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梁祝劫运榜-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交往的世家子也向这边看来,更不要说作为朋友的祝英台、荀巨伯,以及来看热闹的王兰、王蕙、苏安、谷心莲,各家的书僮马统、四九、银心等等数十人,都挤到练武场西侧,面东观看打斗。

    山伯一看二人相邀,也不推辞,面含笑意地冲着尚未打招呼的众人远远地拱拱手,径直回身,踱步来到兵器架前,一一扫视。

    围观的众人饶有兴致地看着山伯在那挑选兵器。

    山伯停在一排挂着弓的架子前,上面放着春秋战国时的王弓、弧弓、夹弓、庚弓、唐弓和大弓,以及汉朝的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等等,山伯看了看,取过一张七斗的夹(读作加)弓。

    夹弓,古代六弓之一。弓干多曲,射力较弱,宜于射近。《周礼·夏官·司弓矢》:“夹弓、庾弓,以授射豻侯鸟兽者。”郑玄注:“豻侯五十步,乃射鸟兽,皆近射也。”

    众人知道演武场本就不大,如此近的距离,当然不能选择用于守城和车战的王弓、弧弓,也不能选择骑射用的角弓,更不能选择攻击远程目标的长弓,其它用于抛射、斗将、暗杀、群战、步战、水战、山地战、奔袭战,用于射马、射绳索、射吊桥、射信号灯、射传令兵、射主帅等的各种弓箭,也不适合在此使用。

    况且山伯尚未入品,开不得一石弓,只能选择这种不需要太大拉力的弓。

    现在山伯选择了以前三敌一时也在用的夹弓,这没错!但这次怎么会选择七斗弓而不选择以前常用的六斗弓?是他这次对自己的眼界和推算实力有了信心,能以较少的箭就能达成目标,还是臂力有所加强,能射出更多的箭?

    山伯没有理会众人疑惑的目光,将一个箭囊背在身后,接着向箭看去,微微沉吟,就见他双目中由河图、洛书拆解出的黑点白点和纵横斜线,不断地浮现、变幻重组,最后才抽出一支极细直的竹枝,放在手心从头到尾轻轻抹过,这竹枝就镀了一层紫色的光膜,山伯又从旁边取过毛笔蘸了墨水,在上面写了数行字,这竹枝投在地下的光影就消失了,只剩下了淡紫色的光华,这种光华是儒气,没入品的人是看不到的。

    无影箭,成!

    制成了一支无影箭,也消耗了山伯体内五成的儒气,没入品之前使用此法,太消耗儒气了!

    如果入了九品,制作一支无影箭,信手可得!

    用儒气包裹凡物,哪怕是一朵花、一片树叶,也会有不可思议的功用!

    既然入品能有如此好处,很多人殚精竭虑地制造入品的机会而不可得,但为什么山伯又数十次地压制儒气,推迟入品的时间呢?

    不得而知!

    箭成,山伯歇息了片刻,又用毛笔在光箭上写了数行字,这一动作引得大家侧目不已,山伯上次选的第一支是专门射锁子甲的穿耳箭,这次不但改为无影箭,竟然还在上面附带功能,这种功能是什么?

    大家的期待越发的高昂了!

    山伯缓缓抬手,将无影箭认真、小心地插到背后的箭囊中,又从兵器架上拿起一根铁条,这次儒气包裹后,却是化为了一支大黄箭,飞将军李广常用的那种曾经“没在石棱中”的重箭!

    第三支箭,是能半空偏向的鳅羽箭,此箭的头部像一条不时扭/动的泥鳅,每扭/动一次,箭尖就转向一次,带动后面裁剪过的箭羽,也跟着偏转!

    山伯又凝神静思,一点意识就附在了箭尖上,这样,这支鳅羽箭就可随心而动!

    第四支箭,鸣镝箭!

    第五支箭,隔山箭!

    第六支箭,穿耳箭!

    第七支箭,落英箭!

    第八支箭,暴雨梨花箭!

    第九支箭,丹爆雷符箭!

    大家的目光,包括场中的王蓝田和秦京生,以及马文才,都随着山伯的动作,分析他选取长箭的目的。旁观者分析是为了与自己的所学验证,能掌握另一种破解此战的方法,而立在场中的三人也在分析,王、秦二人是想更好地和山伯配合,而文才则是想洞悉山伯的作战方法,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随着山伯选取的箭支越来越多,大家的目光也越来越亮,神情也越来越兴奋,都想立刻就猜测出他出箭的目的和时机。

    看来这次又能看到一场别开生面的战斗了!

    山伯一边制箭一边调理,最后又选择了两支箭,看了一下剩余的尖锥箭、大习箭、凿头箭、月牙箭、三叉箭、火油箭等,摇了摇头,慢慢地走到场地的边缘站定,待发现已经恢复了全部的儒气,这才向场中的三人点了点头!

    王、秦二人见了,神情肃然,收了儒气,身上的兵家杀气缓缓提升,覆盖全身!

    对面的马文才见了微微点头,心道二人的实力果然又有提升!

    此时二人沐浴全身、铁血颜色的兵家杀气,已经升至接近九品了,但这还是不够,就见兵家杀气似升未升,任凭二人如何努力,也没有进入九品境界!

    瞬间,秦京生手持圆盾背负身后如龟,王蓝田手持蛇鞭缠绕盾面如蛇!

    两件武器合璧!

    玄龟、腾蛇在铁血颜色的包裹下,爆发出一阵剧烈的扭曲,搅得铁血杀气浮沉翻腾,待到气息平稳,铁血杀气缓缓收敛,一个庞然大物趴伏、雄踞在众人面前!

    此物有丈二方圆,龟甲上有山一般的高峰,细细尖尖,前部的蛇头高高昂起,后部的尾巴又细又长,四肢粗壮有力。隐隐可见龟甲内两道人影并肩靠拢,伏在地面,操控着玄武在场地中央游/走!

    注:汉代一尺等于23。1厘米,魏晋一尺等于24。12厘米,隋唐一尺等于26。7厘米,十尺为一丈。一丈二约为2。89米。

    玄龟合腾蛇,玄武出!

    玄武合击术,九品!

    王蓝田、秦京生二人未达九品境界,但是玄龟腾蛇合璧,勉强进入九品,而且,只能持续一炷香的时间!

    这也是马文才给他们三人一炷香时限的原因,不入九品,就连打斗都没用兴致!

    马文才也不犹豫,手中环首刀向前一劈,刀锋散发的铁血光芒一闪之间,就砍在玄武后背的甲壳上,“咚”的一声闷响,玄龟的甲壳如水波一般荡起一圈圈涟漪,却是把这一击挡住了!

    “不错,不错!比上次又有进步!”

    马文才哈哈一笑,越发的兴奋,左手钩镶护在胸前面部,右手环首刀高高举起,就要全力下劈!

    忽然他的气势一泄,神情绷紧,在他的左前方,山伯已经张弓引箭,瞄准了他的面部!

    留下三分戒备,马文才继续与对面的玄武斗在一处!

    弓箭引而不发,最有威慑力!

    马文才见山伯始终在场外不断地游移,弓箭不时地瞄着自己的要害或者刀势最薄弱之处,每次想要积聚气势全力一击,总是被山伯的弓箭瞄准,导致气势下泄,限制在九品的修为又被收回了三分防御,而玄武又最重守势,腾蛇时不时的抽空吞吸自己的气势,所以场面一时胶着起来!

    山伯没有入品,王、秦二人形成的玄武合击入品后,山伯要在场边缘远距离策应,没办法随着一起入品。

    文才的兵家被压制到九品境界,按照约定不得对未入品的山伯出手,只能任其射箭,如果是入了品的人处在山伯的位置,马文才就可同时攻击三人了!

    “哼!我就不信你不放箭!”

    文才想到这里,将全身的气势凝聚刀锋,向着龟背就是狠狠砍下!

第10章 易道之威 大黄重箭连穿耳() 
“嘣!”

    一声弓弦轻响,眼中点点卦象聚聚散散,分分离离,不时在场边缘处移动,寻找角度的山伯,终于看到了时机,果断放箭!

    无影箭,由极细的竹枝附以儒气而成,箭出,无影!

    无影,即无形!

    无影无形,即不可捉摸!神秘莫测!

    虽然普通人看不到箭支,但是文才即便是只有九品修为,仍旧能感受到飞来的箭矢!

    马文才哈哈一笑,后跃一步,收了刀势,凝神戒备!

    玄武见状,瞅准了时机,迅速地爬过去,高昂的蛇头照着小腹就狠狠咬下!

    马文才一边戒备,一边后退,可是始终不见无影箭飞来,不由跳到一旁,就看见无影箭慢吞吞地向他刚才所在的位置射去!

    无影箭,无形无形,竟然还附带了延迟前进的功能,也不知何时才能冲到自己的面前!

    文才一见不足为虑,就照着还未收回的蛇头挥刀砍去,就听“仓啷啷”一连串的响动,刀鞭相碰,鞭上的倒刺刮的刀刃响声不断。

    长鞭所化的蛇头被砍的向后倒去,轰然砸入了龟甲上的山峰谷底。

    “哧溜”一下,蛇头蛇尾龟足缩入龟壳,只余一幅厚重的龟甲任凭文才一刀砍下,一阵水波荡漾,龟甲上的山峰被扫断了几支,随即又有新的山峰生长出来。

    文才冷笑一声,见那支无影箭仍旧在三丈之外,慢吞吞地向五尺外的身侧飞行,而场外的山伯左手握弓,垂在身侧,右手背在后背,正悠闲地在场外散步!

    “耍我!”

    文才心头一股怒火飞出头顶,经过大脑时,将脑海中的理智焚烧,一时间双目中尽是赤红的火焰,他左手钩镶抵住袭来的蛇头,右脚飞起,重重地踢在蛇头和龟壳连接处,将龟身踢得直立了起来,玄武两条粗壮的后退探出,腾腾腾地向后倒退了数步,总算没有仰到后面去,没有四仰八叉!

    趁着马文才的视线被龟壳挡住的机会,山伯迅速抽出第二支箭,大黄箭!

    引弓搭箭之际,还未射出,众人就感觉山伯周围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树林,里面黑暗、阴沉、寒冷、荒凉,似有洪荒怪兽潜藏,叫人情不自禁地打着冷颤、哆嗦,寒风夹带着黄沙呼呼地从林中吹出,刮起地面茂密的杂草,如海浪一样起伏不定,而山伯原本高瘦的身影,和煦的笑容,仿佛都看不清了,被笼罩在一片阴暗中,他的胡服不见了,代之以顶盔贯甲,腰悬宝剑,一身将军的装备!

    众人都有一种错觉,好像就是飞将军李广,而非山伯,正在拉动那张举世闻名的神弓,灵宝弓一样!

    公开满月,松手!

    箭似流星!

    大黄重箭如流星赶月一般向行动迟缓的无影箭飞去!

    第三支箭,箭尖像是一个乌黑滑溜、不时扭曲的泥鳅,箭羽残缺,破破烂烂,不对称,更不完整。

    第三支箭,鳅羽箭,随后而至!

    就在文才被怒火焚烧了头脑,听力、视力有了短暂下降的情况下,大黄箭追上了距离文才还有两丈距离的无影箭,全身而入,接着鳅羽箭也射入了大黄箭之中!

    无影箭被大黄箭射入,正中箭杆,将其剖为两半,而上面的无影箭气,则包裹在大黄箭上,这样大黄箭就有了无影箭的隐身之力!也有了鳅羽箭控制箭身转向的能力!

    一息,仅有一息的时间,大黄箭外的无影箭气就会消失殆尽!

    而立稳了身形的玄武,两条粗壮的后腿及一条长尾撑地,就势向前倾倒,向着马文才狠狠拍去,同时蛇头高高昂起,防备着马文才的倒戈一击!

    马文才碍于巨大的惯势,并不想以力角力,不得不后退数步!

    “轰”

    巨大的一声轰鸣,龟甲狠狠地拍在地上,带动烟尘四起!

    一息后,大黄箭外的无影箭气耗尽,大黄箭终于露出了獠牙,带着特有的破空声,呼啸而来!

    再过一息,大黄箭上的大黄箭气就会耗尽,仅余鳅羽箭射向马文才!

    鳅羽箭控制着大黄箭身,绕着马文才盘旋了一圈,从玄武背甲的山峰上穿过,当马文才挥动环首刀砍向上空飞下的蛇头时,就见一点寒芒从烟尘中闪烁了一下,立至右手腕部!

    习惯性地挥刀继续砍向上方的蛇头,躲过此箭的射击,左手钩镶刚刚抬起,就见大黄箭已经呼啸着从右腋窝下穿过,一箭,仅仅一箭,就射穿了马文才的护身兵家杀气!

    “噗”

    一声闷响,飞将军李广用的大黄重箭,重重地刺在马文才的胸口上!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这是出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描写汉代名将李广神射的诗,这里引用时并非是人物在对话,如果晋朝的人在念唐朝的诗,是我不懂历史了!现在只是描述小说,引用是为了让文章更有气势,不算我无知吧?

    就连石头都能没入的大黄箭,刺在马文才盔甲上,当然能一击致命。

    不过,此时大黄箭的材料只是一根钝头的铁条,而马文才用兵家铁血杀气覆盖的护体铠甲,也仅仅是木片制作,按照道理讲未入品的山伯,射出的箭是无法对文才构成威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