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州李义-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伐董卓,一旦出现任何变故,恐怕颍川就会沦为四战之地了……”荀彧看着众人朗声说道。

    闻言,诸人顿时议论纷纷着,好半响,才看着荀彧沉声问道,“那以文若之见,我们荀氏应当迁往哪里?”

    “并州!”荀彧环视了众人一眼沉声说道。

    “什么?!”闻言,所有人包括小一辈的荀攸等人也不禁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荀彧所说的话。

    “不行!并州那般苦寒贫瘠之地,我等过去先不说能不能适应那边的生活,单单家族中的各种产业如果搬到并州,每年赚到的钱能够有原本的两层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荀衍摇头反对着。

    “不错,而且并州还有王氏和郭氏,再加上快速崛起的李氏,又如何有我荀氏一族的位置呢?”一旁的荀悦也附和道。

    “诸位所言不无道理,不过我之所以选择并州,却是有几个原因……”荀彧闻言也不恼,只是看着众人轻笑着说道。

    闻言,众人纷纷闭口不言,等待荀彧详说。这种情况在荀氏的家族会议上,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幕了。不管是任何事情或者议题,都会心平气和的去讨论,直到说服所有人。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荀氏的人才总是能够络绎不绝出现的原因?

    “诸位,并州虽然确实如诸位所言,乃是苦寒贫瘠之地,但也正因为如此,并州的民风彪悍,部队强大,看看李无双的那些战绩就可以知道了。”荀彧朗声说道。

    “同时,北方的胡人依然还处于内乱之中,完全无需担心北方的事情。而不管是董卓还是其他未来可能出现的割据势力,想要对并州动手,都定然会三思而后行!”荀彧看着众人不断说着自己的想法。

0418:荀家族会() 
    荀家族会上,荀彧看着众人侃侃而谈着。

    “而且,正如刚才仲豫所言,整个并州势力大的世家,有王氏和郭氏两家。而李氏,虽然崛起迅速,不过李家家主李子康毕竟是并州之主,如果我等去投靠,其定然会善待我等。而王氏和郭氏的势力也不足以扩散到整个太原、雁门,只要我们荀氏想要发展,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荀彧看着众人沉声说道。

    “最后,一旦局势有变,身处邻近司隶的并州,也可以迅速做出反应……”荀彧说完,看着诸人问道,“诸位以为呢?”

    “叔父,侄儿以为,与其前往并州,不如前往益州!”荀彧的话音刚落,一旁的荀攸就开口说道。只是一句话,就让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只是对此,荀攸仿佛没有看到一般,只是自顾自的说道,“叔父,益州坐拥蜀道地利易守难攻,又在刘益州的治理下,百姓生活殷实。虽然益州的世家比并州要多,但想来如果我们荀氏迁移过去,刘益州定然会帮我们主动处理这些问题的。”

    听到荀攸的话,众人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事实上所谓的当地世家问题,不过只是众人的托词罢了,毕竟以荀家的声望,去哪里都会被当地势力奉为上宾。之所以提出来,不过是找一个更加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说实话,他们不想去并州,就只是单纯的看不上并州罢了。之前也提到过,豫州、兖州、冀州等地,都是发展得非常好的地方,不管是商业还是其他。但并州……作为绝大部分的郡地都被匈奴人当作牧场的地方,想想也知道是什么模样。

    而至于益州,他们就更加没有兴趣了,虽然益州在经过李冰父子治理之后,到如今已经发展的非常不错了。而且也确实如荀攸所言,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但!是!正是因为益州的道路难行奸险,使得益州在荀家或者整个天下的世家心中,都只是一个偏远乡下地区罢了,唯一比其差的,恐怕也只有更南方的交州了。

    是的,在荀家诸人的心中,并州比起益州可要好得多,不说邻近司隶,而且还是产马之地。民风悍勇盛产强兵,更别说比起刘焉,李义和荀家显然还是有些交情的。

    当然了,这些并不是众人皱眉的真正原因,之所以如此,却是因为他们从荀攸的口中听出了一个更加深层的意思,他希望远离争端……

    “公达,局势恐怕还没有到那么险恶的地步,所以前往益州之事,还是莫要再提了。”荀彧等人想了想后,看着荀攸沉声说道。

    闻言,荀攸点了点头,却也没有多说什么。见状,荀彧等人忍不住低声叹息着,“估计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牢狱经历,再加上联军的不作为,让公达有了彻底隐居的想法吧。”

    只是,虽然荀攸的意见被否定了,但荀彧的提议却也没有得到众人的赞同。因为不管选择去哪里,对于荀氏一族都是伤筋动骨的大事。这种决定,根本不可能拍拍脑门就直接下达。

    而且,这个时代的人普遍恋乡,荀氏一族在颖阴已经不知道生活了多少年,真的要迁移,又哪里舍得?

    见状,荀彧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不过在他看来,颍川是绝对不能继续呆了,尤其在周边的情报不断传来之后,他越发肯定不久将来,定然会进入大乱之世,而到时候,豫州这种重要的地方,一定会引来周围诸多的势力争抢。

    “说起来,文若觉得那曹孟德如何?”荀衍某日找到荀彧随意的问道。

    “曹孟德?”荀彧闻言楞了一下,随后摇了摇头叹道,“曹孟德的事迹我也听说过,虽然一心为了朝廷,但势力太弱了,一旦群雄并起,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在荀彧看来,荀家想要投靠,偌大的天下也不过三个选择。并州的李义,虽然地主出身,但乃是皇甫规和张奂的弟子,也算是师出名门,而且势力强大,又和自己、荀攸交好。而且荀彧还听说前一段时间,和他们亦师亦友的司马徽也被李义请了过去。这显然让荀彧心中的想法更加坚定了很多。

    而其他两个选择,则是如今袁氏子弟大部分都选择支持的袁绍,以及坐拥豫州、南阳的袁术。不过这两人,荀彧却不怎么看好。

    就在荀家为了迁移还是留在颖阴,如果迁移又迁到哪里去不断商议的时候,袁绍派去的周昕,也抵达了兖州。随即,就在山阳郡守袁遗以及济阴郡守袁叙的帮助下,不断征集部队等待进攻豫州的良机。

    不得不说,袁术在袁家还真是不受欢迎啊……

    与此同时,被董卓放回到凉州的韩黔,也终于抵达了汉阳郡冀县,而张宁早早就在城门处等待,随后又举办了一个小宴会为韩黔接风洗尘。

    “有劳伯母亲自迎接,侄儿惭愧!”韩黔看着面前的张宁恭声说道。

    “唉,元武千万要节哀啊,战争就是如此,你杀我,我杀你……”张宁看着韩黔叹息着说道。

    “还请伯母放心,侄儿明白的。”韩黔闻言点了点头。

    “那就好。”张宁闻言轻笑着。

    酒过三巡,韩黔就直接告辞离去,不知道为何,他心中对于这位伯母莫名的感到畏惧。

    而对此,张宁却也没有挽留,只是在其离开后,就招来数人吩咐了一番。

    “呵呵,接下来,只需要耐心的等待就好了……”张宁轻笑的自语着。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就听到马超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阿母,异儿她们来了。”

    “呵呵,进来吧。”张宁闻言,顿时笑着说道。

    随即,就看到马超和一名约莫14岁的少女一同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马岱、马铁以及三个小男孩。

    “嘻嘻,你们两个越看越是登对呢~”看着面前的两人,张宁忍不住调笑道。

    “夫子……弟子……弟子比阿超要大两岁呢!”被叫做异儿的少女扭捏的应道。

    “呵呵,大点很好啊~超儿天天就知道练武练武,有你照顾他,我才能放心~”张宁似乎根本没有看到面前的两个小人早已经满面通红,依然不断的调笑着。

0419:一首小曲() 
    那个名为异儿的少女名叫王异,乃是汉阳郡西县的地主王氏之女。这王氏在整个西县势力不小,算的上是当地的豪强。而另外三人,分别是汉阳郡冀县的寒门杨氏之子杨阜、赵氏之子赵昂以及地主尹氏之子尹奉。

    他们之中最大的就是王异,已经14岁了,最小的与马超同岁只有12岁。而这些人,均是张宁的弟子。之所以收他们为弟子,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天赋才情都不错,另一方面,自然也是为了拉拢地方势力为己所用。

    张宁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么做的,多少年来,世家就是依靠着这种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当然,这也是地方势力依附强大势力的好机会,虽然张宁是一名女子,但对于身处冀县的地方势力而言,又有谁不知道张宁话语的分量呢?哪怕张宁一直都非常的低调……

    而在另外一边,当韩黔进入金城郡之后不久,一支约莫百余人的部队出现在了韩黔的面前。

    “少……主公!”当头一人,看到韩黔连忙喊道。见状,韩黔有些疑惑的看着来人,似乎在猜测来人的身份。

    待得近了,那人翻身下马拜倒在韩黔的面前高声说道,“阎行来迟,还望主公赎罪!”

    “原来是阎校尉啊,快快请起……”韩黔闻言恍然大悟道。他被送往雒阳时,阎行还不过只是地方县尉,他又哪里认的?如果回来的时候,韩遂身边的部将为其不断解释着,恐怕他也就只能记得那么几个老人而已。

    “多谢主公!”阎行闻言恭声应道,“主公,城内已经在准备酒宴为主公接风洗尘……”

    “那就快走吧~”韩黔闻言笑道,“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返回属于自己的地盘了。”

    “诺!”阎行闻言恭声应道,同时嘴角浮出了一丝冷笑。只是可惜,此时阎行正低着头,韩黔根本无法看到。

    12月月初,李义终于抵达了并州无双城。

    “这里就是无双城吗?”走在城内的街道上,郭嘉三人不断左顾右盼着,眼中并非什么好奇,而是难以掩饰的失望。

    “呵呵,是不是觉得这座无双城和一路上来的那些城池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必须许多城池都还不如?”李义看到三人的模样,又如何猜不到他们在想什么?

    “不错,来之前,属下三人对于无双城还是很期待的,毕竟主公成名甚早,无双国又是主公的封地……”郭嘉闻言,点了点头直接说道。他的性格就是如此,有什么说什么,丝毫不懂什么拐弯抹角。这也是为什么他明明才华甚高,但在家族之中,却并不是很受重视。

    “呵呵,其实奉孝只见其表未识其里。”就在郭嘉的话音落地之时,一旁的司马徽开口笑道。

    说着,司马徽指了指街道上的那些百姓笑道,“奉孝你看,虽然我等入城,但百姓们对此却没有任何的反应,就算看到了,也只是作揖施礼之后,就各忙各的。这证明子康在这里,从来没有施行苛政,甚至非常的亲民,这才会让百姓们不会对子康产生畏惧之心。”

    “而且,虽然身处贫寒之地,但他们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老夫在豫州,可是很久都没有看过了。”司马徽看着远处的那些百姓抚须笑道。他是被李义所说的学院而劝来的,不过对于并州的印象却是从未改观,不过如今看到这幅画面,他忽然觉得生活在这里,似乎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呵呵,德操公谬赞了。义之所以没有大肆扩大无双城,一个是没有那个必要,毕竟并州人口本就不多,将城池扩大后却也没那么多人来入主。第二点嘛~”李义说到这里忍不住苦笑道,“并州确实很穷,有那个钱去扩建城池装点所谓的门面,还不如拿那些钱来武装部队,治理地方呢。”

    “哈哈,如果天下当权者都如子康这般,百姓们可就再也不用担心过上苦日子了。”司马徽闻言大笑道。

    一句话,顿时让一旁的蔡邕等人抚须微笑。在得到李义返回的消息后,他们就在太原等待,随后跟着李义一同返了回来。

    “唉……”李义闻言摇了摇头,不知为何,忽然忍不住开口唱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长安,意踌躇,伤心历代帝王都,宫阙万间无人住。兴,百姓苦;衰,百姓苦。”

    司马徽闻言,顿时双眼放光的看着李义赞道,“昔日子康一首出塞,虽然只是小众的七言诗,但我却觉得远胜历代许多的四言、五言诗,而这首诗歌,虽然似乎有些北方小曲的味道,但却也是妙不可言啊!”

    “尤其这兴百姓苦,衰百姓苦,更是道出来百姓的无奈。无论兴衰,受苦的总是百姓啊。”司马徽摇头感叹着。而蔡邕、卢植也不断感叹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