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时光-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沈放嘴上念叨着所谓的“东京尤物”,这红香绿玉,灯火阑珊之处,是什么地方不言而喻。

    见杨浩站在门口迟疑,沈放上前一拉胳膊,笑道:“就知道你没来过,梁园歌舞风/流足,在东京那是一绝,保你大饱眼福。”

    我去!

    杨浩顿时眉头黑线,虽说没去过那座粤东名城,天上人间之类的,但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

    什么梁园歌舞风/流地,后世随便一个三线城市的歌舞厅,恐怕也能甩其几条街……

    杨浩笑道:“沈公子,我全无所谓,倒是你出入这倚红偎翠之地,令尊若是知道了,会不会……”

    “低调些就好,没事。”

    沈放讪笑道:“即便知道了也不打紧,绿袖小姐冬至献新舞,东京名门子弟应邀而来,此乃雅事,父亲大人不会责怪的。”

    “绿袖?”

    沈放得意道:“是呢!师师词,绿袖舞,此乃东京双绝。”

    “师师?”

    “你竟不知…也对,你到东京不久。”

    沈放悻悻道:“陈师师,陈行首,有刘七为她填词,词曲自是东京一绝。能与之相媲美的,也就梁园绿袖的舞姿了。”

    柳七?

    应该就是那位奉旨填词的柳永,柳三变了。

    柳永在宋词方面的造诣不言而喻,流传后世的名篇不少,当世亦广泛流传,凡有水井处,皆能歌柳词,可不是随便说的。

    柳永而今仍在朝为官,但时常出入烟花柳巷,因其填的一手好词,秦楼楚馆的歌伎们都争相结交,只为求得一阕词,从而抬高身价。

    陈师师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有柳永填词而名声大噪,成为风月行首,词曲号称东京一绝。

    “陈行首的词曲虽然动听,但毕竟年岁渐长,最要紧的自打柳七离京,陈行首几乎闭门谢客。

    纵然露面,也只是弹唱一曲,无一人可登堂入幕……所以,你懂得。”

    沈放一脸陶醉,嘴角溢笑道:“绿袖小姐就不同了,年轻貌美,舞姿翩翩。要紧的是名花无主,据闻还是完璧之身……

    东京权贵子弟,才子名士都卯足了劲,想要一亲芳泽,成为头一个入幕之宾,或是将其纳入私房。”

    “原来如此!”

    杨浩轻笑一声,想起了白乐天那句“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也好,正好见识一下东京纨绔如何一掷千金;也见识一下备受追捧的绿袖小姐到底有何魅力。

    “走吧,迟了恐没位子。”

    进门之时,门子瞧见锦衣貂裘,配金饰玉的沈公子,那叫一个前倨后恭。

    但见到衣着朴素的杨浩时,只是随便点头致意,甚至有些难以掩饰的轻蔑,若不是跟着沈公子一道来,只怕直接轰走了。

    一个青楼楚馆的门子而已,竟也狗眼看人,真是……

    杨浩摇头苦笑,也不多计较,跟着沈放进门入园。

    隆冬岁月虽无花草,却也能感受一股雅致气息,尤其此时灯火璀璨,流光溢彩,别有一番精致。

    沈放却无心欣赏,喊着杨浩快步走向中间一座主楼,进门便瞧见人头攒动,宾客满座。

    一进门,杨浩便发现一个现象,厅中东西两侧泾渭分明。

    一侧纶巾儒袍,温文尔雅,似乎都是文人墨客,士林才子;另一边则是锦衣华服,鲜衣豪气,大都是权贵家的纨绔子弟。

    更为奇怪的是,士林才子们谈诗品茗,有说有笑。

    另一边本该趾高气扬的纨绔子弟们,却一个个如同霜打的茄子,耸拉着脑袋。

    或是满脸郁闷,或是鼓着腮帮子,怒气冲冲,也不知是谁惹了他们……

第三十六章 不祥的预感() 
沈放进门,没有任何犹豫,便叫上杨浩走向了右边的纨绔群中。

    杨浩有些奇怪,厅中泾渭分明,左文右武的趋势很明显。沈家乃书香门第,宰辅之家,按理应去左边才对。

    不过想起当初在陕州,沈放策马扬鞭,号称要行侠仗义的情形,杨浩也便释然了。

    但见沈放一过去,一群将门纨绔、权贵子弟便围了上去,纷纷笑着打招呼,似乎很受欢迎。

    “发生何事?你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莫不是绿袖小姐不舞了?”显然,沈放也发现了异常。

    “你没听说吗?”

    “听说什么?”沈放一脸茫然。

    “今日是冬至大朝,范仲淹当殿奏请更改荫补法,官家金口准许。”

    “荫补法?怎么个改法?”

    有人解释道:“往后当朝官员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十五,弟侄须年满二十方可恩荫。

    而且…恩荫出身必须经过考试,方可授官,你说…这不是为难人嘛!”

    杨浩原以为纨绔们是争风吃醋落了下风,故而兴致不高。万万没想到,竟是和朝堂有关,和庆历新政有关。

    担任参知政事后的第三个月,范仲淹终于发动了,一出手就是个大招,剑指恩荫。

    大宋的选官制度是双轨并行,有科举取士,也有恩荫授官。

    但凡在朝中担任高官,或是将门元勋,会得到朝廷推恩,家族子侄可以蒙荫为官。

    赵宋皇帝的本意大概是通过此举笼络大臣、将门,事实效果也不错,但时间一长弊端也就出来了。

    大宋制度宽厚,官员子孙弟侄都在恩荫之列,很容易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局面。

    曾有位官员担任学士,二十年内,通过恩荫出任京官的子侄竟然有二十人之多。

    不止如此,大宋朝廷广施仁爱,范围太广,不久前曾诏录前唐狄仁杰、张九龄之后。

    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拿得出族谱,证明你曾曾曾祖父在唐朝当过高官,那么恭喜,你在大宋也可以做官。

    如此一来,大宋的官员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冗官。

    官员虽多,但大都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白领俸禄者众多,于是加剧了另一个问题——冗费。

    冗官、冗兵、冗费!

    这是大宋当前极为严重的三个问题,亟待解决,不得不说,范仲淹他们看得很准。

    可是他们这个解决方法……看看这些权贵子弟,将门纨绔的反应,就知道——非常不妥。

    “这不是坑人嘛?我今年十七,伯父在朝,眼看着今年就要恩荫,这下好了,又得多等三年。”

    “等三年你也未必能如愿,考试你能过的了?”

    杨浩听得清楚,也瞬间明白为何厅中泾渭分明,左文右武的反应全然不同。

    左边大多是文官子弟,其父辈大都是科举出身的士大夫,家教严格,子侄自小大都饱读诗书,恩荫年限固然对他们有影响,但考试基本不成问题。

    但这些纨绔子弟,大多是将将门勋贵的三世祖,四世祖,自小娇生惯养,只等长大凭着祖上功绩轻松为官,压根就没几个人认真读过书。

    现在突然限制恩荫年限不说,还要考试,等若一下子捏住了他们的七寸,要命啊!

    纨绔们言辞之间多有抱怨,若非是公开场合,不能当众辱骂当朝宰相,恐怕早就问候范仲淹等人的祖宗亲属了。

    不得不说,范仲淹很有魄力,敢于在这个敏感问题上动刀。

    但他们太莽撞,太着急了,只需看看这些纨绔子弟的表情,便可笃定新政必败。

    断人财路,毁人前程犹如杀人父母,是不共戴天之仇。

    对于官宦子弟,恩荫就是官路前程,在大宋,官路也意味着财路。

    范仲淹等人行此一举,能不招人恨?

    子弟们尚且如此,那些在朝为官,身居高位的家主、大员们又会作何感想?

    人都是自私的,哪怕他们明知大宋冗员问题严重,可那又怎样?多我家几个子侄有什么关系?

    家族是这个年代最根深蒂固的观念,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为官做宰,谁不想提携子孙?

    更改荫补法,无疑触动了大宋官员的根本利益,将门、勋贵、士大夫,无一例外……

    一开始就这么激进,后面还怎么玩?

    明明是一腔热血,满腹才华,为何不讲策略,如此冒失呢?

    庆历新政,注定不会长久。

    杨浩庆幸自己婉拒尹洙的同时,莫名有些心疼“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

    他真的是好人,也是一片好心,可惜用错了方法,注定抱憾!

    ……

    沈放与众人寒暄一圈回来,拉着杨浩在一张几前落座。

    “沈公子知交满东京,人气很好嘛!”

    “那是!”沈放洋洋自得,不过旋即又讪笑道:“除了我为人仗义之外,也与我阿姐有那么一点关系。”

    杨浩恍然:“看来很多人希望成为你姐夫。”

    “是啊,我阿姐是东京出了名的美人…”

    杨浩会心一笑,沈媛漂亮只是一方面,但权贵婚姻,漂亮是次要因素,利益才最重要。

    沈媛才貌双全,乃宰相之后,还有个太妃姑姑,宰相外公,出身高贵,自然而然会成为很多权贵子弟的正配首选。

    这些权贵子弟平素见不到沈媛,少不得笼络一下沈放,小舅子路线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不过当着“未来小舅子”的面,逛秦楼楚馆,一掷千金追捧歌伎,这些纨绔子弟也真是心大。

    沈放似乎习以为常,甚至笑道:“你是不知道,东京权贵子弟间有个说法。

    谁要是能迎娶我阿姐,或是纳绿袖入私房,无论做到哪一件,都能让人甘拜下风。”

    杨浩干笑两声,心中不由泛起一个念头,如果有人左拥右抱,两个一起娶,该怎么算?

    呃……

    怎么会生出这样恶趣的想法?杨浩赶忙摇头清醒。

    “你怎么了?”沈放刚开口,看到门口有人进来,表情顿时一变。

    杨浩抬头看过去,但见一个十六七岁的锦衣书生,在几个人的簇拥下,走进了左边的文士群中。

    “认识?”

    “岂止认识。”

    “有过节?”

    “大过节。”

    沈放愤愤道:“我去陕州避祸,回家禁足三月,全都是拜他所赐。”

    “谁啊?”

    “吕公孺!”

    很熟悉的感觉,杨浩依稀记得,宋朝曾有一位名叫吕公著的宰相,两人是兄弟吗?

    沈放呷了一口茶汤,低声道:“吕夷简的小儿子,我在太学揍过他。”

    呃……

    看过一些宋史,在大宋又生活了三个月,杨浩当然知道吕夷简的身份,沈放竟然在太学揍吕家幼子,想来这便是他闯下的大祸。

    起了话头,沈放也便不再隐瞒,低声道:“数月之前,我外公曾上疏弹劾吕夷简私交荆王,不久后吕老头就称病致仕了。”

    “此为长辈们参与的朝堂大事,与你有何关系?”杨浩不解,神仙打架,你一个小凡人掺和什么?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可自打去了太学,吕公孺便处处针对我。

    你也知道,我不擅读书,这厮便屡屡嘲讽,给我使绊子…甚至公然辱及外公,我忍无可忍,所以……”

    沈放叹息一声:“我下手略重,吕公孺被揍的有点惨,累得我爹亲自去吕家道歉…

    若非娘亲及时让我与阿姐去了陕州,寻得外公庇护,我爹不仅会捆了我去请罪,也非打死我不可。”

    呃……

    杨浩全然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深的水。

    “多亏了你那个救灾章程,因功蒙官家赏了个承奉郎,若非如此,我爹焉能饶了我?”

    杨浩恍然,难怪李迪默许沈放在救灾章程上署名,是疼惜维护自己的外孙啊!

    也真是,朝堂大佬过招,两个子孙小辈却大打出手,这事……

    咦…

    仔细思量,杨浩隐约有种感觉,此事好像不那么简单……

    偏不巧,今日沈放与吕公孺又“狭路相逢”,闹不好很容易擦枪走火。

    尤其是瞧见吕公孺愤恨的目光从远处瞟过来,杨浩顿时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第三十七章 无心八卦,唯恐是非() 
明明是风月之地,话题却是朝堂资讯,气氛有些古怪。

    偏不巧沈放与吕公孺“狭路相逢”,不祥的预感啊!

    杨浩暗叹一声,但愿不要出什么事。

    他们可都是公侯子弟,互相之间冲突一下,有长辈庇护,也就那么回事。自己可只是个平头百姓,如果被牵连进去,可吃不消。

    而且杨浩有种直觉,这件事不那么单纯,涉及两三位朝堂大佬,最好不要沾染。

    趁着绿袖尚未出现,在场的公子哥们三三两两地聊着天,或许继续吐糟更改荫补法之事,或谈论风月。

    有几个权贵子弟过来与耳沈放打招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