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他想出来的办法,先入匡庐。
徐正言面色凝重,盯着这个坚定的男孩:“好,先去洗洗,把东西收好。”
徐正言说完就走,常疯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他同意了自己的请求,顿时喜从心生,将灵位收好,跟向徐正言。
按着徐正言的指示,用完晚饭,常疯敲了书房。
书房里不止徐正言和徐氏两人,还有个打扮简单的汉子。
此人一袭粗布圆领袍,穿的端庄,身材挺拔,举手抬足之间很是沉稳。但常疯第一眼看到就觉着此人有一种掩盖不住的狂气,与旁边严谨的徐正言完全不同,像是随时要冲破束缚,他褐色眼睛尽是些不羁之感,哪怕此时他是恭恭敬敬地坐在客席上。
“这位是我的朋友,你可以称他黄叔。”徐正言介绍道,“走南闯北,很有见识,关于匡庐问他就好。”
“黄叔,请告诉我如何才能进匡庐剑宗。”常疯急切道。
“行礼。”徐正言沉声提醒。
常疯一懵,他与封未休生活的久了,彼此间知道个身份就行,并不行礼。所以就算他懂那些繁杂的礼仪也没想到去用,现在一想,按照那些礼来说,他这个儿子对父母之间可真是一个大不敬。
这些礼每个人都重视得紧,常疯停了一下,觉得徐正言一直没有责骂自己倒是非常宽容的了。
常疯两步上前准备行礼,而那徐正言的商友却挥挥手道:“何必在意这些形式,我直接与你说了,小少爷去坐吧。”他扶住常疯,引他去坐,然后开口道,“匡庐剑宗十年才开一次山门,最近的应该在七年后,而且现在是进不去的。”
这第一句话就给了常疯一大盆冷水。
“而且,匡庐收徒的要求极高,资质平庸的不收。”这位叔叔摸着下巴坐在常疯对面,“不过,也有消息说匡庐还会在关系好的门派中收一些外派徒弟。”
徐正言坐姿就如他案上的文竹,端端正正。徐氏在一旁也听着。
常疯眼前一亮:“怎讲?”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匡庐会和很多二流门派交好,得到它们的支持,同样,那些门派也会把自己的优秀弟子送到匡庐学习高深的功法回来。与匡庐最为交好,向匡庐输送弟子最多的,应属蜀地的楚家药谷,每过三年就有一次机会。”
常疯一听就有了打算:“只要我进了那个楚家药谷,然后成为他们的优秀弟子,就可以进入匡庐了对吧!”
“是的,这是最快的方式。而且,楚家下个月就会开门纳生。”
“我明天就去!”常疯听了便急道。
“你知道蜀地在哪么?”徐正言问。
常疯摇头,他只知道他要快些,快些去查清楚没有弄懂的事。
徐正言叹了口气,起身道:“凡事三思而行,路上的事我会安排好,尽快让你去。”
那旁边的叔叔听了这话只是笑,微微摇头。
“谢谢爹。”常疯认真地向他行礼,常疯刚点头就想起了另一件事:“去扬州城的事”
徐正言也不问他是去做什么:“此事我也与巢弟说了,明日便可动身。”
黄叔笑道:“去扬州来往的私运多,小少爷委屈一下坐个私船,回来差不多就可以动身去蜀地。”
常疯觉得这个叔叔简直太棒了,和他想的一模一样。
“那就交给巢弟安排了。”徐正言道谢。
事情交代完了,这位叔叔带着常疯一同出门,他拍拍常疯的肩膀道:“小少爷筋骨不错,是个好料子。你爹就是太死板,以后去了别处,听人的话,看地方的规矩。但做不做么,自己愿意就行。”
常疯仰着头,他觉得眼前这个黄叔与旁人是不一样的:“黄叔,您觉得匡庐替善诛恶,是对的么?”
常疯的这个问题一出来就引起对方的哈哈大笑,黄叔直言道:“谁关注所谓善是不是真善,所谓恶又是何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不信这匡庐弄出这么大动静,只是为民谋福而没有个图求。”他一语中的,丝毫不在乎旁边人的目光。
——所以,匡庐剑宗对封未休有所图求?
常疯还在想着他说的话,黄叔又开口了:“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小兄弟,明日见。”
说完他就笑着走了,留下常疯一人在原地:“黄叔,巢弟黄巢,黄巢叔叔。嗯,记下了。”
常疯从书房离开后,徐氏问道:“就这么又把他送出去了?这孩子是个自由性子,怕是会不适应外头的条条框框。”
徐正言也是叹气:“朝廷的税收越来越多了,让他出去学东西说不定还能有条出路。”
“那,还要把后院改成习武场么?”
“改吧,看着热闹些。”
两人的谈话如外头的夜色,浅淡而深沉。
常疯第二天就如愿去了扬州,正逢桂林叛乱,泗州告急,广陵城里传着大将辛谠回这里与家人诀别的消息,整个城都有些沉静。他看到的扬州比记忆里繁华相比,虽然还是人来人往,但却显得寂寥了许多。
破庙还在,里头住的乞丐更多了,但是,小瞎子却不在了。
住在破庙的老乞丐认出了他,跟他讲小瞎子早就走了,被一帮讲着异地话的人接走了,而且那些人穿并不差。
常疯想如果老乞丐没有骗自己,那小瞎子应该是被她提过的家人接走的。
他笑笑,当日又和仆人乘船离开了扬州。船上湖风吹动他的发丝,稚嫩的脸上难得现出超过同龄人的成熟,今后他便要孤身一人江湖闯荡了。
——既然知道你还好,那就好。江湖再见
南方某地。
“什么?封未休死了!”坐在高处的女孩音调升高,充满了不可置信。
“是,这事全江湖人都已知道。”底下禀告的人躬身道。
“不可能,那他呢?有他的消息么?”女孩激动地问,语调与她温和的面庞与静闭的双眼有些不相符。
“没有听说血鬼徒弟的消息,只是说所住岛上的一切都被烧了,无一活物幸免。”
“啪”一个水盏飞来,直接砸中底下说话人的脑袋。
“胡说!再去查!他不会有事的,不会的!”女孩手指苍白,一旁的侍女赶紧扶住她的肩膀给她劝慰。
“是,这就去查。”禀告的人被砸了也不吭一声,默默退下。
女孩伏在身边人的肩膀上,动作激动但眼睛睁着看不出波澜:“他不会死的不会的”
——早知如此,宁与你相濡以沫,也不要相忘江湖。疯子哥,你不会有事的,我一定要找到你,不论付出什么代价,一定一定!
第十三章挑战药谷的审核()
无关岛边的雾都被火烤散了,岛上的竹子还在,只是青翠不复,挺拔不复,一棵棵被烧成了碳,铸就了夜里的那场大火。
“回报长老,还是什么东西也没找到。”
“再找。”文清长老显然有些不耐烦。
踩在坍塌竹屋上的几个人听言继续埋头搜寻,灰头土脸地翻开一个个辨识不出的焦物,山形标志显示着他们匡庐弟子这个身份。
“也许封未休把它藏起来了。”文清长老微微侧头道,“一份衣钵,怎么看也耐不住这大火。”
他身后的一个人在夏天烈日下仍裹着大袍,一副面具挡住了他的容颜:“找,继续找。”明明清朗的声音却带了丝疯狂,他的眼睛在周围废墟上扫动,最终定在被弟子翻出的一块掩在杂物之下的衣料之上,他沉沉地舒了口气,“封未休一定有传人在世,东西不在这,就在那。找,翻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他!”
文清长老点点头,默认了他的说法。
另一头,从扬州回来的常疯不过多时就去了蜀地益州附近的楚家药谷,因为一声声说着“哥哥再见”的小妹哭得鼻子冒泡,逗乐了所有当时送他的人,所以他也是笑着离开苏州的,带着对未知江湖的希望和紧张。
他拒绝了徐正言给他安排的随从,选择孤身上路,只接受了一辆马车。
直到上了马车后,他看见里头徐正言和徐氏准备的许多食物和衣裳,这才鼻子一酸。虽然认识这对突然来的父母没几天,但是徐氏给他的关怀足以让他回味一辈子,徐正言这个父亲看上去疏远,实际上也在关心着他。
用徐正言离别时的话来讲,他一个布衣商人,虽然不懂江湖,但钱还是有的。所以常疯有一个背囊里沉甸甸地尽是纹银,零用有十两,飞钱有一百两,开元通宝铜钱百枚,加在一起是高出一个平民人家一年的花销。
四年前的常疯哪能想到自己有一天能见到这么多银两,这么多钱一定可以买一座包子山,找上好的大夫来给小瞎子看病,常疯感叹一番收好。
楚家药谷处于益州附近,周围山树浓密,这让没见过大山的常疯新奇了好一阵。马车走着官道很是通畅,常疯正好赶在楚家开山门之前就到了,在山谷下住了两日等到时间车夫送他到准确位置。
见到了地,车夫才预备着和常疯告别:“小少爷,你看这里的人都是往楚家去的,这里头你要自己走了,可以么?”
这路开在两山之间,前头是宽敞的大道,有不少和他一样来的孩子在大人陪同下走到这里。往后就是一段小路,车子上不去了。
“没问题。”常疯背着自己的三个行囊跳下马车。他穿的是徐氏给他亲手缝的圆领袍,一路下来人脸上圆润了些,之前那股逍遥自在的凌厉劲小了许多,看上去有点软和,配上他多年练体的精神面貌,整体上有点气宇轩昂的味道。当然,他那骨子里的野劲还是免不住地从小身板上散出。
他身上有三个行囊,一个是徐氏给准备的衣裳,一个是徐正言给他的银两,一个是封未休的牌位。
背着着沉甸甸的包裹,他瞧瞧周围,很多与他一般大的男孩女孩都一样往前走,他们有的穿的较富裕,有的则面黄肌瘦穿的简单。在路上也有耳闻,楚家药谷对弟子还不错,供吃供喝,所以很多过活不下去的人家就会把自己的孩子往这里送,希望学点东西生存下去。
而楚家药谷往年招的人多,还会不定时的行义医,名声在坊间也是极好,人送谷主楚一效“救世神医”之称。
“来来来,一个个的排好队,不要乱!”往里头走走,路上出现了几个穿着楚家紫衣的人维持秩序。
常疯按照他们说的站在人群之中,他已经进入山谷较深的地方了,空气凉湿,阳光到这也软了下来,前面的队不算长,他踮着脚往前面瞅。
前面有一道山门,两根白石柱上雕画讲究,镂空百草纹栩栩如生,上面橫石刻着“楚家药谷”四个大字,周围也是草木纹路作的装饰。
随着队伍走近了看,柱子脚下有些陈年青苔的痕迹,山门后面不远处雾气飘渺,完全看不见里面,像是隔出里外两个世界。
在他前面的前面是个穷人家的孩子,皮肤黝黑的老农牵着小儿子的手等着,到他的时候赶紧把小儿子推到前面说:“他刚好十岁,可以自理,可乖了,在家都能帮着干活的”
“看出来了。”
说话的叫楚成,脸上有颗大大的美人痣,年纪已有三十,坐在木桌子后面,捻着毛笔有些不耐烦,旁边是拦着门的年轻弟子。穿的也是紫色翻领,但装饰的花纹略有不同。
“两个通过方式,一是摘下崖壁上的药草,二是我看筋骨不凡给过。”楚成咳嗽两声瞄了下老农,左手在桌上点点。
常疯听言抬头,看见他口中的药草长在一颗突起的树枝旁,离地十五丈有余,正常人不眯着眼睛仔细找根本看不到,山谷石壁多年湿滑,居然让十来岁的孩子去做这个。他皱眉,怪不得前面没一个人去尝试。
老农见楚成的样子立马笑着点点头,忙转头把身上背的东西卸下,放在桌上,赔笑道:“在这在这。”
楚成见包裹大大的,脸上顿时出现笑容,咂了下嘴问:“看上去挺实在的,是个什么呀?”
“家里亲手晾的地瓜干,很香的。”老农弯着腰介绍。
小儿子听了,扯了扯他的衣角:“我要吃。”
老农将他手一打,责怪的地看了一眼,又转向楚成。
楚成眉头一皱,摸向包裹的手收了回去,暗地里在桌上抹了两下,像是碰了什么脏东西要擦掉一样:“你以为我会受你这点好处就让你儿子进去?”
老农听了笑容一僵。
“我们楚家收人是按着标准来的,你小儿子年岁达标,但是身体过虚,怕是吃不了苦的。”他一本正经地说着,“要么就去摘药草,摘到了我就给你过。”
看了眼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