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争-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交蛮夷者,毕数典望祖之辈也!”

    丁未宪听了频频点头,对这个年轻人更具好感了。

    崔志伟是抓住了丁未宪的心思,这丁未宪也就是不支持结交友邦一党,而同意广开大唐结交友邦一党也不在少数,这时一个名叫孙启明的士子站了起来,这位孙仁兄的父亲是府城按察司的分守道,就是支持结交友邦的官员。

    只听孙仁兄道:“我辈皆知,隋之覆灭是因为后来隋炀帝残忍无道,但以上隋朝诸君明通事理,利于教化,而大臣推陈出新,引进友邦,使我中华文物远通四海,威德遐被、四夷伏服。凡入贡者三十余国。幅员辽阔,远迈汉楚。结交友邦,化外夷敌,焉知我中华富强?焉得四海来朝,古今鼎盛也?”

    丁未宪脸色一沉,这位大儒向来支持闭门造车,被这位一说,心里自然是不痛快,而崔志伟也一直观察丁未宪的脸色,见着他不开心,自然是赶紧表功,从容地道:“说好听的自是友邦,说难听的便是引狼入室,一旦开关,必然大坏我大唐国土之防,到时候奸狡之徒,将本逐利啊。当时虽有富强,但却寥寥几人,豪商巨贾,累赀巨万。皆市侩之徒,以奢靡之风,坏乱人心。言蛮夷为友邦者,必言利,于国于民,岂非大害?”

    孙仁兄不忿道:“所谓抛砖引玉,自是难防几个宵小之徒,但其中盈利可见一般,一味坚守旧思想,闭门造车,何以富强我中华万里辽阔。想当初无数商人,不顾身家,扬帆万里。鲸鲵为伍、波涛为伴,九死一生而无悔无怨者,盖欲播圣人文教于夷狄也,利也,害也?”

    崔志伟晒然一笑:“设官分职,各有司存。政有恒而易守,事归本而难失,经远之理,舍此奚据!圣人言:宁有盗臣,得无聚敛之臣!”

    忽一白衣男子站起来声援道:“窃:治人之道。防:引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导民以德,示民以利,则民俗薄……”

    此时说话之人正是当日迎接崔志伟之人。

    他与崔志伟交换了个眼神,继而又道:“正所谓:窃钩者蛮,窃国者番,窃我中华沃土者,番邦人遂一。害人之人心不可有,但防之心不可无啊。这世间百态,永无穷尽,田埂沃土,这才是我中华命脉,若是一旦开关引进蛮夷,那我们的沃土可还有保证么?”

    这几人虽然说的都有一些道理,结交外人自然是难防一些宵小之徒,而一味坚守旧思想也不好,顾子杰细细品味着几人的话,一时感慨万千,若让他去说,他可说不出这么多理论来,不过你也不能埋怨古代人食古不化,古代人没有什么高科技,又不愿意相信别人,自然只能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恩,说白了现在还是闭关锁国。

    而对于顾子杰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而言,想要富国,那就得广开大唐,不过中华传承至今,思想一直被‘圣人言’这三个字所牵制,人家日本人、朝鲜人可不一定给你圣人言,你以礼待人,人家是怎么想的你的确不得不防。其实吧,人心都一样,你对他们好,他们自然会对你好,大家都有肉吃,干嘛非要给你干一架。

    不是人家外国人不好,只是因为你自己的疑心太重,中国人讲究道德吗?!

    岸边席上,乐乐随便吃了点儿东西,小孩习性便坐不住了,她也知道哥哥今日赴宴不能跟她一起玩耍,便搂着顾子杰的脖子软语央求一番,得到顾子杰的允许,便笑逐颜开的与妞妞、王芳楠三人一起跑到树林里玩耍去了。

    顾子杰饮了一口酒,很是无聊地看了一眼那些在青木亭前拼命展示自己的士子书生,忍不住问董瑶道:“荆州位于国之边陲,况且路又不好走,那位丁先生既然是士林楷模,在中原想必风光的很,怎么不辞辛苦地跑到这里来了,就因为和张学政是同年同好么?”

    董瑶就坐在他身边,回头一笑道:“那倒不是,因为他就是荆州人,现在家里人还都住在那儿呢,这一次是回乡探望父母父弟的,顺道儿来此地一行。”

    顾子杰恍然,轻轻点了点头。

    这时候,那白衣男子已经驳得孙仁兄步步后退,哑口无言,众学子也都忍不住被吸引了过去,旁边崔志伟含笑而立,只听那白衣男子又道:“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不务民用而引巧众也!”

    丁未宪听得眉飞色舞,鼓掌大笑道:“好,说的好,言下之意,入木三分,实为一针见血也!此人是谁?”

    张学政含笑道:“此人乃是地方衙门吴知县的师爷,名叫崔高岩。”

    丁未宪一听,脸上的笑容顿时冷了些,淡淡地道:“哦!原来是个师爷,不想此人年纪轻轻就放弃科考做了师爷,怎么这样的人物也来赴宴了。”

    其实在正统文人眼中,所谓师爷,皆是些知县大人的狗腿子,出谋划策,哄骗百姓,其实有些地方的知县初心并不想鱼肉乡民,而师爷有着三寸不烂之舌,勾引兴讼、捕风捉影、设计铺谋,或诬控良善、或妄扳无辜的刁民。虽然最后的命令还是得知县下达……不说在文人眼中,就算放到二十一世纪,你看电视的时候也会觉得一方七品县官无用,多是师爷从中捣鬼,其实这时代也就是如此。法不可知,则威不可测,这崔高岩年纪轻轻就放弃科考做了师爷,傻子也能想到,若是没有天大的好处,谁愿意放弃科考……是以,如此等人物在文人眼中的态度一向极为厌鄙。

    其实说师爷是奸邪小人,那师爷这一门路的人儿也算是无辜的躺枪,但凡归于一类,地方官佐之中也都有好人坏人,师爷一路中固然有一些惟利是图之人,但也不乏正义之士。比如说:县尊大人是官生,简直猪头一个,丝毫不懂法律,有时候遇到难题,也全赖这些师爷出言提醒。任何一个阵营都有正有邪,倒不可一棍子打死。

    不过,师爷多数属于科考无望,大龄无业游民,最后得到知县赏识,这才得以某个生路,而这位崔高岩年纪轻轻,就有点不和常理了。

    而师爷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至少也得是个秀才,也是文人一类,只是……反正在这些常年读书,不知柴米油盐贵的学子们眼中,那就是庸俗。

    此时崔高岩本来正向丁未宪拱手称谢了,一见丁未宪态度改观,在众人面前不免有些无地自容,急忙辩解道:“丁先生,学生也是秀才出身,读过圣贤书的,只是迫于生计,后受吴知县青眼,这才入了仕途。不过学生虽为师爷,却从无上下其手、颠倒律法、鱼肉乡民的作为,还扶助过不少无辜百姓。人的品德,可不能只看他是什么身份,就以在场士子们来说,有人虽为秀才,却不学无术、道德卑鄙,可谓斯文中的败类,较之学生,相差不可里计也!”

    丁未宪听他贬低士子,心中更是不喜,淡淡地道:“竟有此等人物,他是谁?”

    这时崔志伟一听,赶紧道:“此人姓顾,名子杰,那人就是了!”说着顺势一指远处顾子杰。

第263章 一首好诗() 
丁未宪顺着崔志伟所指的方向看了过去,正看见顾子杰微张嘴,扬着下巴让乐乐喂他吃葡萄。

    小乐乐在外玩够了,跑回来又与哥哥撒娇,顾子杰也没心思听场中的辩论,是以不曾注意场中,而因此也与小乐乐说笑起来,乐乐小孩心性,拿着葡萄喂给哥哥吃,然后环抱着顾子杰的脖子撒娇。此时顾子杰左右两边还坐着王芳楠与妞妞,王芳楠更是大献殷勤,不时与顾子杰打打闹闹,一片欢声笑语。

    董瑶坐在旁边也不时与顾子杰搭话,态度暧昧,不过这几人全未提防这一幕会被青木亭中的几个人看到了。丁未宪眉头一蹙,又见乐乐这般幼小,登时不悦地道:“竖子!庸俗至极!今日甲秀荟萃,居然携女伴同来。而且那女娃儿不过八岁大小,这学生怎可……”他气无可气,说到这里却是再也说不下去了。

    崔志伟见丁老大动了怒,立刻给丁未宪继续上眼药:“丁先生明鉴,那女娃儿最多八岁。据在下所知,这顾子杰私下有着异常癖好,幼童虽小,但在此人魔掌之中时有玩弄,此人此举,毫无德性可言,实在是败我儒雅之风,毁我文人之型。”

    还不等丁未宪叫出来,崔高岩也立刻火上浇油:“光是女童么?错,据说此人家里还有无数貌美女子,而此来荆州更是久留烟花之地,寻欢作乐,实为竖子一类,不学无术也。”

    “竖子,简直是衣冠禽兽。”丁未宪气的脑袋发懵,二人继续添油加醋地说着。

    而坐在丁未宪不远处还有一个年迈五旬的老头儿,这老头子不是别人,正是董瑶的叔叔,这位董叔叔早就听吕兆和说过侄女最近迷恋上了一个姓顾的少年郎,只是一直无缘得见,不过值得让董瑶倾心追求的人儿想必不会差了,况且当初董瑶发了话要找读书人做郎君。现在看来那人果是读书人,只是……似乎哪里不对,几日不见,侄女的口味何时变得这般重,这样的人她也愿意。

    眼见丁未宪几人说顾子杰的不是,而又连带侄女,这位董叔叔老脸顿觉无光,赶紧端起酒杯遮羞,假装不认识他们。

    崔志伟看了一眼董瑶,又道:“先生,此等人物何止举止轻浮,当初学生与之也有过片面相逢,当时此人只是一个泼皮无赖,至于他的功名是如何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丁未宪一听登时斥道:“科考之中竟有此等滥竽充数之人,唤他过来!”

    张学政手下的一个衙差赶紧沿着小桥上了岸,赶到顾子杰这一席,顾子杰正和乐乐玩闹,那衙差便直挺挺地杵到了他们面前。

    衙差道:“这位就是顾子杰顾秀才吧,张学政和丁先生请你上前答话。”

    顾子杰怔了一怔,慢慢站起身来,王芳楠在一旁喜孜孜地道:“看,真正的青年才俊便是坐得这般僻远那也是遮不住光采的。张学政和丁先生想是都听说了你的大名呢。”

    顾子杰道:“我有那么好么?”

    “未必!”董瑶方才就看到了崔志伟一直站在丁未宪身边大献殷勤了,之前还觉得这崔志伟是个正人君子,但现在……可不是。

    而董瑶说出这样的话,顾子杰并不意外,他自觉自己是一介草莽,可不觉得自己能有什么大名会入得了张大人和丁先生的耳朵,但他不得不随那衙差走上了小桥。

    其他各席无缘去到张学政面前露上一脸的士子们,见张学政和丁先生特意派人赶来邀请此人上前叙话,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顾子杰走到青木亭前,看到面噙冷笑的崔志伟和那白衣男子时,心中便是一动,虽然不认识那白衣男子崔高岩,但崔志伟此人不是什么好人,那崔高岩与他在一起,只怕也是属于一狼一狈一类人物。

    念及此处,恐怕张学政和丁先生召见自己,未必会是什么好事儿。

    果不其然,光是丁未宪的眼神就透露着一种冷淡,他打量了顾子杰两眼,先入为主之下,一见顾子杰的样子本就生厌,又见他不像别的书生一般,一见到自己马上俯身拱手,满口阿谀,心中更加不喜。丁未宪把嘴角轻轻一撇,冷冷地道:“今次士林齐聚,甲秀济济,这青木之宴中邀请的也都是些地方官宦、四方才俊,你携女同来,已然大是不妥,又与那几个不知廉耻的女子当众调笑。太也有辱斯文了!”

    顾子杰一听,登时怒火,这货号称中原顶尖文人,怎可出口吐粗。不过顾子杰的耐心似乎也是极好,并没有立刻发火。

    他看着丁未宪,如果这位丁先生说的这句话中去掉“不知廉耻”四字,纵然是横加指责,顾子杰也就忍了,敷衍地向他拱拱手。道一声“学生受教”,再让这老家伙倚老卖老地教训几句也不会吭声。可丁未宪太尖刻了些,一句“不知廉耻”批得可是顾子杰的远方堂妹……哦不,是当朝宰相的孙女,还有个董瑶。此时顾子杰的脸色虽不好看,但性子倒是沉稳,他慢慢道:“丁先生请自重!便不谈你的德望声名,就冲你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也该懂得饭不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回头看了一眼王芳楠几人,又道:“那几个女子是在下的远方堂妹,在一起玩闹惯了,少女活泼开朗了些,本无过错,但丁先生你一句不知廉耻,似乎……有点为老不尊了。”

    丁未宪说话习惯压人一等,何况他是大智慧的大儒身份,文人一类也没有敢与他过招的,而此时陡然被顾子杰一顿抢白,登觉脸上无光,听到最后一句时,火气腾地一下就上来了,脸上火辣辣的。说来也是,一方士林不断追捧的大儒被人说为老不尊,也难怪丁未宪脸上挂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