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崇明岛开启飞艇观光旅游的时候,宋教仁正在日本公共图书馆整理吴禄贞送来的资料,无意之中在一份别人带进图书馆的报纸中看到了这一片报道。

    日本历来都看不起中国人,在报道崇明岛飞艇观光旅游的时候也是极尽轻蔑之态。文章中声称这么先进的飞艇应该用于军事途径,而中国人却用它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正如当年中国人发明火药的时候用来制作烟花炮竹,而欧洲人却用火药征服了新大陆,中国人不思进取之心可见一斑。

    宋教仁虽然愤怒与日人对中国人的轻蔑,但从情理上来讲他是同意这种说法的。于是他改变了写完《间岛问题》再去新澳港的计划,准备近期内就启程去新澳港见一见这个传说中的徐卫。

    “什么?你要去新澳港见徐卫?”在一处全日式的建筑内,孙文一脸震惊对宋教仁问道。

    “是的,那徐卫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力,而且还有很多先进的武器。就像这次报道的那个飞艇,虽然日本人的报道令人气愤,不过其观点还是对的,这样的国之利器怎么只能用来做一个玩物。我这次去新澳港就是要劝说徐卫加入同盟会,只要有了他的帮助,我们的革命事业肯定会如虎添翼。”宋教仁一脸严肃的说道。

    “可是,这个时候章炳麟、陶成章、张继等人在报纸上正在大肆诋毁先生,先生这里正值用人之际。钝初兄怎能这个时候离开?”旁边的胡汉民挽留道。

    “是啊,钝初,你就等这次风潮过去之后你再去新澳港如何?”闻讯赶来的黄兴也规劝道。

    “日人现在正在借助朝鲜侵我中华国土。而我们却在这里因为经费和道统的问题而兄弟萧墙,如此只能徒增别人的笑料罢了。”

    孙文的行事风格像极了以后的毛太祖,坚持己见、独断专行,不允许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意见,所以在第一次倒孙运动的时候,宋教仁就因为孙文待人做事近于*跋扈的风格愤而辞去同盟会庶务干事一职。当时如果不是黄兴的阻拦,或许他在第一次倒孙运动就会随章炳麟、陶成章重组同盟会。也就是孙、宋两人的这些恩怨致使以后的“刺宋案”变得扑朔迷离。

    当年与黄兴等人一起组华兴会的时候,宋教仁就是华兴会仅次于黄兴的领导人。等到华兴会与兴中会、复兴会合并成同盟会的时候,他依然拥有很强的号召力,这也是民国以后他重组国。民党的基础。

    “钝初此言差矣,章、陶二人在各地大肆诋毁先生,已经严重的损害了先生领袖的威信,这对我们同盟会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怎么能够用兄弟萧墙来形容章、陶二人的反叛行为。”汪精卫反驳道。

    “我这次去意已定,诸君不用再劝。”宋教仁依然不为所动。

    最终,孙文等人没有改变宋教仁的决心,于是就在第二次倒孙运动愈演愈烈的时候,宋教仁踏上了开往新澳港的邮轮。

    七月下旬,宋教仁乘坐的邮轮抵达了新澳港码头。

    新澳港的海关码头已经拥有了六个大型的泊位,其中有五个是货轮运输的泊位,五个巨大的龙门吊将分布在那五个泊位上,通过龙门吊的起重机器将货物运上或者运下货轮。

    随着新澳港的发展,码头的货物运输异常的繁忙,每一个泊位上都有数辆货轮在排队等候,这些货*多将各地的粮食、钢材运到新澳港,然后再将新澳港生产的丝袜、塑料用品、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工业产品运往亚洲各地。

    在新澳港建设初期,徐卫就为新澳港配备了数量众多的公交车,所以新澳港并没有遍布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黄包车,这让从码头出来的宋教仁一时不知道该去哪里。

    就在宋教仁左右徘徊的时候,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突然走到宋教仁的身边,用一口标准的官话对宋教仁问道:“先生是来经商还是探友,找到住的地方没有?”

    宋教仁明白这男子肯定是旅店的肩客,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有,所以并不觉得太突兀,于是回答道:“我来此探友,不过现在想找一处住的地方。”

    “我是来顺客栈的伙计,我们客栈的客房最是干净舒适,价格便宜,每天只收一角钱,而且居住在我们客房的客人可以免费获得一份新澳港市区地图。”那男子听到宋教仁真还没有准备住的地方,马上来了精神。

    那男子前面的话都被宋教仁过滤掉了,最令他动心的就是那份新澳港市区地图,于是向那男子说道:“好,就住你们的来顺客栈了,你快点带路吧。”其实宋教仁不知道的是在新澳港几乎每一家客栈都会免费送一份新澳港市区地图的。

    那男子所说的来顺客栈就在港口出口的附近,两人走了两三分钟就可以看到了来顺客栈的招牌,那是一排四层高的楼房,来顺客栈就在中间位置。

    走进客栈后,宋教仁才发现那名中年肩客并没有骗自己,客栈的大厅被收拾的一尘不染,相信客房也差不到哪里,随后在那位中年肩客的指引下,宋教仁在前台办理了入住手续,是一间靠近阳面的房间,房间也如大厅一样被收拾的一尘不染,那份免费的新澳港市区地图就在房间的桌子上。

    在服务生离开后,宋教仁才开始打量起这间还算不错的客房,随后他发现这么便宜的房间竟然也有室内厕所和洗浴设施,这是在国内和日本所不能拥有的。

    房间内的热水是二十四小时供应,宋教仁舒舒服服的洗了一个热水澡之后就拿起桌子上的那张新澳港市区地图,寻找政府部门所在的位置。

    那张地图虽然是免费赠送的,制造工艺却不简陋,介绍的也非常的详细,在地图内不仅注明了各地的名称还注明了每一路公交车所经过的街道。

    这张地图对各处的行政部门和警察机构都着重的点了出来,宋教仁很快就在地图上找到了市政府的位置,并且又找出了通往市政府的公交路线。(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澳港的教育() 
感谢《清末》第一个舵主亮彩壳的打赏和月票,明天万字更!!!!!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宋教仁第二天并没有直接去市政府拜会徐卫,而是带着那份免费得来的新澳港市区地图准备在新澳港转上一圈,了解一下新澳港的实际情况。·

    作为一名革命者,宋教仁的生活还是非常有规律的,早晨六点钟的时候准时起床,等他洗漱完出门的时候整个客栈还是静悄悄的,只有前台负责值夜班的青年男子困得直打哈欠。

    “先生,这么早就出门了?”那青年男子看到从楼梯下来的宋教仁,赶紧收起还没有哈出来的那口气,客气的向宋教仁打招呼。

    “是啊,去拜访个朋友。”宋教仁也笑着回答道,随即又问道:“这附近有可以吃早点的地方吗?”

    “有啊,你出门向左走,不过十几步路就以一个卖早餐的。”青年回答道。

    “好的,谢谢你了。”宋教仁闻言道了一声谢就转身向外走。

    “你太客气了。”那青年在后面说道。

    宋教仁出门后走了没几步果然看到了一个买早餐的铺子,开铺子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妻,男子在半开放的案台上忙活着,女子则在前面照顾客人,铺子内还摆放着六七张餐桌,不过此时吃早餐的人并不多,只有两个男子。

    等到宋教仁走进铺子坐下后,女子便走到宋教仁的面前问道:“先生,你要点什么?”

    宋教仁坐下后就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张菜单,听到女子问话后就将菜单拿了起来,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菜单的背面竟然是一份相同的英文菜单,于是他指着英语的部分好奇的问道:“你们这菜单怎么还有英文?”

    “是这样的,我们这里靠近码头,来往的多是一些洋人,有的洋人不太懂中文,不过他们绝大多数都懂英文的。所以我们当家的就委托儿子学校的洋老师为我们写了一份英文的菜单。”此时早点店的客人还不多,女人表现的也比较有耐心。

    “奥,原来是这样,”宋教仁又将菜单翻到汉字的那一面继续说道:“给我来一份小米粥。两个白菜馅的包子。”

    “好的,你稍等。”女子说完就去为宋教仁准备早餐。

    对新澳港的了解就从这个早餐店开始,宋教仁在女子为自己将米粥和包子端上来的时候对女子说道:“我看你这店里的生意不太好,到现在了还没有多少顾客。”

    “先生,你肯定是第一次来我们新澳港的吧?”女子笑着说道。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被人识出是第一次到新澳港了。于是好奇的问道:“老板娘,你是怎么发现我是第一次来新澳港的?”

    “来过我们新澳港的人都知道我们这里是早晨八点才上班的,除了负责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就连距离公司远的职员也是过了六点半才起床的,你看现在不过才六点一刻钟,等一会人就多了。”女人笑着回答道。

    “八点上班,这里怎么会这么晚才上班呢?那些工厂的老板们不想赚钱了吗?”现在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殖民地国家,都没有完整的劳工法,资本家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对工人的剥削不断加剧,绝大多数的工人需要天不亮就得上工,一直到天黑才能下工,而且工资也仅够家人果腹,以至于这段时间不断有工人起来罢工,这种现象直到一战之后才有所缓解。

    “市政府在年前的时候出台了一部劳工法,规定在我们新澳港的工厂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十个小时,只要超出十个小时就要付三倍的工资,所以工厂的老板们一般是不愿意让工人加班的。另外,在我们新澳港差不多有百分之八十的产业都是我们少爷开设的。而我们的少爷一直都是爱民如子的,怎么会违反他自己制定的劳工法呢?”女人解释道。

    宋教仁在上次各国对新澳港的报道中了解到新澳港的百姓非常尊重建立新澳港的徐卫,为了避讳他的姓名,一般有以“少爷”来称呼。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在宋教仁继续用餐的时候,陆陆续续吃早餐的人果然多了起来,不过这些人很少有在早餐店内吃的,多是买了以后让老板娘用纸袋包起来带走。

    吃过早饭付过钱后,宋教仁就离开了早餐店,虽然从地图上看新澳港的市政府就在附近。不过他依然没有立即去拜访的意思,他要去看一看新澳港的学校和工厂。

    从那份免费的地图可以看出整个新澳港有二十所小学、十五所中学、五所速成学校、一所水师学堂,至于刚刚建成的几所军事学院和一所大学以及水师学堂改名问题都因为地图的时效问题没有记录在内。

    从地图中,宋教仁找出了距离他最近的学校,那是两所相邻的学校,一所是小学,一所是中学,距离他所在的这家早餐店的位置不过两条街的距离。

    多年的更名生涯造就了宋教仁一副非常优秀的身体,不过一千多米的距离他并没有乘坐经过那里的公交车,而是直接走着过去了。

    等他到达学校的时候正是孩子上学的高峰期,三三两两的孩子背着书包打闹着进入了学校,不过当他们看到老师经过的时候都会停下来向老师鞠躬问好,而老师也会笑着向学生们问一下好。

    透过学校铁质的围栏可以看出,这所学校内的设施非常的齐全,挨近围栏的操场上有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同时校内的建筑也是非常的漂亮,看来新澳港在里面投了不少的资金进去。

    趁着来往的人流和他那文雅的气质,宋教仁成功的混进了那所小学,旁边的学生虽然不认识这个陌生的老师,都还是在经过他身边的时候向他鞠躬问好,而他也有点尴尬的回应着。

    这是一所完全陌生的学校,进入学校的宋教仁一时也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于是就跟着那些学生进入了教学区,那是四栋用走廊连在一起的教学楼,从一楼开始每一间房子都有一个写着年级的牌子挂在门口。

    从教室门口经过时,宋教仁看到每间教室内外的墙上都张贴者各种画像。从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到东方的孔孟都能找到,同时还有很多现在还健在的科学家的画像,不过这些画像中最显眼的还是黑板正上方一个年轻人的半身像。宋教仁从报纸上看到过那个人的照片,他就是新澳港的建设者徐卫。

    “你是谁,怎么在我的教室门口?”就在宋教仁观察教师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女人的询问声。

    回过头的宋教仁发现询问他的是一名二十多岁的白人女性,不过他的汉语说得委实不错。没看到她之前,宋教仁还以为是一名汉族女子呢,看到女子疑惑的看着自己,宋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