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靖康雪-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句话也不敢多说了,只是听着赵桓不停的怒骂那些朝臣:“国朝待他们太优厚!太好!以至于他们都忘了他们是臣!朕才是皇帝!是皇帝!一言九鼎的皇帝!一国至尊!!!好啊!好啊!好啊!一群混帐!混帐!他们简直都忘了他们是谁!忘了咱们是谁!要是不给他们一些教训,东京之难,为时不远矣!”

    赵桓红着眼睛,整张脸也都红了,与之相对的是赵佶苍白的面色,好一会儿,赵佶才小声说道:“皇儿若要做,小心便是……”

    赵桓看了赵佶一眼,慢慢平静下来,行了一礼:“儿遵命,还请父亲多多休息,孩儿告退!”

    赵桓走了,临走前把阮小五留下来,暗中吩咐阮小五,调派了五十名岳家军将士把守赵佶居所,不得有误。

    之后,赵桓开始慢慢的改组自己的政府,同时不断派人北上去查探关于岳翻的消息,三十日,从北方归来的那些曾经被派出去帮助岳翻的“勤王之师”陆续归来,北道部总管赵野、河东河北宣抚使范讷、知兴仁府曹楙、徽猷阁学士京西北路安抚使知颍昌府何志同、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赵子崧(赵宋燕懿王五世孙,崇宁五年进士及第,时任淮宁知府)、徽猷阁直学士江淮等路发运使兼经制使翁彦国、都水使者荣嶷……

    全部都说是因为路途艰难,军队良莠不齐,甚至还出现兵变,所以北上迟缓,害的忠良身殒,实在是罪该万死!其中以北道部总管赵野为首,一应人等全部谢罪。

    赵桓面无表情的赞同了他们的想法——好,全部去死吧!

    诏——赵野、范讷、何志同、赵子崧、翁彦国、荣嶷等一十七人,怯敌不前,坐视忠良之臣死战而不救援,抗旨不尊,罪大恶极,现命斩首示众!

    十七个文官统帅就这样被赵桓下令斩首,就在不久之前黄潜善被斩首的那个地方,还是那群刽子手,还是赵桓亲自观看,周围围观的文臣武将们只觉得自己在这温暖的阳春三月里感受到了冬天般的寒冷,看着面无表情的赵桓,他们似乎感觉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如果是为了泄愤,皇帝需要杀那么多人?

    哭声震天,求饶之声震天,周围官员面色凄然,却无一人敢于站出来救援这些人,他们看着赵桓身边站立的两个人——岳翻的部将吴用和公孙胜,很明显,这两个人现在是赵桓最信任的人,连太监都没有他们受到赵桓如此之大的信任,原因就是他们是岳翻的部将。

    岳翻,岳翻,岳翻!这个三年前在东京乃至于整个大宋掀起大风潮的三元三绝之人,三年之后,再一次掀起了大风潮,国存我死,为国而死,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也不知是谁说出了这句话,或许就是岳翻本人也说不定,被他的部下带回了南方,广为流传,国存我死四个字,几乎成为了岳翻的代名词。

    道德维系的社会里,这四个字就是顶峰,岳翻因此而得到了崇高的赞誉,尽管他不在这里,或者他已经死了,但是,他俨然成为了忠臣和英雄的代名词。

    三十一日,一支从黄河以北南下的军队抵达了应天府,为首之人自称是殉国之臣刘韐之子、岳翻曾经的部下刘子羽,他带回了将近四千具尸体和一些战旗,以及他在战场上寻找到的一面特殊的旗帜……

    一面血迹斑斑,残缺不全的旗帜。

    但是那四个大字,赵桓绝对不会认错,那就是岳翻亲笔书写,曾在他面前猎猎飞扬的战旗!国存我死!

    刘子羽一直在河北,真定失陷,父亲殉国之后,刘子羽一直率领余部转战,发誓要为父亲复仇,听说了赵桓发出的勤王令之后,他率兵疾驰南下,途中一路恶战,耽误了不少时间,结果就听说皇帝被俘,又被岳翻救了出来,大悲大喜之下,他加急赶赴东京,但是赶到的时候,只看到了人间地狱……

    黄河南岸有十座京观,北岸一片狼藉,尸积成山,血流成海,黄河为之变赤,黄被北岸之土为之变赤,战场上找不到活人,他们遍寻当场,也只是发现了将近五千具大宋士兵的尸首,其中有将官打扮的尸首三十多具,与此相对的,是将近三万人的金兵尸体!!!

    一切都已经确定了,岳翻的最后一战,以却月阵死战金兵,以五千军队全军覆没为代价,击杀金兵三万!

    “岳卿何在!岳卿何在!!”赵桓死死抓住了刘子羽的肩膀,只是不断询问,他还有一丝丝的渴望,渴望他可以得到岳翻还活着的消息。

    刘子羽泪流满面的表示他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他找到的将官尸体里,有不少是他认识的岳翻麾下的军官,还有一些士兵他也认识,但是,他没有找到岳翻的尸体,遍寻当地,掘地三尺,他也没有找到岳翻的尸体,但是战场上发现了很多破碎的器官,甚至他还发现了火药的痕迹。

    他猜测,岳翻使用了火药对抗金兵,有贼兵被火药炸碎了身体,但是他就是找不到岳翻,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岳翻,所以岳翻不知生死……

二百五十三 赵桓要重振大宋() 
四月,天气开始转暖,即使是江北之地,也开始吹起了和煦的暖风,阳光暖洋洋的,照在人们身上会很舒服,但是,江北之地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心思去感受春天的温暖和美好,金兵冰冷的铁蹄才刚刚离开大宋的国土,那刺骨的严寒还留在人们的心里尚未祛除,对于应天府的百万东京难民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说应天府的人口数量是自然增加的,那么应天府就会创造一个奇迹,古代历史上的奇迹,人口最多的城市,足足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这放在现代也能算是一个不错的城市了,但是应天府的人口确实在短时间内呈爆炸式增长的,四月一日到四月三日,极度混乱的三天之后,在吴用和公孙胜的帮助之下,应天府才堪堪恢复秩序。

    这里面公孙胜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或者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公孙胜,那么应天府一定会陷入混乱,在江南的三年锻炼出来的民政能力,是岳翻执意要留下公孙胜的重要理由,若要抗击敌人,整理自己的内部是第一步,整合所有的力量,调配各种物资,确保战争之用,这是萧何的能力,公孙胜虽然不能和萧何相比,但是他的民政能力的确非常强。

    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不仅仅是看人口和国土面积,更是看他的户政水平,二战时期,日本的户政水平很高,所以拥有完善的后勤保障和预备兵马系统,而中国一团散沙,根本谈不上户政系统,除东南数省之外,就没有户政的存在,连税收都是一团乱麻,打起仗来,劣势一览无遗。

    打仗打的是综合国力,综合国力里的综合,就是要靠人来综合,靠人来统计,来安排,来计算,最后才是国力的支出,否则,空有国力而无法支出,这就是大宋的困境。

    赵桓是个年轻的皇帝,是个没有经验的皇帝,他受到的帝王教育,就是权术教育,而具体的事物该如何处置,他一概不知,皇家的教育是用人之术,用对了人,自然不用担心事情没人做,赵桓遍寻四周,找不到可以任用的人才,他束手无策。

    此时,公孙胜自告奋勇接下了这烂摊子,几天里面忙得昏天黑地,连饭都没时间吃,到处为难民寻找临时住所,寻找食物,突然之间冒出来的百万人口,应天府很明显超负荷了,公孙胜请到了赵桓的圣旨,下令应天府周边邻近的州县以最快速度把州县三分之二的存粮运抵应天府,在应天府周围设立一百五十个粥棚,救济灾民。

    另外,他迅速组织了难民和应天府的青壮进行春耕,马不停蹄的进行起来,并且定下了修筑城墙、打造兵器、制造战车、整修战备、修筑堡垒、扩建城池等大批量的军工、土木工程,同时下令,劳动的人可以吃干饭,不劳动的人只能喝稀粥。

    青壮不劳作,青壮自己没饭吃,全家老幼妇孺一天都只能喝两顿稀粥,青壮劳作,全家老幼妇孺都能吃一顿干饭、两顿稀粥,鳏寡孤独的老人和无父无母的幼童则由政府专门挑出供养,不算在此次的命令之中。

    公孙胜巧妙地把人口的巨大负担转化为了巨大的劳动力量,只管饭,还不用付钱,这就让很多人感激涕零了,通过供养老人和幼童,塑造了政府和皇帝的形象,确保了大家的忠诚,一些懒汉也抄起家伙上了工地,开始做活,整个应天府开始热火朝天的工作起来。

    至于钱财的来源,之前被搜刮了所有钱财的赵宋皇室当然是一分钱都没有,所有的钱都是岳家军拼死奋战从金人手里抢回来的,黄金,珠宝,玉器,古玩,珍贵字画,赵佶想要拿回自己的东西,被赵桓阻止,赵桓拿了一部分还给赵佶,其余的全部拿出来换成钱财,一部分珍贵古玩和字画全部发卖到江南换取钱财,赵佶为此痛不欲生……

    男人干体力活,农活和工地上的活计都需要男人的体力,女人也不能闲着,干些针线活计,全部组织起来,为青壮和士兵缝补衣物,拆拆洗洗,同时煮饭煮粥,做些女人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和孩子们也不闲着,识字的德高望重的老夫子们被组织起来教导幼童识字读书,国虽微弱,教育不能停!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

    潜在的治安危机瞬间被公孙胜以巧妙招数解决,同时保障了农业的生产力,解决了大难之后普遍存在的饥荒危机,人们普遍存在的低迷情绪和恐慌也被这股热火朝天的气氛冲淡,大家似乎又有了对于明天的渴望,赵桓长长出了一口气,一抹额头,一把冷汗……

    还好有人才!宋政府的威望和形象以及皇帝本人的形象终于被挽救了,大宋还有希望……

    他开始相信岳翻写给他的绝笔信里关于公孙胜的描述——极善民政,懂军务,为户部尚书之才,亦可督军作战,但不是大帅之才,用于民政可独当一面,用于军务乃一军之参谋人才;赵桓深以为然,立刻下令,嘉奖公孙胜,因其大功,封为龙图阁学士、户部尚书,全权执掌民政工作。

    接着,他又看到了岳翻对吴用的描述——深谙谋略,行军作战,决胜于千里之外,乃吴用之才,吴用可用于行军征战之谋略,可用于军队改组,其本身武艺非凡,亦为武将之才,可为人之首辅,然不可独当一面,并非帅才。

    赵桓任命吴用协助宗泽开始改组目前所能掌握的全部军队,并且按照岳翻的嘱咐,军队的烂是烂到了根子里,若是不能大换血,是没有用的,上层统帅要动,基层军官更要动,所以,可以选择勇武敢战之士充作改组军队伙长队长一职,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将为兵之胆,如此一来,军队改组方有成功之可能。

    赵桓依此嘱咐吴用,改组军队的时候,注意淘汰那些昏庸无能怯懦的底层军官,而要选择岳家军里训练精良的敢战之士为基层军官,方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改组出一支敢战的军队,用作临时保卫应天府之必要。

    吴用得到了改组军队的任命和权力,绕过了文官集团就开始和宗泽商议,选拔了一批深恨金人的敢战之士,作为这支军队的骨干,同时在源源不断抵达应天府的军队里面选择青壮精锐充入改组的军队内,而把老弱病残和兵油子全面开除,开始大裁军,整饬厢军和残存的禁军。

    短时间内,一支四五万人的精锐军队的骨干就成型了,但这也体现出了军队内部的问题严重到了何种程度,不说八十万禁军,各地厢军号称百万,但是实际选择出来,能战的精锐青壮不过五万之数!

    赵桓再次把阴冷的目光投向了各地的地方文官武将,心中酝酿着一场暴风雨。

    阮小五是纯粹的猛将,并且极善水战,金兵来自北方苦寒之地,没有水战的能力,所以如果可以任用阮小五组织一支水军,并且在未来重新掌握东京,在黄河中布置一支强大的水师,定然可以在黄河岸边将金兵阻挡住。

    大宋步卒孱弱,骑兵奇缺,唯有水军是金兵的克星,短时间内,如果可以任用水将之才组织一支水师,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遏制金兵南下的势头,将金兵阻挡在黄河以北,然后选择一名大将在长安和太原一线组织一条防线,防备金军从西路进攻大宋,进一步压缩金兵南下的空间距离,为我们的反击争取时间。

    毕竟改组军队需要很长时间,还需要很多的训练和物资准备,大宋之前荒废了太久,也不得其法,现在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一起想办法对付金兵,以大宋的战争潜力,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一支强悍的军队,而这支军队里面,起码要保证有一万人以上的成建制的骑兵,大宋最强的骑兵将领林冲就可以为其统帅,可以在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