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另一把就在匡海生的身上。作为科技处处长,他的权力可谓不小。

    匡海生一边打开鉴定室的门,一边说道,“这青釉石榴尊,我今天也得也仔细看看。”

    “等等,你说什么?青釉石榴尊?”唐易突然说道,“宋代的龙泉窑青釉石榴尊?”

    匡海生对唐易的惊讶似乎早有预料,“你是不是觉得没有看的必要了?”

    龙泉窑,是一个很著名的窑口,因位于浙江龙泉而得名,又以烧制青瓷而闻名。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明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清代停烧,历史长达七八百年。创烧于北宋的龙泉青瓷虽然比不上“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但是优质的龙泉青瓷,从古至今都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匡海生说有一件宋代的龙泉窑瓷器,本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居然是宋代的石榴尊。

    石榴尊作为一种瓷器样式,口外卷,短颈圆腹圈足,外形像石榴而得名。尤其是在瓷器样式丰富无比的清代,石榴尊这种器型十分盛行。

    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石榴尊却是首创于明代早期,虽然元代也有一些类似雏形,但要说宋代石榴尊,那可真是闻所未闻。在圈里如果这么说,多半是要让人笑掉大牙的,稍微有点儿瓷器常识的人第一感觉就会是:这肯定是臆造出来的!

    所以,唐易才会惊讶,匡海生才会有后面的一句问话。

    不过,以匡海生的身份和水平,又怎么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所以,当匡海生问了一句之后,唐易立即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孤陋寡闻,从未听说宋代就有石榴尊的器型。”

    “哈哈哈哈。”匡海生笑了起来,“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但是我却看不出什么问题来,所以说,我今天也得仔细看看。”

    鉴定室分为两部分,一处库房,一处外间。匡海生从库房拿出这件不大的青瓷石榴尊,摆到了外间的桌上,唐易盯着审视良久,仔仔细细全方位看了一遍,不知不觉,眼睛就瞪大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i734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134章 钧窑花盆() 
这件石榴尊,胎骨厚重,胎土淡灰,底足露胎的地方,赭色窑红;从釉上来看,玻璃化光泽很强。尊上的是蕉叶纹,风格趋于奔放。如果不看这只尊的器型,从胎到釉到纹饰,是典型的北宋时期的龙泉窑风格。

    只是,眼中没有看到宝光,脑中也没有产生感觉。

    但,这件石榴尊做得也太逼真了。如果说唐易的实际鉴定能力还没有到很高的境界,那么匡海生和文物局的专家们,又怎么说?

    “除了器型不符合历史记载,我还真是找不出毛病。”匡海生也是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而后一边说,一边看着唐易。

    唐易露出一丝苦笑,“胎,釉,纹饰,我也看不出问题,不过,我感觉是新的。”

    “釉面没有火光,包浆柔和,痕迹自然,你觉得是新的,不会只是因为宋代没有这个器型吧?”匡海生问道。

    的确,在鉴定古玩的时候,如果器型特征不符,一般人直接就一票否定了,也用不着再去看什么别的。但是,唐易自然不是根据这个,如果能看到符合的宝光,即便是宋代没有出现过的石榴尊,他也会认定是真品。

    而匡海生当然不知道唐易的“独门秘笈”。

    “浩浩千年的历史,后人又能了解多少?如果只是因为没有出现过这种器型,就草率否定,显然不符合文物鉴定的要求。反过来说,这还有可能成为一件实证,证明北宋就有石榴尊这种器型呢!”匡海生笑道。

    除了宝光,唐易再也找不出看假看新的理由,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匡海生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但很快也很隐蔽,他笑着又追问道,“如果不是因为器型,你还会认为这是一件新的么?”

    “会!我断定是新的,并不是因为器型,而是因为感觉!”唐易突然抬头,坚定地说道。

    “噢?”匡海生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等等。”说罢,他起身又进了库房。

    “看看这个!”匡海生这次拿出来的,是一件紫红釉钧窑花盆。

    看着这件花盆,唐易的心里一动,突然想起了买下卵白釉枢府瓷的那个老宅子。毛逐当时发现这个老宅子的时候,还说看到一件花盆,像是钧窑的,只是那人却说有买主了,难不成······

    看到唐易陷入深思,匡海生不由得又提醒了一句,“你看看这花盆。”

    唐易闻声,收回思绪,凝神仔细观看起来。

    宝光浮现,一丝入眼,感觉顿生。

    钧窑,宋五大名窑之一,因为窑址在钧州境内而得名。在宋代的时候,钧窑烧造出现一种首创,就是在釉料中添加了铜,烧出了玫瑰紫、海棠红等紫红色釉,如霞光丽天,绚丽非凡。而在北宋后期出现的钧窑花盆,专为宫廷养殖奇花异草而用,当属钧窑中的精品。

    钧瓷挂红,价值连城。不过,这里得简单说一下,由于宋代“官钧”的名声太大,后世仿造之风汹涌澎拜,以至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这其中,又以明代“官钧”最为传奇,其存世稀少,技艺精湛。

    甚至有学者提出,所谓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官钧”,其实是明代产品,不过自然也有人提出反对。

    “明代仿宋钧瓷,造型大气,紫口铁足,窑变釉色,紫红中夹以蓝色,泪痕纹很自然。”唐易说着,顺手拿起了放在一边的放大镜,看了一会儿说道,“这铁绣花的确漂亮!”

    一边听唐易说,匡海生一边缓缓吸入一口气,虽然这都是明代仿宋钧瓷的特征,但是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能如此精到地说出来,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尤其是这铁绣花,这是明代钧瓷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在历代钧瓷中独一无二。

    “以你的意思,这是一件明代‘官钧’?那你如何确定是明代‘官钧’而非宋代‘官钧’”匡海生直接问道。

    这句话问得其实已经很不客气了,人家已经做了评判,却还要再问一遍。所谓“官钧”,是因为历代烧制钧窑瓷器的窑太多,单独用这个称呼标明这是专供朝廷官方的精品。

    “我刚才已经说了铁绣花了,这是明代钧瓷独一无二的特征。”唐易也确实有些不悦了。

    “其他呢?”匡海生似乎并未在意唐易的不悦,竟然追问道。

    其实,唐易脑中的感觉,要远比说出来的丰富得多,本来他是不想多说的,但是停匡海生的问话,似乎有考校他的意思,少年意气顿时就来了“:我不镇镇你是不行了!于是站起身来说道:

    “刚才我用放大镜看了,区别宋钧与明钧,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釉面内的气泡,明钧釉面内的气泡要小一些,而且泡多白亮,显得更有规律一些,只不过这些都很细微,一般所谓的专家根本看不出来!”

    “另外,如果没有放大镜,真正的高手用手掂量一下也能大差不差,从历代钧瓷的胎质来说,明钧最细,宋代次之,金元又次之,所以明代钧瓷要比宋代钧瓷重一些。还是那句话,差别很细微,一般所谓的专家也掂不出来!”

    唐易接连说出了两种区别,而且都强调了“一般所谓的专家”,显然有影射讥讽匡海生的意思。

    没想到,匡海生不仅没有气恼,反而鼓起掌来,“原来,真正的高手就在眼前,佩服佩服!这得多少年的功力啊!”

    唐易看匡海生摇头晃脑的样儿,忍不住笑了起来,索性直接说道,“匡处长,我除了知道这件钧窑花盆是明代的精品,还知道你们是从老商埠区的一个老宅子里征集的,对不对?”

    唐易其实只是猜测,之所以用这么肯定的语气,无非是一时兴起,反正如果不是也无所谓,他大可以说这个老宅子也有类似的一件卖出去了就是了。

    不过,这还真让唐易碰对了。

    匡海生刚才虽然面带笑容啪啪鼓掌,其实心里早就惊翻了,结果还没平静下来,唐易居然又说出了来源!

    “本来今天只是临时拉他来试试水,没想到竟然真是一个高手!”匡海生隐隐感到了一丝悸动。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

第135章 镇馆之宝() 
纯文字在线域名请访问

    “确实是从那里征集的。怎么,你也到过那个老宅子?”匡海生扶了扶额头。

    “我见过户主,依稀是个棒槌。匡处长刚说这年头捡漏是天方夜谭,我看,这件市价过千万的钧窑花盆,你们也是捡漏来的吧?”唐易接着说道。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匡海生好像蒙着一层面纱,无论怎么努力,都看不清真面目。

    “恩,征集文物,自然是花钱越少越好。他开价之后,我们根本就没还价。”匡海生似乎觉察出了唐易的敌意,也有些严肃地说道。

    “那这件新仿的宋代龙泉窑,不知从何而来?”唐易没有客气,直接说出了“新仿”二字。

    “小唐啊,新仿只是你个人的看法,这个还没有定性呢。而且我觉得不太可能是新仿,这件石榴尊如果是新仿的,那水平也太高了,如此高的水平,怎么不去仿制已知的传统器型,而是搞出一件不合朝代的石榴尊呢?”匡海生压了压语气,慢慢说道:

    “而且,你如果能像刚才断定钧窑花盆也一样,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也能让人信服,但这件石榴尊你除了能断定器型没在北宋出现过,其他的也说不出什么来,恐怕有些武断了吧?”

    “匡处长,我的观点已经表达了。如果没有其他事儿,就先告辞?”唐易此时,已经不想啰嗦了,直接提出了告辞。

    “也好。你稍等,我把东西收起来,送你出去。”匡海生说着,先把花盆拿进了库房。

    收拾停当关门锁门,匡海生送唐易下楼,“这里靠古玩街这么近,我就不开车送你了啊!”

    “嗯,我溜达回去就行。”

    “对了唐易,山海省博物馆是我们的下属单位,你去过么?”

    “去过。”

    “那有没有见过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一年前和我父亲一起去见过。”

    “噢?感觉怎么样?”

    “当时我对古玩并不是很在行,但听我父亲说,这是难得的极品。”

    这山海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莲花笔洗。说起汝窑,常常将其排在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汝窑的工艺精湛就不用多说了,其兴盛前后只有二十年,时间短暂,传世品极少,全世界已知的不足百件。

    山海省博物馆馆藏这件汝窑笔洗,原本是一对,另一件藏于大英博物馆。数十年前,这一对笔洗为英国一个收藏家,后来将其中一件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而另一件则在这个收藏家去世后被其子女送到了拍卖会上。

    起初,这件笔洗为一个外国人拍得,后来被一位神秘的华夏富豪高价购回。这个富豪虽旅居海外,但是祖籍山海省,就捐赠到了山海省博物馆。因为这件汝窑笔洗,山海省博物馆吸引了古玩爱好者。

    这件笔洗如果上拍,肯定是以亿元为单位来定价的物件,普通人那里能见得到?而放在博物馆中,不定期公开展览,倒是也能满足很多古玩爱好者的心愿了。

    唐易确实在博物馆见过这件笔洗,但那时候,他只是对外形有个印象,釉色天青,直径不过十几厘米,边缘是九瓣莲花形状,口略撇,浅腹薄壁,底有细小芝麻钉痕三枚。

    两人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文物局大门口,唐易告别后离去。

    看着唐易远去的背影,匡海生紧紧皱起了眉头,用几乎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自言自语道:“感觉不对,这确实是唯一能解释的理由了。没想到这么年轻,竟有如此神通。不知道,那件汝窑笔洗,他现在再去看的话,是不是会感觉不对······”

    离开文物局,唐易并没有直接回阁宝多,而是沿着路边走了一会儿,他走得很慢,仿佛在思考一件事情。

    龙泉窑石榴尊······汝窑莲花笔洗······

    一辆出租车缓缓驶来,唐易猛然抬头,拦住了出租车。

    “去省博。”

    唐易的运气不错,因为是在暑假期间,汝窑天青釉莲花笔洗逢周三周五展出,今天恰好是周三。像这样的重器,展出时间都是有严格计划的。而且,和普通展厅不需要门票不同,汝窑笔洗存放在宋瓷珍品展厅,是需要门票的,购买门票还需要登记身份证信息。

    唐易买了门票,来到了宋瓷珍品展厅,门口两侧和厅内均有工作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