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彪悍王妃:酷拽王爷滚过来-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雅青每天还会用小半天时间陪一个人朱氏的生母杨玉蓉杨夫人。

    杨夫人刚脱离楚国公府,长期营养不良身体还很虚弱,但听定王说大致打探到她父兄当年流放之地,激动之下便要求跟林雅青下江南,希望能有机会见一面,朱氏不同意,林雅青却觉得让杨夫人暂时离开京城,接触新鲜事物开阔眼界有利于消除心中积郁,比任何补品良药都要好得多,再说坐船一个多月,大船平稳并无颠簸,随船又有太医,可以帮她调理身体,治疗休养两不误,最主要这是杨夫人自己的意愿!

    朱氏没了话说,又有朱瑞三番几次求见定王要和母亲相认,杨氏怕他闹得太凶,引发楚国公的怒火,对他没有好处,虽则痛苦不舍,仍是狠下心暂时不见他,这也是她想避去江南的一个理由。

    就这样,林雅青请示得祖父同意,把外祖母给带走了。

    杨夫人出身名门,自幼读书识字,习学六艺,年轻时也曾有过才女头衔,安王给的两名女先生,倒是很愉快地与杨夫人作了伴。

    三个才女聚在一起形成的氛围自然是很学术很有文化,林雅青每到杨夫人跟前侍奉,倒也受益匪浅。

    行程中,上岸的次数不多,大家都只在附近走走看看就回来,基本上都以船为家,虽是大船,相对来说那也只是个小地方,船上的人慢慢熟悉起来,一个多两个月的时间,几乎天天相见不觉得彼此间有什么变化,倒是杨夫人,等到了江南,竟感觉她完全变了个人。

    应是从小得到过用心调理,太医说杨夫人身体底子其实是极好的,并没有什么大病,仅仅是营养不良小症状,经太医精心调治,又有柳眉儿慢火炖熬的各种米粥,厨房里不是鸡就是鱼,补药到后面都用不着了,恢复过来的杨夫人长了些肉,面色红润肌肤细腻,原本断节开叉枯燥起毛的头发变得柔软水滑,鬓旁几缕灰白竟然消失不见,代之以一片青鸦鸦的缎质黑亮。

    想是得了自由的缘故,置身清山绿水广阔天地之间,浸润于书香墨迹之中,有外孙女在跟前说笑,不时收到定王的信鹰从京城捎来朱氏亲笔信,写的全是女儿和关于儿子的消息,她心情极好,愈加健康愉悦,焕发出来的竟是年轻时候的气度风貌,那通身的矜贵高华,优雅雍容,看得两个宫里出来的女先生几不错眼,啧啧惋叹。

第89章 放粮() 
大楼船从京城来,一路顺风顺水,途中所遇所见不乏趣事奇事,旅人们稳坐船上享受着旅途乐趣,忽一日就到江南,按林源济的计划,一行人要下船到林家老宅盘桓些日子。(шш。uuo。網首发)

    本该近乡情怯,林源济却因为顺利办成了几件事,心头愉悦,兴致高昂,走向故乡祖宅的脚步轻快而欢畅。

    除了林雅青,整艘船也没几个人知道是怎么回事。

    行程中每次上岸稍作停留,都少不了林雅青,在人们看来她那是小女孩好奇心重,游兴浓厚,也有那个体力到岸上去四处逛游,走走看看,事实她根本没有哪次能够纯游玩,都是精神高度集中,专注于指挥宝碗倾倒粮食。

    楼船靠岸补给新鲜净水和食材,那自然是安王府管事该管之事,在哪个地方停船也归他们安排,专为停船上岸赏玩风景、体验本土风情这种风雅事却是林源济提议,幕僚师爷们自然而然地附和,林雅青就带了柳眉儿和四个侍女跟着上岸去走走,伺机办事这么长的旅程中,留下三处粮仓,过后自然是定王的人悄没声息地全部运走了!

    能够这般了无痕迹,得亏了柳老五等人有前头做安排,他们化身贩粮的小行商,沿大江运河两岸搜买百姓手中粮食,能买到多少是多少,并于某处岸边租个庄子房屋集中储存,然后在江边临水处打暗号,暗号自然是事先统一定下,林源济一看就明白,即提议停船上岸观风或采买土仪,大楼船靠定会吸引闲人围观,而柳眉儿跟随林雅青上岸,一眼就能看见人群中的熟脸,主仆跟着熟人边走边玩,去到储粮之处,林雅青接收了帐册便将原本守看粮食的人全部撤走,然后独自进仓验看粮食,实则增加数量,事成,再换定王的侍卫守粮仓,他们与定王府之间有特定的联系方式,粮食如何运走,她就管不着了。/

    尽最大能力,沿途大概能收集到多少粮食,自有祖父林源济按实际情况斟酌计量,给出具体的数据,用不着林雅青考虑,她只需要按照祖父所嘱,何处该多放出麦子,何处该放高梁粟米,一样样来就行!

    祖孙俩决定先给定王筹粮,倒也不是因为林雅青有可能将来嫁进定王府,而是考虑到冬天临近,西北寒冷之地,军民承受风雪欺凌已经很可怜,再要忍饥挨饿,那日子真是难以想像,此去西北路途遥远,得趁冰雪降下之前赶紧将第一批粮食送到西北边关,之后陆续补充的粮食若在路上遇大风雪,耽搁迟缓几天到达也不担心会饿死人。

    林雅青上一世学历史,老师说过一句话令她印像极为深刻:历史上那些战斗力强大的军队,无一例外,都是因为饷粮充足,吃饱饭的兵和饿肚子的兵,谁强谁弱,三岁孩子都能懂!

    潜意识里,她希望定王的军队能够兵强马壮,那可是边防军,不强大怎么能守住国门?放粮时她是有心多给的,但祖父再三叮嘱:定王手下多的是人精,他们也常出来筹粮,哪片土地大概能出产多少粮食,人家心里是有数的,所以绝不可随心所欲率性而为,要依据实际情况办事,别好心办了坏事,无端引起怀疑!

    林雅青只得作罢:人家有钱可以任性,她有粮给不出,也是闷坏了。

    林源济回到家乡,自然是要住回水桥镇林氏族人聚居地的祖宅里,杨夫人却不太想跟着去,林雅青理解她的心思,和祖父商量过,便请族叔林益桥帮忙,借了族人在城里的一处宅子,将杨夫人安置好。

    自此,林雅青便城里城外两头走,在祖宅住两天又进城陪外祖母几日,加之她好游玩,自己专用一乘马车来去自由,半个多月过去,倒是把常州城内外各处名胜景地都玩了个遍。

    这段时日林源济也没闲着,跟随的人只见他成天与林氏族人论说稼穑,展示自己带来的各样种子,亲自去田庄下地指导庄农耕挖田地,搭暖棚播下种子,间或接见这个那个,说是早前派出来打前阵筹粮的,忙得不亦乐乎。

    安王府的人得了安王的话,虽然时刻跟随,但仍要本着尊重之意,等着林源济主动要求他们介入筹粮,奈何林源济自己忙得像砣螺,却根本没有要劳动他们的意思。

    实在按捺不住才询问,此时林雅青那边已准备好,林源济便也松了口,让安王府的人前去城外两处偏僻山庄,将两个月前就开始收集并储存在那里的粮食装载车船,运往灾区救济百姓。

    储存在常州的粮食自然是江南一带筹集得来,数量可观,足足装满十几条大肚船,依照一条船装六百石计,再除去损耗,这第一批就有将近万石,全是稻谷。

    安王府的人兴奋之余,又发了呆:还以为要跟着林源济下乡进山奔波折腾一番才能有所收获,想不到林源济办事有章法,启程前就遣人先下来筹备好,他自己都不用跑,轻轻松松坐享其成!得着这么粮食自然是好事,安王赈灾得力,救济灾民有功,对皇上也好交差,只是,林源济这个老户部尚书用的什么法子,走的什么门路,根本都没弄明白啊!

    江南气候养人风调雨顺,适宜万物生长,自来是鱼米之乡,富庶丰华,在这片肥沃土地上,只要不是太懒,随便抓一把种子撒进地里,也就饿不死人了!因而林源济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粮食,没什么好担心的!

    几日后继续南下往湖广,林雅青和杨夫人没有同船她们得到杨夫人兄长的消息,因太过牵挂,先几天就启程去了湘北。

    进入湖广,林源济没有刻意避着安王府的人,由着他们分几拔人,自行去各个临时粮仓提粮,早已筹得的粮食陆陆续续,全部运走了。

    林源济象征性地探访了几位故友、粮农,将一些粮食种子交到他们手上。

    此时已进入隆冬季节,北风裹冰带雪呼啸而来,林源济来回奔波不小心感了风寒,而定王手下真的找到了杨夫人的兄长和侄子,骨肉团聚不愿分开,林雅青就陪着外祖母留在湘地过年,林源济则领着三个孙子在常州老家,趁年节祭拜祖宗,倒是都全了孝心。

第90章 书信() 
林源济带着孙子孙女离京,走之前对谁都说过归期在年节之前,但他心里的想法只有孙女林雅青了解:既然出去了就不会急着回来,趁着赈灾的名目,把想做的事儿都做好做完!

    因此他们留在江南过年,其实是在计划之内。网首发

    祖孙俩曾有过商量:在老家重新置些产业,修好屋宅,林雅青就留在故乡不必再返回京城,待林源济安排好一些事情,老了也回乡定居,远离繁华喧嚣,过平静安逸的田园生活。

    林源济甚至还向林雅青谈到她的婚事,他直接将好友即王睿祖父的书信拿给林雅青看王老爷子明确表示要与林家结亲,适婚人就是王睿,林家有几位姑娘,让谁嫁进王家都行!林源济经过考较对王睿十分满意,他就是想把林雅青许配给王睿。

    林雅青还没表态呢,楚国公府闹了那一出,定王强势宣告非林雅青不娶,这事便彻底给否了。

    林源济深深惋惜,明白王睿再不能沾这个边儿了:林雅青之前虽与两位亲王有牵扯,但那已成过往,若她默默无闻,悄无声息地嫁与王睿倒也能平静过一辈子,可如今重新被定王提溜出来,这样的名声只会连累王睿,小伙子才识不凡,将来是一定要走仕途的。

    与定王抢夺姻缘,王睿没那个资格和能力,林源济也不能够让他为了自家孙女毁掉大好前程。

    林雅青的婚事目前就只能这么着,走一步看一步顺其自然了。

    林源济很无奈,好在孙女历经变故,心境变得豁达了,性情也明朗许多,能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不会轻易陷于困惑,这点令林源济十分欣慰。

    祖孙在故乡江南过了个安乐年,远隔万里之遥的京城自然也不会因为少了他们几个而缺失节日氛围,相反,今年林府的年节过得依然热闹欢乐,喜庆之气似乎比之往年还要浓厚几分。

    林源济虽不在京城,有定王府精心训练的信使快速传递书信,家中事甚而京城形势他都能了解清楚。

    林廷安和林廷佑兄弟俩当了多年的官,惯在官场上应酬,家中经济运营等庶务他们是不管的,只安心养伤,如今伤病应该基本都养好了,又有林谨知等晚辈成长起来,更用不着他们操心什么,每天只是接见客人,读书清谈,再来就是为儿女之事作作主。

    比如林雅兰与贺家的亲事,林雅青受林雅兰请托,在祖父跟前帮忙说话,林源济最终答应了,写一封信交待林廷安和林廷佑具体操办,林、贺两家已定了亲并择好婚期。

    还有林慎知、林博知,林慎知和林雅兰一样的情况,原是在着议亲的,林府出事女方家就缩了头,所不同是林雅兰念着贺献,而林慎知没见过那位与他议亲的女子,就根本不当回事,因此腊月里有媒人上门,林老太太和二太太沈氏瞧着不错,伯父和叔父点了头,婚事便定下了。

    林博知的亲事是林老太太作主,林老太太的意思,既然定王与六丫头的婚事又算数了,那总不能赶在做哥哥的前面,因而急着为林博知说亲,林源济对此不置一词,让林廷安自己做决定,林廷安眼下只此一子,十七岁了,也该谈婚论娶,有老母出面张罗,便顺势给他定下了事。

    小儿女喜事之外,另一件令林家人注目的便是林廷训那边传来的消息。

    林廷训流放到了澹州,酷热之地,听说大病了一场,原本胖大肥硕的人瘦成了人干,不过最近有人给他治好了病,林谨之派去的人也能够接近他,还需得在那边苦捱几年,这辈子官是别再想当了,若要归家与亲人团聚,还是很有盼头的。

    为了这一桩,林家人特别是二房那是无比的欣喜啊。

    京城至江南信使往来,承载这些内容的书信大多先入林源济手中,林雅青未必全部看过,安王却是件件桩桩都大致了解,倒不是喜欢打探别人家琐事,他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只可惜他没能看到想看的。

    找不见一丁半点林雅青的笔迹,分不清是失望还是高兴,总之心情很不舒爽。

    林雅青八月底离京,距今四个月,没给他寄过一封信,需要传信时她只是口述,自有身边人替她提笔记写,她手指头都懒得动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