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州李义-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什么人敢在这里乱来?

    而李义在视察完了地方之后,就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飞骑军的扩建,以及陷阵营的建设上。除此之外,李义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准备为王允上疏求情,不过在随后听闻凉州那边羌人叛乱后,他就将这件事情搁浅了。毕竟,这种时候如果为王允求情,天晓得是在帮他还是害他。

    至于凉州那边叛乱,说实话,李义压根就不记得有北宫伯玉这么一个人物。毕竟在他的记忆中,凉州那边一直都是董卓和马腾的地盘。不过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还是立刻召集了所有人。

    “传令下去,各地方立刻加强戒备,让他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那些黄巾余孽谁知道躲在哪里?!另外,飞骑营还有陷阵营的招募和训练需要加快速度!军需不够就找朝廷要!”李义沉声说道。

    “诺!”众人闻言齐声应道。

    李义隐约间记得在黄巾之乱与董卓之乱之间,还有一场大乱,凉州的羌人叛乱也不过只是其中一支而已。可惜,来到这个时代太久,这种在历史上的小事件李义早已经记不清了。但如今发生在现实之中,却是足以搅动天下的大事。李义相信,此时此刻,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在蠢蠢欲动了。

    李义不断的下着命令,在缺乏文官的辅佐下,这种会议基本都是李义的一言堂。幸运的是,在之前,李义还有蔡邕等人可以商议。

    只是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过来,随后就看到一名士兵慌张的跑了进来,“将军,冀州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发现了大疫!”

    “又来?!”李义震惊的看着那名士兵,心中顿时跑过数万头草泥马。

    大疫,李义相当相当熟悉的名词,是的,它又来了,它悄悄的来,无声无息,却轰轰烈烈的走,带走无数可怜的人。可是它是不是来得太频繁了?

    不多时,蔡邕等人纷纷赶了过来,显然都是听到了消息。

    见状,李义也没有继续纠结,直接就下令道,“那么,还是按照以往的对策应对吧。另外,一定要让诸郡各县做好警惕,任何人胆敢趁机闹事作乱,立斩不赦!出了任何问题,我担着!”

    瘟疫爆发的地方正是冀州,虽然在战后李义等人已经做了充分的善后工作,但似乎收效并不是太大。而除了冀州之外,豫州、兖州几乎那些爆发过大战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传出了疫情,这对于正在恢复中的各州郡无疑是一个再坏不过的消息了。

    而这种结果,很可能会再次引发那些黄巾余孽作乱,那么并州会不会被波及呢?李义不知道,但不敢赌。

    “诺!”众人闻言齐声应道。

    “或许,不是陛下过于昏庸,而是苍天可能真的已经死了啊”走出帐外,李义看着昏黄的天色感叹着,此时此景,他看不到任何心动的美丽,有的,只是冰冷刺骨的寒意。

0197:贼寇三辅,三州乱起()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在吹捧汉朝,但却也道出了汉朝灭亡时的无奈和悲惨。以前,李义不明白为什么汉朝既然那么强也会灭亡,但如今他明白了,真的不是曹操他们的锅。就好像昔日王莽面对刘秀时一样,有些时候,除了感叹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之外,似乎也真的没有什么其他办法了。

    中评二年,3月中旬,以边章为首的凉州叛军击败了护羌校尉泠徽,并打出了诛杀宦官的旗号入寇三辅。所谓的三辅,又叫三秦,既是长安周边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这三个地方。

    那边章,既是原来被挟持后被拥为首领的边允,而另一名凉州从事韩约,也改名韩遂,彻底和官兵的身份划清了界限。没有人知道他们两人到底为什么这么做,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他们的率领下,凉州叛军已经有些尾大不掉的趋势了。

    “朝廷将义真公召回,让其坐镇长安吗?”李义闻言古怪的问道。

    “是啊!中郎将董卓作为他的副手。”王允闻言点了点头,随后颇为无奈的叹息道,“唉,明明还有卢公和朱君,可惜圣上似乎并不是太相信他们。”

    是的,就是王允,他被放出来了,不过并不是因为何进等人的求情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而是因为灵帝刘宏又大赦天下了。而在被放出来后,刘宏并没有让王允官复原职,而王允也担心留在雒阳会遭到张让的报复,加上袁隗等人的劝说,最终连夜逃到了并州投奔李义来了。

    说起来,距离上一次大赦天下似乎才仅仅过去2、3个月吧?不过对此,刘宏也非常的无奈,凉州乱起,同时联合了汉中、巴郡的五斗米道,一时间实在难以平定。所以为了稳定其他地方,除了大赦天下之外,刘宏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之前朝廷对于五斗米道的无视,可能才是酿成如今这等后果的最大原因,只是现在说这些显然已经有些晚了。

    闻言,李义不语,好半响才问道,“那接替义真公镇守冀州的人是”

    “乃是八厨之一的王芬。”王允应着,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情。厨者,能以财救人也,昔日桓帝时期那著名的党锢之祸时,天下清流士人互相标榜,其中陈蕃、窦武、刘叔三人共称三君,之后还有八俊、八顾、八及以及八厨。均是当时名气最大的士子。

    “王芬啊”李义闻言嘀咕着,对于这个名字他没什么印象,毕竟那个时候他年纪还小,而且对于桓帝时期的政治也没有太多的兴趣。不过从这个没有印象的人名,李义就有了一丝不太好的预感。

    “子师,如今并州的情况也不是太好,所以我希望你能够返回晋阳,你在晋阳那边声望高,许多事情你出面会更加合适一些。”李义看着王允说道。

    “放心!”王允闻言并没有拒绝,因为他也知道这件事情确实只有自己出面最合适。

    而待王允离去后,李义随即就唤来了赵云和张任,带上百余名骑兵就向美稷赶去,他却是去找护匈奴中郎将王柔喝酒。在这段时间,几乎每隔上3、5天,他就会前往美稷同王柔喝酒,当然,每一次他和王柔都会邀请匈奴单于羌渠以及左右贤王一同赴宴。

    没办法,因为王柔如果天天宴请羌渠他们的话,目的未免也过于明显了,无奈,只能请来李义,换着人请,总不会觉得奇怪了吧?不过就算羌渠等人猜到了他们的想法,他们也只能继续下去。毕竟如今这种情况,实在是容不得他们有半分大意。

    话说两头。

    如今的飞骑营已经扩建完毕,并且在旁边不远处又建造了新的陷阵营。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前来应征,同时每天也均有无数的人垂头丧气的离开。虽然李义要求吕布等人加快速度,但不管是吕布还是高顺,却没有半分降低标准的意思。因为他们知道,李义要的是精兵,能够纵横天下百战百胜的精兵!

    今天,依然还是大排长龙的队伍,他们绝大部分都集中在飞骑营的前面,少数人则聚集在陷阵营那边。不得不说,在绝大部分的人心中,骑兵还是比步兵要吃香。当然了,李义用骑兵打出了那恐怖的战绩,也是更多人选择飞骑营的原因之一。

    而在这些排队的人中有一名男子,眼睛不断看着陷阵营和飞骑营两个地方,口中不断嘀咕着两座军营的选拔条件和福利。

    “唉看起来似乎都不是那么容易被选上啊。可如果不从这里入手的话,又该怎么办呢?”男子就些烦躁的想着。“可如果不被选上,家中已经没有多余的存粮了唉,真是的,早知道就留在雒阳好了!”

    正想着,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名字,年纪,出身,都会些什么?!”男子抬头看去,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已经随着人潮来到了飞骑营的募兵处。

    “我叫秦宜禄,23岁,乃是云中人,会骑马,会射箭。”秦宜禄闻言飞快的说道。

    “就会这些?”募兵处的小兵抬头看了秦宜禄一眼,随后又低头说道,“你的体格太差,下一个!”

    骑马射箭,如果在冀州、兖州等地可能只有世家子弟才会,如果寻常百姓懂得这些,想要在军伍之中混出一点名堂是很容易的。只是,这里是并州!十个人里最少有9个会射箭,6个能骑马,还有4个本身就在帮人养马。所以这种擅长在这里,真心没有任何的优势。如此一来,就只能从体格来观察了。

    或许有人天赋异禀,比如传说中的李元霸,或者如今的李义和吕布,但绝大部分的人,身体素质都是可以直接通过肉眼来观看的。显然,秦宜禄在那小兵的眼中,就属于不合格的类型。

    “等!等等!”秦宜禄闻言连忙喊道,随后就看到那小兵一下子就皱起了眉头,见状,秦宜禄连忙说道,“我还识字!对!我还识字!我之前曾经在雒阳呆过!”

    “真的?!”那名小兵闻言震惊的看着秦宜禄,表情上写满了不信,毕竟在这个时代,识字可从来不是寻常人能够拥有的本事。而且在雒阳呆过也同样是相当引人注意的履历。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任何走南闯北的人,可都是得有相当大的本事,对比普通百姓而言。

    “哦?识字?来,这几个字念什么?”听到这边的骚动,另一边的一名上官模样的人凑了过来,将一块木牍递了过来问道。

    “李二狗,18岁,五原郡五原县人”秦宜禄闻言连忙说道。

    “哈还真识得字?既然认字,为什么还要当兵啊?”那名上官见状笑道。此人乃是飞骑营的一支特殊部队中的伍长,说是特殊,其实就是归属于夏侯兰的一支特殊部队。

    自从夏侯兰跟着赵云投靠李义之后,因为武艺平平,骑术和箭术也都一般般,最终李义让其单独带了一支约莫20人的小队伍,这支队伍打仗什么的基本不咋的,但却有个特点,都识字,而且口齿清楚。基本上,募兵记录,还有前往各地去下令或者通报什么事情,都是他们在干的。有些时候,比如之前李义率军前往各地视察,也会带上几名这支部队的士兵。

    “回上官,因为小人虽然识字,但并没有什么文才”秦宜禄闻言连忙回答着。如果有文才,那他早就跑去地方官邸自荐去了,再不济帮人写写信什么的,也足以衣食无忧。

    “这样啊。”那名伍长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又考了秦宜禄几个字,就将他的名字登记下来了。“你合格了,这些是赏金,拿去吧,明天记得来报道。”伍长随手从一旁的箱子中抓了约莫100钱交给了秦宜禄,同时冲他点头说道。

    这是李义规定的,美其名曰赏金!在这个时代,一个人去酒楼吃一顿,一般也就30钱而已,一石梁米也不过400钱。这些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作为赏金发放,无疑让那些刚刚加入飞骑营的人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顺便一提,陷阵营那边赏金有200钱,不过那边的要求可比飞骑营要高多了。

    拿了钱,秦宜禄飞快的向曼柏县跑去,那兴奋的神情丝毫没有任何的掩饰,不过对此,周围的人并没有露出鄙夷的神色,反而露出了羡慕之情。毕竟从军,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不多时,秦宜禄就带着钱财来到了曼柏县最好的一处酒楼,在里面大吃大喝了一番后,待到临走时,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掌柜,再给我弄点小菜,嗯要便宜的。”

    随后,他才带着小菜离开酒楼,回到了临时居住的地方。一推门,他就兴奋的大喊着,“月儿,我回来了!”

    “君子,怎么样?成功了吗?”一名清脆的声音在屋内响起,语气颇为激动。随后,一名约莫16岁的女子就小跑出来,却是秦宜禄之妻杜月。她长得很是秀丽,眉宇之间却带着一丝化不开的忧愁。

    “那是当然了,也不看看为夫是谁?!来,这是为夫用赏金买的,快吃吧”秦宜禄得意的笑道,同时将从酒楼中买来的便宜小菜递了过去。

    “这就好,这就好”杜月闻言开心的低喃着,同时接过小菜放于桌上,迫不及待的就准备享用这已经很久没有品尝到的美味,不过刚坐下,杜月似乎想起什么来,古怪的看着秦宜禄问道,“君子不吃吗?”

    “哈哈飞骑营管饭,我在那边已经吃完了”秦宜禄大笑道。

    闻言,杜月也不疑有他,因为飞骑营的福利待遇之好,整个并州早就传遍了。随即,杜月就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了起来,每一口,都是那么的慢,那么的细致,每一口,都是咀嚼到食物彻底没有了任何味道,才会将其咽下。

    她和秦宜禄乃是青梅竹马,自幼就定了娃娃亲那种。只是待成亲后,秦宜禄因为不想在家种田,于是就带着杜月跑去了雒阳。一路之上,不知道吃了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