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还没投入全部力量,每天就能组装五十台合格的电话机,能维修好六十台邮电器材公司送来的不合格品。
这种工作量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连南方一个小作坊都算不上,可在现在却是一个了不得的成绩,更主要的是下游市场容不得这么多电话机,否则他们可以成倍增加生产量。
要知道邮电器材公司给他们的指标每个月只有五十台,也就是他们现在一天的组装量。你能说小吗?
这天,姜新圩正坐在办公室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苏鼎宇一头闯了进来,一脸郁闷地说道:“姜新圩,这可怎么办?我们一天就把邮电器材公司给我们的一个月的业务量完成了。你说,我们是继续囤积还是停工?……,我相信电话机市场迟早会起来,囤积起来应该不会吃亏。”
姜新圩自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苦笑道:“我们就是想囤积,人家邮电器材公司也不会支持啊。一天五十台,一个月就得囤积一千五百台,他们哪有这么多原材料?……,难道你准备把它们全买下来?你有这么多钱吗?”
这根本不需要苏鼎宇回答。因为他知道,这么大的量,就算单纯按成本计算,他们就是砸锅卖铁也筹集不到这么多资金。
苏鼎宇很是不爽地说道:“可是我们的业务员撒出去,到现在也没有推销多少,八个业务员加起来还没有销出去二十台,里面还有五台是样品,只是摆在柜台让顾客看的。如果没有销售出去,人家说不定会退回来。”
姜新圩问道:“你父亲答应给你的十万元贷款还有多少?”
苏鼎宇回答:“只动用了一万多,一部分用于车间整理,一部分给一个职工治疗咽喉癌了,还有一部分给业务员出差。……,你要干什么?”
姜新圩说道:“那就是说还有八万多?……,我想用这笔钱来打广告!”
“打广告?”苏鼎宇吃惊地问道,“你是想孤注一掷?……,你不是说现在市场都还没起来,那你打广告有什么用?”
姜新圩说道:“没起来,我们就把它强行催生起来!把零散的电话机业务都夺过来!……,我认为与其这样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总比纯粹靠八个业务员如无头苍蝇似地到处乱找业务强。”
苏鼎宇想了想,说道:“也好。现在的广告水平实在太差,不是扯开嗓子大喊省优部优就是博览会金奖,或者声嘶力竭地大喊够威够力,就如街头卖大力丸似的。也许我们来一则质量高的广告,还真能吸引不少的客户。”
姜新圩说道:“我也是这个想法,争取搞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广告。不过,在此之前你得让魏厂长跟邮电器材公司签订一个合同,不但要将电话机的销售代理权全部拿过来,而且还要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他们不能自行对外地销售产品。否则,我们打广告就只是为他们帮忙了。”
苏鼎宇也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听了姜新圩的话,他立马去找魏厂长去了。
姜新圩则继续在纸上写着什么。
等到苏鼎宇重新进来说魏厂长已经出去了,姜新圩将正在画写的那张纸交给了苏鼎宇:“你看看,这是我的广告创意!……,你到美国留学过,应该算是见多识广,看看我写的怎么样,……,有什么意见直接说。”
(强推了,老井鞠躬求收藏、求推荐!)
。。。
第084章 你必须干()
苏鼎宇有点茫然地接过,他根本没想到姜新圩的动作这么快:这才说打广告了,现在他却连创意都写出来了。
他不知道姜新圩在进行电话机市场调研时就已经在琢磨催生电话机市场的事,早就在脑海里回忆前世一些成功的电子产品广告。只要有空,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两天都在动笔书写它。
在姜新圩自己看来,这个动作并不快,只是今天才真正下决心付之于行动而已。
开始的时候苏鼎宇不以为意,但等他看了几行字以后,他吃惊地脱口问道:“啊——,这广告创意好啊,只是你想出来的?……,母女俩,女儿考上远方的大学独自出门,母亲在家里牵肠挂肚……,为了能更清晰地感受女儿的声音,家里换上了最好的电话……”
很快,他就高兴地说道:“这个创意像一组电影镜头,又温馨又有人情味,更展示了高端的生活,还暗示我们的电话机质量最佳。”
姜新圩笑问道:“完全是按照营造一副小资生活来展开的,可以不?”
苏鼎宇连忙说道:“当然可以。……,这里的母女能够用名人就更好了,更有广告效应。……,我说小子,你脑袋里到底装的什么,怎么连这种广告都能想出来?你把我这个学管理的逼到何等惭愧的境地。”
姜新圩很臭屁地说道:“没办法,天才的人就有这么天才。”
说这话的姜新圩还是有点点羞愧的,毕竟他借鉴了上辈子别人设计的广告。前世的时候这个广告还被一些传媒学校用着案列教给学生学习呢。
苏鼎宇又将姜新圩的文案仔细看了一遍,说道:“这个母亲的演员我倒有人选,就是我省著名电视主持人,她叫潇潇,很有气质。你觉得怎么样?就是她的年龄稍微小了一点,才三十多岁。”
姜新圩在电视里看到过那个女人,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女人可以。问题是你能请到她吗?要知道我们一共才八万元,这还包括上电视台的费用。”
苏鼎宇却笑道:“你设计了这个创意足够了。请她的事,以及筹集资金、广告拍摄、登上电视台等等,这些事你都别操心了,我来解决。……,对了,广告里的这个女儿,你有人选没有?我看你妹妹很不错……”
姜新圩连忙说道:“不行!她……她不合适,太娇娇女了。她到外面上大学的话,打电话回家是正常,不打电话回家才不正常呢。我们现在要一个打电话回家,能让家人惊喜的人。……,说人选,我还真有一个人选,省城的冷兰你认识不?就是那个时时刻刻摆着一张冷脸,骑着摩托车到处跑的女孩。你想想,如果是她在外地玩,突然之间给她母亲打一个电话回家,她母亲会不会惊喜?”
苏鼎宇不以为然地说道:“拍广告而已,又不是真实情景复现,何必那么苛求?……,冷兰,我认识,袁副省长的外孙女。不过,就算她合适,她肯定不会同意拍摄。再说,漂亮是漂亮,但她一脸的孤傲,我不喜欢。……,对了,你怎么认识她的?她可不简单,她爷爷奶奶……,算了,不说了,说出来肯定会吓着你。”
姜新圩实在没有想到冷兰的背景这么大,不由有点愣神,过了一会,他笑着说道:“我就是想利用她的孤傲,想利用她所表现出来的这个年龄段的叛逆,这样才容易打动父母的心,才容易引起父母们的共鸣。你不觉得一个调皮的孩子突然打电话回来问候父母,更让人悸动和欣慰吗?”
对于自己怎么认识冷兰的,姜新圩没有说。
苏鼎宇笑道:“她这个年龄段,好像你年纪比她大很多,不是同一辈人似的。……,行,就按你说的办。”
他也没有追问姜新圩结识冷兰的过程,而是在努力让自己跟上姜新圩的思路。他毕竟是刚刚接触这个广告文案,不可能有姜新圩理解得深、理解得透,特别是他根本不可能像姜新圩一样前世看过的这个西方大企业摄制的广告,更不知道它在世界所产生的轰动效果。
他现在完全是基于对姜新圩的信任,这才相信姜新圩对女演员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他看来,既然自己找不到更好的给姜新圩参考,那姜新圩说的就是最好的。
接着,他征询意见道:“冷兰由你去请吧,这丫头我实在有点不敢接近。如果她不答应,我再请人出面,看行不行?”
姜新圩感觉与苏鼎宇这种人共事就是爽快,没有太多的磨磨叽叽,心里打定主意要把他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他很肯定地说道:“她,我一定能请动。”
等苏鼎宇出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姜新圩就给冷兰打了一个电话。
电话打过去正好是冷兰接的,声音冷冰冰地问道:“谁?”
姜新圩笑了一下,说道:“我!”
冷兰很不满地说道:“你?……,哼,你怎么还不把你父母的签字送过来办手续?想我们用八抬大轿去请吧。”
姜新圩笑道:“马校长都答应了,迟几天早几天没关系。办早了,我还会被父母骂呢,说我读书吊儿郎当,等我在工厂里做出事情,他们知道工厂离不开我了,到时候再请他们签字,告诉他们我在工余时间自学,他们就不会再埋怨再担心我了。……,等开学了,再说吧。”
“哼!反正你说的都有理由。你现在在我脑海里就是一个谜,是一团雾水。随你!”冷兰冷笑着说完这些,接着又问道,“意大利那个弗兰克尔你怎么处理?”
姜新圩说道:“什么处理?他推销电子元器件不顺利吗?难道我们有关部门不买?”
冷兰说道:“他想问你需要什么电子元器件!他已经知道你在这家胜利电子二厂,应该也需要电子元器件,所以想帮你。我真不知道你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怎么就主动替你想呢?……,你不知道,他现在一天到晚都乐傻了,找他要电子元器件的人多了去。”
姜新圩笑道:“是你‘无意’说起我在胜利电子二厂吧?否则的话他会考虑我?他现在恨不得杀了我。……,不错,我确实需要一些东西,不过这得当面跟他谈,等他回国前我再去找他。”
冷兰哦了一声,然后问道:“那你现在打电话来干什么?”
姜新圩直截了当地说道:“请你做事,让你拍广告片!”
冷兰很干脆地拒绝道:“不干!”
“你必须干!”姜新圩断然说道。接着,他解释道,“这是我设计的广告,不是那种傻乎乎的摆样子当花瓶。同时也是为了拯救我们厂。当然,也是拯救我这个人的官文,嘿嘿,真要它破产了,我的这个以工代干的科级干部就不存在了。你说,你能不帮我吗?”
虽然是解释,但语气还是有点霸道。就算是普通人,跟冷兰交往一段时间后就会知道这个女孩面冷心热,就如她的名字一样,外面是冷冰冰的,内心却是幽兰一片。姜新圩两世为人,自然对这个女孩看得很透。
果然,姜新圩的话说完后,冷兰愣了一会神,沉默了一下,然后咬牙切齿地说道:“如果跟现在电视上的广告一样,我掐死你!”
“行!”姜新圩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求收藏、求推荐)
。。。
第085章 抓捉黄金奶牛()
虽然她的语气听起来有点生硬,但姜新圩知道她是装的。她不想在他面前露出柔弱的一面,想继续保持她那副冷傲的形象。
但他没有说破,而是马上结束通话,道:“再见!”
话音刚落,就听见里面传来啪的一声,挂了。
看着话筒,姜新圩笑了。
有了苏鼎宇和魏厂长去忙乎签合同与拍摄广告的事,姜新圩只需等到拍摄出样片后审查,他开始正式忙乎一件重要的事情:无线寻呼发射系统!
姜新圩为什么选择无线寻呼发射系统这个产品呢?是因为他知道寻呼机——也就是俗称的BP机——将来会如飓风一般横扫全国。几年后人人都会以拥有BP机为荣,八年后高峰时在线用户数高达六千八百多万!
也就意味着全国有六千多台BP机在用,要知道BP机的常用寿命只有两年左右,那些损坏的、淘汰的BP机该又是多少?总数至少超过两亿!
如果仅仅看BP机数量也许只是让人觉得BP机市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黄金矿,但还不足以让人目瞪口呆,因为二十一世纪的手机数量更多,几乎人手一台,就是街头捡垃圾的也有。但如果看这个时代的BP机价格,你一定会忍不住跳起来:
这个时候的BP机高达二千多元一台,可当时的工人工资还不足一百元或者刚刚超过一百元,也就是意味着人们愿意花一年甚至两年的收入购买一台小小的BP机。
这个时候第二次房改才开始,就是市中心的房价每平方也不足三百元,一台BP机竟然可以抵得上七到八平方米的住房面积!
二十一世纪的一台普通智能手机能抵几个平方的住房面积?
BP机的使用数量惊人,自然发射其信号的发射系统的数目也一样惊人,因为每一套系统只能覆盖一定的区域,给这个区域的BP机发送信息。BP机的价格高、利润高,无线寻呼发射系统的单价更高、利润更惊人。
一套无线寻呼发射系统的成本大约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