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式馐偷溃骸拔抑皇谴诱饫锞毫袅艘幌隆!�
“你是哪个班的老师,我怎么没有见过你?”那白人女子打量了一下宋教仁,然后问道。
宋教仁没有想到自己一上来就被人家识破了身份,有点尴尬的说道:“我是来新澳港拜访朋友的,突然看到这里有一所这么漂亮的学校,就进来参观一下了。”
“看你斯斯文文的却是不像个坏人。不过我劝你还是赶快离开吧,不要让学校的保安逮到了,将你扭送到警察局就不太好了。”白人女子劝解道。
“为什么要将我扭送到警察局,我又没有犯什么法?”宋教仁疑惑的问道。
“你难道没看见我们学校写‘学校重地,闲人免进’的告示吗,我们这里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除了老师和学生,就连家长都不让进的,更何况是外人。”白人女子解释道。
“一所学校而已,用得着保护的这么严吗?”宋教仁对学校的这些严苛的规定有点不以为然。
“你这外来人不懂。在新澳港建设之初第一件事就是办教育,政府每年都有一大笔的资金投到教育建设中,尤其是那些移民中的孤儿,政府他们在学校内提供了食宿。以确保每一位孩子都能够接收到政府免费的教育。为了保护这些孩子的安全,我们的学校实行的是半封闭式管理。”白人女子解释道。
“你们这里也有孤儿,难道你们这里不是贵族学校吗?”宋教仁在进来的时候还以为这么一所漂亮的学校是一所贵族学校,这可不是孤儿能进来的。
“贵族学校?当然不是!我们这里就没有贵族学校一说,所有的教学资源都是平均分配到每一所学校的。”白人女子解释道。
“据我所知,新澳港目前有四十多所学校。都是按照这个估摸建造那得需要很多钱吧?”宋教仁问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只是这里的一名普通的老师。”白人女子解释道。
“对了,我叫宋教仁,认识这么久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宋教仁问道。
“我叫伊莉贝莎。布尔曼。”白人女子回答道。
“布尔曼小姐,我看你对新澳港学校的发展非常了解,你来新澳港很久了吗?”相互通名之后,宋教仁接着问道。
“差不多有一年了,我来新澳港的时候新澳港才开始建设一个多月,到处都是荒漠,就连城外的那座大型的水库都还没有建设,我们的饮用水都是从很深的地下打出的,喝起来能咸死人。”说到这里,布尔曼或许是想到了以前的艰苦生活,还吐了吐舌头,煞是可爱。
“这么早啊!那时候你怎么想到要来新澳港的呢?”布尔曼的回答让宋教仁非常吃惊,他想不到一个白人姑娘是什么原因想要来这个在当时还是不毛之地的地方。
“我出生在伦敦一个工人的家庭,我的父亲在两年前死于工厂事故,而我们家只拿到了一笔极少的抚恤,那时我正在伦敦读女子中学,窘迫的家庭状况让我马上就要面临失学的境况,这时一个叫做徐氏银行的机构找到了我,他们用一份很高的薪水聘请我到这里来教学,不过我之前必须接受三个月的汉语培训。在培训的时候我遇到了上百名与我境况一样的学生,在结束培训后我们就被送到了这里,为这里的孩子上课。”布尔曼解释道。
就在这个时候。楼下突然传出了一阵铃声,在外面玩耍的孩子都快速的跑进教室,布尔曼于是对宋教仁说道:“你快点走吧,我要去上课了。”说完就抱着课本跑进了教室。随后教室内就传出了“起立”的童声,然后就是师生相互问好。
此时宋教仁的心思早已经不在刚才引起他很大兴趣的教室了,他的内心已经是一片惊涛骇浪,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徐卫竟然这么重视教育,在新澳港还没有建设的时候就开始布置以后的教育发展了。这也让他想到了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的一句话:“正是由于贫穷,所以我们要办教育,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办穷,最后办亡国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穷的最好手段。”
同时,宋教仁也有点期待与徐卫的见面了。
“钝初兄!”就在宋教仁准备离开学校的时候,他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宋教仁不记得自己在新澳港还有什么朋友,转过头后看到一名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向自己走了过来。于是疑惑的说道:“恕宋某眼拙,不知道兄台是?”
“小弟王观伟,字玉昆,与钝初兄同是桃源漳江书院的学生,只是当时钝初与覃振、胡瑛都是名满桃源漳江书院才子,被誉称“桃源三杰”,而我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学员,钝初兄当然不会认识小弟了。”王观伟解释道。
“玉昆兄也是这里的老师吗?”王观伟的解释让宋教仁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岔开话题问道。
“自小弟从桃源漳江书院毕业后考进了长沙府中学堂,从中学堂毕业后就投奔了回长沙办厂的少爷。随后同少爷一同来了新澳港,被委任为这所小学的校长。”从王观伟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现在的成就多少有点自豪,随后他又对宋教仁问道:“钝初兄不是在日本加入了同盟会吗。听说兄长还是同盟会的宪政专家,怎么会到新澳港来呢?”
“我前不久从报纸上看到了新澳港的报道,就过来看一看。”历来都被当成青年才俊的宋教仁非常看不惯像王观伟这种功利心比较强的人,并不愿意与他有过多的纠缠,于是继续说道:“玉昆兄,小弟就不打扰兄台工作了。他日有时间咱们好好的叙叙旧,就此别过了!”说完拱了拱手就转身离开了。
王观伟明白虽然他现在已经算是小有成就了,但是相对于宋教仁这种享誉整个华人界的革命家相比还是相差很远的,而现在宋教仁来新澳港肯定不是他说的只是看一看,多半是为了见徐卫,这时候巴结好宋教仁或许自己的名字就进入了徐卫的耳朵,想到这里,他立即追了上去说道:“钝初兄,你这样独自出去,门口的保安人员是不会放行的,还是让我送一送兄台吧。”
宋教仁虽然讨厌王观伟那副市侩的嘴脸,但通过与布尔曼的谈话也认识到自己一个人或许真的会有麻烦,于是对王观伟答谢道:“那就有劳玉昆兄了。”
“钝初兄客气了,不过举手之劳罢了。”王观伟说着从自己的口袋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宋教仁,说道:“钝初兄,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地址,如果钝初兄有用得到兄弟的地方一定要知会一声。”
“那就谢谢玉昆兄了。”宋教仁从王观伟手中接过名片说道。
这所小学虽然豪华,但总体面积并不是太大,两人很快就走到了学校的大门口,然后王观伟煞有威严的对门卫室的值班保安说道:“李二,快点开一下门,送我朋友出去。”
“好的,校长。”叫李二的保安赶紧从门卫室跑出来,用钥匙将学校的栅栏大门打开。
随后,王观伟一直讲宋教仁送到门外,看着宋教仁的身影从拐弯处消失才重新回到学校。
回到办公室内后,王观伟突然意识到宋教仁这次来新澳港肯定还没有拜访过徐卫,自己可以将宋教仁来新澳港的信息通报给自己的,这或许也是一件功劳也说不定。
于是,王观伟立即将电话打到自己的上司教育局局长的办公室内,将宋教仁到达新澳港的消息告诉了他,当然在最后还隐晦的向自己的上司表明了自己与宋教仁的关系。
新澳港的教育局长也是从长沙就开始跟着徐卫的老人,老家在长沙本地的,当年他就亲身经见证过华兴会在长沙起事的风潮。
不过,华兴会的那次起事被时任起义副总指挥、湖南哥老会首领马福益的文案刘佐楫密告王先谦,于是当局便开始了对华兴会的侦缉和搜捕,顿时整个长沙城内缇骑四出,一片恐怖。(未完待续。)h118
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澳港见闻()
第一更送上,为了感谢《清末》第一个舵主,后面还有一更,或许会在十二点以后!!!!
教育局局长不敢有一点怠慢,赶紧将电话达到了徐卫的秘书处,由秘书处直接转达到徐卫的办公室,不过接听电话的徐卫思虑了一下说了四个字:“随他去吧。”
此时的宋教仁还不知道,他想要拜访的对象已经知道了他已经来到新澳港的消息,依然在考察着新澳港的百态,甚至还花了一分钱坐着公家车在新澳港转了一圈。
中午的时候,宋教仁在一处社区处下了公交车,来到一间比较小的餐馆内准备祭一祭自己已经干瘪五脏庙。
新澳港的移民者虽然多是南方人,习惯了以大米为主食,但澳大利亚出产最多的粮食却是小麦,无奈之下移民者们只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将主食变成了馒头和面条。
宋教仁进来的这家餐馆主要经营的是各种面类,于是宋教仁就点了一份最便宜的葱花面。
就在宋教仁的面条被端上来的时候,突然从外面变得人声鼎沸,经常在南洋发表革命言论的宋教仁一听就知道是有人在发表讲话,于是对餐馆的老板问道:“老板,外面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吵?”
“这个月是社区委员会换届的日子,外面的吵闹声肯定是候选人趁着大家中午休息的时候开始组织拉票了。”老板回答道。
“社区委员会是什么东西?”之前,宋教仁对新澳港的了解都是从前段时间来新澳港的记者的报道上看来的,报道上并没有提这个居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是一个社区的管理机构,从功能算的上讲算是以前的村长了,不过村长只有一人,而我们的社区委员会根据社区的大小有六到八人,其中一人是政府派来的生活委员,其余的都是社区的居民选举产生的。那名生活委员并不参与社区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只是负责我们新澳港的思想工作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至于社区内居民的安全问题、居民是否全部就业、军民的卫生医疗等工作都是那些被选举出的委员的责任。”餐馆老板解释道。
“怎么说居民委员的权利还挺大的。”宋教仁听完后说道。
“那是当然了。就拿我们这间餐馆隔壁那间成衣店来说,他们家的儿子前段时间从速成学校毕业,在上个月的考试中没有考进大学,这种情况按照我们新澳港的规定就算他家的儿子想要继续参加明年的大学考试也必须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不过他们夫妇害怕儿子因为参加工作而耽误学业。于是就偷偷的让儿子继续在家里复习,对来他们家询问的居民委员会说他们家的儿子在自家开的成衣店工作,结果居民委员会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家的儿子没有来成衣店工作,最后不仅罚了这对夫妇一笔钱,还强制为他们的儿子找了一份工作。”老板对宋教仁解释道。
“这天底下哪有这样荒唐的规定?”宋教仁无法想象到一个这么重视教育的人会制定出这么奇葩的一项规定。
“这你就不懂了。社区的生活委员讲,现在的学习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工作,让那些没有考中的人去工作是为了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让他们毕业后不至于成为一个没有任何用的书呆子。再说让他们工作又不是不让他们继续考试,他们完全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样一来对下一届的毕业生也是非常公平的。”餐馆老板反驳道。
宋教仁虽然反对封建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但多年来的耳濡目染依然使他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是应该反对的,包括徐卫制定的这个规定,不过此时的他并不想与餐馆的老板做一些无畏的辩论。这些话还是等到拜访徐卫的时候与他辩论有用一点。
吃过午饭后,宋教仁乘坐公交车来到了郊外的工厂区域,那是一片从东西南三面将新澳港市区包裹起来的工厂群,用现在的通俗用语叫开发区。
那里有囊括了轻、重工业上百家工厂,其中最大的一个企业就是开工不过一个多月的徐氏钢铁厂,这座钢铁厂虽然名义上属于伦敦徐氏钢铁厂的分厂,但规模却远比伦敦的钢铁厂大得多,拥有员工十万人,算得上是一个新澳港之外的城中之城。
在前世的时候,澳大利亚虽然拥有世界排名第四的铁矿储量和丰富的煤炭资源。却没有一家大型的钢铁厂,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澳大利亚的人工太贵,地面运输不顺畅、国内需求不旺等因素,但是现在的新澳港不同。
自从徐氏汽车公司进驻新澳港以后。已经成功建成了一座汽车制造厂、一座摩托车制造厂、一座拖拉机制造厂、一座自行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