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银狐-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楶摇头道:“汉唐雄风远及大漠绝域,我大宋能抱残守缺已属不易,想要扬威域外,难,难,难!”

    苏轼指指铁心源道:“这家伙别看长得像胡人,其实和我们没有多大的区别。

    他在西域已经打出来了一片天地,你们不可不敬。”

    范纯仁等人自然是坐起立行之人,不容铁心源客套,就拖着他抬着已经好转的文同出了桃花园,匆匆的找了一座酒楼,二话不说就准备喝酒畅谈。

    铁心源走出桃园的时候,忍不住回头看看,苏轼笑道:“别看了,就算你进入了园子,也见不到长公主,你已经很不要脸的把一首诗词送进去了,已经很难得了,莫要得寸进尺,否则会被宫里的宦官当做登徒子驱赶出来。”

    早就知道这个结果的铁心源强笑一声,在张楶,范纯仁两人的调笑声中走进了酒楼。

    大相国寺的三十亩桃园,有宦官宫娥用青色的布幔将诺大的桃园分成男女两个区域。

    很不公平的是,女子这边可以掀开布幔偷偷地观察男子那边,而男子如果掀开布幔,一定会被宦官们用乱棍打出去。

    和那些带着丫鬟到处偷看男子的贵女们相比,赵婉已经无聊的快要睡着了。

    帘子的另外一边,正有人用契丹话唱情歌,歌声悠扬豪迈,另一边还有大理国的葫芦箫正演奏着靡靡之音,帘子这边,几个身着轻纱的高丽美人戴着高高的帽子努力的摇晃着脑袋,一条彩色的飘带随着脑袋的摆动,变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长公主有所不知,我交趾国与大宋一衣带水,同文同种,密林景色妖娆至极,黄龙寺更是金碧辉煌,有南天第一丛林之说……朝阳升起时,晨雾未散,阳光普照之下,黄龙寺如同神仙地……”

    赵婉打了一个哈欠道:“钱嫔娘娘,你不用这样卖力的向本宫推荐交趾国,好像你去过似的,以前有一个人对我说,交趾国的人还没有长成人形,长得黑乎乎的每天攀在书上采野果子吃。

    你难道想让我嫁给黑猴子吗?“

    钱嫔和赵婉的岁数差不多大,平日里走的很近,今天这场桃花诗会就是钱嫔发起并主持的。

    一个进宫仅仅一年的采女能身居高位,自然有它不凡的背景。

    钱嫔掩嘴笑道:“我背书一样的将这段话背给你听,自然就有人来出这场诗会需要的银钱。

    惠而不费,长公主就容我再唠叨两句,听不听在您,就当我是一只绿头大苍蝇,嗡嗡完毕,妾身去拿银子,您继续思念自己的情郎。”

    赵婉笑道:“钱王爷想要我父皇关注天南,自己上书也就是了,我父皇又不是听不得谏言的昏君,只要是对的,父皇定会纳谏,你们何苦拉我下水。”

    钱嫔笑道:“妾身早就知道这些个契丹驴子,大理孔雀,高丽棒子,以及交趾猴子想要迎娶公主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妾身是来赚取银子的,谁要帮你说媒了。

    现在啊,您可以小睡一会,我在这里继续给您念叨嫁到契丹的好处,免得人家说我光收银子不办事。”

    赵婉嫣然一笑,钱嫔这人虽然看起来势力至极,却是一个真小人,是是非非的都说到明面上,让人恼她不得,进宫一年多,却全心全意的帮助父皇从天南赚取了很多银钱,是靠实力获得父皇宠爱的,否则,这样的诗会也轮不到她一个小小的钱嫔就能获得主办权的。

    钱嫔果然如同一只绿头大苍蝇围绕着赵婉嗡嗡的说个不停,百无聊赖的赵婉只好拿起桌子上的宦官送来的才子诗词,慢慢的翻阅。

    昏昏沉沉中,一行极为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赵婉全身的困意不翼而飞,一双眼睛亮的吓人。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哈密,尉迟文谨录!”

    诗词什么的赵婉才不在乎呢,她只是在努力的辨认这些字迹是不是新写的。

    指尖沾点茶水,轻轻地在字迹上涂抹一下,墨汁就粘在手上。

    “想我大理国,虽然身在南召,却春有花,夏有风,秋有明月,冬有雪,洱海风光四时无限,风平浪静之时崇圣寺三塔倒影在湖光山色间,妙不可言……”

    赵婉的眼泪扑簌簌的就流淌了下来,心中既是甜蜜,又有些酸楚和委屈,只想嚎啕大哭一场。

    钱嫔斜着眼睛偷偷地看赵婉,见她泪水横流,还以为她喜欢上了大理国的王子,这也难怪,这些最重要的求婚者中间,以大理王子的容貌品行最为出色。

    “怎么,对大理王子动心了?

    也好,算起来这位也是所有人中最出挑的,最难得的是他是大理王的独子,将来是铁定的大理王。

    虽然国家小了些,可是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也是极好的。到了大理国,你就是将来名正言顺的大理王后,母仪天下,不比去契丹,高丽国做小要强一万倍。“

    赵婉勉强收拾了心情,招手唤来水珠儿道:“时辰不早了,我们回家,我的狗狗们还没有喂养呢。”

    钱嫔欢喜的道:“好啊,好啊,长公主身份尊贵,大理王子也该在您的面前充作狼狗。”

    赵婉强做欢颜,告别了钱嫔,一路催促之下,不一会就回到了皇宫。

    水珠儿见赵婉一回到兰苑就匆匆的换衣衫,最让水珠儿惊讶的是,赵婉竟然将束胸的围布也抽掉了,却把细细的腰肢用绸带勒了又勒。

    茁壮的胸脯,细细的腰肢,丰硕的臀型有说不出的美艳。

    “公主您疯了,外面已经有太多的饿狼了,您干吗还要换上这样的一闪,那些登徒子们会疯掉的。”

    水珠儿努力的想把披风给自家公主披上,免得引来更多的饿狼垂涎。

    赵婉喜滋滋的坐在镜台前面,开始亲自画眉,咬了一口口媒子对水珠儿道:“玫红色是否有些太艳了?”

    水珠儿瞅瞅赵婉丰满的嘴唇吃惊的摇头道:“您以前都是不施脂粉的。”

    “你知道什么,你看见于阗国那个妖艳的女使者了吗?在我父皇的大殿上竟然敢扭着屁股乱抛媚眼,惹得那些臣子们各个意乱情迷的。

    还有那个于阗国的王女,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虽然我很相信源哥儿,可是架不住他身边全是狐媚子!”

    水珠儿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欢喜的道:“您是说源哥儿回来了?他来东京娶您来了。”

    正在描眉的赵婉鼻头一算,眼泪再次从大大的眼眶中溢出,哽咽着道:“我好怕他再也不来了!我好怕桃花开,恨不得今天大雪覆盖东京城,让桃花晚些盛开。”(未完待续。)

第一一五章看远方() 
第一一五章看远方

    “孟子曰:孔夫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如果诸位登临天山,就会发现,天下尽在我辈彀中矣。”

    “那是自然,古往今来但凡是有雄心壮志之辈,无不是胸怀广阔,目光远大之人。

    “登高远望,直抒胸怀,自觉天地悠悠,白云苍狗,世间人都成蝼蚁……”

    铁心源和这四个混蛋瞎扯了半天,结果他发现,什么都没有得到。

    虽说这四个人将话语说的慷慨激昂,如果去掉那些修饰用的废话,这些话就全部都是废话……

    和聪明人谈话,就是这个样子,在对方没有明确说出自己的本意之前,就一直这样试探来试探去的,如同蠢货。

    铁心源很想邀请这四个家伙去哈密看看,从根本上了解一下西域,话头已经起了两三次了,人家就是不接话,说一些疯话,转瞬间就把话题扯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苏轼是一个什么事情都敢答应,却什么事情都不去做的天真浪漫派。

    至于其余三个……全部在等着东华门唱名呢。

    铁心源暗暗叹一口气,约定了下一次聚会的时间就拱手告辞。

    原本还想通过自己的讲述,让这些大宋未来的精英们知晓大宋如今的处境是何等的危险。

    这些人却以为自己想要招揽他们,既然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多说无益。

    就像自己以前碰壁无数一样,不用多难过。

    宋人的慷慨激昂永远只表现在嘴巴上,他们在很多时候疯狂的如同汉唐重临,只有深入西域的铁心源和孟元直才知道宋人对西域人来说,只是一个最好的抢劫对象。

    红日已经渐渐西垂,铁心源为自己在这里消耗掉了半天时间感到非常后悔。

    出了酒楼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头看苏轼他们一眼,就扬长而去。

    铁心源走了,酒楼里的几个人却变得沉默下来,苏轼艰难的翻了一下身体,喝了一口酒道:“这家伙好像有些看不起我们,我从他的眼中看到了浓浓的鄙视!”

    张楶点头道:“他之前说的话还是言之有物的,后来就变成了一般的寒暄。”

    范纯仁点头道:“确实如此,问题是,他有什么资格这样对我们?”

    苏轼幽幽的道:“他真的可以这样看我们,就凭他做出来的事情,我们是比不上他的。”

    文同怒道:“且不说子瞻十岁成名,即便是质夫他们也是人中豪杰……”

    苏轼笑道:“人家成名可比我早,名声也比我大,尤其擅长百工,乳山的光明殿就出自他之手,我甚至还听说就连琉璃这样的宝物也是出自他之手。”

    范纯仁皱眉道:“铁青蛙?”

    苏轼嘿嘿笑道:“我答应帮他保守秘密的,我可没说他是谁,是你们自己猜出来的。”

    王楶的脸皮跳动两下,放下手里的酒杯叹息一声道:“十五岁获封子爵,我辈不如。”

    文同吃惊的道:“如此说来,他说自己在西域建国难道是确有其事?”

    苏轼点头道:“恐怕是真的,前日我去永叔公府上拜会,永叔公忧心忡忡,还以为他依旧在为那件污烂事烦恼,问了之后才知道大谬。

    那件污烂事,永叔公早就不放在心上了,他如今担忧的却是更加深远的东西。”

    “什么东西?”其余三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北海结冰了!”

    文同笑道:“永叔公未免有些……”

    “你是说永叔公是在杞人忧天吗?”

    苏轼努力的不让自己的肚皮碰到桌子,提着气问道。

    王楶和范纯仁也不明白欧阳修为什么会对北海结冰这种事情感到烦恼,本来想问,又怕苏轼把自己当傻瓜,既然有文同问出来最好。

    苏轼并没有直接解释欧阳永叔为何会对北海结冰产生了忧虑之情,小声道:“年初的时候永叔公受命去契丹参加辽皇在辽国西京举行的春捺钵。

    结果,在契丹的时候,他遇见了铁青蛙,听铁青蛙说他碰见了一个蒙兀人,那个蒙兀人想要给讨好辽皇给他唱歌,希望辽皇能够允许他的族群南迁。

    很可惜,那个蒙兀人没见到辽皇,就被契丹人给杀死了,听说那个蒙兀人临死前都在大叫,希望辽皇能让他的族群搬离日益寒冷的北方。

    蒙兀人死后,永叔公利用自己使者的身份,接触了很多北方的蛮族,结果永叔公发现,不仅仅是蒙兀人希望南迁,就连女真人,以及野蛮人同样有这样的诉求。

    他们说北方已经变得奇寒无比,根本就不适合人类居住了,如果不南迁,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王楶皱眉道:“这和我大宋何干?即便是有麻烦,也是契丹人的麻烦。”

    苏轼摇头道:“永叔公说铁青蛙可不这样看,他认为越是居住在靠北地方的人就越是强悍,就越是野蛮,永叔公亲眼见过北方蛮子强大武力,一旦这些北方蛮子们的生存都出现问题之后,一定会悍然南归的,他认为即便是契丹也挡不住几年。

    就像从高坡上往下滚巨石,契丹人如果挡不住,就会被这颗巨石裹挟着继续向南滚动,到时候,轮到大宋来抵挡了。”

    张楶仰面朝天,思考了良久才笑嘻嘻的道:“这倒是一个大麻烦。

    不过啊,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足为虑!”

    苏轼挠挠脑袋道:“确实如此,北方的蛮子们即便不因为天气缘故这数千年来依旧在南下。

    到时候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该死的乐天派性格再一次占据了苏轼的大脑,他自然不晓得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大事都是起于微末。

    “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样的文章他们熟读过,只是不明白何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他们更加不明白,他们以为的长时间,其实只有区区数十年而已。

    如果他们能够活的足够长,就会亲眼看到身畔这座巨城会如何被北方的蛮族劫掠一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