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唐易接过烟点上,点了点头。
饭后,他们去了潘家园。虽说是周末,但已经是下午了,地摊区已经有不少摊子已经收了。
走到一个摊子前,摊主是个瘦小男子,本来想收摊了,见来了三个气度不俗的人,立即停手,“几位,有什么想要的?”
这摊子上多是些玉器,基本都是现代工艺品,也有些仿古的东西,但是工艺一般。
文佳现在也是轻车熟路了,指了指靠里的一个锦盒,“老板,里面也是玉器么?”
“是,这可是夜明珠啊!”摊主把锦盒打开,递到了文佳面前。
里面果然是一颗兵乓球大小的珠子,似玉似石,泛白。文佳就手从锦盒里拿了出来,珠体立即透出了浅绿色的光芒!
文佳拿着珠子,看了看唐易,“我记得你说过,夜明珠,其实就是萤石。”
唐易点点头,“基本上是这样。但是也有其他材质的东西,这一颗,的确是萤石,你捂着看看!”
文佳用手捂住,只在下面留一点空隙,然后从下往上看去,结果,里面黑乎乎的,没了光。
“萤石发光,靠的是集聚散射外界的光。普通的萤石,没了光源,便发不了光。”唐易接口道。
“行家啊!”摊主尴尬笑了笑,“这位先生说的是,不过我这颗萤石质地还是不错的,值得一玩!”
所谓夜明珠,很多记载根据推断来看,就是萤石。但即便是萤石,也分三六九等。最顶级的,颜色鲜亮,透明度高,而且有一定的“储存光源”的能力,从有光处放到暗处之后,还能持续发光一段时间。
当然,传说中也有一些夜明珠,是可以永久发光的,但是唐易在现实中从未见过。
“没意思!”文佳放下了珠子,“谢了老板,我们再转转!”
摊主一见有高人在,自己摊上的东西都不入流,便也没再多说。
三人逛了一会儿,也没发现什么合意的东西。唐易是不着急,司马六挺着急,这可说好了,唐易看上的东西归他和文佳。唐易看上的东西能差了么?
终于,唐易在一个摊子前停下了脚步。
这个摊子上的东西很杂,有玉器,有瓷器,有铜器,还有些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
唐易拿起一个瓷盘看了看,放下,转而又拿起了旁边一只粉彩花鸟观音瓶。
这瓶子个头儿不小,有一尺多高,粉彩细路瓷器。司马六跟着蹲下一看,这胎釉、色彩、画工都不弱!
不过,一看底款,司马六顿时有点儿失望。
“怎么?看不上?”唐易察觉到了,问了一句。
摊主是个老头儿,一直稳坐摊子后的马扎上,吧嗒吧嗒抽烟,只是看着他们,并没有插嘴。
“这一路东西,烫手的太多了。光是这个四字款儿,市场上能见到的,不下百种吧?”司马六接口道。
第1349章 居仁堂制()
♂
摊主听司马六说了这话,脸色微微一变,不过仍旧没有说话。
“呵呵,洪宪瓷。”唐易双手把住瓶子,问摊主道,“老板,快收摊了,给个地板价儿吧?”
“我看小伙子你胸有成竹,真真假假的事儿就不多说了,全凭个人眼力,不过,这件东西可不便宜!”摊主说道,“这居仁堂的款识,是红料双框款,你确定想要么?”
这摊主说得还挺中肯。
这个粉彩观音瓶的底款,是红料双框篆书款“居仁堂制”。
这个款儿,稍微有点儿特殊,因为这就是所谓的洪宪瓷。
一般来说,清王朝算是华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是宣统却不是最后一个帝制年号,最后一个,应该算洪宪。
民国本来已经开始了,但是袁世凯夺取总统之位后,居然又复辟称帝,年号就是“洪宪”。虽然短的要命,不足百天,但毕竟是存在过。
这个洪宪瓷,就是洪宪期间的特制瓷器,也是瓷都御窑厂烧造的最后一批御用瓷器。
洪宪瓷的水准,基本能达到大清官窑的水准。这里面,有过两种款式,一种是“洪宪年制”,另一种,就是“居仁堂制”。
当时,袁世凯派出了一个叫郭葆昌(字世五)的人,督造瓷都制瓷。郭世五是先烧的“居仁堂制”,还没等“洪宪年制”正式开烧,袁世凯就倒台了。所以,“洪宪年制”瓷器存世更少,除了提前烧好的极少数目的“登基”时所用瓷器,基本上是后来民窑仿烧。
这个“居仁堂制”,就成了洪宪瓷的典型代表。
洪宪瓷的年份自然是不够老,不过工艺比肩清代官窑,又有一定的独特价值,而且存世很少,还是有大量追捧的藏家的。市场价格,也是一路走高。
居仁堂,原名海宴楼,是慈禧所建,后来袁世凯称帝后将该殿作为寓所,并改名为居仁堂。
瓷器上除了年号款,用堂款名号,是清代的一个传统,比如什么“中和堂”、“敬慎堂”。袁世凯要的就是这么一个“皇家传统”。所以,在居仁堂制的瓷器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在改元“洪宪”之前,早就做好了准备,据说设置御用官窑,就拨出了一百四十万银元。
这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袁世凯,在民国年间遗留了一个很大的影响,就是货币“袁大头”。“袁大头”在袁世凯死了之后,一直还是硬通货,绵延了几乎整个民国时期。有资料统计,这种银元的总发行量达到7。5亿枚。
“袁大头”在民国年间通行,但是“居仁堂制”的烧制时间,实在是太过短暂,所以虽不能说是凤毛麟角,但也的确很少见。
不过,目前市面上遗留的真品虽然并不多见,但不管是地摊上,还是古玩店里,“居仁堂制”的瓷器却比比皆是。
很明显,假的。
“居仁堂制”的赝品可谓五花八门,就好像刚才司马六说的,光是这种款识的各种样貌,就不下百种。简单想想,洪宪年号一共维持了不足百天,就算加上提前准备烧好的瓷器,这冒出来一百多种款识,难不成一天就换上一两个?所以,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凭空臆造的。
而摊主说的,也就是这个观音瓶的底款,红料双框款,虽然不算臆造,有过同款真品出现。但,却也是仿品最为繁杂的一类。各种框线各种字体都出现过。
地摊上这个观音瓶是篆书款,市面上篆书、隶书、楷书、仿宋等等字体都出现过。每种字体也都出现了很多样貌。
就算单看这一种红料双框篆书款的“居仁堂制”,在地摊上出现的都很多,什么瓶子罐子,盘子碗,笔筒笔洗,都有过。甚至现在那种带盖的大茶杯,杯体印着现代建筑的图案,底款儿还来一个“居仁堂制”!
更要命的是,这个“居仁堂制”,不仅现代有大量仿品,民国年间也有大量从瓷都出来的工匠,仿制这种瓷器。年代接近,手艺接近,更是难以甄别。
所以呢,一般玩家,甚至是古玩贩子,见到“居仁堂制”,如果不是大开门、百分之百确定,基本都是按照仿品来看的。
还有些专家和藏家,干脆来了个省事儿的办法,只要是确定这“居仁堂制”是民国年间的东西,干脆就认定为真品。如此一来,“居仁堂制”就“多”了。
但价格上,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真正的“居仁堂制”,在顶级藏家之间过手,高的能到几百万上下。但是,民国后仿的“居仁堂制”,根据不同器型,不同水准,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坡度也很大。至于眼下的高仿,纯粹工艺品,那是可以批发的。
摊主话里话外的意思,自然是暗含这些个情况。
“我问的是价儿,您不用说这么多。”唐易听了摊主说的,笑了笑。
摊主想了想,“这件起码是民国的东西,我要你五万,不多吧?”
这件观音瓶,胎釉、色彩、画工,甚至包括底款儿,一眼看上去都是很不错的。而且这是“站着的”大器型,如果真是民国高手的精仿,这个价儿不算很高。
但是,这个摊主就这么随便摆在摊子外侧,连个锦盒都没放,很显然开始不是这么想的。
“这底款儿,写法不顺畅,笔画放不开,拘谨,偏软。色彩和釉水的融合也不好。我不觉得是民国的东西。我只是想买件名头够大,样子又能过得去的瓷器送人,五万太高了。”唐易点了一支烟,慢条斯理地说道。听起来说了很多,其实都是一些感觉上的东西,横着竖着都能说。
“你要拿这个送给张总?‘居仁堂制’都烂大街了,这怎么行?”司马六接着就配合了一下。
“张总眼力不行。我说这是民国的,他看不出来的。”唐易说着,站起身来,“不过,太贵了,还不如买件别的真东西呢!”
说罢,转身就走。
“哎?这位先生,快收摊了,给你便宜点儿!”摊主一看唐易这两步走得挺坚决,连忙起身喊道。
ps:感谢teddy08的88元红包,感谢欧阳劲锋的屡屡盖章。借个彩头,祝愿大家都能步步高升,顺风发发。
第1350章 斑驳玉牌()
♂
唐易转过身来,却并未往回走,“你要价太高了,要是只便宜一点儿,我还是不想买!”
“呵呵,那你开个最高价儿吧!”
“大冷天儿的,我也不磨叽,你说五万,我说五千。行就行,不行就各忙各的。”唐易淡淡说道。
摊主想了想,“这样吧,我就加一口儿,不多,图个吉利,五千八!全当您再多赏我一口饭了,行不行?”
唐易看了看司马六,“交钱吧,司马兄,东西是你的了!”
司马六二话不说,直接给了现金。出来之前,他包里是准备了钱的。
离开了这个摊子,走到稍微僻静点儿的地方,司马六开口道,“难不成,这是真正的洪宪瓷?”
“你以为呢?要不是现在洪宪瓷假货泛滥,又赶巧了,哪里去找这样的东西!”唐易微微一笑。
司马六嘿嘿一声,“我就说嘛,一般的东西你肯定看不上!得,这算是白送我几百万!”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博物馆的事儿,你岂不是白送我的更多?”唐易接口道。
“我说,司马兄有好东西了,咱们这转了半天了,我还没到手好东西呢。要是逛到最后再也没了,难不成我俩为这件洪宪瓷猜丁壳?”文佳一本正经说道。
“哈哈哈哈,猜丁壳都出来了,文大师你有点儿风范好不好?”司马六知道他是在开玩笑,“走走走,接下来看到什么好东西我也不跟你抢。”
文佳也没继续开玩笑,一边走,一边接着问唐易道,“你说这民国年间的瓷器,是不是就是这洪宪瓷一枝独秀了?”
“不能这么说,应该说一直到七七事变之前,还是出过一些高品瓷器的。其中官窑或者准官窑有三种,一个就是洪宪瓷,还有一种,是在原清代官窑环境产出的瓷器,一般落‘官窑内造’款儿。再就是五省联办的落‘江西瓷业公司’款儿的瓷器。”唐易解释道。
“还有一种呢!”司马六补充道,“就是民间‘珠山八友’所制的瓷器!”
唐易点点头,“对,基本就这些了。不过这‘居仁堂制’,虽然我觉得是拿得准,但是确实太少了。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故宫都没有收藏到公认的‘居仁堂制’的真品。而民间一些顶级藏家交流的所谓真品,很多都被指出过疑问。就连款识,也都有争议。这种红彩双框篆书款,算是争议最少的。不过,要想出手,这价钱未必能冲到最高,说白了,要看买家认不认了!”
“出什么手啊!我就信你!你说是真的,我就当真的收藏!”司马六摆手道。
唐易笑了笑,继续往前走。这时候,摊子基本上都收了,转了一圈,实在是没有什么好东西。
不过,走到一处店铺门口,文佳却道,“走,进去看看。”
这处店铺,名叫古玉斋,倒是挺直接,卖古玉的。文佳眼下最感兴趣的就是玉器,说完便走了进去。唐易和司马六也就跟了进去。
不过,店里的东西,不是太贵,就是太新。有两件锁在展柜里的汉玉,一件韘器,就是扳指;一件玉璧;倒都是真的,但是标价很高,比拍卖会上出过的高价还高。而且上面标明了:概不还价。
这也难怪,如今的古玉真品,确实也太少了。
剩下的也有真的,清末到民国的小玉件居多。还有大部分,不是仿古,就是新品玉器。
老板年纪不大,看起来不到四十岁,红脸膛,乐呵呵,倒是招呼得挺热情。但是文佳转了一圈,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