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明末1616-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了,这里也不是水草丰盛之地,蒙古人也不会为了这个破地方和自己拼命争夺的。这里就成了自己地盘和蒙古人部落之间的缓冲区域。

第64章甘肃镇总兵官的决定() 
甘肃镇总兵官治所在张掖,远离中原,属于苦寒之地,但是军事地位极为重要,在东西延绵近2000多里长的战线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是蒙古人攻击的对象,一旦甘肃有失,则蒙古骑兵沿河西走廊长驱直下,进入关中地区,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中原运输战略物资到达张掖,路途遥远,劳民伤财,而且到达之后价格高昂,根本不是当地的军户所能消费的起。在得知宁夏府与西安城的粮食价格很便宜,而且给军户大幅度的优惠,还经常赈济施粥,发放羊皮袄等,这让总兵官很是羡慕,于是派幕僚前去宁夏府,找粮店掌柜,希望能邀请他们到甘肃开设粮店。

    派出的幕僚叫陈绍宽,是个文弱的书生,今年快50岁了,经过半个月的赶路,终于在3月15日到达了宁夏府,先到旅馆住下,休息1天再去拜访,实在是太疲劳了。

    3月17日,陈绍宽来到四海粮店,亮明身份后出来接待他的是二掌柜的,二掌柜的说:“刘先生,我们大掌柜的在仓库那边,我马上派人领您过去,不过您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个事情恐怕是大掌柜的也不能做主,需要我们东家点头才可以的。”

    “无妨,先拜访一下大掌柜的,其他的事情再慢慢谈啊,买卖不都是谈出来的吗。”

    “好的,您先喝茶,我去安排一下。”

    “掌柜的,请便。”

    陈绍宽在粮店伙计的带领下,坐马车来到了城外的堡子里,伙计说明情况后,陈绍宽被请到客厅进茶。

    有人去请这边的掌柜的李甲福,是一位高级商人,现在负责宁夏府这边的业务。

    李掌柜的进门先说:“陈先生远道而来,迎接迟了,我的罪过啊。”

    “无妨,没有提前预约,我们有错在先。”

    “请喝茶”

    “请”

    相互客套完毕,李甲福说:“陈先生远道而来,不知道小号能为您有何效劳?”

    “大掌柜的客气了。”陈看了下门口站岗执勤的士兵。

    “但说无妨,都是自家人。”

    陈绍宽把甘肃总兵的邀请说了一下,希望他们能到甘肃开始分店。

    “不知道总兵大人希望我们把分店开在哪个城呢?我们对甘肃并不熟悉。”

    “总兵大人并未交代开在哪个城,不过我想应该在张掖吧,毕竟属于中心地带。”

    “张掖离中原的距离实在是太过遥远啊。说实话这个事情我暂时是做不了主的,不过我可以给您提个建议。如果你们能满足的话,我可以向东家推荐,毕竟我们东家对军人是极为有好感的,要不也不会在任何一个粮店都有对军户和士兵半价优惠的措施。”

    “大掌柜的您请讲。”

    “陈先生,你也看到了,我们的仓库是设在外边堡子里的,在西安的店也是如此,所以我希望您能给我们提供一块地盘让我们自己建设堡或者您把已经建设好的堡子划拨给我们一个,我们负责守护,并同意我们至少驻扎1个千人队的士兵;第二项就是我们东家不仅仅经营粮食,还有盐,价格也比市场价格低很多,你们要同意我们在那里销售食盐,这肯定也是造福军户的政策;至于其它的物资,简单的说吧,你们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提供什么,价格绝对比您现在的价格低至少20%。要知道,西部,特别是甘肃,地远人穷市场小,所有的商家都不愿意去的,我们要是去单纯经营粮食,而且要低价,那肯定是赔钱的,所以必须要多种经营,能保本就不错了。要是能满足这2个条件,我们少东家绝对会对甘肃镇的军户或者士兵提供优惠的价格的。”

    “这2个条件我也不好答复,这样吧,我写信给总兵官大人,等他回信后再给您答复好吗?”

    “可以,随时恭候您的光临。”

    “谢谢大掌柜的。”

    “刘先生,我已安排好粗茶淡饭,中午了,先用个便饭吧。”

    刘绍宽也想继续探听些消息,略微一思考就同意了,忙说:“那就麻烦大掌柜的了。”

    下午,刘绍宽就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当地的粮食价格,以及对军户和士兵的优惠政策,以及李甲福提出的条件等都写好让跟随的士兵快马送回张掖。

    5天后,甘肃镇总兵官刘佳良幕僚的请示信后高兴的仰天长啸,天助我也,不仅能带来粮食还能带来盐等物质,更重要的是要独守一堡,自养家兵1000人,这个条件可以答应啊。于是赶紧的去找甘肃巡抚和驻甘肃监军御史商量这个事情,至少也要通报一声吧,要不做了好事也要挨参。

    巡抚与监军对这件事也是持支持的态度,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啊,只是食盐这件事不好私下做主,但是能先把人请来再商量吧,虽然有点不地道,但是事急从权啊,巡抚与监军分别给圣上请示,相信圣上能通过这件事的,用粮食换盐引吧。

    至于堡子的选择上,监军与巡抚都不同意把现有的堡子给他们,万一守不住的话,那大家都逃脱不了干系,于是决定让他们在张掖以南以东的地方随便选址建堡子,反正不是自己出费用,还能给当地的军余找点事情做。算计的够精细的啊。

    于是总兵官回衙后立刻回信,完全同意对方要求,可以自己在张掖选择建堡子,不过费用自理。

    李甲福也在冯有财到粮店来的时候做了汇报,并代替少爷提出了2个条件,冯有财听了之后感觉完全可行,只要对方能接受,咱们就去开店,自己建堡子也无所谓了,如果对方再来谈的时候自己做主就可以了,能有这2条就不错了,至于其他的条件,自己看着办吧。冯有财也很懒惰啊,能让下属干的自己绝对不会插手的。

    几天后,陈绍宽接到总兵官的书信,心里有底了,就再次来到了四海商行,与大掌柜的细谈。

    大的条件谈好了,剩余的事情无非就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了,什么不能赊欠啊,会不会触动某些官员的利益啊,会不会有人闹事啊等。

    至于建设堡子的具体时间那就要等甘肃这边开出路条并送达宁夏府之后再由东家决定了,不过李甲福承诺,应该很快的,今年秋收之前一定会建设好堡子并把粮店开起来的,速度的快慢也与甘肃开出路条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到最后,李甲福承诺,商行是不去其它的城开分店的,刘先生回去之后可以建议总兵官联系部分人员在每个城都开分店,分店的进货价格可以在零售价的基础上便宜15个点,也算是利益输送吧。

    陈绍宽也感觉这是这次谈判的红利啊,回去之后应该与总兵官好好的合计一下,这真是意外之喜啊。

第65章陈绍宽的算计() 
感谢书友:小龙717的打赏,谢谢。

    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谢谢。各位书友的支持就是我写书的动力,谢谢各位书友支持。

    。。。。。。。。。。。。。。。。。。。。。。。。。。。。

    冯有财把与陈绍宽谈判的事情全部委托给了李甲福,后来李甲福向向冯有财汇报谈判的详细经过。冯有财感觉李甲福确实有商业头脑,应该能独挡一面了,可能是这段时间锻炼的原因,看来以后要给所有的合成人锻炼的机会啊。

    冯有财又合成了一位高级商人高明,暂时作为李甲福的助手,等甘肃那边开始之后,李甲福去甘肃负责全面管理。现在将先带领高明找宁夏镇的各个千户所的千户官,商谈开设粮店分店的事情,要是千户官愿意开店的话四海商行可以给予一成半的优惠措施。冯有财这是想把整个西北的粮食市场彻底控制起来啊。

    并决定下次去西安的时候也让西安那边的粮店也采取这种模式。西安那边的话这种模式的市场会更大的,一定要求西安的大掌柜把这件事情做好。

    冯有财感叹做什么事情都是永无止境的,永远都有潜力可挖的,自己以前真是小白啊,做事情还真不如这些专业人士精明周到啊,以后自己可不要自以为是了,还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啊。

    其实西安这边启动代理商的行动,比冯有财知道的要早很多,冯有财这家伙的心思根本就没有在这上面,也很少听下面的汇报。西安合作的都是商户,专门经商的,效果肯定是好于千户啊,现在已经在定西、天水、固原、庆阳以及延绥等地设了代理商了,甚至是山西的运城也有粮商来谈了,要是冯有财再宣布降低批发价格的一成半,那西安的生意就更好做了。

    陈绍宽,风风火火的赶回张掖,已经是累的不行了,但是还是赶快向总兵官汇报这次行程的收获。

    总兵官陈佳良在得知陈绍宽回来了后很是兴奋,肯定是事情很顺利,忙把其招入书房,陈绍宽把事情介绍一遍,主要是对方有了路条,就可以来建设堡子,开设粮店,而且可以经营咱们西北紧缺的物资,给咱们的价格也绝对便宜。

    总兵官大喜,“这次先生辛苦了。”

    “为大人办事,这是应该的。不过对方还提了一个条件。”

    陈佳良一听,还有条件,心里咯噔一下子,难道没有成?

    陈绍宽接着说:”对方不准备到张掖以外的地方开设分店,他希望咱们组织一些千户等人一起组建个小商队,在甘肃的其它地方也建立粮店,价格可以给咱们优惠一成半,大人,这个可是好事情啊。“

    ”哈哈,先生这才可是为我们甘肃的官兵争取到了一项好福利啊,太感谢你了,这样吧,路条的事情要马上办理,一事不烦二主了,还是辛苦你去办,办完后就休息半月吧。还有,以后关于这个粮店的事情全部由你负责,毕竟你们熟悉了,再换人还要有个熟悉过程,要是脾气不对付还不一定办好。“

    ”是,总兵官大人“

    ”那你对这个开分店有什么看法呢?“

    ”大人,要是咱们自己干的话肯定会引来监军和巡抚的不满,咱们要是不干的话就会白白损失很多利益。咱们也开粮店后,咱们镇的用粮完全以批发价格采购了,这也是四海商行变相交结我们的手段啊,所以我的意思是由大人派信的过的人主持这件事情,大人不必亲自出面,又能操纵这件事,而且咱们镇还能得到实惠。这样别人对大人还挑不出一点毛病,算是一举多得吧。“

    ”好!好!好!就这么办,这件事情还是由你负责好吗?我不愿意换人,你与他们也熟悉了,事情办的都很顺利,再换人我也不放心的。“

    ”是,愿为大人分忧。“陈绍宽说:“大人,食盐的事情怎么样了?”

    “我已经与监军和巡抚商量过这件事情了,他们都很赞同这件事情,就是用粮食换盐引,监军已经写了奏章向圣上汇报了,相信肯定没有问题的。”

    陈绍宽说:“大人,要是这样的话利益肯定会更大的,四海商行的盐实在好啊,细如沙,白如雪,比青盐都要好,而价格比青盐还便宜,我们不仅可以在分店销售,而且可以向西域发货,有了这条途径,相信大人以后再也不会为军饷军费劳神了。”

    “这是真的?怎么会这么便宜?是不是假货?”

    “大人,肯定不会是假货的,四海商行这么大的生意,怎么会自掘坟墓呢?再说了,现在宁夏府的市场上有很多这样的盐在销售,要是假货的话谁还会买啊。只是不知道他们怎么加工的就是了,肯定是有秘方的。而且我也品尝过,一定杂色和杂味都没有,确实是好东西啊。”

    “好啊,那咱们可以占据这地利优势,好好的发财,士兵也该好好的训练训练了,以后就不再受蒙古人的鸟气了,有了银子咱们就什么也不怕了。”陈佳良说:“这件事情你负责到底吧,不过要保密,不能泄露消息啊。”

    “是,大人,肯定会把这件事情办漂亮了,大人等着看好吧。”

    “那就这样吧,你处理好路条的事情后就先歇半个月吧,最近可把你累坏了。”

    “谢谢大人”

    这次去宁夏府邀请四海商行来甘肃开设粮店,陈绍宽算是立了大功了,不过现在粮店还没有开起来,还不能掉以轻心啊,等粮店实实在在的开业了,当地受益了,那才是自己放松的时候。陈绍宽回到家,顾不上洗涮,先把路条写好,随后让管家拿着去找总兵官加盖关防印信,并请总兵官派官兵当天送走。

    4月上旬,冯有财在得知已经收到甘肃总兵官发出的路条后,就让李甲福去甘肃负责建堡开店等一切事宜,并派给李甲福1个千人队,包括1个重骑兵百人队,4个轻骑兵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