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界圣子-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祭族为对抗蚩尤,九名大限将至的族人共同献祭了自己的灵体,化身为一把长剑。此剑刚一成形,一道嘹亮的龙吟声就响起,随后又是一道龙影闪过。
黄帝之前并未见过龙,他在剑上看到的光影就像是九名“神灵”的“结合体”,九名祭族的样貌特征都在这光影上体现出来。
【龙是九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
黄帝把这把剑称作“乘龙”,而“龙”就是他对看到的光影的描述。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而“乘龙”就是九幽文明中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剑,后世人们把他称作“轩辕夏禹剑”,又或者是“轩辕剑”。
黄帝一生发明创造过许多器物,除了乘龙剑外,鼎和司南车在上古时期也极负盛名。
黄帝生来聪慧,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在中年时期他就已达到踏虚大成。
但是,面对蚩尤,他仍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乘龙”现世,黄帝凭借此剑战胜了蚩尤。
九幽上古神话中,黄帝与蚩尤第七十二次大战,黄帝持轩辕剑占尽上风,他乘胜挥军,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与蚩尤会战在涿鹿郊野,最终蚩尤战死。
但黄帝也不敢确定自己杀死蚩尤。乘龙(轩辕剑)刺入蚩尤体内,蚩尤得到了一丝明悟。乘龙是智慧与勇气的象征,蚩尤在身死之时顿悟,他一生习惯于用武力解决问题,临死之际,乘龙让他看到了另一番的境界,他的魔功终于得到完善,肉身化作一道光华又消失在这片天地中。
众人都以为蚩尤身死,人族其它小部落的那些酋长们,战战兢兢的拥护姬轩辕为“天子”,尊称他为“黄帝”。天子的意义是天老爷的爱子,当然至高至上。“帝”的原始意又跟“皇”“氏”的原始意义一样,同是神祗,不过神性是减少了些。
黄帝下令各部落间的争执,不准效法蚩尤那样用武力解决,改为向他控诉,由他以天子的身份为大家判断是非。这是黄帝的治国之道,他也将道家思想传给了后人。
【相传,黄帝晚年之际,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须,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像带来万匹的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黄帝和大臣都很吃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九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并且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再会了。”“请让我们追随您去吧!“大臣们说完,就一涌而上,希望爬上龙背,随黄帝一起走。可是那只龙却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摔了下来。
金龙载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群臣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升天而去。一位大臣看着天空,若有所思地说着:“并不是每个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黄帝那样伟大的人,才有资格呢!”后来的人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并以“龙去鼎湖”的典故谓帝王去世。】
事实上,黄帝在晚年之际的确感受到了天界的召唤,不过那并非是所谓的“天帝”的召唤。
黄帝知道自己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他想将毕身所学留给后人。
他在乘龙剑的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另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另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
当他做完这一切,一道龙影又再次出现,那龙影告诉了黄帝飞升之法,让他飞升天界(仙界和魔界的总称)后寻找神农之女。
神农为姜姓。当初女娃化作精卫后又飞升天界,她也给自己起了名字叫做“姜清”。
龙影正是让黄帝前往天界寻找姜清,说是事关人族命运。黄帝连忙向族人交代完后事,又按照龙影所说的飞升之法突破了踏虚境。
众人见黄帝伴随一道龙影消失在天地中,于是就传出了黄帝乘龙升天的故事。而“乘龙”剑留在了凡间,被后人称作“轩辕剑”。
***
黄帝飞升天界之后,地球上没人知道他在天界经历了些什么。而几千年之后,他又将自己与姜清的孩子送回了九幽大陆……
***
这几千年里,还有另一个人也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他就是伏羲。伏羲一直想要探索出修炼地魂之法,女娲石中还有女娲一丝残存的地魂,他妄想以魔功再次唤醒女娲。
黄帝飞升之时伏羲同样“听”见一道声音,这声音明明是女声,但他却觉得像是盘古声音。
他的脑海里响起一句话:战争没有结束,灾难还会到来,守在原界,等待圣子降临!


第七十七章 女娲的魔魂
伏羲整日对着女娲弹琴,诉说着心中的思念,终于有一日,他领会出一种修炼地魂的方法。
该法是“寄情于物”,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琴诗书画中,以“物”诉“情”,与天地产生共鸣。
伏羲在天地中感受到另一股力量,这种力量玄妙至极,看不见摸不着。但每当自己纵情于音乐之中时,他就感觉到那股力量随着自己的情感变化而活跃起来。
这力量不像灵力那样容易被感知到,也不像灵力那样可以变化出各种形态。如果说灵力代表着天地间所有游离的能量,那么这力量就代表着“生命”。
伏羲把这种力量命名为“念力”。后世对念力有很多曲解,伏羲之所以把它命名为念力,是因为这力量生于他对女娲的思念,可后世大多把念力当做是人类的超能力。
直到有科学家指出,宇宙中可能存在“暗能量”时,伏羲才又认为这暗能量可能就是念力。
暗能量在现实世界中看不见,科学上的定义是,它是驱动宇宙运动的一种能量。它和暗物质都不会吸收、反射或者辐射光,所以人类无法直接使用现有的技术进行观测。
科学家对暗能量还在摸索阶段,而几千年前,伏羲已经开始探索念力。
女娲死后的第一个一百年,伏羲在这一年的三月十五,也就是女娲的生日,对着女娲石大醉了一场。醉酒之后,他又狂弹一曲,这一曲弹得疯癫,弹得天地变色,他心中的思念和悲伤都达到了顶点。
曲罢,那七弦琴的七根弦都断掉,但余音却不止,天地间仍有回响。
一股奇妙的能量伴随回响进入了伏羲体内,这能量像是生命力,它滋养着伏羲的肉身与魂魄。
这是伏羲第一次清楚的感受到念力,他心中一惊,想到自己无意中可能就找到一种修炼地魂之法,因为他感到自己的地魂有了质一般的提升。
伏羲觉得自己的地魂能够操控这股念力,他试着将这股念力附于琴上。那琴忽然就像是“活”了一般,它随着伏羲的意志漂浮在半空中。
若是使用仙法,伏羲也能够很容易做到这一点,仙法可以用能量制作出一支无形的手托起琴。而这念力是让琴与自己产生共鸣,从而操控琴。
同样是隔空控物,但两者原理大不相同。
伏羲又觉得这念力不是纯粹的生命力,更像是情感和意志力。
生灵与凡物最大的区别就是生灵拥有情感。
念力附于琴上,就像是让琴拥有了和自己一样的情感,以这丝情感为联系,从而得以操控凡物。
伏羲看到那漂浮起的古琴竟自行发出了声音,琴弦明明已经断掉,却又有琴音传来。
这琴音正映照了自己的思念之情,曲调婉转,如烟雨,如情人的泪。
伏羲又想到了青盟,是青盟让女娲与自己生死相隔,他心中转而生起了一股滔天的恨意。
这时,那琴的曲调也猛然一转,节奏陡然加快,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袭来的利剑,周围寒风刮起,天地间又冷下几分。
……
伏羲开始创造修炼地魂的功法,他将修魔的第一境界命名为“灵感期”,这一阶段可以感受到念力的存在;第二境界为“控物期”,可以用念力操控万物;第三境界为“淬心期”,这也是伏羲正在探索的境界。控物期之后,他感到自己身体和心理上又有了一些变化,但一时还难以说清到底是什么变化。
伏羲每日将念力附于女娲石上,诉说着自己的思念。那女娲石中残存的地魂竟也起了变化。伏羲感到女娲的地魂中又生出一丝意识,但这意识并非是女娲原先的天魂,更像是一种混沌的情感。
伏羲感到女娲的地魂时而“快乐”,时而“愤怒”,时而“悲伤”,时而“欢喜”,让人捉摸不透。
***
盘古的临终遗言让祭族钻研起仙魔之道。只有伏羲在仙法魔功中领悟到了世间的阴阳变化。天地有阴阳二气,是这二气生出万般变化,组成了繁华的世界。
伏羲创造了八卦,以八卦揭示万物变化之道理,八卦是九幽国最早的哲学观念,而后人却多以八卦来推算命理,渐渐的就有了算命先生一职。
伏羲创出八卦以后就淡出人们的视野,即使人们在洛山遇见他,他也不以真名相称,他只想安静的守着女娲,安静的等待“圣子降临”。
随着他每日以念力沟通女娲的地魂,那地魂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不安分”。
终于,意外发生了。
当年,“女娲补天”身死后,祭族为纪念这名勇敢的女子,特为她修建了女娲庙。
而到了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纣王生性好淫。一日,他去了女娲庙里烧香……
【纣王被女娲的圣像所吸引,顿时“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并在粉墙上题诗云: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商纣王题写的诗词,极大的展现了他的***他竟然对女娲动起了邪念。而正是因为这个邪念,女娲的地魂生出了一丝感应。
后人都传出女娲是派了狐狸精附体于妲己,从而扰乱天下,搞得忠义之士自身不保,天下生灵涂炭,以致最后纣王失去了天下。
其实,当纣王题完诗句时,女娲石中残存的地魂就飞了出去,这地魂中又包含着一丝魔念,看似天魂,却又不是天魂,更像是地魂中初生的意识,还在混沌状态,依靠本能而行。
伏羲后来把地魂的这种形态定义为魔魂。
魔魂离开女娲石后逐渐变得脆弱,她本能性的接近纣王,最终附体于妲己体内,与妲己的地魂融为一体,依靠妲己的命魂而活。
魔魂似乎只能寄居生存,之前它寄居在女娲石内,伏羲每日以念力维持它生存,而如今,它寄居在了妲己体内,依靠妲己的命魂而活。
三魂中,命魂是天魂与地魂的“根”,命魂消散,这两魂也就会离开肉身,化为世间的游离的灵力与念力。
当初姬天赐看到何灵秀的怨魂,实际也是因为何灵秀地魂中怨气(念力)太重,包含住了天魂不愿离开肉身,但这种形态坚持不了太久,命魂消散,怨魂同样没有了“根”,只会慢慢枯死。
女娲的魔魂附于妲己地魂之后,妲己性情大变,她原本是一个温柔善良女子,后又变成了一位蛇蝎美人。纣王对她十分痴迷,为她修建酒池肉林,变得更加荒淫无道,视生命为草芥。
女娲的魔魂意识到,但凡有人因她死去,那死人中的地魂都会滋养她,让她更加强大,而人临时前心中的怨气越大,她越感到兴奋。
妲己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比干心中悲愤,剖腹挖心自尽,而他死后的地魂对女娲的魔魂来说简直是大补之物。
女娲的魔魂渐渐开始“成长”,最终生出了一道像天魂一样的意识……


第七十八章 宿敌
魔魂并不能侵占妲己的天魂,也改变不了妲己的意识。
它改变的是妲己的地魂,改变的是她的性情,她的喜怒哀乐,这基本上也就完全改变了一个人。
妲己以前不忍杀生,而现在,杀人能让她感到快乐,怜悯只会让她感到厌恶,她已经被“魔”给吞噬。
她与女娲的魔魂共生在一个身体里,她的理智告诉她,杀人是不对的,但她心中却又有强大的欲望去杀人。即使是杀了人,她也没有半点内疚与不安,因为她的情感完全被另一“人”所控制。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知道抽烟会伤害身体,但他就是想抽烟,也并未不会因为自伤身体而感到害怕或者担忧。
若妲己天魂被占据,那么她的意识和思维就完全是另一个人的。但是,她若地魂还在,那么这个占据她天魂的“人”,即使是十恶不赦之人还是会不忍杀生。
所以,改变一人的地魂比改变一个人的天魂,效果看起来要更加明显。
***
伏羲下山开始寻找女娲的魔魂,他也看到了纣王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