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
哈哈
“哈哈啊哈!!!痛快!哈哈哈!!!!”董老三疯狂的笑着,即便是旁边两个哥哥都露出些许惧sè。
狂笑过后,董老三溅满鲜血的脸上透出狰狞:“走!咱们再去老宋头家!然后是胡大嫂!陈三狗!”。
过去的一桩桩鸡毛蒜皮的小事飞快的在董老三的脑海里浮现出来:高大山经常欺负他、自己小时候被老宋头打过一巴掌胡大嫂这个臭娘们曾经传过他的瞎话!至于陈三狗嘿嘿他家阿姐可是泰阳乡的大美人啊!哈哈哈!!!
第41章:山东乱起,朝廷反应()
天启三年秋,霜降刚过不久。
滕县泰阳乡蔡姓老汉携白莲教匪数百趁夜作乱,凡泰阳乡村民,不从者杀。至次ri黎明,泰阳乡除了少数村民见机逃出外,只余白莲教匪数千,再无良民!
同ri,据此济南府周边教匪作乱,被当地驻军镇压,残余流窜四散。
滨州,白莲教匪胡大勇聚众作乱,一ri袭村十数,组织乱匪上万!
三ri后,淄博,白莲教匪王振山聚众作乱,聚集教众乱民数千袭击淄博城池。被击退后流散本地各村,造成当地动荡混乱
泰安威海临沂
短短七八天的功夫,从最早的泰阳乡开始,整个白莲教在山东发展的势力纷纷揭竿而起。
白莲教各地大师兄聚拢教众,以藏匿的兵刃或农具作为武器发散给众人。或者屠掠村庄,或者攻击各地小股守军抢掠军械库。
甚至在临沂一支白莲教匪甚至混入县城,一举夺取了一座县城。
在原本历史上应该在去年,也就是天启二年因叛徒举报而仓促起事的白莲教在这个时空里却是没有遭到举报。
因此,原本那些应该被提前抓捕的白莲教骨干也安然无事。连带着因为增加了一年的准备时间,许多起事的细节、时间乃至人员武器准备的都较为充分。
可以说,如果原本天启二年的白莲作乱是一群被猎狗追捕而狗急跳墙的狐狸。那么现在的白莲作乱简直就是一群早有预谋、互相呼应的恶狼!!!
大明京畿原是南京,后因燕王朱棣造反成功而迁都到了北平。历经这二百来年的建设发展,北直隶的规模和气势早已经超过了南京,成为了天下人眼中的大明核心。
而如今,这大明核心中的核心——紫禁城内,许久不曾上朝的天启皇帝终于在满朝大臣连请带架的请到了朝堂之上。
可这位木匠皇帝呢?却是坐在龙椅上一副昏昏yu睡的模样!
唉!
看到这一幕的不少老臣不由得心中暗自叹息。当然,也有一些大臣却是神sè各异!
例如,这许多苦无名声的小官谏臣便是眼前一亮,心里不由得打起了跳出去劝诫一番的心思。
无论结果怎样,这当堂劝诫皇帝可是一件不小的事情啊!长了名声不说,还能在同僚之中树立一股子铁骨铮铮的好形象!
不过,一想到这几ri得到的消息许多人便强忍按耐住了心里那点小心思。
要打仗了!
山东据这直隶本就不远,白莲作乱多地并起,声势浩大。就算个别地方汇报的迟了一些,这济南、临沂等大府的驿站却是未曾断绝。许多匹快马驿卒昼夜兼程,跑死了不知道多少匹马直奔京师报信。
这等声势岂是藏的下来的?
别说这朝堂之上手握重权的大臣,就是京师街头一个升斗小民现在也开始多买米面,以防将来因战事而米价上涨了!
不过,这满朝诸公真的如同火烧屁股一般的到真没有几人。
民变?!
白莲逆匪?!
切!
在这京畿干上几年的官员哪个不是见惯了各地每隔几年就报上来几次的民变、造反的事件?
且不说那些修饰装潢过的场面话就这大明朝现在的模样谁人不知?西有哈密早年间多次造反,北边有**哈赤那个野人席卷辽东,就连南面那几个小藩国都没事扰一扰边疆
什么各地的土司、苗人之流更是三天两头的就要闹腾一番。
你见那个成了?
除了当年那明明已经归附的女真人在李成梁被问罪死后造反,没能镇压下来以外。其他地方哪个不是上报的公文刚到,这边镇压平息的捷报紧跟脚的又来了?
区区白莲逆匪,别太当回事!
自有白莲教以来,这教派便三条两头的造反,甭管是谁他都想反反!可那次成了?当年唐赛儿声势够大步?还不是兵败垂成,战死的战死,凌迟的凌迟?
不过虽然大部分大臣心里这般想着,但面子上的功夫却还是要做的。
于是,一番上奏、朝议、权衡商议便激烈的开展起来。
最终,在一番添油加醋的陈述、一阵涉及户部、吏部、兵部的互相推诿攻讦、一阵该派谁又改派谁去看着前一位的口水仗终于宣告结束
皇帝原本昏昏yu睡的脸上又多了几分不耐烦的表情
“退——朝——!!!”魏公公尖锐的声音拉着长音响起。
剿灭乱匪暴民无非是两条:一是着本地各府各县严防死守,不使各地最为总要的郡县州府落入贼寇之手。二来,调周边各省兵力严防边境,防止事态扩散。另组大军,配良将能臣前往镇压剿灭。
至于细节上则是朝堂诸公松松手里的权柄,府库的钥匙的问题了。
总的来说,各省驻扎的兵力其实足以应付大多数情况——真的能跟乱匪造反的有几个?只要不是连片的数省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乱匪又雄才大略的话多半还是会不敌朝廷大军,迟早要吃败仗的!
而那些有坚固城池,控制一片片地区的县城、州府都在官府手中。乱匪势力再大又能如何?
早期那些暴民可能孤注一掷,可时间一长心里那股子劲也就泻了!各地官吏又不是傻子!
几道招安令、安民告示一下,那些胆小怕事的早晚都要当逃兵!或者干脆出工不出力,等着被朝廷大军俘虏!
就这些目光短浅的泥腿子能成个屁事!
于是在满朝文武如此考虑之下,诏令密集的传达各地。山东府周边各省顿时开始调兵遣将,虽然还未主动攻入山东,但已经基本控制了主要道路,防止白莲逆匪进一步扩散发展。
另一边,一支大军在各部运作之下逐渐准备就绪,不ri将开往山东,配合本地驻军对白莲逆匪进行围剿。
然而,在朝堂诸公看来只不过是疥癣之疾的白莲作乱真的就只是如此吗?
显然在这个时空中的白莲教为了这次造反可谓是处心积虑,准备充足!岂会没有料到朝廷一板一眼的应对举措?
第42章:明军与白莲军()
天启三年,十月初一,寒衣。
宜嫁娶、裁衣、祭祀。
忌开市、出行、栽种。
山东临沂附近,一支三千余人的明军在凝结着淡淡白霜的荒地中缓缓行军。看的出来这支军队已经走了有一段路了,不少士卒在行进间时不时的将长矛或鸟铳抱在怀中,用嘴巴向手里呵气已保持温暖。
如果按照标准配置,厚厚的棉衣棉裤加上士卒外罩的棉甲胖袄,内里的衣衫抵御这立冬前的寒冷还是轻而易举的。
可惜,这理论上厚实保暖,用相当耐用的棉花和布料做的棉衣棉裤却比正常轻了许多。
要知道,这可不是织造司用更先进轻便的材料代替的棉花。而是每一件棉衣里至少都缺了一半的棉花!而就算是剩下的也大多掺了便宜一倍以上的陈年棉花。
即便是如此,有棉衣棉裤可穿的士卒已属幸运。
这三千多人的队伍中就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士兵连一套完好的棉衣棉裤都凑不齐!大多数人身上的棉衣破烂不堪,布丁重重,少部分人甚至还穿着单衣上阵!在这寒衣节已经极冷的天气里冻得瑟瑟发抖。
“报——!!!”一名骑着一匹枣红sè军马,身后背着几支令旗的明军士兵飞快的策马从前方跑了回来,声音响亮。
到了领军走在大军前头的三名千户面前后,这名骑士熟练的翻身下马,跪地大声汇报道:“启禀三位千户大人!前方发现敌情!”。
哦?!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三名千户互相对视一眼,其中为首的一名千户率先问道:“对方有多少人?”。
从这一句问话上便体现出这名千户的军事素养不高。
若是真正常年打仗的领兵将领,此时第一个问的肯定是对方的位置距离和兵力配置。而人的多少则是放在后面的问题。
因为在很多时候,最要命的并不是敌人的人数,而是双方之间的距离及对方的兵力配置。
“回禀大人,对方大致有四五千人。”士兵回答到。
三名千户再次对视一眼,三人均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出一丝丝喜sè通常来说,仓促造反的一方通常不可能兵甲齐全,训练更是少得可怜。几乎就是一群刚刚扔下不,也许连锄头还没扔下的泥腿子。
而明军就算是军备再松弛荒废,一年几次重要的cāo练还是有的。加上手里绝对完胜对方的火枪火炮,怎么可能打不过一群数量相当的泥腿子?
这简直就是一份扔在眼前的军功啊!
只要吃下这股反贼,就算立刻打道回府也是一份泼天的大功!而且,如今还没听说山东哪里的卫所消灭上千的反贼,这可谓是首功一件!等禀报到了上面,封赏则更加丰厚。
这些世代担任千户的军官可能打仗经验没有,但这如何报领功劳,官场运作的事情却是学的极好。
这几乎明白在眼前的功劳自然不能错过。
三人立刻争先恐后的吼道:“在什么地方?”。
“追上去消灭这帮反贼!”。
“全军加快速度!”。
在一连串稍显混乱的命令下,明军队伍的行军速度猛然提高了不少,长长的队伍朝着前方尚未露头的敌人扑去。宛如一条刚刚从寒冷中复苏的大蛇,朝着猎物游走扑咬过去一般
而与此同时,明军前方五里地左右的地方。一群白莲教高层正聚拢在一处商量对策。
“诸位,刚才大家已经看到了那明军的夜不收,可见一股明军就在咱们屁股后头!看来咱们攻打临沂城的计划还得先放放了!留着这股明军吊在屁股后头终究不是个事!是打还是先撤大家说说吧!”说话的是这支白莲军的头领,也是这临沂附近白莲教一支最大的香。
如今的白莲教中,自上而下的划分很是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粗糙。
除去因为白莲、青莲、红莲三脉长期天各一方、传承不同所导致的分裂外,就单说这白莲一脉也不全听名义上的教主徐鸿儒的。所以实际上徐鸿儒虽然为名义上的白莲一脉的教主。但实际他所能影响的不过是北方数省的白莲教势力而已。
在这个交通、通讯都不发达的时代,正规而完善的大明帝国尚且有“天高皇帝远”一说。这地下活动,时不时便要被剿灭一番的白莲教自然更加难以控制地方。
而且,作为一个地下传教组织,需要随机应变,接地气的先天要求就必然导致要产生“枝强干弱”的格局。
除去特殊职位的五行掌旗使、巡察使等职位不提,就但说这白莲教上下统领。从教主、脉统之后便是各地香主!
一香便是一地的白莲教几乎全部的力量。各香之间传教区域基本不会互相重叠。所以,一香的强弱就代表着这个地方白莲教的强弱。
每个香的势力因为传教的效果和财力而相差很大。
像是南方一些富庶地区的白莲教,一个大香甚至拥有数万乃至十万教徒!如果不是脉统更为强大正宗,单凭人数甚至已经压制了个各脉!
而一些新分出去的新香,初到一地传教自然成果不丰,家底不厚。寥寥百人乃至数人也都是有的,甚至还不如好的地方的一个大师兄或者师兄一个人传教的人数更多!
就拿山东临沂这支香来说。
脉统上自然是传播最广,也最为看重传教于民的白莲一脉。
上下加起来发展了也少说有上百年时间了,中间虽然也有波折,但大致上还是发展平稳。
一经起义,这香主陈稻便拉起了五千人的队伍。看似数量不算多,但实际上这陈稻却是不像一些香主那样一经起义立马将不信白莲的村民连杀带裹挟的加入军队。如今,临沂周边近一大半的乡村都在他陈稻控制之下,他也没做那断绝生产,孤注一掷的举动,反而是从教徒村民中择选青壮,组织起了一支相对jing锐的白莲军!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之前在发现了那明军的夜不收在屁股后头刺探时这大军才能没有太过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