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底蕴方面,日本是远远无法跟中国人相比的。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觉醒的中国人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完全的碾压的日本,这要比日本赶超清朝还要快,效果还要明显。

    中国人全面占优,又为什么要撤退?

    天时,地利,人和。

    大岛义昌想到了三国中关于战争的这个三要素,战场上,但凡是占据了这三点的一方,必然会取得胜利。

    眼前的大雾,明显的对中国人不利,所以天和他们也不具备了。地利,虽然挖掘了战壕,但是却没有中国人习惯的铁丝,而且战壕是紧急赶制的,效果也未必会有多好,地利这一块他们也不占太大的优势。

    人和就不用说了,这里是日本,除了日军,没有外国军队能够在这里占据人和这一点的。

    从这方面来看,中国人的撤退是必然的结果,否则等待着他们的也只有战败。可是,中国人又是怎么知道他们要在今天进攻的?命令虽然是昨晚下达的,但是具体的作战安排却没有下达,而且中国人是在进攻以后才开始撤退的,并不是昨夜就开始撤退。

    这也就是说,有很大的可能性,他们进攻的消息已经提前的被人透漏出去了。该死的内鬼,大岛义昌很恨,但是这个时候却又没办法去抓出那个内鬼,眼前最重要的是解决遇到的问题。

    以中国人的个性,撤退基本上是可以抛弃的,或者说,这是一次战略性的撤退?而原因就是因为这场忽然出现的大雾?只要等到大雾退去,中国人就会重新打回来?

    而且以中国人的装备水平,无论是防守与进攻对于他们来说都不是问题,重炮可以很轻易的将日军防线撕开一道巨大的口子,他们的部队很轻易的就能够突破日军的防线,并且不用付出多大的伤亡就能够做到。

    既然进攻与防守没有什么区别,那么又为什么要去跟日军拼刺刀呢?而且拼刺刀的伤亡比例可要比正常的战斗更大一些,中国人显然是不会接受这种战斗的。

    先撤退,大雾退去之后在开始反攻,而措手不及的日军,在这个时候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用三国里的话来说,这个似乎叫回马枪,如果日军不注意的话,很有可能会吃上一个大亏。

    恩,一定是这样的,狡猾的中国人。

    你想杀我一个回马枪,我偏偏不让你如意,你想避开劣势,将你的优势发挥出来,我偏偏不让你如意。

    “命令部队,迅速的跟上去,死死的咬住中国人,绝对不能让他们拉开距离,同时,各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中国人很有可能会在大雾退去之后突然掉过头来发起反攻。告诉前面的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大雾退去的时候,迅速的冲上去,跟中国人搅作一团,让敌人的重炮失去作用,逼迫他们与我们进行肉搏战,只有这个办法才能够确保我们可以获得胜利。”大岛义昌对着参谋官吩咐道。

    如果是个不了解中国人的军官,这个时候肯定会感到疑惑的,或者说会因为中国人的撤退而松一口气,然后让部队构筑防线,扩大防御圈,一点点的挤压中国人的空间,一点点的找回日军的优势。

    但是在大岛义昌看来,这些全部都是扯淡,中国人可是精明着呢,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那就上当了。

    哼哼,中国人,恐怕你们也没有想到吧,我大岛义昌也是个中国通,至少在孙子兵法和三国方面的知识并不比任何人差,单单只是听了参谋汇报的情况,大岛义昌就迅速的给出了判断,并且拿出了应对措施,这一点,现在日本高层军官还是少有能够做到的。

    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后,大岛义昌甚至隐隐的有些期待大雾退去的时刻了,他倒是想要看一看,当大雾退去之后,中国人打算反攻的时候,却忽然间看到日军已经冲到他们面前时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吧。

    :

577:读过书也没用() 
‘呼……’

    刚刚进入司令部的中村遥猛的松了口气,这帮狗日的还真是不死心啊,真以为中国人是那么容易打败的吗?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也不知道天皇有什么好的,只会压榨民间的油水,到处都是苛刻的税目,简直都快活不下去了,这帮人倒好,不去想办法让天皇减少税目,反而拿名去帮天皇稳定江山,脑子全都坏了,统统的都坏掉了。   w w w 。  。 c o m

    ‘还好第四师团不用去送死,哼哼,到头来还是我们第四师团会成为大赢家啊。’中村遥心中暗想着。

    中村遥已经被晋升为第四师团少将参谋长一职,当然,这里面有他花费重金买通关系的作用,也有参谋长这个职位基本上等于是个虚职,并没有实际上的兵权。另外就是,日本人有一个特点,他们的指挥官更加重视先任参谋,而不重视参谋长,多方原因加到一起,让中村遥顺利的当上了参谋长。

    级别提高了,能够了解到的情况也就多了,驻日安全局关于军事方面的工作,大多数都是由中村遥给出的情报,而中村遥近些年来也从中华帝国得到了不少的好处,这可比做生意划算得多。

    所以,现在在做生意的时候,中村遥基本上已经不再去拿分红了,而是将属于他的那一份平均分了下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村遥此刻在第四师团内部才有着较高的威望,愣生生的改变了参谋长这个职位的尴尬。

    当然,中村遥也很有自知之明,他并不会去跟师团长争什么权力,你做什么事情,做什么决定都可以,我都能够无条件的服从,但是有一点,所有的决定,所有的事情你都不能瞒着我。

    这个条件基本上不算是条件,即便日军再怎么不重视参谋长,军事上的事情也不能避着他们去谈的,这是大忌。

    中村遥未曾想到,自己只不过是来司令部汇报第四师团已经布防到位的情况,却意外的获得了一个这么重要的情报,这要是能够提前的告知对面的友军,战后又会有一笔不小的奖励吧?

    中村遥简单的汇报了一下第四师团的情况,然后便主动要求回到战斗位置上,他要亲自坐镇监督,以确保函馆的安全不受任何影响。'更新快,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站了,一定要好评'

    至于其他人,中村遥可没那么多精力去管他们。

    回到第四师团指挥部,中村遥大摇大摆的喊过了自己的心腹,先是低声的跟他交代了几句,然后又当着众人的面告诉他,让他带几个人到后勤大队那里去要一批战斗物资,要是敌人敢进攻函馆,他们就拼死抵抗,誓不后退。

    虽然这话听起来很那啥,但其实是说给师团长的心腹听的,说白了就是要做个样子,真实情况是怎样的,他早就交代下去了,自己人心里都有数。当然,对于那些不是自己人的家伙,中村遥也已经暗暗的布置了下去,暂且让他们多活几天,等到友军进攻的时候就想办法做掉他们。

    反正这些人看着也很碍眼,到时候就把这件事情全部推到友军的身上,正好也证明了第四师团的确是战斗过的,免得给人留下话柄。

    三七一师差不多已经撤退到了北斗以西大约四公里左右的位置,因为三七一师是配备了少量的卡车的,上面运输着一些的物资以及一些重要人员,比如无法停止的电报兵,机关指挥人员等等。

    至于战斗兵,这时候全在下面跑着呢,虽然有点不太人道,但谁让现在卡车不够用呢?再说了,武装越野这也是他们的正常训练科目,这会儿跑跑全当战前热身了。

    “师长,对面的电报”电报兵在接受完电报之后,便直接将翻译过后的电报递给了同车厢的黄建斌。

    这个时候黄建斌可没有选择去坐在前面的驾驶室里享福,虽然驾驶室里坐着的确很舒服,至少不用坐在咯屁股的弹药箱上,但坐在前面的话,万一有个什么电报他就不能及时的知道了,正常的行军倒是还能去享享福,但这是作战。

    黄建斌接过了电报,大眼扫了下电报上的内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估计就是打死日本人他们也未必能想到,日军刚刚做出的决定,他们这边就已经知道了,而且还做的这么天衣无缝。

    只要电台不爆露,就是有人围着第四师团的营地,他们也未必能找出什么猫腻。

    不过可惜的是,第四师团这么好的内应估计也不会太长久了,而且日军当中也不会再有第二个第四师团这样的好内应了。

    庆幸的是,现在日军的动向他们是了如指掌,不幸的是,打完这一仗,以后可就不会再有这么强大的情报络了。

    日本的师团比较具有特点,他们并不是像中华帝国这样,将兵员打散混编进一支部队内,一个师最少有来自两个不同地区的兵员,或者是三个,甚至是四个地区,这个没有固定的限制。这么做的好处是避免同一地区的兵员抱团,在军中形成山头主义,坏处是有可能会让他们形成对立局面,但这个全看部队主官怎么控制了。

    而日本则是不同,他们的军队就是按照地区来编成的,像第四师团的大本营第八联队,兵员就全部来自大阪,其余的几个联队则是来自大阪附近的地区,或者干脆就是混编而成的。

    这些兵员最开始的时候倒是不屑与大阪人为伍,但是时间久了,好处拿的多了,日子过得好了,也就渐渐的被第八联队给同化了。发展到后来,就成为了整个第四师团都成了这个样子,都是坚决的反战主义者。

    这日军的指挥官倒是个人物,竟然能够这么快的就看透他们的意思,并且找到应对的办法reads;。

    当然,黄建斌此时也并不知道日军的司令官是谁,虽然有第四师团这个内应,但是电报基本上还是只说重要的事情的,像指挥官是谁这种事情,其实并不是多么的重要。

    ‘呵呵,真以为找到了办法就能够应对了吗?果真还是太小瞧我三七一师了啊。’黄建斌在心中暗暗的念叨着。

    日军指挥官的决定的确是在这种情况下破解这一局面的最佳办法,但是有一点他们没有预料到,那就是只要三七一师将日军甩开两公里以上的距离,那么日军的这一战术就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

    中华帝国所推崇的火力攻势可不是用来吹牛的,平均每两个班一挺机枪,每班一支03式自动步枪,再加上十支步枪,一支霰弹枪,一个班做好战斗准备最多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日军冲过来跟送死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这就是火力攻势的强大之处,如果有装甲部队在这里的话,他们甚至不用去停下来阻击,或许可以直接发起反冲锋,将迎面而来的日军直接给冲散。

    黄建斌透过车厢缝隙看了眼外面的天色,此刻天色已经大亮,按照之前的经验,最多再有十分钟,大雾就将慢慢的散去,半个小时之内,能见度将会恢复到一千米以上,一个小时内基本上就能全部散去。

    这种大雾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就是因为太阳升起时的气温回升,与空气中的湿度碰撞所引起的,只要温度持续不断的增加,很快就能散去。

    部队现在撤退大约也有四五公里左右的距离了,日军的反应绝对不可能有那么快,也就是说,三七一师是停下来组织反击的时候了。

    随着命令的下达,三七一师的步兵开始停下了脚步,一边不慌不忙的寻找着防线的位置,一边恢复着体力,然后等待着日军的到来。

    卡车则是继续向前移动着,这里将会是前线,这些辎重卡车也没有必要停留在这里,他们将会在阵地后方两三公里左右的位置停下来,然后成为指挥部的位置。

    严雷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这种越野行军的确挺耗费体力的,但好在平日里练的多,部队里大多数人都能够承受的住这样的消耗,而正常情况下,他们的极限是在十五公里。

    虽然后面的速度比不上最开始的五公里,但是现在跑的四五公里,最多只需要一二十分钟的时间就能恢复过来。这年代因为缺少交通工具,人的脚力本就不错,加上部队基本上是三天一练十公里越野,五公里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小意思。

    不过严雷却并没有喘息的机会,身为连长,他还要负责构筑整个连的防线。这里是纯粹的野战,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东西可以借助的,倒是有一些森林,不过那里不是他们的地盘。

    严雷指挥着几名士兵用工兵铲迅速的在地上挖出了三个深约半米的坑,然后将泥土全部的堆到了前面,这三个坑相距差不多有四十米左右的距离,在这三个地方分别部署一挺机枪,三挺机枪刚好可以形成交叉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