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口向程度提问的同时,方唐也是提起石桌上的茶壶,给程度倒上了一杯茶水,方唐这个举动,程度再次拱手以表谢意。
“见方监正见谅,您昨夜所托一事,如今我们暂时还没有任何的进展。”
程度的回应,这让方唐脸上出现了一道失望,不过随即,这道神色便很快的就消失了。
的确,自己昨夜才委托的事,那可能仅仅过了一晚上的时间就有所突破?那怕晋王只手撑天,能力非凡,可仅仅几个时辰的时间,这对自己所托一事来说,时间实在是有点紧张了。
“的确是我有点心急了……那程先生今日前来又是所谓何事呢?”
听完程度的说辞之后,方唐如今好奇的是他为何而来,而对此程度也是没有回答,转动身体望去这空无一人的院子,程度随意的说道
“方监正,府上就您一人吗?”
“还有一个一起居住的朋友,不过他有店铺要经营,所以一大早就离去了。”方唐坦然说道
“方监正恕我直言,您府上没有服侍的下人吗?”
“没有。”
“厨子呢?”
“没有。”
“那守夜的门禁总该有吧?”
“没有。”
方唐连续三个没有下来,这让程度有点尴尬,问一个没有,问一个没有。此刻在程度眼中,方唐和孤寡老人都没有什么区别。
而方唐见到程度面色尴尬之后,他也是好奇反问道
“程先生为何要问此事?”
程度听到方唐的提问之后,脸上的尴尬也是一闪而逝,摆自己的态度,程度如今的表情略微有点严肃
“方监正,您如今身居火器局五品监正,同时又有陛下亲自册封的县子之爵,身受陛下宠爱和重视,如今方监正可谓是最春风得意之际……请方监正恕在下直言,您既然如今有如此的成就,可为何还要过的这么清苦?”
前面一大堆是在恭维方唐,而最后一句话,程度才说出了自己真的想问得问题。
唐京宗登基帝位之后,他第一件事早就是铲除各地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而铲除只是一种措施,为了让此事不在发生,唐京宗也是下令提高了各地官员每月的俸禄。
只要稍微有了节约的意识,那么买一个大宅子这对于他们来说,这根本不是一个难题。
如果说,如今的车子是一个男人的脸面的话,那么在这个朝代,府邸就是一个男人门面或者是脸面。
而脸面对于一个人,尤其是官员来说这就更是重要,程度见过很多将俸禄花在自己府邸的官员,可像方唐这般不重视的人,程度确实第一次见到。
刚才听完程度所言之后。方唐摇头一笑后他也是随即回应道程度
“程先生,府邸华丽与寒酸这对方某来说,这其实就和出家人眼中的财物一般。
只是一个居住的地方罢了,即使打造的无比华丽,但本质上这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已。”
“嗯?”
方唐的回应这让程度有点愕然,他没有想到方唐对于此事是这样的想法,不过随即程度也是想了之后,他也是回应说道
“方监正觉悟如此之高,实在是让程度自愧不如……不过,程度记得方监正和苏文博,苏尚书的千金有一桩婚事,不知程度可说的有错?”
“没错,我的确是和苏玉之间有婚约。”
“方监正为我大唐少年英杰,而苏尚书千金在幽州更有才女之名,佳人陪英杰,这恐怕日后又是我大唐一件喜事……不过,方监正倘若你与苏小姐成婚之后,你们二人还打算生活在这里吗?”
“嗯?”
略微挑眉看向程度,方唐也是不清楚如今的程度他到底想要说什么,而在方唐皱眉期间,程度又继续说道
“方监正淡泊名利,两袖清风,此事是长安城尽数得知之事,而以方监正如此的秉性,程某说句不好听得,去苏府上一个上门女婿,这事方监正绝对做不成来。”
“方监正虽然是火器局五品监正,但出任时间一共也不到一年而已,一年的俸禄在长安城买一件府邸,对于如今的方监正来说,这也是一件难度不小的事。”
“程先生。你到底想说什么?”心里已经大概明白的方唐,此刻他也是一脸深意的笑容。
而程度看到方唐的笑容之后,他也是随即正色了起来
“方监正,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以方监正的能力只要愿意对他人效忠,那么所有的一切您都可以得到!
只要一句承诺的话语,那么方监正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他人需要付出一生才能获得的东西!”
“方监正,您难道真的没有产生过这个想法吗?”
话到此时,方唐也是明白今日程度前来是所谓何意。
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方唐他不是沛公,而晋王他也不是霸王……(。)
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外之喜()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当程度另有所指的话彻底挑明之后,方唐也是明白,他此次前来的真实含义。
让自己效忠于晋王。
倘若方唐不知晋王为人,不知他私吞税银一事,而且自己还是一个贪婪成性,一心只想着抱大腿的货色。
那么此事还真的有几分的可行性。
可是,这也是倘若而已。
昨夜已经和晋王达成协议,虽然二人是盟友,但是方唐敢保证,当李显一事完结之后,自己和晋王表面上的盟友,就会立马分道扬镳,
而以后的不死不休,你死我活的场景是否出发生,这就要看晋王的心性到底如何了,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为晋王效忠,这事绝对不可能发生,而如今程度之所以还在继续替晋王招揽自己,方唐也是明白,为了夺回账本,晋王什么方法都愿意尝试。
想到此时,方唐心里出现了一抹沉重,如今程度的到来,这充分的说明了账本对于晋王得重要性。而这样一个东西,要是自己真的日后交还给了晋王……此事方唐如今有了无尽的担忧
带着少许沉重看向程度,方唐也是直言问道
“程先生口中的择木,可是晋王?”
肯定的对着方唐点了点头,程度也是正色说道
“没错,的确是晋王陛下!”
停顿一下后,程度继续说道
“泰王政变一事结束之后,皇子们就如雨后春笋一般,一起冒出了头,可是方监正也是明白,如今皇子之中最有可能登上东宫之位的就是晋王殿下。”
“陛下如今对东宫之位产生了册立的态度,而在此其中,晋王殿下不论是秉性或者能力都是佼佼者,登上东宫之位这是迟早之事。
倘若方监正愿意效忠殿下,那么程度在这里敢作出保证,他日殿下登基之时,那么就是方监正位列国公之际!”
条件很诱人,而作为晋王的幕僚,程度这一番话很有可能就是晋王传授的,可对于程度的说辞,方唐也是一脸无奈
“倘若我真的对晋王殿下效忠,那么他才是真的变成了,秉性之中的佼佼者吧?”
愿意对晋王效忠,那么为证忠心账本就应该贡献上去。
而方唐只要将晋王唯一的污点摆在他面前,那么晋王或许真的会登上东宫之位。可对此,方唐不会让它真的发生,因为方唐还要用账本去救李显。
自己的前途,和好友的性命,此事方唐也是早有了决断。
而一旁的程度听出方唐另有所指的话后,他也是沉默了起来。
方唐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的态度也是说明了一切,不过对此程度并没有感到气馁。
因为任何事情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转变,在某一天方唐改变想法,愿意对晋王效忠,这也是不可能的事。
“方监正,我们随时都欢迎您的加入。”
“嗯”
沉默的对程度点了点头,而此刻门外又响起了敲门之声
“可能是王府中下人,方监正稍等片刻可好?”程度在方唐开口之前,抢先喊到
“程先生请便。”
说着程度从石凳上离去,转身向大门方向走去。而方唐见到前来之人不断在程度耳旁碎语之时,他也是一言不发的看着二人。
片刻之后,下人在程度耳旁诉说过后,他也是离去了这里,关上大门,程度拱手双手对着方唐说道
“可喜可贺,方监正,您所托一事如今有了不小的进展”
“此事当真?”
听闻程度所言之后,方唐都诧异不以
仅仅一夜时间,在大理寺和刑部一筹莫展的状况之上居然有了突破,难不成晋王府真的深不可测?
不相信的望去程度,方唐也是怀疑问道
“方监正,在下没有骗你,如今真的有了进展。”程度笑道
“有何突破?”
“我们派人去发现凶器的街道彻查,结果找到一个清晨外出摆摊小贩,他证实,那日他的确看到了一个面容怪异的男子从那条巷子里走出来。”
“摆摊小贩?程先生是如何找到他的?”
方唐感觉程度的说辞太过于牵强。小贩为了生意一早起来抢位置,这事方唐曾经也见过。
可是大理寺和刑部在那里调查了不下数十次,如今以过去四五日没有发现,怎么程度他们,仅仅用了半个时辰就会所突破?
虽然方唐心系李显一事,任何的蛛丝马迹都不会放过,可是如果对于一些站不住脚跟的证据,方唐都要重视的话,那么他永远都不会取得任何的进展
而方唐的怀疑,程度也是听了出来,再次回到石凳之上,随即程度也是向方唐解释了起来
“方监正。在下知道您现在怀疑我们在弄虚作假,但是此事我们是真的没有骗你。”
“既然没有骗我,那方某想知道程先生是怎么样找到这个人的?”
“方监正,大理寺和刑部的调查,说句不好听的,他们简直就是在装模作样,派几个人去街上问一问,如果没人回应,他们就回去,这样都会有效果,那么如今也不会有这么多的错假悬案了。”
“那程先生又是如何做的呢?”没有过多在这个话题上纠缠,方唐继续问道。
“很简单,威逼和利诱。”
简单的一句话,但是里面的意思确实很值得让人深思。
以性命作为威胁,再以银两作为回报,他们的手段的确简单,但是效果和效率实在是要比大理寺和刑部,要快上太多了。
明白程度所说含义以后,方唐继续追问道
“那程先生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我们已经派画师让小贩描述那人的面容,相信不久之后画像就可以出来,然后在利用画像搜寻此人
我们相信不久之后,帮助平安王洗脱冤屈一事很快就有了突破行的进展。”
“此事,有劳程先生了。”
对于程度所作没有任何疑问之后,方唐拱手说道,而随即程度也是回礼
“方监正,等到画像出来之后我便会再次前来……希望那时方监正会改变心意。”
程度还是念念叨叨继续劝说着方唐效忠晋王,而对此方唐也只是拱手说道
“程先生,改日再会。”
深深的看了一眼,程度面露无奈说道
“告辞”
而等到程度离开之后,一直躲在房门内的李月蓉,如今一脸说不尽道不明的表情走了出来。(。)
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关将至(一)()
面对同一件事,每个人处理的方法都不相同。有的人按照程序,一步一个脚印,而有的人则是比较激进,没学会走便已经想飞。
可光光以结果来作为判断,后者最终取得的效果要比前者要好。
大理寺和晋王府便是如此。
对于人命官司,大理寺对此有着它自己的一套手续。搜查证据,确立嫌疑人……每一步都不能忽略,每一步都必须严格去执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有着如此严谨的规定,所以大理寺也是在民间享受较高的声望。
可是大理寺在李显一事之上,它的弊端或者是不懂变通,只知按规矩办事的缺点,这就被无限的放大了。
昔日李显被陛下关押到大理寺,虽然没有明确的旨意说明李显就是凶徒,但是对于这个当时默认的事实,所有人都心照不宣。
可虽然有了嫌疑人,但是在后续的调查工作上,大理寺就如同陷入一个沼泽一样,举步维艰,甚至是原地踏步。没能再有一丝的进展。
而他们之所以会变成如此,这也是因为白龙没有来的急,将所谓的证据给摆出来。
因为李月蓉不承认白龙所说一事,所以白龙如今也能是暂时搁浅此事。
白龙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