心无愧了。”李纲说道。

    孙珲听了李纲的回答,知道他是个一根筋,微微一笑,借着他“问心无愧”这一句,转移了话题。

    “梁溪先生回京之后,可去谒见过太上皇吗?”孙珲问道。

    “没有。”李纲闻言脸上微有惭色,他当然知道宋徽宗赵佶现在给软禁在了龙德宫,一切对外联系都切断了,而赵佶之所以落得如此凄惨下场,他李纲可以说功不可没。

    “没去就好。”孙珲接着说道,“要是你去了,给官家知道,只怕疑忌更深。”

    “是啊!”李纲点头道,“现在真是得处处小心了。”

    “说起太上皇,即位之初,还是颇有作为的,可惜受了奸臣之诱,坏了大事。”孙珲叹道。

    熟悉历史的孙珲知道,宋徽宗赵佶并不是个纨绔子弟,这从他的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与诸多艺术成果上就可以看出来。他也并不昏庸。从他当政之初的情形判断,的确称得上出手不凡,“粲然可观”。当时,他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平反冤狱,贬窜奸佞,提拔贤良,一时间,很有除旧布新的气象。他曾经发布一份诏书,相当谦恭地希望天下人能够畅所欲言地品评朝政,其诚恳平和、推心置腹在历代帝王诏书中十分少见。从这份诏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位青年天子涉世未深的坦诚、带有理想化浪漫气息的良好愿望,读来很是感人。

    宋哲宗在位时,也曾经发布过一份让天下人上书言事的诏书,献言者数以千计。结果,章惇做宰相后,断章取义地摘录这些上书,凭只言片语来整治上书者,搞得人们怨声载道。宋徽宗上台后便下令撤消了这个专门从事罗织的编类臣僚章疏局。

    宋徽宗执政之初,虚怀若谷地听取各种不同意见,相当令人赞叹。宰相张商英劝告他要克勤克俭,防止奢华,不要大兴土木,抑制侥幸取宠的小人,他表示完全接受。有一次,他让人整修升平楼,还特意告诫工头:如果张宰相经过这里,须速把工人们藏到楼里去,不要让他看到。

第263章 新锐火器() 
那时的宋徽宗赵佶聪明、敏锐,很有一股子锐意进取的勃勃生气。

    公元1100年,即元符三年十月,赵佶向全国发布诏书,表示自己对于元丰、元祐没有成见,一切只看对国家是否有好处。任何伤害国家利益者,不论是元丰还是元祐,必与国人共同唾弃之。一个月后,赵佶又一次下令,“欲以大公至正,消释朋党,遂改元为建中靖国。”表示出一种不偏不党、除旧布新的气魄。

    徽宗初年,气象万千;青年皇帝,奋发有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无穷希望。

    但这一切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又如何变化得面目全非,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宋徽宗赵佶为什么在未来的岁月里整个变了一个人?与登极之初的他比较,怎么会变得让人根本就无法辨认?这实在是一个相当令人困惑的问题。

    熟悉历史的孙珲知道,四百七十年以后,一位大明天子万历皇帝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变化。但是,万历皇帝的变化有明显的踪迹可以追寻。当时的首辅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突然发现,自己一向崇敬甚至敬畏的“师相”张居正,原来过着两面人的生活:在公众面前和私下里、当面所说的和背后所做的二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于是,这位性格相当单纯、而且也还算富有才华的皇帝大受刺激,导致他后来的巨大变化。

    在后来的教主道君皇帝身上,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样变化的理由。找来找去,只能相当无奈把这种变化的原因,归结于这位皇帝身上天生的轻佻、艺术家气质和蔡京的影响。正是这些因素杂糅在一起,彼此强化着发生效力,遂使这位皇帝变成了后来人们心目中的那副模样。

    如果是一个象蔡京那样富有艺术才华和象王安石那样有能力有抱负的人来做帝国首相的话,这位艺术家皇帝也许就会是另一个样子了。

    赵佶易受人影响的性格,在他的儿子赵桓身上其实体现得更为明显。

    李纲听了孙珲的讲述,回想起当年的往事,也是深以为然。

    赵佶其实还是很喜欢廉洁正直的大臣的,远的不说,就说上次李纲受赵桓之托去江南“回收”赵佶,赵佶还当面对他说,“我每次听臣僚们谈话,总觉得不是内怀奸诈,就是阿谀奉承;而你耿直正派,我只能倚赖你这样的人。”

    可惜,自己把赵佶骗回来后,却让他成了高级囚犯……

    而现在,似乎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了。

    孙珲和李纲谈兴正浓,窗外却传来一阵风声,接着便有一个人影落了下来。

    李纲吓了一跳,这时听到公主府侍女的声音传来:“夫人回来了……哎呀!夫人受伤了!”接着是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不打紧,没事的。”

    孙珲知道是胡丽英回来了,听说她受了伤,不由得心中一凌,李纲见状正要起身告辞,孙珲却向他摆手示意不必。

    “三娘,梁溪先生在这里,你进来见过梁溪先生。”孙珲知道胡丽英现在还保持着“羽人仙姬”的形象,不如借机打消李纲认为自己用幻术迷惑人的顾虑,便喊了一声。

    “好。”胡丽英明白孙珲的意思,何况她如果现在恢复正常女人的形象等于光着身子,便应了一声,推开了门,进入客厅之中,向李纲施了一礼。

    看到面前美丽无匹的有如神女仙姬一般的胡丽英,李纲呆立当场,惊得说不出话来,竟然忘了回礼。

    “怎么受伤了?和金兵交手了?”孙珲看到胡丽英的一条小腿上被布条捆扎着,不由得吃了一惊,立刻起身向她走去,“让我看看。”

    “已经没事了。”胡丽英说道,但孙珲仍不放心,虽然他知道胡丽英也和自己一样有伤口快速自愈的能力,他大声喊过侍女拿水盆、毛巾和伤药,并上前解开了布条。

    看到胡丽英的小腿处的伤口虽然已经结痂,但仍然能看出来是锐器的贯穿伤,而且创口并不规则,明显不是被利箭射中造成的。

    “你这是给什么东西打中了?”孙珲皱起了眉头,沉声问道。

    “这正是我急急飞回来要告诉你的。”胡丽英说着,转向了李纲,“梁溪先生还记得‘霹雳炮’吗?”

    听到胡丽英说起“霹雳炮”,李纲回过神来,拱手为礼,说道:“夫人所说之‘霹雳炮’,上次金虏来犯,我便用过,只是因数量无多,操作又不得法,未能取得多少战果。”

    熟悉中国古代火器发展史的孙珲当然知道胡丽英和李纲说的“霹雳炮”是什么,它虽然有“炮”的名称,但并不是后人口中的管形火器类的火炮,而是一种抛掷火器,类似的东西还有诸如蒺藜火球、烟球、毒药烟球、火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等,制法基本相同,都是将配好的火药和铁蒺藜,火老鼠(类似于铁蒺藜的一种杀伤性武器,就是在一块薄木片上嵌入鉄钩刺,和铁蒺藜同时放入火球中在爆炸后形成二次杀伤)以及毒物搅合,放入陶铁罐或者多层纸球中,最后涂上引火物即可。这类火器主要都是用抛石机将其抛入敌阵,达到烧毁城池或攻城器材,造成火灾,致毒和制造障碍的作用,对人马也有一定的杀伤力,但主要起震吓作用。

    但孙珲看到胡丽英的腿上伤口,却隐隐的感觉,使她受伤的,是一种比“霹雳炮”要更为先进的爆炸类火器!

    在苏德战场上有大量作战经验的他敏锐的觉察出,她的腿伤,非常象是手榴弹一类的武器爆炸产生的破片造成的!

    胡丽英的回答证实了他的判断。

    “梁溪先生,上次金兵来犯,我也在城头参战,见过‘霹雳炮’,其声确有如霹雳,然虽炸力号能洞穿铁甲,却并未见到金兵被炸到。”胡丽英说道,“此次我去太原查探军情,为金兵发现,金兵内有一道士,以小铁罐燃药稔掷我,我知其为‘霹雳炮’一类,是以急忙飞空躲闪,却不料其炸力远超‘霹雳炮’,竟被其炸裂之残片击穿腿胫。”

第264章 闯入者() 
李纲也上前观看胡丽英的腿伤,看过之后,他的神情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金人竟然有如此犀利之火器……对了,夫人适才说,是金兵内一道士以此物伤了夫人?”李纲象是意识到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