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九师,锦州是十八师。

    “放心,日本人是不敢硬来的,我们损失不起,日本人更加损失不起。”王思锐淡定的回复到,没错,他就是在赌,在赌日本人不敢破釜沉舟。

    紧接着,王思锐继续吩咐道:“命令,一师抽调两个团,二十一师抽调一个旅,由武羊率领前去北面防御日军第三师团的进攻。不必在意击毙击伤多少敌人,只需要守住防线,将第三师团拖死在这里即可。”

    王思锐伸手在地图上指出了一处地方,后榆林堡,然后继续说道:“传令十八师,加快行军速度,明天午饭过后,从侧翼进攻日军第三师团。这次日军快速行军,并没有携带太多的重火力,芝泉,你率领炮兵与武羊一起,在北面为他们提供火力支援。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打残第三师团。”

    “是,军长”段祺瑞应了声,心中微微的有些无奈。

    炮兵总指挥,这个名头听起来的确挺吓人的,可实际上呢?他手里也的确有一万多人,近千炮手,虽然大部分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炮手,可是在这次的战争过后,必然会使这批炮手成熟起来。

    然并卵,经过几个月的发展,段祺瑞在王思锐的支持下,更是到处去找炮,管他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只要是炮,还能够使用的,段祺瑞统统不嫌弃,一并纳入自己的炮兵当中。

    只可惜,连带上原先的火炮,段祺瑞也只不过勉强凑齐了一百门火炮,而这次出关作战,那些大口径的火炮因为自身的原因也并不适合携带,所以只带了那些小口径的。

    不过在炮弹方面,却很让人蛋疼,别说是在训练的时候搞什么实弹训练了,炮兵到现在更是一颗炮弹也没有打过,打不起啊。

    可即便是这样,段祺瑞手中的每一门火炮,平均下来也只有不到五十颗炮弹,搞不好这一仗下来段祺瑞手中的炮弹总量便不会超过一百,甚至可能会是光杆司令。

    虽然他也很着急,可他同样也知道,这件事情是急不来的。

    而战斗刚刚开始的时候,王思锐也不让炮兵上阵,这个倒是也能够理解的。但是现在,让段祺瑞带着炮兵去北边支援武羊,这个倒是让段祺瑞心里面多多少少的有些不爽。

    段祺瑞很清楚,其实王思锐是让段祺瑞去北面给武羊补窟窿的,万一武羊要是犯了什么浑,也好有段祺瑞这个老手及时的作出补救。

    这一刻,段祺瑞也隐隐有种后娘养的跟亲娘养的就是不一样的感觉。

    “另外,命令十团的秦春风到后方去寻找日军的补给路线,给我卡死日军的所有补给,要确保在战斗过程中,日军得不到一颗子弹的补给。”王思锐继续说着。

    本来王思锐是打算单独抽调一个团出来干这个活的,结果没想到王树起就把十团给送了过来,刚好又让王思锐手中多了一个团的机动兵力可以使用。

    如此部署之下,王思锐还就不信自己打不过日本军队这个刚刚起家的‘小家伙’了。

    在正面战场有战壕等一战时期才兴起的防御工事作掩护,又有大量的重机枪补充火力,日本人就用那一个师团两挺重机枪的火力,想要突破这种防线?那可能吗?

    而另一边,王思锐又充分的发挥出了游击战的精髓,前后夹击之下,即便不能干掉日军一个师团,也能让他们这两个师团残废着回去。

    …………

    京城,近段时间以来,列强纷纷感觉到京城似乎与之前有些不同,虽然街道上巡逻的士兵还是那么多。

    但是在其中的一段时间内,一部分士兵手中是没有武器的,再往后,大量去年被他们缴获的联军武器出现在了这批军队的手中。

    而这几天,那些列强领事便注意到了,他们缴获的联军武器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一杆杆崭新的毛瑟步枪,虽然还没有完成全部的换装,但每天都会有几百支崭新的步枪去替代那些老旧的步枪。

    而且,在这支部队的身上,总是让人感觉到有些不太一样的地方。后来,经过那些武官们的提醒,这些领事们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那些士兵身上缺少的是杀气,这也是他们感觉到不同的地方。

    也就是说,现在防守京城的部队,至少已经换掉了一半。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技术……咳咳,那么那些原先防守京城的部队到哪去了?

    洋人通过各种关系,最终得到了一个消息,京城附近并没有那些军队的身影,不过倒是有人在山海关附近见到了那些军队。

    不过,还没有等这些洋人领事们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便接到了王树起的请帖。

    这一日,王树起将十一国领事请到了军营,王思锐出关之后,王树起便进入到了这里,代替王思锐负责整个京城的防务与治理。

    “诸位,今天将大家喊过来,其实是有一个很不幸的消息要告诉大家。原本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第一批的战争赔款,打算在近期支付给诸位的,但是,因为日本单方面的撕毁了这份合约,不顾我方反对,悍然出兵侵略盛京,我们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来捍卫国家领土的完整,所以,第一笔赔款我国是无法按时的支付给各位了,还请各位见谅”看各国领事已经到齐,王树起也没有废话,直接说出了此次聚会的理由,并且阐明了他们的态度。

    PS:新的一月了,各种求,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求月票,求保养……(。)

    :

209:你做何解释?() 
‘嗡……’

    随着王树起的话音落下,那十一国代表瞬间议论纷纷,不少人的脸上都带着浓浓的不满之意。

    他们在这里等了这么久,为的就是这第一笔赔款,同时去监督条约中规定的那些利益的执行情况。

    可现在倒好,他们等了这么久,非但没有等到第一笔赔款,反而在即将支付赔款的时候,等来了这么一条消息。

    “不,无论你们与日本之间发生什么问题,都不应当以此为由来拒绝执行《辛丑各国合约》,那份合约已经生效,所以,你们必须要将这份条约执行下去。”俄罗斯人格尔夫立即出生反驳道。

    或许在其他人看来,俄国人是迫切的想要尽快的拿到那笔赔款。不过只有格尔夫心中才最清楚,那笔赔款他们固然很需要,但相比较于赔款而言,格尔夫从这件事情当中看到了一个新的契机。

    而要想达到他的目的,就必须要继续的逼迫清廷,逼迫他们继续支付赔款,让他们无力继续进行战争。这样的话,俄国人便能够拿到那朝思暮想的东北地区。

    “对,我觉得格尔夫阁下说的很正确,这是你们与日本之间的矛盾,在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各国并没有参与进去。即便是你们拒绝执行条约,那么也应该是与日本方面拒绝执行,而不是一概而论的拒绝我们所有的国家。”比利时人姚士登紧接着说道。

    其他的几位也渐渐的吐露了自己的声音,大概的意思与姚士登差不多,都倾向于让清朝与日本单方面拒绝执行就可以了,绝对不允许清廷因为这件事情而影响到他们的自身利益。

    “如果诸位觉得日本人能够代替大清继续支付剩余的赔款的话,那么我们就继续支付赔款。”王树起并没有因为洋人的反对而退缩,反而继续发问道。

    跟在王思锐的身边也有不短的时间了,其中更是单独在京城处理了不少的事务,王树起现在在面对这些洋人的时候,也早已没有了之前的软弱。

    其实说到底,王树起的底气还是来自于军队,来自于去年的那场战争。

    如果他的手下都是那帮清军,现在即使给王树起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说。虽然现在心里依旧有些玄,不过既然王思锐这么说了,他照做就是了。

    “小村阁下,不知道贵国为何要单方面的挑起这场战争?希望小村阁下能够给我们大家一个解释。”德国人穆默忽然间开口问道。

    他并没有去确认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也没有去询问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是直接将挑起战争的责任给算到了日本人头上。

    其实穆默是早就知道王思锐是下定了决心的要跟日本人打一场的,虽然穆默也不想看到这一幕的发生,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场战争对于德国人还是很有利的。

    因为这场战争,他们从王思锐这里获得了更多的利益,钢铁和一些稀有资源,这都是德国最为短缺的战略资源。而德国所需要付出的,仅仅只不过是外交上的支持,以及一些技术性支持而已。

    果不其然,在穆默有心的挑拨之下,大多数人纷纷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小村寿太郎,似乎是要让小村寿太郎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哼,大日本帝国挑起战端?这简直就是一派胡言。大日本帝国与诸位各国一样,刚刚在这里获得了足以让大日本帝国满足的利益,我们又为什么要主动的挑起战争?”小村寿太郎反驳道,他并没有否定战争已经打响,但却极力的否定了日本人先开战的事实。

    一旦小村寿太郎承认了是日本人先开战的事实,那么在国际上面,日本将会极为的被动。

    一个只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及盟友感受的国家,在国际上是很难能够站稳脚的。即便是有英国人帮衬着,日本也很难在国际上有什么大的动作。

    “王将军,小村阁下给出了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解释,从小村阁下的解释当中,我似乎找不出任何的问题,那么,你们又为什么要主动的挑起战争呢?还是说,你们希望利用这场战争,从而拒绝支付《辛丑各国合约》所规定的款项?”穆默继续将目光看向了王树起。

    其他洋人也纷纷点头认同,在他们看来,日本人似乎是真的没有任何理由在短时间内去挑起一场新的战争。

    而辛丑各国合约到底是怎么签订的?在场的这些人比谁都清楚,原先王思锐‘还在’的时候,他们是一点便宜也占不到,后来想方设法的‘做死’了王思锐之后,这才更改的合约。

    现如今王思锐并没有死,反而控制了整个朝廷,甚至与国内的那些实力总督们达成了协议。那么本就不服的王思锐,自然是有绝对的理由来想尽一切办法的会掉这份合约的。

    所以,经过穆默这么一提醒,不少人纷纷感觉到,日本人似乎并不是主动挑起战争的那一个。

    “是吗?我只说两点,第一点,日本人曾经找过我们,希望能够得到东北地区的资源,而作为交易,日本人只想支付两万支步枪,不过这笔交易被我们拒绝了。虽然交易没有成功,但是日本人的行为,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于是便派人秘密的前往盛京调查,结果发现日本人私自勾结盛京将军,并且将那里的各种资源源源不断的运往日本。

    按理说这是家丑,我们不应过份的宣传。但是当我们决定要查办盛京将军的时候,却是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我们突然发现,盛京将军手中竟然拥有数万装备了日军制式装备的军队。

    而且盛京将军更是听宣不听调,身为朝廷,我们自然有义务,有责任的去平叛,在大清的土地上,绝对不允许这种地方军阀出现,这是我们的底线。

    接下来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当朝廷大军抵达盛京之后,并且修建好了工事,打算对盛京进行劝降的时候,日本第三师团,第五师团,以及第四师团一部,还有一个满编的朝鲜师团,近六万人忽然出现在了我军的背后。

    盛京距离边境线大约有四百里一公里等于一里,我还想问一问小村阁下呢,我们国内的平叛,跟你们日本人有什么关系?哪怕是我军将整个盛京夷为平地,那也是我们自己的城池,关你们日本人什么事?

    好,即便是按照你说的,日本没有理由挑起新的战争。那么我再问你一句,我们内部的平叛,这算是主动挑起的战争吗?还是说,在盛京城内,有你们日军整编制的军队?所以你们不得不出兵营救?”王树起一口气说出了这两点,即撇清了汉军主动挑起战争的责任,又攻击了日本人手伸的太长的事实。

    “小村阁下,我觉得现在你必须要解释一下,大量日本军队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盛京这个事实了。”英国人萨道义紧紧的皱着眉头,语气不善的看向小村寿太郎。

    虽然他支持日本人在东北地区谋求自己的利益,但前提是必须要保证这是在和平的情况下。

    日本人可以去说服王思锐,也可以去买通盛京将军,甚至是买通全世界所有人。但唯独不能使用武力,因为萨道义在这件事情上看的很清楚,一旦日本人发动了新的战争,那么其他的十个国家也会跟着受到牵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