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落末唐-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举起酒杯,欢喜道“今次能击败强敌,谢瞳和赖可忠居功至伟,没有你们吸引强敌,我方是无法逐个击破的,这杯酒,就敬二位将军。”

    谢瞳和老赖共同举杯,庆祝这场伟大的胜利。

    洪珊笑道“朱师叔,我们什么时候攻打长安呢!珊儿已经开始想念长安的故居了。”

    老赖哈哈一笑,不等朱温回答,便道“有了朱前辈带领,打进长安该是片刻的事。”

    朱温凝重道“此番虽然大胜,却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长安的兵力依旧在我等之上,且易守难攻,强攻的话,只会白白送掉辛苦经营来的优势”。

    采薇笑道“谢瞳,我怎么又这样一种感觉,自从师傅现身后,你怎么变得越来越笨,给人一种好吃懒做的感觉,难道你便没有什么见解吗?”

    谢瞳傻傻的一笑,道“在师叔面前,那有我分析局势品头论足的机会,小子只甘心做一个小兵,遵从部署就可以了,哎,你们不知道,这许多年来,考虑这么多事,是多么烦躁的一件事,有了师叔,小子忽然变得清闲了。”

    “不求上进”,采薇不悦道。

    朱温大有深意的看了谢瞳一眼,道“今次我们对长安围而不攻,待来年春年花开之后,长安城内的储备粮草定然不足,黄巢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放弃长安,突围后,逃至关外,二是固守待援,等待关外的齐兵打回来,解长安之围。”

    老赖道“黄巢的大部分兵力已经入关,关外虽然被他攻下,但是时间较短,人心不定,短期内难以聚集大军。看来他只能选择第一条路。”

    采薇道“师傅已经想到对策了是吗?”

    朱温微一厄首,道“办法我已经讲给大家了,就是奇兵霍紫辛,他在江南一带活动,可毁掉黄巢的粮道,黄巢即便逃亡东都洛阳,也是溃败的局面,不足为虑,就让他安安稳稳的当一冬天的皇帝吧!”

    此刻众人无不佩服朱温,夜莺举杯道“小女子一辈子不知见过多少英雄,但即便是名震天下的谢瞳,在小女子眼中,与前辈比也要逊色一些,前辈真的是高瞻远瞩,令夜莺佩服不已,这一杯,敬前辈,敬诸位兄弟姐妹。”

    众人轰然举杯,与她一饮而尽。

    朱温继续道“人都是贪婪的,看不破眼前的形式,如黄巢能舍得放弃长安,立刻退到关外,本人也拿他毫无办法,至少让他苟延残喘几年,东西分庭抗礼也说不定,而眼下,就看他如何抉择了”。

    他的话大有深意,让人感触颇深,皇权霸业,真的就那么重要么。人对权利的痴迷,真是就是超越一切?

    众人都十分开心,谢瞳感觉也是异常的欣慰,这场大捷,虽然没有杀掉孟楷,但是却是关键之战,从天下大势上看,已经板上钉钉,他越发的钦佩师叔,亦佩服他的目光远大,师门的愿望正一点一点的去实现,他不由的想到,如果大唐恢复旧制,他希望朱温能够取代司马宣,成为皇帝最为信任的朝臣,把黄天派的诸多理念付诸实际,那他也会感到欣慰的。

    想到这些,谢瞳倍感自豪。

    洪珊凑到他的身旁,轻轻的道“瞳哥,如天下一统,你有什么打算?”、

    这个问题着实触到了谢瞳的盲点,他从未想过这类问题,沉思许久后,道“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不喜欢战争,不喜欢争夺权力,如果天下重回一统,我会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和珊儿颐养天年。”

    洪珊十分欢喜的道“这个答案珊儿特别满意,忘记了告诉你,采薇曾经私下和我聊过,届时会跟着我们浪迹江湖,哈,如果有一天走累了,我们便要到塞外去,去慕容龙城他们那个绿洲,哈,哪里的环境美极了。”

    谢瞳的心神也随着洪珊的描述,一起飞到了塞外的绿洲中。

    朱温大军在宁狭修整了七天,分三路进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将长安城外围的据点纷纷打掉,齐军纷纷避入长安城,唐军在朱温的指挥下,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对长安形成合围之势,情况对黄巢十分不利。

    期间孟楷组织了一波反攻,妄图夺回长安到潼关的路线,但在朱温强有力的进攻面前,没有一点效果,待孟楷的大军退回长安时,第一场大雪已经来临了。

    宋文远的后勤保证做的十分到位,在大雪来临之际,各种棉衣棉被已经就绪,唐僖宗听闻前方打了胜仗,攻破长安在即,大喜之下,一天连颁三道圣旨,嘉奖朱温,又册封朱温为汝阳侯,官居兵部尚书。

    大雪来临,双方已经避免了大规模的冲突,黄巢躲在城内,朱温则在城外步步为营,双方十分和谐。

    然而,在这和谐的情况下,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些事,洪晔为躲避宋文远的纠缠,居然来到了前线。

    春节的一段时间,朱温返回了成都,将谢瞳等人留在了长安城外的大营之中。

    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待他返回时,已经过了元宵节。

    朱温似乎早就知道了洪晔的事,回营的第一天,不分青红皂白的便将谢瞳臭骂了一顿,说他不识大体,限他两日之内,将洪晔送回成都。

    这着实让他有些不解,他一直想不通,宋文远这等小人,朱温为何还护着他,同时一个问题同样摆在他身前。

    宋文远是阀门贵族最后的代表人物,虽然现在不是他们的对手,但坐拥川蜀的支持,一两年后,恢复实力,完全可以分庭抗礼,这是极大的隐患。而从另外一个层次上讲,他与宋文远因为诸多的原因势不两立,双方不死不休。

    带着这些疑问,谢瞳走入了朱温的大营,他需要与朱温谈一谈,无论如何,是不能让洪晔离开的。

    朱温正坐在一炉火盆旁,见到谢瞳,微微点点头,示意谢瞳坐在一旁,而他则继挑着一只羊腿,不时的用小刀从上面割下一片来。

    天色阴沉沉的,落日的余晖已经无法让人看清眼前的东西,在这营帐之内,也唯有谢瞳能够看清朱温的面庞,他略微胖了些,冷酷的脸庞上,忽然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过去谢瞳看他是看不透,能够看到朱温的意愿,却猜不到他的方式,现在看,居然是看不破,看不破他在想什么。

    他吃东西十分讲究,不似谢瞳般狼吞虎咽,好似在享受这一切,他举手投足间,草莽英雄的气息已经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天生富贵的感觉。

    谢瞳对这感觉极为敏感,他曾在司马宣父子以及宋文远父子身上感受过,那种感觉就如同面对一个贵族,就像谢瞳第一次看到洪儒时的感觉,虽然朱温没有鄙夷他,但已令他十分不舒服。

    他的第一感觉就是朱温变了,如同宋文远改变一样,他们共同的情况,就是身上的江湖气息已经消失,他不晓得朱温在成都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让他做如此的蜕变。

    谢瞳坐在一旁,熟悉的握起小刀,在羊腿上割下一大片肉,放到口中大口的咀嚼起来。

    二人都没有说话,就这样静静的吃肉。

    许久,谢瞳叹了一口气,道“师叔,请恕谢瞳不能遵照师叔的意愿,洪晔不能遣返回成都,宋文远此人阴险狡诈,居心叵测”

    未等他讲完,朱温打断他的话,不满的道“谢瞳,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一切要以大局为重,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黄巢还占据着长安,帝国还未收复河山,我们还需要宋文远的后勤保障,你这样意气用事,着实不妥。”

    面对朱温的批评,谢瞳无动于衷,道“并非谢瞳不顾全大局,我与宋文远血海深仇,都没有找他寻仇,对他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一直隐忍至今,而洪晔如今逃出他的魔掌,乃是万幸之事,我谢瞳怎也不会让她重返魔窟。”

    朱温冷冷的盯着谢瞳,首次发现这个年轻人目光中的坚毅,居然敢违背他的命令。

    不等朱温说什么,谢瞳继续道“师叔不要在说其他,谢瞳已经决定,此事绝无商量的余地”。

    他顿了顿,继续道“师叔,你变了”。

    朱温放下小刀,施施然的走到营帐门口,掀帘走了出去。

    谢瞳紧随其后。

    营帐外已经是黑漆漆的一片,除了些许照明的篝火,已经看不到光亮,而天空之上,也是异常的模糊,大部分星星都不再发亮,处于模糊的状态。

    朱温自言自语道“中土大地就好比这星空,当一切趋于混沌,世界就是一片黑暗,让你无法透明的去看待,我们要做的,就是点亮这星空,让大地重现光明。谢瞳,你还太年轻,师叔这么做,无非是为了门派,为了你,你我二人的努力,终将会让门派重现几百年前的辉煌,甚至会取代佛教,成为帝国的国教,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也许数十年后,师叔将会成为一捧黄土,而你将挑起整个门派的大梁,知道吗?不要去想着过平常人的生活,吾辈的使命便是奋斗终生,黄天道的大义还需要你我去传达。”

    话音消失,朱温转身走入营帐,将谢瞳一个人仍在营帐外。

    谢瞳倍觉苦涩,他一直幻想着能够实现朱温说的话,一直以师傅的遗愿为目标,但这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了,事到如今,他却是渴望平凡人的生活,不陷入江湖纷争,远离权利的斗争,到朱温出现后,他甚至将师门的一切都寄托在师叔的身上(。)

07() 
在他眼中,朱温会是个治国的奇才,定然能够将黄天派发扬光大。

    一个月后,天气渐渐变暖,整个中土大地开始回春,冰冻的土地已经开始缓释。

    自从那日谈话后,朱温一直未与谢瞳有过多的接触,对于谢瞳收留洪晔一事也没有多问。

    这一日,谢瞳正在自己的营帐中与老赖饮酒,突然传令兵来报,朱温着他们到帅营议事。

    二人面面相觑,或许又要打仗了。

    众将领来到朱温的大营中,朱温见人已到齐,道“霍将军那边传来消息,已经完全封锁了黄巢的粮道”。

    众人听闻大喜,霍紫辛果然不负众望,完成了这艰巨的使命。

    朱温似乎心情颇佳,道“即日起,本侯要对兵力做一下部署,谢瞳,老赖两部人马,放弃长安与潼关之间的阵地,部署在长安南部。”

    老赖不解的道“将军,这阵地是我军将士浴血奋战才打下来,如此轻易的拱手让人,是否有欠考虑”。

    朱温脸色一沉,道“这是取胜之道,你们要明白,预先取之必先予之”。

    谢瞳问道“师叔能否说的明白些。”

    朱温不悦道“谢瞳你是怎么搞得,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真让本侯失望。自个儿回去想想,究竟是何原因。明日开始撤退。都回去吧!”

    谢瞳几人返回自己的营帐,老赖不高兴道“谢瞳,你师叔最近变化有些大,不就是解释一个问题么”。

    谢瞳唉声叹气道“小子也没有办法,喏,几****不是也挨骂了么”。

    洪珊道“不知你们发现没有,师叔他最近以侯爷自称了,而且一副颇为享受的样子,按理说,他也是贵族了,与黄天派的宗旨相反,他不会是腐朽了吧!”

    谢瞳摇摇头,道“自从他去了一趟成都后,情况大变,仿佛变了一个人,哎,似乎真的对贵族身份感兴趣了。”

    采薇幽幽的道“或许没有你们说的那般,师傅他或许是在虚与委蛇,骗取圣上和宋文远的支持吧!”

    老赖摇摇头,有点点头,他一改方才的怀疑的态度,道“采薇说的有道理,朱前辈或许真的是演戏给他们看。我们不要在怀疑了。”

    谢瞳疑惑的看了老赖一眼,他对老赖甚为了解,老赖方才的话,无疑暗示了许多东西。

    老赖瞥见谢瞳的目光,哈哈一笑,道“谢小子,明日就出发了,你还不陪老哥我到处转转,发布下施令。”

    谢瞳道“走吧!”

    二人一前一后的走出大营,每到一处,便将朱温的命令传达下去,让各个营的营长开始准备。

    “不错”,老赖也站了起来,

    转了一大圈,来到一处无人的地方,谢瞳道“老赖,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老赖道“你师叔他确实变了,变得和贵族一模一样,对此,你怎么看。”

    谢瞳苦笑道“小弟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但是实在不晓得怎办才好,他是我的师叔,是我的救命恩人,看样子,我只能逆来顺受,待天下统一后,携美隐居吧!”

    老赖又问道“贤弟你想过没有,如果朱前辈与宋文远携手的话,有可能令奄奄一息的贵族阀门死灰复燃,成为你黄天派的对立面,到时候,你是袖手旁观,任由天下百姓受苦,还是振臂一挥,与朱前辈决战沙场呢!”

    谢瞳大吃一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