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姜新圩从一开始就好高骛远地进入移动通信、进入互联网,他能够做的大约也就是凭着穿越带过来的知识写一写论文,申请申请几个专利了。而且他还不能肯定某些技术国外达到了什么水平,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拿出一些相对老一点的技术,一些相对基础的技术,因为他一旦拿出这些技术很可能会跟别人的技术重叠甚至构成侵权。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出现,最保险的就是拿出他脑海中记忆的相对较新的甚至是穿越之前那几年的有关通信设备的新技术、新方法。可这样的话固然可以避免地侵权,但又不可避免带来一些问题……
(感谢赫赫威龙、破碎的心no1的打赏,感谢龙之幽灵的月票)(未完待续)R655
。。。
第266章 采购光刻机()
空档的存在不但会让自己吃亏,少获得很多可以获得的利益,也会引起更多人的怀疑。
除了建立一支国际化的科研队伍,姜新圩更希望将自己的公司壮大,使自己的公司成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似的国际巨型企业,国际电信标准只有有了这种企业的支持,才有存在的意义,也才容易获得国际电信联盟的批准。
第三个要进行的准备就是更多获得国家的强力支持,只有国家作为强大的后盾才能跟外国标准竞争者进行竞争。靠一家企业就能通杀四方,显然极其幼稚。
而这些想法、希望,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字:赚钱!
现在大肆赚钱,只有有了大笔的钱,这一切想法、希望才能实现:聘请外国专家、成就巨型企业、获得国家支持。
也只有有了钱,能够安置足够多的工人,国家才可能重视,今后才可能支持。
因为为了赚钱,因为为了安置更多的工人,更为了解决国家最缺少的外汇,从而得到国家的重视,姜新圩在紫安市成立公司之后,并没有立即生产什么高大上的产品,也没有急于开发和申请什么高深的专利,而是生产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见效快的、政府立马看得见的产品,自然一下就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同,很快就得到了国家的相应并积极支持。
如果姜新圩如某些读者所说的立马去开发什么移动网络设备、立马去开发互联网设备什么的,国家的支持就绝对不会这么快。而移动网络设备与互联网设备能不能在国外卖出去也是一个问题。至于国内,肯定是没有市场,对国人来说太超前了。
……
第二天上班,姜新圩看了桌面几份重要的文件后就打电话请蒙晓峰到自己的办公室来。
蒙晓峰是戴老推荐来的微电子专家,曾经在军方一所通信院校担任教师,因为在微电子设计领域有较多的创举,在业内受到专家的看重,听说姜新圩准备筹备芯片制造公司,就说动国家有关部门把他调到这里来了。
这就是与国家合作的好处,也是姜新圩与戴老合作生产出高质量单晶硅后所获得的“报酬”,如果不是国家从中得到了甜头,是不可能会把这种人才调出来的。不说民营企业,就是一般的国营企业也要不到这种人才。
当然,国家也不是没有目的和企业,那就是希望姜新圩能够在蒙晓峰的帮助下能顺利建设起芯片制造厂,至少得建立一个芯片实验室,以彻底改变我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落后面貌,为我国军事装备、民用电器提供优质的芯片,大量节省外汇。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不说调出一个蒙晓峰,就是调出十个、百个,国家都愿意。
“蒙工,筹备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姜新圩看到蒙晓峰进来,笑着问道。
蒙晓峰苦笑着说道:“进展太慢。”
姜新圩嗯了一声,道:“资金不够吗?”
蒙晓峰说道:“也不全是资金的问题,主要是精密光刻机难以进口,人家故意拿有关规定来跟我们磨,想把它们卖成天价坑我们。……,至于资金,也有一些缺口,我们在欧洲的谈判人员说本周最好能确定下三千万美元到账。”
姜新圩笑着说道:“你们还真是胃口大,一开口就是几千万几千万的。”
蒙晓峰也笑着说道:“没办法,谁叫你姜总有钱,可比我们原来的单位有钱多了。再说,你还要我们聘请外国专家过来,能不花钱吗?……,姜总,你喊我过来是……”
姜新圩说道:“我们现在不是可以大方地进口精度稍低的光刻机吗?先进口一批怎么样,……,你别急,我的意思是我们高精密的固然也买,低精度的也要买,我们现在需要很多芯片,虽然不能跟微处理器什么的相比,但精度要求也不低。”
蒙晓峰说道:“低精度的芯片市场上多的是啊,为什么非得要自己生产。除了无线寻呼发射系统要一些精密的电子元器件,电话机、单晶硅什么的又不需要。……,你真的准备大规模生产寻呼机?
姜新圩点了点头,说道:“这几天在香港,我发现寻呼机在东南亚、日本等到需求量非常大,欧美国家需求量也不小。而寻呼机需要一些专门的电子元器件,如果我们大批量采购的话,肯定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会刻意提高芯片价格。如果我们自己生产的话,至少我们能保住我们的商业秘密,别人不会知道我们的产量是多少。”
蒙晓峰不解地说道:“真是奇怪,那玩意实在没有多少用,还死贵死贵的,怎么有这么多人买?好吧,那我通知他们……,正好,我们可以将采购低精度的光刻机作为一种条件,可以跟他们做更多的生意,想必他们会更加愿意卖给我们精密的光刻机。……,只不过我们精力上来得及吗?”
姜新圩说道:“怎么来不及,你们不是在国外招聘专家吗?国外可以招,国内也可以招。你可以给你原来的同事、领导打电话,或许也能拉几个专家过来呢。你到时候不就轻松了。……,其实,我喊你来的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想你暂时协助一下高聪,帮助他先建几套寻呼机组装的生产线,等国外高精密的光刻机到货了,你再回去。”
高聪本来是跟顾长风在沪海市筹备液晶显示屏的生产厂,不知道是因为他有更大的理想或者说更大的野心,还是因为他不愿意跟顾长风搭档,在帮助顾长风从日本引进了液晶显示屏加工设备、加工技术,聘请了几个日本专家后,他就告别了顾长风来找姜新圩,要求加入飞讯技术公司。
顾长风还为此打了一个电话给姜新圩,请姜新圩收留他,说高聪在他的那家公司确实是屈才,加上专业也不对口,与其让他在那里憋屈,不如来这里,他相信高聪在这里能发挥更多的作用。
姜新圩现在是韩信点兵,手下的能人越多越好,不说接了顾长风的电话,就是没有接这个电话,他也会安排高聪的位置:现在这种有经验、有技术的人太少了。
蒙晓峰说道:“姜总,看来你是铁了心要生产寻呼机了。这次在香港展销会上是不是收获了大批订单,否则的话你怎么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决心?”
姜新圩说道:“大量生产寻呼机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准备研制开发交换机。”
“啊——”蒙晓峰大惊,眼睛睁得圆圆的,脱口问道,“你还懂得研制程控交换机?你对交换机原理很熟悉吗?”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你知道寻呼机,知道无线寻呼发射系统就已经让人惊讶了,怎么可能还懂程控交换机?
姜新圩心道:我前辈子就是研制电信设备的,能不懂目前这种低水平的程控交换机吗》他故着轻松地说道:“不会,学啊。……,说真的,我还希望你们能在熟悉使用国外的光刻机之后,自主开发自己的光刻机。”
蒙晓峰眼睛一亮,说道:“我们国家有人正在研究这个,而且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你有没有兴趣投资?”
姜新圩不以为然地说道:“你说的就是京城大学的那个课题组吧?……,他们不行,我断定他们做不出什么成绩。还没开始就开始吹牛,就开始说自己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接近了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水平。……,戴老曾经跟我说过,我没同意。”
在姜新圩看来这个课题组根本就是捧着金碗讨饭吃,因为国家对他们全力支持,而且我国的激光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可是这些人硬是解决不了激光的发射问题,无法实现激光束的细分和聚合,根本实现不了芯片的精细刻蚀。前辈子他们一直没有弄出什么动静,但科研经费却从国家要了不少,还在媒体上大吹大擂了很多次,最后依然只解决了非精密级的芯片刻蚀,只能生产普通的芯片,还不如后来南方一些从欧美国家引进光刻机的民营企业。
见姜新圩没有兴趣,蒙晓峰虽然奇怪他怎么看不起全国著名大学府里的科研组而将自己这个来自普通大学的老师赋予重担,但他也没有再说什么,毕竟对方是老板自己只是他手下打工的,现在姜新圩手里的钱如流水一般,自己再给他支招如何花钱,实在有点不厚道。
姜新圩倒没有想这么多,只觉得不愿意接收一些夸夸其谈的人而已。
说真的,姜新圩一直就想有机会对国内的大学吐槽吐槽,国家每年花那么多钱给国内几所著名大学,但获得的成果却非常有限,几所大学加起来所获得的专利还没有一家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多。就算培养人才也是替其他国家培养,很多学生毕业后就跑到外国去了,就算在外国刷盘子打工也不愿意回国。虽然这些人主要原因还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与这些大学的教育方式绝对有关,至少在校园里形成了“能够出国的人就是有本事的”这种奇葩氛围。
等蒙晓峰出去后,姜新圩就开始正式思考组建交换机研制小组的事情,开始思考哪些人适合进入这个小组,思考这个小组的机构组成,思考如何给他们分配科研任务。
(感谢X…水坑、淡意的温柔XH的月票)R1152
。。。
第267章 惊人喜讯()
时间不知不觉又过了几天,这天上午,姜新圩正准备召集有关科研人员开会,宣布成立交换机研制小组的时候,苏鼎宇从香港打来了电话。
“姜新圩,告诉你一个特大好消息!”电话刚接通,苏鼎宇在立马大声说道,显然他很兴奋,以至于说话的声音大得如喊叫似的。
姜新圩心里一动,连忙问道:“有人给我们下寻呼机的大订单了?”
“哈哈,是啊。”苏鼎宇大笑道,不过,他停顿了一下,说道,“看来你这次的反应跟我们普通人差不多啊,也只猜到有人给我们下大订单了。”
姜新圩笑道:“我本来就是普通人。是不是还有其他好事?……,别卖关子了,这笔大单子多少?够不够我们半年生产的。”
苏鼎宇说道:“够!肯定够!你知道不,日本KDO公司和美国威克岛公司各自向我们订购了两万台寻呼机!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签订的一些合同,差不多有四万六千台。……,呵呵,你说,我们半年能完成这么多不?”
姜新圩一愣,随即大喜,接连问道:“日本KDO公司和美国威克岛公司?他们怎么可能订购我们的寻呼机?”
至于四万台的数量姜新圩并没有过多关注,相对今后几年我国一年就有上千万台寻呼机的采购量,几万台的数量还不足以打动姜新圩。
他高兴的是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采购自己公司的产品。要知道姜新圩他对自己公司生产的寻呼机并没有打价格战,不但没有大幅度降低产品的价格,与外国同类产品相比,他还提高了不少,在他看来自己的产品性能好,功能强。可以说是比其他产品超前了几年,价格高一点是正常的。
而日本电子市场是最排外的,在同等质量甚至价格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尽量采购他们自己国内所产的产品。在有松下、JNEC、三洋等多个寻呼机著名品牌的情况下,他们怎么会采购我们飞讯技术公司的产品?而美国公司在这种高科技产品方面也是一般采购国际大公司的,除非别的公司产品质量好价格又低。
苏鼎宇得意地说道:“呵呵。我们打赌赢的!……,不,是他们打赌我们赢的……”
姜新圩再次一愣,很不解地问道:“打赌赢的?到底谁跟谁打赌?……,我可不信他们KDO公司和威克岛公司会跟你苏鼎宇打什么赌。……,怎么一回事?”
苏鼎宇笑呵呵地说道:“你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吗?这次是美国威克岛一家公司的老总和日本KDO公司的一位老总打赌,他们都赌自己国家的公司会赢得大学生产品体验的第一名,说是没有赢的话他们就买赢了的这个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