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了还不懂事,走,莫在乌烟瘴气的地方待了。”
李素求之不得,闻言毫不犹豫地赞同。
堂内程咬金和尉迟恭二人打得昏天黑地浑然忘我,李素牛进达和李绩三人招呼都没打,大摇大摆便离开了程府。
出了程家门,没多远便是李绩府邸,都是开国功臣,住的地方并不远。
李素三人走了一会儿便进了李绩的家门,李素先按礼数分别拜望了舅母等长辈,这才进了前堂,三人宾主而坐。
李绩捋了捋青须,道:“子正,你牛伯伯不是外人,老夫便敞开说了,功臣画像一事在长安城里闹出不小的动静,尤其是有从龙之功的军中将领,更是对功臣画像分外眼红,今日程老匹夫算是开了个头,不过你万莫蹚这浑水,这滩水深不可测,一不小心会罪人伤己,届时得不偿失。”
牛进达在一旁连连点头赞同。
看着二人关怀的目光,李素心中感动,李绩是自己的亲舅舅,牛金达是自己的授冠人,二人对自己的关怀委实是真心实意,不掺半点虚假的。
“是,外甥谨记舅父大人教诲。”
李绩看着他,笑道:“你的前途不可限量,未来的成就或许比老夫更高,咱们李家眼看要家族兴旺世代公侯了,越是如此,子正你越要言行谨慎,不可轻易涉险,凡事求个稳妥,宁可退步妥协,亦不可冒进”
李素笑着应是,心下有些奇怪,恐怕李绩这番话不仅仅是指功臣画像一事。
一旁的牛进达迅速与李绩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道:“前阵监察御史冯渡被刺一案闹得满城风雨,因事涉储君之争,我等军方老将俱未发一语,毕竟我们手握兵权,在军中多少有些威望,若贸然插手必是帝王大忌,不过此案从头到尾我们都看在眼里,此案涉及晋王与魏王,恐怕与子正你也脱不了干系吧?”
李素一惊,这事他做得很隐秘,除了身边极少数人外,别人断无可能知道,实不知牛进达和李绩是如何得知的。
见李素表情犹疑,李绩笑道:“我与老牛皆是你最亲近之人,今日堂内只有我们三人,你有何不敢承认的?”
李素咬了咬牙,索性痛快地道:“是的,此事是我所为。只不知二位长辈如何知道的?”
牛进达叹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察觉你与晋王来往甚密,晋王年幼,在朝中素无根基,魏王势大,朝中门卿如云,甚至连长孙无忌都偏向魏王,晋王身陷命案,却莫名其妙赢了魏王,而且连山东士族都出来为晋王担保,若说晋王身后没有高人指点布局,他怎么可能从此案中脱身?更何况,此案过后,魏王被陛下罚闭门思过,晋王的地位却一飞冲天,愈得陛下宠爱,二子夺嫡,晋王大获全胜,背后必有高人,老夫与你舅父私下揣度,皆认为除了你,旁人不可能有如此手笔出奇制胜。”
李绩眼中露出复杂之色,似是欣慰又是责怪,良久,悠然叹道:“果真是好手笔啊!其中过程老夫并不知,可是单看结果便已钦佩万分,魏王挟长孙无忌和朝中半数门卿之威,将晋王几乎置于死地,如此劣势之下还能完美翻盘,反败为胜,委实精彩之极,更难得的是你心中有仁念,明知开口能请动我们这些军中老将,行事起来事半功倍,可为了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安危,楞是在我们面前不提一字,将我们瞒得死死,这份胸襟,这份担当,这份谋算,老夫似你这般年纪时自问做不到。”
李素羞愧道:“小子行事冲动孟浪,让二位长辈担心了,皆晚辈之过也。”
李绩摆了摆手,道:“过程我们便不问了,必然也是有惊有险,况且我等手握兵权,宫闱之事知道得越少越好,老夫单只问你一句”
“舅父大人请说。”
李绩和牛进达互视一眼,李绩神情忽然变得严肃凝重,放低了声音缓缓道:“你果真欲辅佐晋王争夺东宫之位?”
李素沉默片刻,道:“是,小子确有此意,而且此意已决。事实上,冯渡被刺一案从头到尾都是小子炮制出来的,为的就是达到如今的现状,魏王失宠,晋王重用,再将山东士族拉到晋王的战车上,如今晋王的赢面已经很大了。”
李绩叹了口气,道:“此事你确实办得漂亮,可老夫还是不赞同你参与储君之争,太凶险了,一子落错,满盘皆输,输的可是你全家的性命啊,今日你胜了半子,明日焉知不会棋差一着?难道你没有想过输了以后的下场?难道你不怕自己的行径被陛下知道?陛下纵然再宠信你,也断然不会容许臣子参与争储之事里面”
李素笑道:“小子猜测,当冯渡被刺一案水落石出时,陛下恐怕已经知道我参与其中了”
李绩一惊,急忙道:“何以见得?陛下若知你参与其中,为何没有究你的罪?”
李素道:“舅父大人方才也说了,魏王势大,朝中门卿众多,已然独成一系,古往今来的帝王没有谁乐意看到臣子结党独大的局面,这是非常犯帝王忌讳的事,在冯渡被刺之前,我估计陛下已经对魏王心生猜疑了,所以才敢布下此局,让晋王趁机上位”
李绩毕竟老谋深算,闻言顿时露出明悟之色:“你的意思是,陛下故意纵容你私下所为,他也想让晋王上位?”
“是的,帝王之术的根本,其实就是‘制衡’二字,左右平衡才是最稳妥的,朝堂派系失衡,强弱差距太过明显是帝王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陛下是雄才英主,尤其看重自己对朝堂的掌控,他绝不能容忍某一派势力越来越强大,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行,一旦有了苗头,他便会扶起一派,打压另一派,务求在有生之年维持这种左右平衡的局面,才能令朝臣对皇权和帝王心生敬畏”
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收藏笔趣阁:。 网址:
第八百五十四章 两家兴亡()
稳定天下和朝堂最基本的手段便是平衡,帝王术即是平衡术,古往今来王朝更迭,用以稳定天下者,皆倚仗此术。
“平衡”意味着分治,有左有右,帝王居中不偏不倚,不使一家独大,不使臣权过盛,拉拢一方打压另一方是帝王的拿手好戏。
李世民是雄才伟略的英主,他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对外征战的百战百胜,更重要的是他用帝王之术平衡了朝局,突破了世家门阀统治地方的桎梏,将朝廷仁政推行到民间的同时,也加强了皇权的集中。
帝王终其一生,使得最拿手的便是平衡术,从打压关陇门阀,扶持山东士族,到尚书省设左右仆射双宰相各为牵制,所以李素猜测,在皇子夺嫡露出苗头时,李世民选择了同样的做法,毕竟魏王李泰这些年结交关陇门阀,朝中大肆结党等行径,李世民早已有所察觉并渐生不满,打压魏王是大势所趋,不得不为,再怎样深爱自己的儿子,皇权社稷永远排在儿子的前面。
猜测并非毫无道理的,事实上冯渡被刺一案最后逆转,李世民若有心追查到底的话,李素可能会无可避免地暴露出来,毕竟世上并没有天衣无缝的阴谋,不论看起来如何完美,终究都是有漏洞的,可是案子逆转之后,所有针对此案的追查一夜之间全部停止,李世民的目的仿佛只要洗清了李治的嫌疑便足够,没必要再查下去,这实在不符合李世民的性格。
李素松了一口气,然后每天躺在院子里的树荫下琢磨,不仅思索自己所有布局里可能存在的漏洞,同时也不停揣测李世民的心理,最后终于得出这个结论,——李世民不继续追查,是因为他要制衡,魏王的表现已令他生出些许忌惮了,所以他需要另一个皇子站出来与魏王抗衡,而晋王李治,无论大小长短尺寸,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冯渡被刺一案里,作为李治最亲密的朋友,李素在里面做过什么谋划过什么,对李世民而言并不重要,他看到最后逆转的结果,事实证明李素有能力辅佐李治,一个在朝堂孤掌难鸣的皇子身边有李素这样的人才辅佐,本身也很符合李世民的心思。
想通了这些道理,李素不禁摇头慨叹。
帝王家中果然无情,时时刻刻把父子亲情挂在嘴上,可李泰和李治终究还是李世民手中的一颗棋子。
李素花了很久的时间才想通这些,但显然李绩和牛进达并未想过这么深远。
“陛下刻意为之,欲图制衡?”李绩深拧眉头,飞快与牛进达对视一眼。
牛进达神情凝重道:“子正果真确定么?毕竟朝野内外皆云魏王是继大统的唯一人选,就算冯渡被刺一案令魏王失了圣眷,大家也都只认为是暂时,过段时日待陛下消了气,圣眷仍会恢复如初的,而你说的制衡”
牛进达不解,李绩却似乎明白了什么,与李素相视一笑。
“小子认为,时至今日,魏王恐怕已争储无望了,晋王才是继承大统最合适的人选,至于原因,并非表面的手足相残,而是更深远的门阀士族之争,甚至可以延伸到大唐未来百年国策,简单的说,魏王走偏了。”
牛进达虽然性格敦厚,却毕竟是朝堂沉浮多年的老将,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李素只稍稍提示了一下,牛进达便豁然明白了。
“关陇门阀与山东士族?”牛进达惊讶地吸了口气,然后叹道:“若照这么说,两位皇子储君之争或许真是陛下刻意为之,造成如今互相制衡的局面”
李绩叹了口气道:“只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更何况东宫储君之位空悬久矣,陛下若再不从速决定,恐大唐朝野人心动荡不安,毕竟储君是国之根基,不可久悬呀,这个制衡的局面陛下打算维系到何时?”
李素沉吟片刻,道:“小子猜测,陛下制衡两位皇子的目的,或许是为了东征,陛下御驾亲征高句丽已是无可逆转了,那时国中必须有皇子镇守监国,也需要别的皇子与其制约,太子之位虽说重要,但在陛下的眼里,如今世上的任何事都没有东征重要,御驾亲征时维系大唐国内平稳的政局才是陛下最需要的,所以我猜测在东征结束之前,陛下很可能仍让东宫之位空悬,待到东征一战功成,陛下挟大胜余威回朝,那时再宣布东宫人选便无人有异议了,两位皇子储君之争陛下可一言平之。”
李绩和牛进达沉默半晌,李绩点了点头,道:“老夫枉活数十载,却不如你看得深远,真是后生可畏啊”
李素笑道:“小子太懒,喜欢躺在院子里瞎琢磨,这些想法都是没事躺在院子里猜的,至于对错,要看日后朝局变化才知。”
李绩盯着他的眼睛,神情凝重道:“如此说来,你决意辅佐晋王了?”
李素点头,肃然道:“晋王,未琢之美玉也,值得我辅佐,我相信将来他能创下不逊陛下之千秋功业。”
李绩叹道:“当初老夫便觉得你踏入朝堂太危险,唯愿你不偏不倚,莫蹚浑水,可是没想到你还是卷入了凶险的是非之中”
李素笑道:“再老实的人终归也有一两个敌人的,我这一生若只是朋友遍天下,未免太无趣了,既然决定辅佐晋王,纵是天下皆敌,我亦愿往矣。”
李绩神色愈发严肃,久久沉吟不语。
牛进达看看李素,又看看李绩,然后不说话了。
他知道李绩问这句话的意思,这不仅仅是关心李素,众所周知,李素是李绩的外甥,在外人眼里,李素代表的就是李绩,两家实为一家,所以李素的决定关乎两个家族的兴亡,现在二人之间的谈话,等于在决定两个家族未来的走向,牛进达虽是李素的授冠人,在这个家族存亡的大事上,他实在不便插言了。
李绩眉头蹙得紧紧的,李素的决定他并不赞同,对他来说,不论支持哪个皇子,都犯了李世民的忌讳,李绩又是手握兵权的武将,在争储这种事上身份尤其敏感,最好的办法便是袖手中立,不偏不倚。
可是偏偏李素却做出了辅佐晋王的决定,如今李素的官爵不小,在朝堂中的分量不轻,所以李素的决定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李绩,令他犹疑踟蹰不已。
仿佛看出了李绩艰难的挣扎,李素主动笑道:“舅父大人勿忧,小子以为,此事舅父大人最好莫参与进来,您是武将,身份太敏感,若被陛下察觉,恐怕会给咱们两家惹来杀身之祸,辅佐晋王由我一人足矣,将来晋王若成事,外人眼里咱们两家其实是一家,自可分沾雨露,若然事不成,则冤有头债有主,舅父大人在军中威望颇深,此事又没有直接参与,想必无论陛下或是未来的新君都不会为难舅父,那时小子一家老小便靠舅父大人照料了,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李绩不满地瞪着他:“你觉得老夫贪生怕死不敢担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