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舍弃你的,而且你年龄还小,就是说话重些,别人也不会计较你的。”
冯有财也是没有好办法,马上就春耕了,时间实在是等不起啊,于是就采纳的了张扬的计策。
23日一早,冯有财带着1个轻骑兵百人队,用7匹战马驮着200颗蒙古人的脑袋,向宁夏府城前进。
24日一早,冯有财就带着轻骑兵百人队和200颗脑袋到了总兵官衙门。
对于冯有财的到来,郑富刚很是纳闷,等冯有财把来意说明后,把郑富刚气的不轻。
”你就不能多等几天吗?至于这么紧逼吗?“
”我这不是急啊,马上就春耕了,难道种地就不用提前预备啊,又要分地到户,还要预备肥料种子等的,要是错过了农时,你就是给了我土地,又有什么用呢?我拿什么养兵啊,总不能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吧,反正以后我就在您这里待着,办不好我就不走了。“
郑富刚无奈,立刻安排人去把黄振等人一起请来。
冯有财又说:”总兵官大人啊,我这才回去后可是努力了一把,都牺牲了20多位兄弟,好不容易才凑齐了200颗蒙古人的脑袋,要是办不好这件事,我真对不起那些死去的兄弟们啊。“
郑富刚一听,还增加了100颗脑袋,那这事就好办了,要不靠他们这些废材,一辈子也弄不到这么多战功啊。
”看在有这么多战功的份上就再帮你一把,至于结果如何,我也不好说,毕竟现在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啊。“
”什么命根子,就是命根子那也是我们千户所命根子,都已经调走了,还把我们千户所的命根子也带走?哪有这样的道理啊,反正这件事情闹大了我也有理,我不怕。“
”千户大人啊,这可不是打仗啊,没让你害怕啊,一会谈的时候你可不要这个脾气啊,否则准谈不拢的。“郑富刚考虑了一下又说:”要不你先出去溜达溜达,我先和他们谈谈?“
”不行,我今天哪里也不去了,以后就住你这里了,帐篷我都带来了,你只管我们一百多人吃饭就可以了,不用顿顿有肉,否则不活动会长膘的。“
”哼“郑富刚气的把头扭向了一边,还管饭?想的美,连水也不管。
”总兵官大人可不要生气啊,我可是来送战功的啊,我怎么说也算是英雄了吧,管顿饭还不应该啊?“
总兵官不说话,冯有财也不说话,2人就这样等着。
不久黄振等人来了,行礼落座后,郑富刚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黄振等人也知道,这些土地在自己调走之后恐怕就保不住了,否则捅出去后自己也麻烦的,现在冯有财拿战功来换土地,也都很欣喜的接受了,顺利程度超出总兵官和冯有财的意料,不过这是好事。至于200颗战功他们怎么分冯有财就不管了。
1个小时后,冯有财幸福的拿到了2万亩土地的地契。这些地将分给将领和用于鼓励不裹脚的家庭的。
冯有财安排轻骑兵百人队自己返回千户所,自己去了四海商行,安排商行的人开始招收流民,标准和在西安的标准一样:就是每户至少要有1人能达到保安军的水平,而且要听从安排和指挥;要是达到第一等级待遇的就更好了,人数贵在精,不在多,自己的地盘最多能开垦100万亩土地,最多能养活20万人,所以还是慢慢选拔吧;至于不符合选拔标准的只要到了百户所,也可以当佃户或者打短工挣钱了,但土地是不能分配给他们的。
只要达到野战军水平和保安军水平的就可以做为预备役部队了,达到野战军水平的暂时作为小队长,管理10…15户预备役家庭,待遇也是有分别的,所以还是吸引了大批的流民前来测验。
至于剩余的事情就不用冯有财管了。还是先去和总兵官道谢,顺便让他通知宁夏巡抚自己招收流民的事情吧。总兵官对于冯有财招收流民没有反对也没有支持,不过他说巡抚肯定是会很支持的,这些流民有了去处,也算是巡抚的一项政绩。总兵官让冯有财回去好好安置流民,好好训练军队,巡抚那边他会去说的,没有大事以后就不要来烦自己了。冯有财目的已经达成了,也不计较态度了,就及时告退。
流民每招够1组就安排好向千户所迁移,而郑好也会提前派人领他们到新规划的村庄,先是住帐篷,然后再建设家园,分配荒地,组织耕种,千户所提供粮食、种子、耕牛和必要的生产生活工具。每个组会分配一头牛的,只有使用权,并负责照顾好,免费使用3年,至于3年之后是买下还是退回,到时候再说吧,先把当前难关度过去为原则。3个月内,等安定好家属后,所有的预备役成员要开始参军训练了,那时候就是士兵待遇了,会有工资的,基本能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些人也知道,必须是当兵卖命,否则千户所也不会供养其家属,也不会给他们土地的,千户所能做到这些已经是很不错了,以后自己的这条命就不属于自己的了。
基本是55…120家住在一个规划村中,大体上是每村300…500人左右,作为一个总旗队或者百人队的预备役。现在千户所给每村都派了一位知识分子担任村长,暂时负责村庄建设和春耕,并负责联络乡长,方便沟通,以及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等以后村里有了合适的村长后就退回来。
原来的那10个乡,每个乡都安排了3个新村;新建设的乡至少要安排20个村,等城南区达到规划要求后,再慢慢向城北区安排。大的事宜基本都定好了,具体怎么执行就是郑好的事情了,冯有财就不具体插手了,只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就行了,比如,冯有财想推广红薯的种植,要求每个乡都要建设至少1个红薯育苗苗圃,那每个乡就要严格执行;要求每户移民必须种植至少半亩地的红薯,那也要无条件的执行,反正红薯是冯有财从系统购买的,免费提供给各乡的,各乡再免费给移民种植,地也是冯有财的,所以执行力度还是很好的。
第59章建设铁山堡()
为了保护更好的移民到城北区,冯有财决定尽快建设铁山堡,这样就把北方来的敌人挡在了自己地盘的外边。考虑到以后还有很多基础建设,所以冯有财这次决定合成5个百人队的辎重兵来负责建设铁山堡,辎重兵的价格比陆军便宜一半,相应的战力也低很多,特备适合现在建设这类保密的建筑。
张扬对于冯有财的决定没有反对,不过指出,以后没有必要保密了,现在这里都是自己的地盘了,而且军职目前也基本到顶了,如果不是有很大的战功,暂时是不会提升了,只要不把这些事情过多的宣传,对自己没有坏处的,而且还能安定移民到城北区的居民的心。
张扬说的话,虽然有道理,冯有财还是决定先建立起堡子之后再说。有自己系统的帮助,建设速度明显会快很多,这个时候自己可是不希望有外人知道啊,所以还计划派1个轻骑兵百人队在南北2个方向警戒。
对于建设的样式,开始的时候冯有财是想建设堡,张扬是极力反对:“在那个地方建立边墙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建设堡子。”
“没有堡子保护,总感觉不安全啊,睡觉都不安稳的。”
“那就在建设好边墙之后再建设各小堡子,主要还是心理作用的,很快我们就对周围的小部落全面清理,根本没有人来偷袭的,要是来了蒙古大部队,就是有堡子也守卫不住的,再说了,以后咱们也不会把敌人放到这么近吧。”
冯有财想想也是啊,自己还要在滩西地区建立牧场,还要在河东建立几个堡子,这里以后就是自己的腹地了,敌人怎么能轻易到这里呢。
张扬考虑了一会说:“少爷,我看堡子也不用建设了,直接把军营建设在铁山上,这样还能兼顾西部的乱石滩,而且军营在铁山上更不容易受到攻击,等于建设一道长城了。”
冯有财想了想,感觉张扬的这个策略确实是不错,就这么决定了,先建立边墙,然后把军营建设在铁山上。
在系统合成辎重兵的时候,冯有财和张扬又对着地图,对建设位置进行了最后的定位,也确定了军营建设的位置和上下的道路。
张扬又说:“少爷决策也真是的,也不和我提前协商,你合成辎重兵做什么,既然要保密的话系统中不是还有几万的士兵吗?这些人也完全可以参与边墙和军营的建设,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而且这些人的力量也是比辎重兵大多了,干这些活还不是很轻松啊。”
冯有财说:“建设还是要以辎重兵为主,部队只是协助,这次是情况特殊,正好士兵都没有事情干,以后的话辎重兵盐单独完成建设任务的,所以合成了也不浪费。边墙建设好之后,还要建设滩西区的牧场,还是需要辎重兵的。”
“你决定了就好。”
2月27日,冯有财来到铁山脚下,准备开始建设边墙,在最狭窄的地方建设,长度为500多米,还要向山坡上延伸一段距离,设计底部宽为6米,顶部宽为3米,高度为7米,在上边设置烽火台、休息室、观察台等建筑。
专门合成了一位高级建筑师,负责指挥施工,陆军每次1个千人队,轮流参与建设,每5天换班一次,并派出了1个轻骑兵百人队,对周围进行巡逻警戒。
取土的话主要是从北部,这样等工程完工后北边将有一个十分庞大的坑,再在坑里注满水,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止蒙古人攻城,使他们的大部队根本无法展开,投入少量部队的话又容易被消灭。
第一天的工作主要是清理地面,建设地基,这个是整个建筑的基础。以后的话在基础上进行夯土筑成就简单了。
由于使用陆军参与建设了,冯有财就没有再使用系统仓库,否则的话清理起仓库就很麻烦,而且仓库中的物资也没有地方暂时存放啊。
陆军主要负责挖土和运土,辎重兵主要进行打夯,控制建筑质量。
现在春天刚来,冬天刚走,结冰的土地刚好很松软,比较是和挖土,土的干湿程度也很合适。
现在镇关堡也在新的北城区副千户的指挥下继续加高城墙,这次雇佣的工人少,那些还没有参军的被解救回来的奴隶是这次加高城墙的主力军。
最近招收来的流民,冯有财没有让他们参与建设,而是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开荒种地上,要是春天不把粮食种好,那耽搁的就是1整年的时间啊,只有让他们把地种上,家庭无后顾之忧了,才能更好的参与建设和训练。
这几天,冯有财趁去银川和西安送粮食时候,嘱咐当地主管,要加大流民的招收力度,但是宁缺毋滥,不过在招收流民的职业要求中又增加了放牧和兽医的要求,主要牲畜就是羊、牛和马,家属可以安排工作,孩子可以上学等,这些专业人员将会在滩西地区为冯有财放牧,现在要先做预备工作。
对于招收流民实边,宁夏巡抚和西安知府都是全力支持,这可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大支持,也使当地的四海粮店与政府的关系密切起来了。原来的时候就和当地的部队建立了很好的友谊,现在又与政府处好了关系,这些都是意外之喜。更因为四海粮店对灾民的救济和招收流民的工作,让当地人们也愿意到四海粮店购买粮食,何况四海粮店的粮食也不贵,就算是他们对灾民的一种救济吧。无形中,四海粮店成了西安最大的粮店,而其他的粮店还没有展开反击之前就彻底成长起来了。
现在粮店的生意逐步进入了正规,冯有财也算是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除了每隔几天去送粮食之外,其他的时间全部放在了修建铁山边墙上,有了这道边墙,自己心理上会安全很多。由于有了这么多部队的参与,建设施工进度非常的快,估计30多天准完工。
第60章建设牧场()
感谢书友:彬彬爱小燕的打赏,谢谢。
。。。。。。。。。。。。。。。。。。。。。。。。。。。。。。。
冯有财和郑好、张扬商量后决定:以后滩西地区准备改名为河西区,原来该地区最大的部落就是乌达部落,在其营地旧址上设了乌达乡,区政府就设在乌达乡,在北边原来乌兰部落的营地上建立乌兰乡;在乌斯部落的营地上建立乌斯乡,在西北部建立苏沟乡,在五虎山以西设置了五虎山乡,在南部设河滨乡,这样乌达区就下辖6乡,也作为1个县级单位。由于这个地方并不适合种植庄稼,所以将该区域设定为牧区,主要放牧羊、马、牛,骡;羊主要是提供肉食和羊毛羊绒,繁殖的牛主要用于民用的耕地和民间拉车,马和骡还是以军用为主。
冯有财准备在该地区驻扎1个骑兵队千人队,1个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