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小时后,百分之七十五的负载加载试车成功!
又试车了半小时,王崭朝姜新圩和张焕看了一眼,见两人不约而同地点头,就大声命令道:“额定功率加载试车!”
两个军代表眼睛一亮,目光瞬间落在几面电脑屏幕上。
听到命令,试车员再次在电脑上控制油门加大进油量。发动机立即加速,一阵阵雄浑但稳定的声音慢慢在大家的耳边响起,地面也传来了明显的震动。
虽然监控控制室与试车车架之间有防弹玻璃以隔离声音,但两者之间毕竟距离很近,无论是声音还是震动都不可避免地传了进来。
一系列传感器监控着发动机的状态,几块电脑显示屏显示各类参数。随着发动机输入油量增加,发动机工作状态的数据开始快速爬升,比如发动机的转速、输出功率、燃油消耗、机体温度等等数据不断增加。
一切正常,屏幕上一片绿色!
大家都默默等待,整个监控控制室变得安安静静,直到到了试车员汇报结果的时间,这里的宁静才被打破:
“额定功率转速正常!”
“额定功率油料消耗正常!”
“额定功率噪声正常!”
“额定功率废气排放正常!”
“额定功率温升正常!”
……
之所以在每一个指标正常前加上“额定功率”四个字,是因为这四个字预示着这台柴油发动机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也预示着,1800马力柴油发动机研发成功!
这时,王崭对张焕问道:“张总,要不要再增加负荷进行测试?”
姜新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卡洛肖夫问道:“卡洛肖夫先生,你看呢?气缸和机壳能不能承受如此大负荷?”
毕竟这款发动机是在前苏联的研发上改进的,主要部件能不能接受超额功率的运转,从一开始就参与这款发动机研制的卡洛肖夫才有最大的发言权。
卡洛肖夫点了点头,说道:“温升正常,噪音正常,我认为可以加。”说着,他转头对姜新圩问道,“姜董,你认为呢?”
姜新圩知道他这家伙在华夏呆久了,学到了这些虚礼,就笑了笑,说道:“我相信你的判断力,加吧。出了问题,责任不在你,由我承担。”
张焕朝姜新圩建议道:“既然这样,那就再由你姜董来宣布,怎么样?”
姜新圩没有推迟,大声喊道:“超额百分之二十的负载运行!”
听到他的声音,军代表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心脏怦怦直跳:只要下一步成功,岂不意味我华夏军方有了世界最强大的坦克心脏?
所有的人都沉默着,所有人的眼睛全部盯着电脑显示屏,看着这些数据。
监控室里的噪音越来越大,地面震动也越来越大,发动机功率在快速爬升:1800马力、1850马力、1900马力、1950马力、1800马力、2050马力、2100马力……
直到功率到达2140马力,也就是额定功率的120%,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才终于停止爬升。因为是超过发动机的额定功率运转,对发动机的损伤很大。
坦克在实际运用中强行使用这么大功率的情况也不多,除非坦克遇到了危急情况,必须逃命时才可能采取。所以,专家们只用此功率试车了十分钟,很快功率就开始降下来,重新恢复到额定功率1800马力运转。
试车架台上的发动机就如一匹骏马,从刚才躁动而暴烈的状态一下变得温顺、悠闲。
随着数据一步步趋于正常,所有人都知道这次试车非常完美,这款发动机的设计标定、定型都指日可待。
连续运转了半个小时,一直正常,按照试车规程,试车员关油门停车。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一个个兴高采烈。
卡洛肖夫高兴地喊道:“各位先生,我们本次试车圆满成功,是不是该喝一杯?”
第736章;瞠目结舌的巨奖()
张焕笑道:“对,我们应该好好庆祝一下。这次成功是我们全厂员工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结果。这么复杂的设备被我们在短短的时间拿下,说明我们的团体是有战斗力的团队,是一个拥有最高科技技术的团队。”
说着,他朝姜新圩低声问道:“姜董,你说的奖励算不算数?”
姜新圩笑道:“怎么可能不算数?你还没跟他们说?”
张焕笑了笑,然后举起双手,用力拍了拍掌,大声说道:“各位,现在我代表姜董宣布一个好消息。”
所有人都看着他和姜新圩,等待着张焕宣布消息。
张焕大声说道:“为了庆祝这次试车成功,更为了庆祝我们工厂有了一个拳头高科技产品,姜董决定自己拿出一千万元奖励大家!”
“哇——,太好了!”一个年轻女技术员夸张的大喊道。
其他人也高兴地鼓掌欢呼。卡洛肖夫更是夸张地喊道:“姜董万岁!”
虽然他喊的中文不顺溜,但大家都明白他喊什么。
张焕大声说道:“等一下!我要说的是——”
卡洛肖夫一愣,随即笑道:“你要是的是‘这是一个假消息’吗?如果这样,我会鄙视你。”
其他几个人也笑了,但脸色多少有点尴尬。不过,他们不认为这消息不完全是假消息,估计这笔奖励没有这么多而已,毕竟他们从来没听说过飞讯集团拿过一千万元做奖励过。
张焕笑道:“我要说的是,这一千万元是美元!……,哈哈哈,欢呼吧!姜董拿出一千万美元奖励我们!”
“啊——”很多人惊呼出声。
但随即都没有了声音,一个个看着姜新圩,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姜新圩只好笑着说道:“不错!为了感谢各位的努力,我个人拿一千万美元奖励各位。只要这款发动机定型,这一千万美元就会下拨过来,由张焕总经理按功劳大小进行分配!”
所有人面面相觑,但很快都欢呼起来:
“姜董万岁!”
“我们都发财了!”
这下不仅仅是卡洛肖夫一个人喊了,就连那些意大利专家也大声而高兴地欢呼起来。
没有人注意到,欢呼的前苏联专家中有一个专家的眼神猛地亮了一下。
完成试车,时间已经是凌晨,大家一起相约到食堂吃夜宵庆祝。
只不过,大家都知道,一款发动机虽然试车成功了,但研发的事情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很多事情需要科研人员去做。其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定标和接受军方的现场试用。
所有人都知道,军方试用产品可不是将柴油发动机安置在室内试车车架上,用电脑控制它如何运转,然后看看参数如何就行的,而是要将它安装在真正的坦克上,由士兵驾驶坦克在各种地形上奔驰,而发动机必须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不能无故熄火、掉功率、出其他故障,而且零件不能磨损太厉害,也不能出现漏油、冒气等常见的问题。
相对发动机用在坦克上做实战考验,那么发动机在室内试车架上试车,简直就是哈巴狗在家里的地毯上打滚玩儿。
这种现场实测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员跟进,必须在现场实时快速解决出现的问题。
如果说真实环境下的试用是为了更好地打动军方,吸引军方掏钱购买,可以用“武”字来形容。那么,定标工作则是“文”,是科研人员通过大量的文案工作,用文字、图纸和技术资料来向有关部门证明,这款柴油发动机是值得生产的、应该生产也能够生产的。
可以说,文和武是推进1800马力柴油发动机进入市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同样的,定标工作也非常繁杂,也需要科研人员进行大量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此时此刻,怎么可能另组科研团队去搞全方位的改进呢?
所谓定标,就是制定标准,说白一点就是自己给自己定规则,也是向其他人保证:今后我们生产的产品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产品的性能不低于标准中规定的参数。
标准不是一堆复杂的数字和图纸,而是技术资料的支撑,以保证设备性能的实现。比如发动机在什么运转速度下才能得到最高的功率、气缸只有在什么温度下才能发挥最大燃烧做功性能、曲轴必须保持什么精度才能让多个气缸才能平衡工作,不断向主轴输出功率而不是消耗其他气缸的功率……
定标是一个很费脑子的事情,一台发动机需要定标的内容很多,比如电子控制系统的定标、相关传感器的定标、电喷系统零件定标、发动机排放定标、不同工况环境下的燃料冷却液润滑油的定标、最大功率、额定功率、额定扭矩、额定转速等参数定标……
不进入这个行业,不知道定标的难度,只要稍有涉入,就会感到有多么麻烦,像这种大型的、复杂的、精密的发动机定标的目标有数万个,几十名专家辛勤工作的话,没有几个月难以完成,没有上千万元的资金也无法满足。
但无论如何最主要的工作已经完成,无论是军代表还是技术专家,都知道自此以后华夏军方就拥有了一件护国重器,在坦克发动机上再也不会受外国人卡了。
因为高兴,就是不喜欢喝白酒的姜新圩也忍不住喝了几杯,不但接受了别人的敬酒,还敬了专家们好几杯,也敬了两个军代表。
两个军代表比专家们还激动,他们在敬姜新圩酒的时候,那位上校举起能装半斤白酒的大玻璃杯,说道:“我代表战士们来敬姜董一杯,感谢姜董的飞讯集团研制出这么优秀的发动机!”
这一场酒喝得真是痛快淋漓,很多人都喝醉了。有几个前苏联专家和意大利专家干脆躺倒在地上,发出如雷的鼾声。
告别众人,姜新圩和保镖准备开车前往冷兰订好的酒店,不想刚才被一个前苏联专家喊走的张焕急匆匆地跑过来,将姜新圩拉到一边,低声地问道:“刚才有一个前苏联的专家私下对我说,他有坦克复合装甲的工艺和配方,也有最新坦克液压传动系统的技术。他问我们买不买。”
第737章;出国()
如果是以前,姜新圩也许不在乎,因为他不想研发军方的产品。可受今天坦克发动机成功的影响,受那个上校军官敬酒时的刺激,特别是想到上辈子美国的流氓无赖行径和这辈子对飞讯集团的股市禁入警告,他不知不觉地改变了心态。
听了张焕的话,姜新圩心里暗喜,没想到一千万美元的鱼饵刚甩出去就有鱼儿游了过来,就问道:“能不能采取今天研发发动机的方式?……,我的意思是说,成功了就给他巨奖?”
张焕摇了摇头,说道:“他说他胆子小,不想这么公开。他希望自己能在你手下秘密研制,不管是否成功,他都不想别人知道。这两项技术,他开价了一百万美元。”
姜新圩说道:“我答应他!我会给他经费和助手。但他之前必须写一个方案出来,经过我们专家的评审通过。如果真的成功了,每一个项目我奖励他三百万美元!”
张焕点了点头,说道:“好!我会跟他说的。”
到达冷兰订好的宾馆,洗簌之后他就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他和冷兰一起在酒店的餐厅吃早餐,吃完之后再回到房间,两人就几家公司的拨款进行了讨论。到了十点钟,姜新圩就告别冷兰,乘车前往飞机场,在那里和蒙晓锋汇合后,坐上自己的私人飞机直飞京城。
蒙晓锋是代表飞讯集团加入访问团的,是访问团的正式企业家代表。他随访问团出去是要与意大利有关企业签订合同的。
两个小时不到就降落在京城机场,刚刚下飞机,就有工作人员前来迎接,一个将蒙晓锋接走,一个将姜新圩一个人带到了贵宾休息室。
贵宾室外面戒备森严,里面有了好几个官员模样的人。
姜新圩自己还能认出其中一位:沙子络!也就是中石油的老总。
看到他,沙子络也是一愣,脱口问道:“小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访问团里没你的名字啊。”
其他官员听沙子络这么招呼这个年轻人,不由有点迷惑地看着他们,心道:这年轻人是谁啊。好像跟沙子络挺熟悉的样子。
姜新圩朝他笑了一下,没有解释,心里则道:见面就称呼小子。沙子络,我和你有这么熟吗?我不就是要生产输油管道,没有按照你的意思来,你就这么记恨我?
看到姜新圩没有理他,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从身上携带的包里掏出一本书看着。
沙子络没想到姜新圩居然这样,不由生气了,责问道:“姓姜的小子,你父母没教你懂礼貌吗?”
姜新圩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