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点歪你的科技树-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过神霄王殿下,匠作监铁匠一百人已入神雷工坊铁器房;连夜打造神雷铁壳数十,专等神霄王前往定制神雷。”

    得,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神雷的工作,李渊等得正心焦,连金矿铁矿的开采都可以推后。

    神雷工坊虽然跟神霄王府同在一座坊里,但走路的话还是得好几分钟;试了下电动车,还有电,骑上走人。

    无风自动的电动车依然是那样吸引眼球,大唐土著们对新事物很稀罕,一个个对着电动车行注目礼。只是叶谨瑜却对唐人的关注浑不在意,正手把着握把思考电的事情。

    既然电动车能骑到大唐来,那电瓶和发电机是不是也能弄过来?如果可以的话,那自己完全可以在大唐这边测试各种符篆,虽然这边的生活条件不如现代方便,但这边的研究条件比在现代要优越得多。

    一来自己的地位崇高,自己可是连皇帝都要讨好的王爷,有点什么差错也不容易被法律制裁;

    再者有足够多的资源和财力支持,几乎可以说是一整个帝国都任自己索取;

    还有个好处,就是大唐这边对符这种封建迷信一类的东西包容力强多了,至少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测试符,没人会大惊小怪,也没人会报警抓自己。

    最重要的是自己可以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符篆研究者,比方说国师和他的徒弟,甚至还可以邀请国师和他的徒弟李淳风一起来测试,那两位可是资深的符篆专家;如果能获得他们的帮助,肯定比自己一个人瞎摸索要好很多,至少在符文的识别上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越想越觉得自己应该将符的研究放到大唐来,不过前提是要能将电瓶带过来。

    正考虑到关键地方呢,坐后面的太监提醒道:“王爷,神雷工坊已经过了!”

    叶谨瑜连忙将电动车停下,随着太监进了院子。

    神雷工坊是临时搭建起来的,其实就是在磨制硝石硫磺木炭的那三进院子旁边又打通了一进院子,专门用来打制铁壳;已经有上百的铁匠及其学徒在里面搭炉灶设铁砧。

    看到这个场面,叶谨瑜吓了一跳,连忙制止:

    “谁让你们在火药坊旁边开铁匠铺的?不想活了?”

    神雷工坊里包括工匠还有护卫,很多人都认识叶神人,看到叶神人突然出现,连忙上来见礼:“见过神霄王!”

    叶谨瑜没管他们,继续发飙道:“火药不能见火;谁让你们把铁匠铺开到火药坊旁边的,万一要是有点火星飘过来点燃了火药,整个神人坊都要飞天;你们这些人统统会尸骨无存。”

    神人说得恐怖,当真是吓人,有护卫讪笑着说道:“神霄王殿下,这神雷可是殿下引下凡间来的,它自然受殿下节制;王爷若不让它爆,它自然是安全的。且兼铁匠打铁需要以木炭烧火,就近利用神雷工坊的诸多木炭,很是便捷;诸铁匠已在此制铁一夜,打造铁壳数十。期间安然无恙并无损伤。”

    卧草,你说得好有道理,我居然无法反驳。但是一晚上没出事,早晚得出事。你们如此愚昧,我这个神人迟早跟着你们一起坐上土飞机玩完。

    “就算你说得对,我在这里能节制它,若是我不在这里呢?”叶谨瑜反问了一句后,便不再给人说话的机会,以免他们又找出什么道理,自己无法反驳;直接下令道:“铁器房立刻给我搬得远远的,搬到神人坊的另一边去。”

    铁匠们刚刚才安顿好家伙什,才一个晚上又要重新搬,一个个怨声载道。但是叶神人发话了,不想动也得动。

    将神人坊从坐土飞机的危机中解救出来后,才进行下一步工作。

    “各种原料磨粉的情况进行得怎么样了?”

    这个事情是由宫中的太监负责监管的,也就是刚才寻叶谨瑜回来的那个太监。只见他上前说道:

    “回神霄王话,神雷坊中所存的硫与硝石已全部成粉,正等各地运来更多材料,仅有木炭尚余十七公吨。已存粉末正等神霄王将之配成火药粉末。”

    九台大磨仅仅是靠人力就能磨得这么快;修练豪侠外门功夫的禁军果然都是牲口,好牲口。

    叶谨瑜大力的点头表示赞赏,然后说道:“就按硝七成五,炭一成五,硫一成的比例,混合起来备用。”这个配方原本叶谨瑜没有明说,不过前次配火药的时候应该已经被有心人给打探和推算出来了。

    听到叶谨瑜的话后,太监连忙对一群工匠喊道:“都听到没有,按照神霄王殿下所讲之比例,配比混合。”

    没理会乱成一团的工匠们,叶谨瑜又问道:

    “早先制作的颗粒火药,现在干了没有?”按照度娘来的内容,据说颗粒火药比粉末状的火药爆炸威力要高上两成;上次叶谨瑜混合火药时,试着用鸡蛋清弄了些火药糊糊,照着资料上说的挤成棍状。

    只是当时测试的时候,火药并没有干透,所以叶谨瑜并没有测试,现在时间过去这么久,应该已经干透了。

    有工匠将叶谨瑜试制的那些丑陋的颗粒状火药给搬了出来,确实干得差不多了,可以测试一下威力。让人将这些火药装入刚由铁匠打制好的铁罐里后,叶谨瑜又问道:

    “引线试制情况如何了?有没有什么进展?”

    这个事情太监就不太清楚了,立刻叫来负责的工匠介绍情况,工匠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神人,但等级的差距依旧让他战战兢兢,跪在那里道:

    “我等已试制了麻绳、宣纸、草纸、丝等物用硝浸制再裹以火药;数种织物燃烧有快有慢,正在其中选择最合适的引线。”

    叶谨瑜本想将他扶起来,但看他惶恐害怕的样子,在心里叹了口气,也就没有动弹了,只是说道:

    “引线很重要,既不能燃烧太快,提前引爆,也不能太慢,不要丢出去了敌人还有时间躲开;另外也不能用容易断,或者容易熄火的材料。”

    “敢叫殿下知道,目前我们试过最合适的引线,还是麻绳。”

    叶谨瑜记得在哪里看过,火绳枪的点火绳,就是用麻绳或者麻布用硝之类的泡出来的,要是麻绳引火线做出来了,那离火绳枪就前进了一大步。

    “好,我们就用硝制麻绳试试这枚新的铁壳雷。”

第49章 由太子领军() 
粗糙的预制破片铁壳,里面已经塞进了十余斤颗粒火药;再将一段五十多厘米长的硝制麻绳塞进预留的引线口。

    测试嘛,这导火线要尽量留长一点,免得一点就炸,跑都跑不掉。

    引线放好后,搞些胶状物将引线口的缝隙涂死,一枚改进的正式版神雷就大致成型了。

    试雷依旧是在神人坊内,正准备让人挖坑埋雷呢,突然有一名禁军士兵提了个问题:“神霄王,这神雷我等应如何使之在敌阵中引爆?军阵与敌对战,不可能每次都要预先埋好。”

    这个问题很有建设性,需要点火的雷如果只是用来玩地雷战的话,确实不方便,局限性还大;因为你不知道敌人会从哪里来呀。

    而且提前埋下去,时间一长火药容易受潮;要等到敌人冲阵时点燃,引线容易踩灭或者踩断。

    就算侥幸炸了两次,敌方很容易注意到来自脚下的危险,埋雷处很容易被发现,只要避开了,神雷就什么作用都没有了。甚至还可能被敌人缴获了去。

    “可以点火后丢出去!”修练豪侠外功的军士手劲都相当大,扔个几十斤没问题;尽管铁壳雷份量十足,加上里面装填的十余斤火药,重量都快突破二十斤了;却也还没有到扔不动的地步。唯一麻烦的这个铁罐子太大了,实在是不好扔,需要做个把手才行。

    又有个老工匠说道:“如此神雷,当预先点燃,以投石机抛之,使之落入敌阵爆炸以伤敌。”

    用投石机来丢,有创意。那个提出问题的禁军士兵也是眼睛一亮,道:“坊中正有投石机,可以一试。”

    然后一台简陋的人力投石机被抬了出来,如果叶谨瑜是一个稍懂冷兵器器械的人,就能对这种抛石机提出很多改进的意见,比方说加配重,或者配扭绞绳索,加绞盘、滑轮,等等,来提升这种投石机的威力。

    但是他不懂,所以只能看着工匠和军士们操作。

    投石机很快便布置好了,军士将铁壳雷放到皮窝内;请示神人是否可以点火。叶谨瑜稀里糊涂的点了头,然后导火索就被点燃,工匠不敢耽搁立刻一扣机关,铁壳雷便带着长长的引线被炮梢抛了出去。

    眼看着铁壳雷越过坊墙飞出了神人坊,叶谨瑜才回过神来,喊道:“糟,快把神雷找回来,把引线扯掉,不然会炸死人的。”

    试验神雷的一干军士和工匠才惊觉闯了大祸,连忙通知神人坊的守卫禁军前去找寻。只是测试的时候在坊内深处,要出坊还得绕过长长的坊墙,从大门出去;路上耽误了大把时间。

    叶谨瑜只能寄希望于那引麻绳引线,不要烧得太快才好,要在引爆之前找到那颗雷,将危险解除。

    叶谨瑜正带人寻找丢失的新炸弹时,皇宫里,新一天的早朝尚未结束,朝臣们一直在围绕着两个话题纠结;

    第一个就是迁都的话题。

    迁都可是件事关社稷的大事,等闲不能为之;只是长安地处中原西垂,深受来自西方和北方的突厥的威胁。

    当初突厥初起时,正逢中原大地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分裂和动乱时期。中原没有强有力的统一王朝,致使农耕民族无力抵御强盛而骄横的突厥人,野蛮人时时侵袭中原文明,劫掠财富人口。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隋朝统一中原。

    隋文帝杨坚是个很厉害的人,面对突厥的入寇,他压下一切妥协退让的声音,率军坚决抵抗,最终打退了突厥人的进攻,一战成功后,他又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依照“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战略使用离间计;成功促使突厥内讧而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两部互相敌视牵制。成功的使中原与突厥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改变。

    不过在杨坚死后,著名的二代杨广继位,诺大个大隋就败光了;中原对突厥的优势再次被逆转。隋炀帝还在位时,就有过北巡时曾被突厥人围困于雁门的事。而隋末的群雄中,诸多北方割据势力就经常将突厥引为外援,大都向其称臣,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时也曾向东突厥称臣求援。

    等到唐朝建立重新统一全国后,曾经可以当做依仗的突厥就成了新帝国的利益掠夺者,唐帝国的统治者们就迫切的想要将其甩掉。

    而突厥的可汗们也发现统一后的中原不好控制,不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了,因此趁此时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

    几次冲突下来,突厥兵锋已经严重威胁到这个庞大的帝国的政治中心。所以迁都这一事,一直都在大唐政斧中有市场。这次突厥再次大举入侵,于是又有人提出了此事。

    “夫襄邓之西,夷漫数百里,其东汉舆、凤林为之关,南菊潭环屈,而流属于汉。西有上洛重山之险,北有白崖联络,乃形胜之地,沃衍之墟,若广浚漕渠,运天下之财,可使大集。惟襄邓,实惟中原,人心质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洛为之限,永无夷狄侵轶之虞,此建都之极选也。陛下,今原州、灵州、泾州已失,秦州、陇州、渭州诸地危在旦夕;突厥兵锋朝发夕至,长安城危矣。不若暂且避其锋芒,退守襄邓。”

    这是鼓动迁都派,理由很简单,长安城太危险了。

    早先的时候李渊其实也有些倾向于迁都的,毕竟国都时常暴露在敌人的铁蹄面前,非常危险不是;而且由于中原内乱连年争战,以及与突厥多年的交战,导致陇西陕北等地地广人稀。没有足够的人口基础,大唐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力就比较薄弱,由于陇西等地长期处于突厥的侵扰下,边界各处百姓难于耕种,生活极度困苦。强行将这些地区控制在手中,徒耗大唐国力。

    倒不如跳出这个泥坑,先将国都迁到樊邓,将长安改为都护府;再把冲突地带的人口迁入关东,在关东实行均田以开发关东。等大唐朝渡过了眼前的难关后,国力增强后,再来找突厥算账。

    以前,这种提议总是很快就被否决了;因为关陇地区是李阀为代表的武将勋贵集团和关陇地主士族起家的地方,朝中大臣中的很多官员家族利益都集中在关陇地区;放弃这一片,相当于要这些重臣放弃家当,夺人财路,有如杀人父母,要这些人放弃自己的利益何其难矣?于是这些门阀势力很容易就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