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サ娜吮济υ谕醺突使洌颜诜⑸拿考卤ǜ娓O蛱筇崦薄⒄聬炊允保再サ姆从Ψ浅G苛遥倍鎏斐ばΑ⑹倍┌赋了迹旱糜胧е洹⑻熳佑敕踔洌觳畹卦叮∷饣饰弧⑺庹莆仗斓赝蛎裆赖闹粮呷ū !
大辽国。1月24日,招讨使斡特剌生擒叛乱的阻卜部长磨古斯,献于朝廷。2月12日,磨古斯被辽道宗下令处以磔刑。
终于当上了皇帝,17周岁多的赵佶变得更冷静。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他不仅是要爬上这位置,更要在这位置上坐得舒服。之后一系列表现显示,他真是太聪明、太理智了!…。
第一步,
尊敬领导!他父亲、哥哥两代人都和后宫刀兵相见,水火不相容。折腾的结果,抛开国家受损、两位皇帝本身也七上八下,活得难受、死得憋屈。轮到赵佶了。他怎么办呢?
他选择感恩…以18岁完全成年的年龄,哭着喊着请向太后垂帘听政!怎样?当年高太皇太后弄得鸡飞狗跳“以母改子”才搞到的权力,赵佶拱手让了出去!14日,刘氏被尊为元符皇后。16日,生母陈氏被追尊为皇太妃。2月2日,宋哲宗生母朱氏被尊为皇太妃。10日。怀孕待产的王氏被立为皇后。
第二步,重组内阁!一朝天子一朝臣,赵佶得有自己班底。可这时代太敏感了,他选择新党、还是旧党呢?如选新党,让帘子后面的向太后怎么想?选旧党。刚刚接替了皇兄位子,就想背叛皇兄?两边都不讨好,本文来源:,但定要两边都讨到好,这个结得怎么解开呢?。…。
赵佶有办法!他即位做的第一个人事任免,是把韩忠彦从大名府调进京城,升为吏部尚书。调真定府李清臣为礼部尚书、右正言黄履为资政殿大学士兼侍读。这3个人身份很对立。韩忠彦是已故旧党元老韩琦之子,李、黄2人是哲宗朝的新党风云人物,同时提拔起来,露出一再明显不过的潜台词——从此新旧党平衡,在宋徽宗领导下不再敌对!
这只是第一层潜台词,如没下文的话,是非常粗陋的和稀泥手法。在顶级官场搞这个,太俗!也根本没法取悦向太后。可第二层表现出来时,就不得不让人佩服了…
没多久,韩忠彦位置直线上升,2月21日被提拔为门下侍郎副宰相、4月成为尚书右仆射即次相、9月章惇被罢后就成了新一届的首相。而他空下的门下侍郎之位则由李清臣接任。黄履则被提拔为尚书右丞,不过两人离顶层宰执位置遥不可及,成了次相曾布以下、庞大的中层干部集团里的一员。这说明什么?赵佶从最开始时就选择了向太后,以她的喜好为标准,决定权力层分配!同时让人挑不出他背叛皇兄的短…。…。
第三步让全体旧党人叫好,赵佶把哲宗亲政后被贬出朝廷的旧党新生派力量都召了回来。他们从各处被贬之地赶到京城,全成了言官。这些名字很陌生,之前一来没空。二来也是没法提他们。虽在宋史里,这些人非常有地位,被旧党人捧得比天还高…
如陈瓘,就是章惇回朝当首相途中,上船讲课的那位隐居大名士。这时他不隐居了,重进官场,隐而优则仕,一步跨进开封城,变身太学博士,这官实在太大了,即宋朝皇家大学教授!不过这个职位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呢?无非是出出题、监监考什么的,和国家大事不挨边嘛!让我写他什么?
再如邹浩,他是神宗朝进士,哲宗朝当上了言官,第一时间弹劾章惇,是个铁杆的旧党斗士!可惜没用,哲宗朝的章惇举世无敌,这就遗憾了,邹浩没能成为期盼中的英雄。真正让他成名的是哲宗废后事件。孟皇后被废后,邹浩的反应是世界末日到了,他不顾一切上书,要哲宗收回命令,重立孟氏,杀掉一切站在孟氏对立面的敌人!如不这么做,宋哲宗本人会遗臭万年,宋朝将国将不国,人民将内心失衡…宋哲宗一怒之下,把邹浩踢出京城到南方反省…这就更了不得了,邹浩离京,简直成了万世楷模的悲情英烈,成了世上唯一有良知、有爱心、有正义感的人。当天的场面,被定格成旧党人心中的图腾,经久不熄的传唱!对此,实在是想问一句——至于吗?。…。
一个个都是这样的人物,除别有用心的人外,谁会当他们是盘菜?没错!现在宋徽宗起用他们,就是别有用心的!用心就是向着帘子后面那位老太婆的!
紧跟着第四条命令发布——全体言官注意了,无论谁都可畅所欲言,说什么都行、弹劾谁都行!说得对有奖,说错了没事,朕绝不食言!
看着很老套是吧?前几代皇帝哪个都做过。可这一次不同,前面的都只是形象工程,这次赵佶把它真正变成了一把刀,塞进陈瓘、邹浩等人的手里,让他们尽情随意地去砍!砍到向太后微笑满意…
马上,门下侍郎韩忠彦便上奏4事:广仁恩、开言路、去疑似、戒用兵。向太后一一采纳,旧党得以重获新生。时称“小元祐”
3月,向太后下令:放弃整个熙河路!我们大宋都不要了,全还给吐蕃人!
。
纯仁回朝篇()
封前不久被王瞻抓进开封的唃厮罗嫡曾孙、木征之子陇拶为名副其实的吐蕃赞普!只要你能向我们大宋称臣、再替我们用“德”去感化溪巴温,
那么整片熙河路的广大土地就全都是你的!另外,为了让你消气,我们大宋已把王瞻贬为昌化军节度使、王厚贬为贺州知州,回国反省…不过王瞻在去昌化军的半路上就自杀了,王厚则把这一大仇深深的记在了心里。等向太后去世、宋徽宗重启变法之时,他将回来报仇…这是后话,现在的陇拶则以趾高气扬的从俘虏变身英雄,和瞎征一起回到湟州邈川城。但溪巴温根本不买账,本文来源:,他和其子溪赊罗撒,密谋袭杀陇拶。陇拶奔河南。瞎征亦不自安,求内徙,诏居邓州。于是溪巴温父子占据了整片熙河路!当年老混蛋也没送成的土地就被向太后这样送了出去!让地下的王安石、王韶等人情何以堪啊!
可宋史记载:就这样,宋朝获得了河湟吐蕃部的“友谊”骗鬼去吧!在旧党人写成的史书里,这些都是沿司马相公走过的光明大路一脉相承的。谁敢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吗?小心奸邪的帽子立即扣下来压死你!于是,河湟事件、王厚王瞻的处理决定,都被选择性地隐藏了,一切以和平稳定为主。在大力宣传中只有大宋天子的恢弘之气、吐蕃人民的友好之情,至于二王怎样、熙河路怎样?都被彻底忽略,一般史书里根本见不着!。…。
4月13日,宋徽宗长子赵亶(未来的宋钦宗)出生。
21日,向太后下诏:把元祐大臣中仅活着的2位顶级大佬——赦免苏轼,范纯仁,让他们从贬谪地北返!
这两个人是特殊的存在,在宋朝人心里,他们活着时。就已是超越政党之上的传奇人物。苏轼的文章近40年来独执天下之牛耳,是者的,谁管他是新党还是旧党?他所到之处,人们毫无保留地接纳了他…范纯仁要更高一筹,作为一代名臣范仲淹的二公子,他没父亲的军事、文学才能,但继承了父亲最闪亮的光环——道德!范氏的道德不是空洞的口号,它处处闪耀着人性光辉,越是在混乱、肮脏。充斥着别有用心、赶尽杀绝等种种负面**的官场里,它越发显出自己的可贵,甚至是唯一!
自古道德胜于文章,这两人的遭遇,就先从范纯仁说起。
范纯仁倒霉纯粹是自找的,当初章惇把他贬出朝廷,是因要追究放弃西北4寨的责任。他和司马光、文彦博搅在一起,这是范纯仁一生仅有的污点。尽管如此,宋哲宗还是对他很例外。别人如刘挚、吕大防、梁焘、刘安世等人早就贬过了长江,范纯仁的贬地是在陈州,和开封近在咫尺,可说仍生活在经济文化中心地带…。…。
这样的待遇。范纯仁心知肚明,可说是对他的爱护,让他老老实实呆在政治漩涡之外,等着哪天风平浪静了。他会有个不错的结果…
可他姓范!这姓氏从北宋开始,直到明朝末年,都笼罩着层圣洁、温暖、博爱的光环。历史证明:这不止是开创者范仲淹的一生努力,更有范纯仁的沉淀!主要就表现在这次的自找麻烦上:
在陈州的范纯仁听到了一消息,宋哲宗在郊祀大典上公开宣布:贬谪的大臣如吕大防等,终生永不录用!…。
这消息是空前可怕的,
开了大宋朝先河!在这之前,哪怕旧党在元祐年间贬章惇、贬蔡确、贬所有新党中高层干部,也从没说对谁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哪怕蔡确死在了南方,也是由于他个人身体健康,国家可从没说过这种狠话!
现在矛盾升级,可预见以后的政治环境要变得更恶劣!这让以后大臣们怎么生存?怎样工作?最后致国家于何地?
这样浅显的问题谁都能看出来,可谁都不敢说什么!因章惇要一劳永逸!在他看来,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旧党人全弄死!死得干干净净了,本文来源:,自然以后就不会再有什么矛盾!这种情况下,谁敢顶风作案、反对章惇呢?。…。
冠盖满京华,斯人敢独言!没人敢说,范纯仁敢!他是只平衡尺,在元祐时他阻止远贬蔡确、现在他反对永废吕大防。
范纯仁写了份奏章,恳请宋哲宗为吕大防等人留一线生机,为官场留一线回旋余地…
留一线余地…章惇很无语,本不想动你,你竟主动申请找抽!范君子,这是政治场,不是善堂!你定要往里挤,那么没办法了!贬范纯仁到随州,全家一起去,即日启程!
他终于到长江边,和吕大防他们扎堆去了。消息传来,一片悲哀,范家亲友都摇头叹息,范纯仁本人却很平淡…一直沉默明哲保身,这样就算躲过了政治风暴,他就会高兴吗?会像普通人那样庆幸吗?很显然他会自责,范家从来都是忧国忧民忧天下、心安乐才能身安乐的人,如想保平安,光是范仲淹的光环就足够他们当官享福…
那就走吧!范纯仁在之后三四年时光里平静品尝着自酿的苦果,一路南贬,陈州并不是终点站,在那之后还有永州,一路上不仅要乘车,更要坐船…。…。
某天范家坐船在橘洲附近跋涉,突然间风浪大作,船眼看就要翻了,好容易到浅水处,全家**上岸。其中范纯仁背着自己妻子,一步步走了上去。他周围是一片骂声,妻子儿女们异口同声痛骂章惇,其中以范夫人骂得最经典最有身份,8个字——“枉陷正人,使我至此”老太太说章惇陷害范纯仁这位正人君子,连累她饱受江湖之苦!
看着像没骂错,可范纯仁的回答让他家人很不解,让后来读史的人也不解。他说“船破,也是章惇的错吗”
范纯仁你搞什么?这当然是章惇的错!没他,范家老小怎会跑到长江里玩漂流?你范纯仁为什么不生气呢?就算不想报复,也没必要替敌人解释吧?
这样想就都错了!没理解到范纯仁的心理。像他妻子所说的“枉陷正人”,抛开新党旧党谁正谁邪。退一万步说,真就是陷害了正经人,又能怎样?正人就不是人吗?就有豁免权吗?这才是问题根本处!在宋朝士大夫阶层心里,正人君子是有特权的!只要自己是正人了,就能决定别人命运,往死里打压对手!至于自己,永远是安枕无忧,容不得别人碰一手指头的!多么可笑!君子之风在于包容,什么时候是杀人利器了?。…。
在范纯仁心里,保持君子之风。正义理念,只是自己个人操守问题,并不是自己的什么免罪金牌!无论进还是退,他为的都只是自己的心安…
在永州的几年里,是范纯仁绽放心灵光芒的日子,世人见过太多走在阳光下的圣人,这时的他像是朵黑暗中的莲花,尽管没人看见,仍高洁清华……。
做到这点很难。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在宋朝,
贬谪不意味着绝望,尤其范纯仁这种顶级高官加顶级名士的人。这类人走到哪都是社会中心,如刘挚、刘安世、梁焘、苏轼。无论官场还是民间,都有着巨大能量。可范纯仁主动放弃了这些。为安静,他没住官署、没买房,而是住进了寺庙。每天晨钟暮鼓。过着修行人的生活。
在这种生活里,也免不了争吵矛盾。某一次范家小孩子在庙里玩,犯了点小错。他们都是诗书传家的子弟。从小灵牙利齿,知识面很广,限于年龄,还不知收敛,随便说了几个笑话,把和尚惹火了。和尚们大怒,本文来源:,把这些落难的高干衙内们一通臭骂,捎带着也没放过范纯仁,言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