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介绍,大禹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在会稽山,也留下了大禹陵。当然,这个年代太过久远,这个大禹陵是考辨得来的,并不是像什么十三陵一样考古掘那么明晰。

    走过几百米的步行通道,然后是一个广场,广场上有图腾柱和九鼎台等等建筑。大禹陵最主体的建筑就是禹庙,在禹庙前面,有一个水池,叫禹池,上面有石桥。

    大禹陵的整体是比较恢弘的,沿山势而建,是一组大型建筑群,除了大禹庙,还有大禹陵碑亭,禹祠等。

    禹庙最早是南朝时候建的,南朝宋齐梁陈,确切地说是梁朝。大禹的是非功过众说纷纭,但治水一直作为主流被大多数人传颂,又是华夏第一个正统王朝的缔造者,所以来大禹陵的游客不少。

    出了大禹陵,溜达着走出会稽山景区的时候,文佳笑问唐易,“你这学历史的,对大禹了解多少?”

    唐易摇摇头,“夏朝的历史文字记载和实物佐证,留下来的太少了,只有少数的青铜器和甲骨。后人倒是有些记述,包括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有不少,还有后来的史书,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不过,大致推断一下,大禹在禅让制的时代背景下,成功让自己儿子即位,改成了世袭王朝,所以除了所谓的功绩,心机应该也是很深的。”

    高太明也很感兴趣,“也有说,大禹是禅让给了伯益,然后大禹的儿子启杀了伯益自立。还有说,伯益和启都是贤人,后来伯益拱手相让,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但是,上古历史,一直扑朔迷离,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说法。我更想听听你的看法!”

    唐易看了看两人,“你俩这是去了地方,空手而归,从我身上找乐子是吧?”

    两人哈哈大笑,唐易也跟着笑笑,“行,我说说我琢磨的,就当故事听吧。”

    “其实说历史从某种程度上就是说人,是人就离不开人性。”唐易接着说道,“在很多历史文献里面,都提到了一点,禅让下一个接班人的时候,舜继承尧,禹继承舜,都会先推让一下,甚至躲一躲,但是最后还是要当!这算什么呢?这不单纯是虚伪,这是手段,既能接班又能告诉天下人我很谦虚我有德操的手段。”

第1221章 大禹让位() 
♂,

    “都是有手段的人,就别说得那么纯粹高尚了。”唐易皱了皱眉,“当然了,也可能是我理解不了那种高尚。”

    “比如,舜杀了鲧(gn)。虽然鲧的确有错,但鲧毕竟是禹的父亲。”

    舜为什么杀鲧?治水不成。他死了之后,儿子大禹继续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了。

    但是后世呢,也有别的看法,比如《离骚》里说,“鲧婞直以亡身兮”。这是说他因为耿直不阿而导致被治罪。那如此说来,舜就是一个暴君,当然领导才能不可能没有,但是最起码脾气暴。

    不过,这种上古历史,实在是没有确凿的史料,各种文献相互矛盾的地方比比皆是,只能自己梳理推断,所以唐易才对他俩说,当故事听。嗯,重要的事情说一遍。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是大禹依然对舜很尊崇,哪怕是他上位之后,也没有半点对舜不利的言辞。”

    “太高尚了!但真的是因为高尚吗?最起码,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说舜是暴君,或者说舜有问题,那么大禹这个接班人,不就成了暴君选定的么?就仅从这一点来说,大禹为了名正言顺接手王位,也必须继续供着舜,哪怕舜死了。何况,舜又是尧选定的,又在位那么多年,地位和威望非常稳固。”

    “他对王位和权力看得如此之重,死后拱手让给外人,应该不是心中本意。但是禅让制不是随便就能改变的,他自己就是因为禅让得位,所以也不能亲手废除。”

    大禹选的第一个接班人,不是伯益,而是伯益的父亲皋陶。

    皋陶这个人,本来和大禹名气一样大,尧、舜、禹、皋陶,被后人称为“上古四圣”,可见一斑。而且皋陶还被推为华夏司法的鼻祖。

    但是皋陶年纪太大了!甚至有说法,皋陶比大禹年纪还大,他在尧舜时期就开始工作,而且还是帮助大禹登上王位的有力人士之一。

    往深里想,指定一个年纪这么大的接班人,这是想干嘛?同时再回头从表面上看,选皋陶,除了年纪大,没毛病,确实德才兼备,而且功劳也很大。

    果然,一切是按照正常规律发展的,皋陶死在了大禹前头。

    既然如此,那么再选一个就是了,这么大年纪的人都能选,这选择面还是比较宽的。

    但是大禹偏偏选了皋陶的儿子伯益。

    伯益也是个贤能之人,而且也有功劳。不过,在有的历史文献里,却这么评价伯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意思是,你跟着大禹时间太短,换句话说功劳太少,老百姓不买你的账啊。

    “我觉得这个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位子。这个接班人的位子,老子死了,是儿子接任的。这又算什么?这说明接班人是继承的!我猜,大禹已经是在制造一些东西了。”

    当时的人能从中揣摩出什么,不知道。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总结过。他说尧舜禅让,挺合理,为什么呢?因为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都“不肖”。所以禅让给其他贤能的人最好。

    但是启不一样,“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启贤,唐易说到这里笑了笑,主要是他想到了现在的一个音乐人。

    而且,还有文献称,即便是“不肖”,但是尧舜当年仍旧有传位给儿子的想法,只不过遭到了身边重臣和各大部落首领的反对,最后没成。

    但是大禹,手段很高明。他先埋了伏笔,做了铺垫,同时在实力方面努力地培养启,辅之人力财力。

    比如《韩非子》说过,大禹死之前,要将王位传给伯益。但是呢,启的人不愿意,最后才想办法干掉伯益从而让启上位。

    这说明,启已经有了自己的利益集团。当时所谓的王位,其实就是个部落联盟首领,而启建立夏朝之后,才是真正的王位。

    而《战国策》说得更直白,大禹活着的时候,号称接班人是伯益,但是给他的权力却不多,同时让儿子启坐了有实权的位置。临死的时候,又说,我儿子启“不足以任天下”,伯益你来干吧!

    伯益登上虚位,结果“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而且这里还有句评论: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高,实在是高!我是因为禅让制上位,但是我儿子不是!而且,接班人的位子,不也是儿子接了老子的么?那么我儿子接我的位子有什么不可以?伯益上位了,但是却干不了,为什么不能再退位?至于是死是活,都退位了,谁还敢管?”文佳此时忍不住“替”故事里的大禹说了一句。

    唐易笑了笑,“如果禹不想让启上位,早就给伯益安排好,同时不让启组织力量,启是不应该有机会的。”

    启上位之后,建立了华夏第一个有世袭制度的王朝。从此不存在禅让了,谁也别想了,这位子,以后只能我的儿子来坐!从此之后,直到清朝灭亡,君王之位一直都是世袭!

    “虽然皋陶和伯益的父子关系存在争议,但是即便不是父子,你说的也很有道理!”高太明点点头,“夏朝的王姓是姒,大禹时代虽然已经是父系社会了,但是有的部落还保留了一些母系氏族的生活方式。夏朝这种世袭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母系氏族的彻底终结。”

    “老高我发现你挺有意思,我在这里当故事听,你弄起学术来了!”此时已经走出景区,文佳招手叫车时又叹了一句,“唉,听完了故事,又想起白跑一趟!昨晚我都没睡好,下午我主要就补觉了。”

    回了酒店,吃了午饭,三个人下午都没出去,各自在房间休息了。

    眼看快到晚饭点儿了,唐易正准备出门叫他俩出去吃晚饭,突然间电话响了起来。

    拿出一看,居然是刚存的老汤的号码!

    唐易接了,听筒里传来了一阵笑声,“小兄弟,你人还在绍州吧?”

第1222章 昌化鸡血() 
“在,不过老兄你挺会打,说不定明天就走了!”唐易应道。

    “别走啊,有笔生意做不做?”老汤一听,立即说道。

    “噢?汤先生说的生意是哪方面的?”

    “你擅长的古玩啊!”

    “具体呢?”

    “你见过的春秋古玉啊,不过不是一件两件,而是一批!”

    “也就是没得挑,不单卖了?”

    “这个,原则上是这样。”

    “路子正么?”

    “放心,都是民国乃至之前出土的,传承有序。我是绍州本地人,乱七八糟的生意我不做。实不相瞒,今天有个买家,价钱倒是能出,可我一打听,是古玩行里捞偏门的家族,直接不和他们做了!”老汤说得有点儿多,不过也足以看出他的确是个正当生意人,懂古玉,也以此赚钱。

    要不说这个信息不对称,影响很大。唐易一听,就知道他说的可能就是廖沫儿。

    他现在和廖沫儿的关系很微妙。虽然有了那种事儿,但是里面带了一层“下药”。廖沫儿已经算是比较主动了,但无有恋爱经验,唐易的态度模糊中带着推挡,所以廖沫儿前一阵也没联系他。这次才算是老天爷安排碰的头。

    唐易如果真的要去看老汤的货,肯定要给廖沫儿说一声。毕竟知道了廖沫儿是来做这笔生意,虽然自己是无意中接上了茬儿,但不说明白也不好。再说了,提前打听下情况也好。

    “那好,我去看看。什么时间?”唐易对老汤说道。

    “明天上午十点,我随后发给你地址。”老汤应道。

    唐易还没挂电话,就传来了敲门声。“好,明天见。”唐易挂了电话,开了门,文佳进来了。

    “刚和那个老汤通了个电话,就是廖沫儿要做生意的绍州人。”唐易把文佳让进来,“他们没谈成,老汤约我来谈。”

    “好啊,也算没白来,明天我陪你去。”文佳道,“走吧,吃饭去,请老高吃顿好的。”

    唐易点点头,收拾了一下出了门。

    吃完了饭,三人走出饭店,高太明说明天上午要去本地文物部门照会一下,下午和明天邀请唐易一起逛逛古玩市场。

    唐易正好明天上午要见老汤,这时间正合适,便应下了。

    本来,唐易想早回去给廖沫儿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可是出了饭店,几个人溜达了几步,穿过一条小街走了走,准备走上大路再打车回酒店,这小街旁边有个街心小花园,小花园里面有几条辐射状的甬路,居然形成了一个小夜市。

    夜市里面,大多是些家用的电器,还有五金用具,再就是衣服袜子。不过,高太明打量了几眼,发现也有几个摆着像是老东西的摊子,便提议去看看。

    文佳没意见,“行啊,反正吃得有点儿饱。”

    唐易一听,也不好扫兴。三人一并走进了夜市。

    三人走到了一个摆着瓶瓶罐罐的地摊前,摆摊的是个老大爷,看了他们几眼,呵呵笑了一声,伸手指了指摊子上的东西,没说话。

    唐易大体看了看,没什么能上眼的东西。

    其实,不要说夜市临时摆出的摊子了,就是古玩市场的地摊,现如今也是很难碰上好东西。不光不容易碰上好东西,这东西的档次似乎也是越来越低,大量的普通玉件、手串什么的,也是不值钱的居多。

    玩古玩,有个台阶的问题。行家眼里的差货孬货,比如材质差的,工艺差的,在新手眼里可能看上去还挺漂亮。这个台阶一步一步地上去之后,才会越来越明白什么是好东西。这里面有对艺术的理解,有对文化的理解,也有对历史的理解,是个综合的东西,所以不能急于求成。

    再就是玩到不上不下这个档次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就是明明是我自认为很精通的东西,突然之间面对某一件东西的时候,怎么就拿不准了呢?其实还是功力不够。

    到了唐易这个地步,那基本上都是一眼到几眼的事儿。一眼的东西,要么是一眼假,要么是大开门。几眼的东西,就是相对复杂点儿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也用不着翻来覆去像有些人那样拿着放大镜仔细瞅。

    高太明看了一阵,也觉得没啥好东西,三个人都没和摊主接腔,点点头,便走了。

    其实这个摊上的瓷器,还真有些老东西。但是,老,不代表美,也不代表珍贵。有些东西是文物,却不是古玩。当然了,有些人不会这么分。但一个是“物”,一个是“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