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并肩王-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家身为天下第一世家,大元帅虽然是庶出,但杨家骨子里的那份傲气应该没有丢失,既然没有丢失,大元帅就不应该如此胆怯。”沈言的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淡然的望了杨秀臣一眼。

    “这个沈言还真是胆大,当着王天佐和杨秀臣的面就施展了这种离间之计,尽管心中很清楚这是沈言施的计谋,可是自己却感觉沈言的话语具有很大的真实性。”阴绍唐静静的看着沈言的表表演,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似乎自己完全是一个看客,然而瞧见沈言当着王天佐和杨秀臣的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时,阴绍唐的嘴角微微一抽搐,这个沈言着实厉害,有的时候,计谋当着面施展才是真正的境界。

    “好你一个杨秀臣,竟然如此的卑鄙。”沈言虽然任何故弄玄虚的地方,一直都是显得那么直白,而这种直白在王天佐的眼眸中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沈言稍微含蓄或者委婉一些,王天佐或许还会有所怀疑,可沈言这种直白的方式,王天佐丝毫没有怀疑,内心中已然认定了杨秀臣和沈言勾结到了一起,而剧中搭桥牵线的人便是阴绍唐。

    否则阴绍唐不会跟沈言一起出现在陵南,大夏皇家军也不会如此快的攻破陵南,确切的说,如果没有杨秀臣做为内应,谁胆敢肆无忌惮的打开南门迎接大夏皇家军进入城内,如果杨秀臣没有背叛,那为何那么多的白莲教士兵选择做了逃兵,很明显,杨秀臣已然控制了绝大多数的白莲教士兵,不,确切的说,杨秀臣一早就部署好了,一直在白莲教士兵中释放出了一个风声,只要陵南城门一破,必定会遭到官军的弑杀。但是,如果选择逃离战场,官军就不会过于追究。

    这些或许便是陵南战局失败的真正原因。王天佐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阴霾,冷冷的望着杨秀臣,似乎在等杨秀臣一个满意的答案。

    “沈大人过奖了,在下只不过是杨家最不起眼、最不出色的一个庶出子弟。”杨秀臣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淡然的望了沈言一眼。

    “本官知道,杨家最出色的子弟是杨玄翼,而且本官还多次跟杨玄翼打过交道,不仅如此,本官还和号称杨家的智囊相知甚熟,所以,对于杨家的一些事,本官并不陌生。”沈言的嘴角浮现出一抹淡然的笑容,眼神中闪现出一抹莫名的神色,嘴角微微一笑,爽朗的说道。

    “你竟然跟九叔熟悉?”听到沈言的话语,杨秀臣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浓烈的诧异,九叔是谁,在杨家几乎是传说一般的存在,尽管不怎么管事,可九叔的影响力和名声丝毫不比族长和家族里的那些长老们弱,尤其是在一些庶出子弟当中。

    杨满楼并不主张嫡庶之分,他强调的是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思想,就是不管是庶出子弟还是嫡出子弟,只要才干不够,就不要占着家族里良好的资源,而是将这些资源让出来,给那些才干强的人,尤其是那些嫡出子弟更应该如此,唯有如此,杨家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而不是被皇上当初的紧逼弄的差点闭门了。

    可惜,杨满楼的想法是好的,而且也得到了庶出子弟的拥戴,可相对应的,获得别人拥戴的同时就会遭到其他的人排挤和打压,事实上,杨满楼的想法是得益于整个杨家,而损失利益的便是那些嫡出子弟,尤其是那些才干不足的嫡出子弟。

    嫡出子弟有嫡出子弟的骄傲,尤其是那些才干不足,可骨子里将这个身份看的更重的人,杨满楼的名声和威望虽然在那里,可是,当杨满楼提出这个错失的时候就遭到了全体嫡系子弟的反对,就差用口水将杨满楼给淹死了。

    杨满楼身为杨家的智囊,之前的每一个建议和决策都得到了杨家族长和长老的一致同意,可这个却遭到了全体的反对,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再加上其他的事情,杨满楼心灰意冷之下向族长申请前往金陵坐镇,事实上,杨满楼就是想要逃离杨家给他带来的排挤。

    而这或许这便是杨满楼的傲气。

第九四零章 内应() 
    “不错,本官当初是因为望江楼而跟他发生了一些矛盾,但是随着不断的接触和了解,我和他之间倒是有了一些几分知己的感觉,可惜,他是杨家出身,而本官确实泥腿子,想要深交却是不太可能了。”沈言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杨满楼确实是一个很睿智的老人,看待问题的眼界和角度都让自己很敬佩,否则,自己也不会拉拢让他加入自己的商业帝国计划中来。

    “而大元帅也是杨家的出身,虽然只是庶出,可在本官的眼中,无论是庶出还是嫡出都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有没有相应的才干能撑起这个身份来,否则就算是嫡出也只不过是占到了出身的优势,如果家族给予庶出那些优秀子弟一些资源上的资助,甚至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他们这些庶出子弟也会超越那些才干不足的嫡出子弟。”沈言的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淡然的望了杨秀臣一眼,接着缓缓说道。

    “不说别的,当时冲着老杨头的面子,我也不会太过为难你,只要大元帅明局势、知进退便可。”

    “多谢沈大人的提醒。”听到沈言的话语,杨秀臣微微吁了一口气,眼眸中闪现出一抹坦然,可脑海中的思绪却犹如翻江倒海一般沸腾。

    很明显,沈言的这一番话语看似简单,可是很多东西竟然跟九叔是不谋而合,杨秀臣为何用不谋而合这个词,那是因为自从杨满楼在杨家的这个提议遭到全票否决后,杨满楼发誓终生不再提这个,所以,就算杨满楼跟沈言的关系再亲密,杨满楼也不会提的,再说了,正如沈言所言的那般,杨满楼和沈言的关系还是很微妙。

    杨满楼没有跟沈言说这些,可沈言的观念竟然能达到杨满楼的这个水准,那就说明了,不要看沈言年纪轻,可见识却不浅,管中窥豹,沈言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和见识绝对不低,再加上沈言在军事上出色的谋略,怪不得沈言如此年纪就能深得皇上的信任和器重。想到这里,杨秀臣不由得在心中又发出了一些感慨。

    除了感慨外,杨秀臣的心中还有一抹淡淡的不甘,不说身份的事,为何自己的学识并不比沈言差,因为从杨秀臣掌握的情报上看,沈言压根就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又何来学识,可正是这样的一个没有学识的人却达到了自己想要追求而无法实现的梦。

    以弱冠之龄便做到了正三品的总兵,放眼和平时期,除了家族背景雄厚的那些关系户,真正凭本事走到这一步的,唯独沈言,这不仅仅是当今皇上一朝的唯一,也是近两百年来的唯一,更关键的是沈言还身兼数职,有些职务比起这个正三品且掌握实权的总兵似乎不逊色,比如锦衣校的指挥同知兼金陵锦衣校统领。

    “杨秀臣,这下你没有话说了吧。”听到沈言和杨秀臣的对话,王天佐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怒火,冷冷的望着杨秀臣,心中已然完全认定了杨秀臣便是打开陵南城门的那个内有,只是王天佐还有些想不通,杨秀臣为何会这么?

    是因为杨秀臣觉得陵南已然无法守住了,所以需要寻找下一个买主吗?如果是的话,那杨秀臣也没有必要选择沈言呀,难道仅仅是因为沈言跟杨满楼熟悉吗?

    “白痴。”听到王天佐的话语,阴绍唐的嘴角浮现出一抹嘲讽的神色,王天佐之前一向表现的十分精明,可为何陵南被大夏皇家军收复后,王天佐的表现就像是一个弱智的孩子一般,行为举止没有一个能符合他的身份。

    再说,只要稍微用点心就能明白沈言与杨秀臣的话语中根本就没有透露任何一点信息是杨秀臣做了沈言的内有,王天佐这是昏了头,还是觉得沈言对他和杨秀臣的态度厚此薄彼而感到不忿,故而想要将这顶内应的帽子扣在杨秀臣的头上?

    “王天佐,我看你是疯了。”听到王天佐的话语,杨秀臣的眉头紧紧一皱,王天佐如此不依不饶的缠着自己,难道真的紧紧是因为沈言对待自己和他的态度是厚此薄彼吗?这其中是否有其他的因素存在?

    “见过大人。”正当阴绍唐和杨秀臣对王天佐的所作所为感到异常差异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打破了场面的宁静。

    “是你,你才是那个内应。”王天佐听到这个突兀的声音时明显感到一丝诧异,这个声音似乎有些熟悉,故而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之前那个对着自己卑躬屈膝的人正向沈言施了一礼,脸上带着一丝平淡的神色,瞧见这个状态,王天佐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怒火,自己如此精明的一个人竟然被眼前这个人耍的团团转,这要传开了,自己的颜面往哪里放,也将会成为被人茶余饭后谈论的谈资。

    “这一次你做的非常好,待回到金陵后,本官会论功行赏。”沈言的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爽朗的说道。

    “见过王教主,在下本是锦衣校,之前为了诳王教主而出此下策,还望王教主不要怪罪在下。”听到沈言的话语,这个人的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随即转过头,向王天佐微微施礼,一脸平和的说道,再也没有了之前那副卑躬屈膝的模样,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原来你是锦衣校的人,本座这一跟头栽的有些憋屈。”王天佐的眼神中闪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自己竟然被一名锦衣校耍的团团转,这个跟头栽的有些憋屈,但似乎也不算是太冤,毕竟对方的表现没有丝毫漏洞,要怪或许只能怪自己当时太过大意了一些,或者说当时自己压根就没有想到会有内应。

    “不对,单凭你一个人根本就无法在战斗中打开城门?”王天佐的眼眸中突然闪现一道亮光,带着一丝疑惑,凝神望着这名锦衣校。

第九四一章 揭秘() 
    “王教主果然睿智。”沈言的嘴角浮现出一抹淡然的笑容,望了王天佐一眼,接着缓缓说道。

    “一个人根本就不可能会打开城门,更别提在战斗状态,除了这名锦衣校外,本官还做了很多的部署,只不过这一次全都用上了,故而,才能如此轻易的打开城门。”沈言说到这里,微微停顿片刻,似乎在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说,又似乎在等待什么。

    “下官见过沈大人。”差不多片刻时间,一名身穿破旧的县尉官服,可浑身上下没有一丝皱褶,脚下迈着矫健而轻快的步伐,迅速走到沈言的身前,微微一恭后施礼,随即站直了身体,眼眸中流露出一抹炯炯有神的神色凝神望了沈言一眼,朗声说道。

    “阴总兵,王教主和大元帅,本官来为你们介绍一下此次陵南之战的大功臣。”瞧见曹云山的身影后,沈言的嘴角浮现出一抹爽朗的笑容,微微上前迎了两步,眼神中写满了灿烂的笑容,随即淡然的扫视了阴绍唐等人一眼,朗声笑道。

    “这一位乃是我陵南的县尉曹云山,此次陵南之战正是由于曹县尉及时带人打开了城门,从而让我大夏皇家军及时攻入城内,曹县尉这一举措可谓是相当于藏兵一万呀,没有曹县尉的这个举措,我大夏皇家军虽然能攻入陵南,不过,伤亡估计会很不小。”沈言的脸上浮现一抹灿烂的笑容,手指着曹云山朗声的向阴绍唐等人说道,仿佛是在揭开陵南一战的面纱。

    “沈大人,恕本座打断一下,本座在陵南经营也有一段时间了,为何本座从来没有听说过曹县尉这个人?”王天佐听到沈言的介绍后,眼眸中闪现出一抹诧异,自己经营陵南也有一段时间了,陵南县衙的官员都跑了,只剩下一些吏员在维持着,如果曹云山真的是陵南县尉,自己不可能不知道。但是,瞧沈言的神色,沈言似乎没有说谎,再说沈言也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说谎。

    “王教主不知曹县尉十分正常,因为曹县尉在家养伤已经好几年了,这些年来,曹县尉的职责早已被陵南其他的官员给分掉了,所以王教主不知道曹县尉的存在十分正常。”听到王天佐的疑惑,沈言的嘴角浮现出一抹淡然的笑容。

    “事情竟然是如此的凑巧。”听到沈言的解释,王天佐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疑惑。

    “看来王教主是忘记了本官出身陵南一事了。”沈言的嘴角微微一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望了王天佐一眼,随即淡然的笑道。

    “本官出身陵南,可以说本官对陵南的事情可谓是相当的熟悉,曹县尉当年因为缉拿一伙盗贼而受伤,为了调养身体,曹县尉不得不待在家里休息,然而,这几年来伤势一直不见好转,故而陵南县衙里其他的官员为了不耽搁这方面的事务,故而暂时分掉了曹县尉的职务。”

    “如果没有沈大人帮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