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概进价,抛去运费,包装等一些成本,卖多少多少能赚多少,是不是比种地强多了,种地要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的日晒雨淋的,人辛苦不说,还要看天吃饭的,幸运老天赏脸的话,还要肥料钱不是,除草的人工不是,运气不好老天不赏脸的话,有存粮的吃存粮,没存粮的就准备吃土了不是?!
而且,现在大家做生意的观念都不强,镇上卖衣服的店只有几家,没什么竞争力。我们村又大,加上附近大大小小的各个村子,人多,购买力还是很大的。每年过年大家挑来挑去也就那么几家,我们也算是为家乡的服装事业添砖加瓦不是?
张家爸妈被张元念叨了几天,私下琢磨了下,还是决定试试。不说什么,现在是家里的地被征用,种别家的地要交给别人的一些粮食租金这一点,也还是觉得有理由试试的。
刚好几天之后,征地的补偿款下来了,接近小一万的款,这个可是一大笔钱了,在当时的年代 。第二天,张爸怀揣着三分之一的钱,带上张元上了赶往宝县的大巴。话说张爸本打算独自一人去的,张元知道后,死磨着张爸张妈,硬是让张爸松口了,为此,还跟学校请了几天的假。害的学校的老师以为她上次的感冒又重感了,还叮嘱她休养好再来,张元听到也是一脑门的黑线,当然,为此,也不方便辨别什么。
到宝县后,刚好接近傍晚,在车站附近找了个落脚点,父女二人稍微休息了下,在路上随便吃了一碗汤粉后,张元就拽着张爸出门了,张元知道宝县有个地方叫南门的地,里面很多批发服装的商铺,款式多,而且很便宜,重点是便宜,她就是奔着这个来的。
今天踩点,明天进货,简直完美。张元心里乐呵呵的,完全没有刚刚在车上晕的要死要死的心情了。
这个时候的南门,还没有后世的那种繁华,没有鳞次栉比的商店,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但是还是能感觉到那种繁忙的,节凑快的,特属于南门的气息。流动摊上的小贩的吆喝声更是让这个地方多了很多鲜活的气息。
虽然很多的地方和后世的不太一样,但是张元还是很容易的找到了一处服装批发市场的入口。
“爸,这边,这边”张元边叫边拉着张父的大手,往入口拖。
“你怎么知道往哪走,别走错了”张父疑惑的说道。
“我刚刚问过那个阿姨了,真的,真的”张元转着眼珠子,边说还边点着头。
进入这个门后,发现里面的衣服真的是多,很多,非常多,颜色鲜艳,款式多样,琳琅满目,有的衣服都直接铺在地上的。看的张元眼睛都转不过来,这个时候很流行牛仔的喇叭裤和的确良料子的衬衣。家里镇上主打的就是这2个款,大街上10个人9个半是穿着牛仔的喇叭裤加一件的确良的衬衣,可见这两个款式流行的厉害。
第二天,张爸直奔昨天踩好的点,入手了30件的喇叭牛仔裤,30件的的确良衬衣,50件的短袖T恤,10件8…10岁小女孩穿的背带裙,外加张元提议的一些小孩子的小发饰发卡,其中喇叭牛仔裤一件12元,的确良一件8元,短袖的T恤一件5元,背带裙10元一件,加上发饰发卡的费用,总共花了不到1200元,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张元的“胡搅蛮缠”,外加卖萌、卖乖巧。最后还得承诺,卖的好一定回头找她们,笑哭(》
另外还帮张妈买一套浅灰色的运动服,带连帽的上衣,张元映象中,张妈有一件类似的衣服,穿着显年轻,特好看。不过只看见张妈穿过一次,后面再没穿了,不知是不是收起来了。再帮张小弟买一套类似水手服的童装,张小弟白白胖胖的,穿着肯定好看,最后张爸自己买了一件白色的基本款的衬衣,张元自己拿了一件背带裙,白色里衣外加暖黄色的裙子,别说,还真挺好看的。
张爸扛着这一大袋的衣服,张元提着一大袋子的发卡发饰,俩人艰难的挤着公交车回到落脚点,第二天一早就买票回家了。
到家后,张妈张小弟果然对衣服很满意。张小弟乐的当天晚上洗完澡后就穿着了,虽然张元知道新买的衣服要洗一下,但看着张小弟乐呵呵的脸,算了,随他吧。难得不是在过年的时候穿新衣服。
第4章
回到家的隔天刚好是镇上的“赶圩日”,(每15天一次,镇上各个村子的人都汇集到镇上,带着自家产的农作物贩卖或交换,也有外地的客商带着货物拿到镇上贩卖,可以说,“赶圩日”有着独属于这个年代的以物易物的特色)。
本来张爸张妈商量着是直接拿块布摊地上,把衣服放地上卖的,但是张元觉的,这样不好,一来卫生不好,地上那么多人走来走去,会不避免的粘上灰尘,二来真的觉得衣服的档次都降低了很多,虽然这衣服的档次本来就不高〒▽〒
后来还是张元说服了张爸拿着一根长竹竿,按相等的长度分成了6节竹竿,每3个竹竿做一个三脚架的支点,在拿一个长度相当的竹竿,架在支点上。衣服就拿着衣架挂在竹竿上卖,张元还建议把一些衣服和裤子搭配着,挂在上面卖,既可以当套装卖,也可以吸引人们的视线,毕竟这个年代,大家买衣服都是单独的买上装或者下装,很少搭一起卖的。
因是“赶圩日”,又撞上了周日。张元就央求张爸带她一起去摆摊,她还要把那一大袋的发饰发卡卖掉呢,不跟着去怎么行。所以说,即使不是刚好赶上周日,张元也会“阳奉阴违”的不去上课,定是要死皮赖脸跟着张爸的。
这日,张元穿着暖黄色的背带裙,内搭白色t桖,头上扎着双马尾,并戴上了2个红艳艳的樱桃发饰,这么一拾绰,显得整个人都精神明亮起来,加上张元自己一双大大的闪亮的双眼皮杏眼,更是增色了不少,可以说,张元这么走出去,别人不说,都看不出是农村的娃。
其实,张元这么费心的打理自己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想让自己当个活的小模特,以便那些吊带裙更好的销售出去,头上的樱桃发饰更是如此,毕竟这个年代,大家都没什么审美观念,长头发都是拿着橡皮筋随便一扎,简单粗暴。
张爸带着衣服,张元带着发饰发卡,2人一起在公路边上等三轮车去镇上。父女俩运气好,等了不到五分钟,三轮车就到了。车上还有别村的人,都带着自家的货物,更是有俩笼的明黄色的毛绒绒的小鸡仔,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的。显得这个早晨都鲜活了很多。
“大爷,你这个鸡仔都很精神啊,看着就好”车里的一位大妈对着大爷说到。
“是啊,都是家里的母鸡孵化的,家里养不了那么多,就拿出一些,到镇上换点家用。”
“你呢,你卖什么啊,大姐?这个味道,不是萝卜干吧?这个味道可真香”大爷怂了怂鼻子。
“哎,是的,大爷你鼻子可真灵,自家做的萝卜干,到镇上换点零花的”大姐说着说着就把话题岔到张元身上了“这小姑娘长的可真好看,衣服也好看,头花也好看,这一身怕是要不少钱吧,你这后生,可真舍得给姑娘花钱”大姐对着张爸说到,“不过,疼姑娘好,姑娘贴心”。
张元听完,对这位大娘甜甜的笑着。“爸,我们买一点阿姨家的萝卜干吧,闻着好香,我都想吃了”张元朝着张爸撒娇“而且,萝卜干还可以做菜呢,是吧是吧?”
其实张爸闻着这味道也有点想吃,毕竟这个年代手工做的萝卜干可比后世机器生产出来的好太多了,张元一说,张爸就点头了。
旁边的大娘一直听着呢,还没等张爸说买,大娘就道“乡里乡亲的,还用买吗?”大娘边说边从旁边扯了一个袋子,直接就上手装萝卜干了。
“都是自家种的萝卜,做成萝卜干也费不了什么劲,盐也放的少,小娃娃们都可以直接吃的”说完,大娘就把装好的萝卜干塞到张元怀里。
“给,你们都尝尝”大娘给旁边的老爷爷也塞了一袋。顺便也塞了一袋给司机大叔。
“这不成,大姐,你这个是要换家用的,白给我们怎么可以,这样吧,我们拿钱买”张爸说完就准备掏钱。
“就是就是,我们掏钱买”X 2
“你大姐我还缺这点萝卜干的钱吗,大家都乡里乡亲的,今日还这么有缘分,坐同一辆车,就这么定了啊,不说给钱了啊”大娘这话说的,连司机师傅都忍俊不禁的笑了。
“大姐,你真豪爽”。
“那我就昧着良心收下了啊,”大爷也笑着道,“大姐,你看,要不抓一两个小鸡仔回去养养?也不收你钱”
“大娘,您刚不是说我头上这个好看吗?我也送一些给您,您可以带回去给家里的姐姐们,她们肯定喜欢”
“对对对,大姐,你看,你不收钱,我们也过意不去,这都是小孩的一些头饰,可以带回去给家里的女娃娃们”张爸也加入了说客的大军。
“鸡仔就不用啦,家里媳妇不让养,说脏,影响小孩的卫生。谢谢大爷啊!”大娘看着张元摊开的发饰,本想不要的也改变注意了,别说,这头饰还真的挺漂亮的,光头绳就有草莓的,有星星的,有苹果的,有小鱼的,有卡通娃娃的等等多种,别说还有闪闪的,亮晶晶的发卡,还有各式的发带,真是看着就喜欢,别说小姑娘了。
“成,我拿2个就好,家里刚好有女娃”大娘拿了一个草莓的头绳加一个水晶发卡。张元看着,自己拿了好几个发卡头绳塞给大娘,
“大娘,多拿几个,姐姐肯定喜欢的,爷爷,也送您几个,给家里的姐姐们用,还有司机叔叔,也送您几个”
“我也有啊,那老强我就不客气了,刚好家里有女娃子,大姐,拖您的福嘞”司机大叔朝大娘拱手,对张爸说道“也谢谢你这个老弟”
张爸笑笑,不说话,他其实知道这些小孩子的头饰真的不值什么钱,毕竟是他陪着张元去进货的。只是村里乃至镇上都少见,以为金贵着
说说笑笑间,就到镇上了。司机大叔把大家都放在街口,因为里面人太多,进去了就不容易出来。大娘和那位老爷爷朝着家畜,蔬菜区走,张爸带着张元朝家具器物区走。
把三脚架支起来,竹竿摆上,衣服一一挂好,有好几件是张元家里就搭配好的,现在直接衣架挂上。衣服刚摆好一半,就有人来问价钱了。
“这一身怎么卖啊”来人指着张元刚挂号的一套衣服问。
“大姐姐,这衣服25块,裤子30块,一起买的话便宜5块钱,50就可以了”张爸还没说话呢,张元就立马说到,张爸有点死脑筋,张元怕张爸只是在进价的基础上加几块钱,这样就不用忙活了。
来人拿着衣服,这瞅瞅,那瞧瞧的,看得出来,她是喜欢这套的。张元趁机说道“大姐姐,这衣服料子是的确良的,夏天穿很凉快的,这牛仔裤是纯棉的料子,夏天透气,穿着舒服,您身材这么好,穿着肯定好看,而且您想想,到店里买肯定不止这个价对不对?再说了,我们这买一套衣服还有头绳送呢”张元把袋子里的头绳扒拉出来,“大姐姐,您看看,喜欢哪个?”
“天啦,这些发绳都好好看,这星星的我喜欢,小鱼的也很好看,草莓的也好看,都好看,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发绳。”
来人挣扎了下,最好还是败给了衣服和发绳,毕竟张元进货的时候是看着颜色进的,单独的裤子,衣服可能看不出什么,一搭配起来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只要有了这第一好感,说服来客就比较容易了。毕竟女人、小孩的钱好赚啊,不然后世为什么那么多剁手族,特别是到了那什么双十一,双十二,年中618什么的。
第5章
张元拿着刚卖出去衣服的一张50元,心里YES一声,开张大吉。
这生意有了第一单,就有第二单,第三单,特别是张元豁得出去,双手握成喇叭状“卖衣服嘞,卖衣服嘞,买一送一,买一送一,机会难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嘿,你这小丫头,哪来的词”旁边地摊上卖不锈钢盆的大叔看着张元笑。
张爸在一边嘴角抽抽,眼角也抽抽,都快不认识自家闺女了。张元也就嘿嘿一笑,不说话。
“这裙子怎么卖啊?”
“阿姨,裙子25块,您看,我身上穿的也是这个款的,就颜色不一样,很好看的”张元边说还边转了一个圈,给这位阿姨仔细看。“我们还有送发卡哦,您看我头上,类似这样的”
“行,看你穿的这么好看,我孙女穿上肯定也好看,给我拿一件粉色的,发卡别忘了”
“好嘞”张元麻利的收起衣服,把发绳拿给阿姨挑。又完成一单,张元心里给自己点赞。
虽然被张元喊话吸引来的客户会问,是不是买一件衣服送一件衣服,得到是送发绳发卡,虽然有点失望不是送衣服,但是人的心里都是这样的,有总比没有好,更何况,这发绳发卡还很精致漂亮。最后多多少少都会带一两件衣服离开。特别是小孩的背带裙,有张元这个活的模特在,背带裙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卖光。搭一起的套装也都卖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