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离婚不离家-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明白出什么事了,顿时花容失色。她说她现在就去喊人帮忙,我说好的。但心里知道肯定来不及了,因为我的身体一寸一寸地下沉,泥潭仿佛饥饿的的怪兽,正迫不及待地要将我吞噬。
莫思薇的眼睛里居然渗出了泪水。她思考了几秒钟,抹抹眼睛,然后毅然决然地朝我走了过来。
我吃惊得说不出话。尽管她这样做非但救不了我还会搭上自己,但我还是深受感动。她差不多才迈出一只脚,整个身体就因为失去平衡而倒在我的怀里。我抱着她,她也抱着我,谁也不置一词,就好像这是彼此生命的最后一刻。那一刻我脑中千回百转,最大的感受是遗憾。当时我想:多好的一个姑娘啊,可惜以后没机会珍惜她了。
就在淤泥没过我胸口的那一刻,我的脚尖突然触及到一片坚硬的地方。
那是水塘底下的水泥。
原来这个水塘从前没这么大,后来水库废弃,渐渐淤积才有了现在的规模。我和莫思薇所处的地方其实处于水塘的边缘,那里有一个水泥坡面。这个坡面倒是足够深,不过也就刚到我胸口的地方。
不一会儿莫思薇的身体也停住了。她停住哭泣,好奇地抬头看着我。
我还紧紧地抱着她,舍不得分开。
大约花了差不多一个钟头,我们才浑身烂泥地走出荷塘,躺在旁边的土路上,对着残阳余晖重重地喘气。等到太阳落山之后我俩才好意思回家。我妈还在厨房里忙活,她转身捧着一果盘新鲜的莲蓬出来,猛然看见两只泥猴儿站在她家院子里。她先是惊得果盘都掉到地上,笑得合不拢嘴。
我和莫思薇看着滚落满地的莲蓬——都是我妈今天从附近农户家里买的——顿时心里感慨万千。
我和她对视一眼,从这一眼开始,有一些东西种在了彼此的心底,她很有些不好意思,赶紧先去清洗去了。
莫思薇在我家住了足足一周,这一周我妈基本上是把她当女儿看待,照顾得极尽周详,以至于连我都心生嫉妒。自打我姐出去念书继而远嫁,在家里我享受的是独一无二的关爱。可莫思薇一来就把这关爱给分去了大半。不忿之余,我还看出些其他事情的端倪。当然我心底是窃喜的,但那是我头一回正经恋爱,还是不免羞涩。于是在最后一天晚上趁莫思薇睡觉了,我走到外边的院子,找到正给莫思薇准备土特产当回程礼物的我妈。
我帮她收拾着,悄声说:
“妈,她就是我一同学,您别是误会了吧?”
“对啊,她是你同学,刚来时你就告诉我了。我误会什么了?”
“那她明儿走了您也天天给我弄这么多好吃的?”
“想得美,我哪儿那么多功夫,还得去伺候你姐那俩娃。”
我撇撇嘴——我姐吕重美同志半年前刚诞下一对龙凤胎,我妈朝思夜想地要过去帮忙带。要不是这回莫思薇来她估计早走了。哼,又是俩来争宠的小东西。
我陡然间矫情起来:“可是妈呀,我可不跟您玩笑——这真是我一同学,普通同学!”
我妈居然在我之前先认准了莫思薇。倒不是她替我着急,而是因为她有一种古怪的理论——她觉得自己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貌判断出此人未来孩子的性别。这也就是所谓“儿女相”。而且我妈相信,只要男女二人的“男女相”一致,那么这两人如果成为夫妻,就可以相携以老。
虽然是蠢头蠢脑的理论,但我妈却信:
“是你普通同学没错。但你俩般配。”
“哦。”我有些不好意思地扯谎,“我可没这么觉得。”
“小莫将来会生个男孩——你也一样。”
我妈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她是怎么看这个“儿女相”,她只是宣称给其他人看过,准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
对此我当然嗤之以鼻,反问她:“所以呢?”
“所以你俩合适。你俩要是在一起,就可以一直走到老。”
她这么坚定,我也有点要信了。不过我很快找到了这个理论中的致命缺陷,问:“可人一辈子又不见得只生一个孩子,要是头胎和第二胎第三胎性别不一致,那您这个‘儿女相’以哪个为准?”
“第一胎,这个只能看到第一胎!”
我妈急忙辩解,给她这个漏洞百出的理论打上一个尴尬的补丁。说实话我很惊讶,她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在21世纪到来之际居然还如此缺乏科学精神。可是对于她的这种急切撮合,我既心动又有些不好意思。在此之前我和莫思薇还远说不上熟悉,只有为数不多的集体活动和公共课上偶尔有些交集,说过的话加起来甚至填不满一篇高考作文。可是经过这短短的一周,叫我后悔怎么没早接触她。
我心里虽然窃喜万分,但嘴上却还是故作平淡地回应:
“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个?生男生女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都确定不了,您那相面的功夫就能准了?那您说说,您跟我爸的‘儿女相’都看准了?”
可不想我妈给我这问得一愣,没有回答。
最后她撇撇嘴,笃定地说:
“你别不信。”
我的确不信。
因为后来我与韩晓诞下了丫丫,女儿。

第 3 章

我妈的促进是一个方面,但我最终与莫思薇走近,主要还是因为那个荷塘里发生的事。说得夸张一些,差不多就是共同经历过生死了。泰坦尼克里罗丝为什么会记杰克一辈子?因为后者愿意为她赴死。太多不牢靠的感情终结于双方的自私。可是在那个不断沉陷的荷塘里,莫思薇没有旁观,没有扭头跑掉,她朝我坚定地走来,在我的怀抱里一起陷落。
我以前有个发小长期混迹街头,我高中还没念完他就结了婚。结婚的对象既不性感也不漂亮,完全配不上他“三街五巷一哥”的江湖地位。给他送红包的时候我悄声问他“怎么就认准了嫂子?”他没多说什么,而是撩起他老婆左手的袖子,白白的皮肤上一道纵贯的刀疤。“她替我挨的,我欠她一条命。”
我觉得自己欠莫思薇的也大概有这么严重。所以一回到学校我就对她发起强烈攻势,那个时候手机还没普及到我们这些穷学生手上,更不用说互联网了。追起姑娘来比现在要费劲许多。除了一块儿上课一块儿吃饭一块儿泡图书馆,我跟莫思薇最多的娱乐就是看电影。
但请别误会,那年头全国的电影院还处于低潮期,舒适度尚在其次,关键影院里也没什么好看的。不过感谢正在崛起的vcd播放器和天桥底下的卖盘大叔,给当时空虚的大学生活和匮乏的把妹手段提供了廉价选择。其实那年头买盘也是一项不小的支出,比起现在从互联网上随便点点鼠标就百部千部地免费下载可要有社会责任得多了。
寝室里倒是有哥几个凑钱买的二手电视和vcd机,可惜男女宿舍管得极严不准互相串门。学校附近倒是有专门的录像厅,提供那种小包间,可惜环境实在太差,阴暗潮湿不说烟味还特别呛人。莫思薇跟我去了一回,结果屁股还没坐稳就从座位后边摸到了一个特别滑腻冰凉的东西。她尖叫了一声便夺门而出。我一直在想那是不是个避孕套。后来几经探访,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特别合适的地方,就是花费高些——钟点房。
从这个事情也能看得出莫思薇的单纯,我约她去钟点房看电影,她从没想过这个地方更为合适的用途,总是跟我在里面安安静静地度过一个下午,看得两眼昏花然后到点离开。每周四傍晚我都去天桥底下的卖盘大叔手里挑足够多的盘,转天下午去隔壁的桃源酒店叫一个最小最便宜的房间,摆弄好vcd等待莫思薇的到来。
在那个狭□□仄、经常听见隔壁奇怪动静的房间里,我和莫思薇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当然过分的亲热是没有的,钟点房一个下午要30块,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所以一定要分秒必争。我们把市面上所能找到的所有情感类电影都看了个遍。不得不说90年代真是电影的黄金年代,虽然我们从当时的专业到未来的工作都跟影视风马牛不相及,可这些盗版光盘的确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心灵。我们可以讨论一个下午的结构、伏笔、曲折、演技、剪辑、色彩、光影、节奏……不论争吵还是取得一致,我的心都会离她更近一些。
我们看了《当哈利遇见莎莉》,惊讶于“朋友”和“爱人”之间坚韧而又细弱的界限;我们看了《真爱至上》,对于爱情的多样性有了空前认知;我们看了《甜蜜蜜》,“终成眷属”所需要经历的山海磨难令人艳羡又害怕;我们还看了《尽善尽美》。一开始我还说这不是言情片,结果莫思薇看得泪眼朦胧。她感动于杰克·尼科尔森的那句台词:“是你,让我想变成一个更好的男人。”当然,我对这部片子记住的只有画家那个角色——他居然喜欢一个男的!同性恋!我心里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同性恋!
每周五看完电影我回家,转天莫思薇要去给中学生补课赚点外快。然后到周日的时候我妈会准备一桌好菜,让我喊她来一起消灭。不知什么原因莫思薇似乎对于周日的这顿饭有些抵触,她总是有诸多理由诸多安排以至于不能来。我妈问我为什么,是我俩闹矛盾了还是怎的?可是我也说不清楚。我又不好意思承认,于是糊弄我妈说:“嗨,女孩子面皮薄,无功受禄不好意思呗!”
于是后来我妈干脆把市里的那套老职工公寓的钥匙给了我,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居心”。这公寓是我爸过世后就职的中学分下来的,虽然品质不怎么样,但好歹是个完整的两室一厅。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再也不用花钱去钟点房,周日约莫思薇再也不用打我妈的幌子。我的室友7个里面4个是本地的,剩下的3个都是书虫。因此我每周五回家,都可以把那台二手vcd一并拆回去,周一再带回来接好。我去天桥底下扫了一圈碟,屁颠屁颠地邀请莫思薇前来观影。我话里话外暗示说这是我的房子,到时候只有我俩,绝无旁人。她听完并没有任何异议。
可是等到周日她坐公交车来,却另外带了个人。
“胖室友”顾名思义,是莫思薇一个身材圆润的室友。胖室友为人友善,心宽体胖。可能是为人太坦诚厚道,大部分同学尊重但不十分亲近胖室友。她最好的朋友就只剩下住她下铺的莫思薇。莫思薇说胖室友平时可喜欢看电影了:“可惜到处没有条件看,我就干脆借你的花献献佛啦!”
对于这种官方辞令我毫无办法。好在事实证明胖室友的确是个影视爱好者,而且颇通人情世故,每次都不会空手而来:红薯干、爆米花,偶尔还带一些那年头常见的代可可脂巧克力。原本为了跟莫思薇亲近,我特意把客厅原来的藤条长椅卖了,买进来一个半大不小的沙发。我幻想着跟她拥挤在那个小沙发局促的空间里,看着催人泪下的言情片,相互偎依,不断靠近……可结果现在胖室友从中插上一脚,那个小沙发成了她俩的专属,我则自己搬个小马扎坐一旁,孤孤单单地仰视着泛着白光的电视屏幕。
因为胖室友的存在,我们看片的范围一再扩大,虽然不离“情感”这个主轴,但主题却不断外延:《人鬼情未了》、《克莱默夫妇》、《爱在黎明破晓前》、《情书》、《西雅图夜未眠》、《重庆森林》、《这个杀手不太冷》、《土拨鼠之日》……甚至《雌雄大盗》。
胖室友不但爱看电影,还爱思考电影,每看完一部,她都要像中学里做语文阅读理解似地总结大意、提炼中心思想。放以前我跟莫思薇单独在一起我也挺喜欢这样,可现在有她横插一杠子,我就不免意兴阑珊。有一次我们看了部黑白老片《控方证人》,多年后我才知道这是出自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看完时的确深受震撼、非同凡响。对于那个结局:女主杀死出轨的爱人,而一直与女主对立的律师却决议为女主辩护——胖室友虽然也被感动,却始终觉得有违公序良俗。她一个劲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非得是这样一个结果?问得我都烦了,应付了一句说:“因为嘛,你们女人总有道理。”
原本我得到了这套公寓,以为可以再也不用受钟点房的限制自由自在地看片,结果现在成了适得其反。我基本上以每周七碟的速度消耗着市场上能搜罗到的光盘。虽然这个数字不是很大,但是考虑到两位女生的看片范围相对狭窄,挑选的空间其实有限。所以后来我不得不向天桥底下的卖盘大叔寻求帮助,我说了我的需求和难处,他问了我一个问题:“必须要有情感元素么……你自己一个人看还是?”
“不是,跟我对象。”
“哦,”他若有所思,“你在我这里买多少碟了?”
我摇摇头:“不清楚,每个礼拜我来一次,就算来过四十个礼拜好了,呃,三四百张吧?”
“你对象还让你来买这些?”
我不明所以,点点头。
卖盘大叔叹了口气,鸡贼地左右看了看既没城管也没其他客人,然后谨慎钻到手推车的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