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评:此战,裴行俭以伪装粮车诱突厥就范,然后以突袭、伏击和快速进攻,击败突厥,维护了唐北疆的安全。

中国战争 李光颜夺时曲之战

    唐元和十年(815年)五月,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在时曲(今河南漯河市沙河与漕河合流处下游一带)大败吴元济淮西军的一次激战。

    由于唐诸路官军进讨淮西久未有功,是年五月,宪宗派御史中丞裴度亲临前线慰劳诸军,视察用兵形势。裴度回朝后,向宪宗报告征讨准西必定成功的局势,力荐李光颜勇敢而讲义气,必能建功立业。在征讨吴元济的会战中,朝廷交给李光颜的任务是率领本部队独当一面。李光颜于是引兵临近搬水,抗击时曲之敌。三月,他曾先后败吴元济兵于临颖(今属河南)和南颐(今河南项城西)。时曲之战时,吴元济依仗人多势众,趁早占据有利地形而摆开阵势,光颜被压缩在一隅,施展不开,只得自毁栅栏,大开左右通道,派骑兵突围。李光颜率领数骑冒险冲锋,连续冲围多次。叛军都认识他,因为他浑身插满箭杆就象刺猬一样。光颜之子揽马辔阻止他继续冲锋陷阵。李光颜举利刃大声叱去其子。于是士卒人人奋勇争先,叛军溃不成军,死者数千人。李光颜在时曲大破吴元济之师的捷报传到京城,人人相贺。当时,讨伐蔡州叛军的官兵,大小10多支部队,从裴度巡视回京,唯有李光颜奋勇胜敌,总算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果然建立功业。

中国战争 蜀中内战

    唐永泰元年(765年)闰十月,剑南西山都知兵马使崔旰杀死节度使郭英乂,邛州(治临邛,今四川邛崃)牙将柏茂琳、泸州(治泸川,今四川泸州市)杨子琳、剑州(治普安,今四川剑阁)李昌巙等牙将各举兵讨旰,蜀中从此大乱,后以朝廷姑息而告终。

    唐代宗李豫执政之初,蜀中新乱,山贼塞路,崔旰平叛有功,被剑南节度使严武保奏任利州刺史。后又命崔旰为汉州刺史,派他带兵在西山抗击吐蕃,连拔数城,扩展疆土数百里。

    永泰元年四月,严武去世,行军司马杜济主持剑南军政大事。都知兵马使郭英乂与都虞侯郭嘉琳联名奏请郭英乂为剑南节度使;当时崔旰任西山都知兵马使,与其部属共推大将王崇俊为剑南节度使。五月二十二日,代宗任命郭英乂为剑南节度使。郭到成都数日,即以莫须有的罪名将王崇俊杀掉,又召崔旰回成都。崔旰以防备吐蕃为辞,没有回归,英乂更为恼怒,断绝其粮草供应使崔旰陷入困境。崔旰转移部队进深山,英乂亲自带兵进攻崔部,还声言帮助崔旰拒力防守吐蕃。遇到天降大雪,山谷雪数尺深,士马冻死很多。崔旰趁机出兵袭击,英乂大败,收拾余兵仅剩千人返回。郭英乂执政为官严暴骄奢,不体恤士卒,众心离怨。至德元载(756年)崔旰宣称英乂谋反,率部5000余人袭击成都。二十三日双方在城西交战,英乂大败。崔旰追入成都,屠杀英乂全家。英乂单枪匹马逃奔简州(治阳安,今四川简阳西)。普州安岳刺史韩澄杀英乂,将其首级送给崔旰。邛州牙将柏茂琳、泸州牙将杨子琳、剑州牙将李昌巙纷纷举兵征讨崔旰,蜀中大乱。

    大历元年(766年)二月二十六日,唐廷任命杜鸿渐为山南西道、剑南东、西川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平息崔旰之乱。杜进入蜀境,听到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与崔旰交战失败消息很害怕,使人先向崔旰通报情况,许以万全之策。崔旰言辞躬卑,重金赂贿迎接他,杜鸿渐大喜。进入成都后。以温恭的方式接见崔旰,连一句责怪他违犯纲纪的话都不讲,州府事务继续委托崔旰处置,又多次向朝廷推荐,请求把剑南西川节度使之职让给崔旰,以柏茂琳、杨子琳、李昌巙各为本州刺史,以息事宁人。代宗不得已采纳了这个提议,八月十九日任命崔旰为成都尹、西川节度行军司马。从此,崔旰便名正言顺地据西川为已有。

中国战争 束鹿之战

    唐建中三年(782年),范阳节度使朱滔等在束鹿(今河北束鹿东北)大破李惟岳军的一次作战。

    建中二年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后,其子李惟岳伪造宝臣令其袭位表。德宗不许,他就自任留后,指使将佐奏求旌节。德宗仍不批准,惟岳就同田悦、李正己;梁崇义等藩镇相勾结,对抗朝廷。是年八月,范阳节度使朱滔将讨李惟岳,屯兵莫州(治莫县,今河北白洋淀东北)。原成德节度使部将张孝忠率领8000精兵固守易州(治易县,今属河北),经朱滔派判官蔡雄游说,孝忠归顺朝廷,被封为成德节度使。张孝忠为子娶朱滔女,深相交结。德宗命李惟岳护送其父灵柩归朝,惟岳不从。

    建中三年正月,当魏博招讨使马燧等在洹水大破田悦军(参见洹水之战)之际,朱滔也加快了打击李惟岳的讨伐。下旬,李惟岳派魏博兵马使孟祜率兵守束鹿。朱滔和张孝忠率军攻拔束鹿,进而围攻深州(治陆泽,今河北深县西)。李惟岳担忧恐惧,采纳掌书记邵真的建议,派其弟惟简持表入朝请降。此事被孟祜密告田悦后,田派使者劝说威吓惟岳。胆小的李惟岳改变降唐主意;当着田使面杀了邵真。随即发成德兵万人,与孟祐一道围攻束鹿。朱滔、张孝忠与李惟岳部在束鹿城下激战,惟岳大败,烧掉营寨逃走。束鹿之战败后,李惟岳被部将王武俊杀掉,成德军便由武俊统领。

中国战争 素罗汗山之战

    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三月,在唐与吐番的战争中,唐将王孝杰率军在素罗汗山(今甘肃临洮界)抗击吐蕃军的作战。

    元年,吐蕃赞普器弩悉弄为加强君权,除掉权重一时的噶尔家族,即以“反叛”之罪,杀重臣噶尔·赞辗恭顿。此为噶尔家族在吐蕃王朝全面失势的信号。大论噶尔·钦陵十分恐慌,即思再建战功,以求保身。七月,与其弟赞婆率大军取道临洮(今属甘肃),进攻河西,以切断唐朝与西域的联系通道。唐朝以王孝杰为肃边道行军大总管,娄师德为副总管,率军迎战。元年三月,唐蕃两军在素罗汗山交战。钦陵挥兵掩杀,前阻后截,唐军伤亡惨重。吐蕃军乘胜兵逼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凉州都督许钦明仓促应战被俘。朝野震动。王孝杰被削官为民,娄师德贬为原州员外司马。经此大败,唐军元气大伤,无力再战。吐蕃方面则因赞普有意裁抑噶尔钦陵之势,不再令其出战,双方即重开会盟。

    点评:此战,噶尔·钦陵因内外双重矛盾,背水一战,充分注意利用高原地形,集中优势兵力而获大胜。

中国战争 至德二年睢阳之战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至十月,在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唐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等率军民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抗击、牵制安禄山叛军的著名作战。

    安庆绪为了向江、淮方向发展,于至德二载正月,以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率兵13万南下,进攻睢阳。睢阳太守许远向河南节度副使张巡告急。张巡率兵3000自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入睢阳,与许远合兵共6800余人。尹子奇全力攻城,张巡率领将士,昼夜苦战,有时一天之内打退叛军20余次进攻,连续战斗16昼夜,共俘获叛军将领60余人,杀死士卒2万余人,守军士气倍增。许远因张巡智勇兼备,便将作战指挥交张巡负责,自己担负调运军粮,修理战具等后勤保障工作。两人密切配合,使叛军久攻不下,乘夜退去。

    三月,尹子奇又率兵进攻睢阳,张巡激励将士,亲执战旗率兵直冲叛军营垒,斩敌将30余人,杀士卒3000余人,叛军大败,溃退数十里。第二天,叛军又至城下。张巡率兵出战,多次击退叛军的进攻,而叛军败而复来,围攻不止。

    五月,尹子奇增加围城兵力,攻城更加猛烈。张巡夜间在城内鸣鼓整队,作出击之势,使叛军通宵达旦处于戒备状态。天亮之后,叛军见城内又毫无动静,于是解甲休息。张巡乘敌懈怠,率军突然出击,直冲尹子奇军营,叛军大乱,被歼5000余人。唐将南霁云射中尹子奇左目,几乎将其活捉,尹子奇带伤败退。

    七月,尹子奇又集中数万兵力围攻睢阳。因许远原先积存的6万石粮食被虢王李巨分给濮阳、济阳二郡一半,致使睢阳城内缺粮,将士只好以少量粮食掺以树皮等为食,但仍然顽强战斗。由于外无救援,士兵饥病不堪,守城兵力减至1600余人。叛军重兵包围睢阳,架云梯攻城,又以钩车破坏城上防御设施,又造木驴、磴道进攻。张巡随机应敌,一一摧毁叛军攻城器械。叛军为张巡的智勇所慑服,遂掘壕立栅,围而不攻。

    八月,睢阳守军死伤之余,仅剩600余人。张巡、许远分区防守,与士卒同甘共苦,昼夜守备不懈。张巡还说服叛军200余人先后倒戈。是时,唐军将领许叔冀在谯郡(今安徽亳县)、尚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贺兰进明在临淮(今江苏盱眙北),皆拥兵不救。张巡派南霁云突围赴临淮,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慷慨陈词,请求救援。贺兰进明仍不肯发兵。

    十月,睢阳粮尽援绝,被迫宰食马匹。马尽,掘鼠罗雀,发展至食人的悲惨境地。于是有人提议突围东走,而张巡、许远却坚持认为:睢阳是江淮的保障,如果放弃不守,叛军必然长驱直入,江淮必陷叛军之手;而且我们又是饥饿疲惫之师,突围必然失败,不如坚守以待之。此时,睢阳城中只剩400余人,终因寡不敌众,于十月初九被叛军攻破。许远被俘,张巡、南霁云等36位将领被杀。

    点评:此战,是古代城邑保卫战中的一个典型战例,虽然最后因实力相差悬殊而失败,但张巡坚守睢阳,临敌应变,出奇制胜,面对强敌,坚守长达十月之久,历大小400余战,歼灭叛军12万人,保卫了江淮的安全,为唐军组织反攻赢得了时间。

中国战争 至德二年太原之战

    至德二载(757年)春,在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唐北都留守李光弼率领军民坚守太原(今太原西南),挫败史思明等部围攻的著名防御作战。

    安禄山遣兵攻陷潼关后(参见灵宝之战),正围困史思明于博陵(今河北定州)的李光弼部,撤围西入井陉(今河北定州)的李光弼部,撤围西入井陉(今河北获鹿西南),还太原。史思明再度攻占常山(今河北正定),夺回河北全境。二载正月,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上党(今山西长治)、高秀岩自大同(今山西朔州东北马邑)、牛廷玠自范阳(今北京城西南)率兵共10万,会攻太原,企图夺取河东,进而长驱直取朔方、河西、陇右等地。

    当时,李光弼所部精兵都已调往朔方,太原所剩只有河北兵5000人,加上团练(地方武装)之众,也不满万人。面对叛军的强大攻势,诸将都惶惧不安,主张修城自固,李光弼认为,太原城方圆40里,叛军将至而动工修城,是未见敌而先使自己陷于困境。他率领军民在城外挖掘壕沟,并做了几十万个土砖坯。等到史思明的大军攻打太原时,他命令将士用土坯修筑营垒,哪里被损,就用土坯补上。史思明派人去山东取攻城器械,以蕃兵3000人护送,途中被李光弼遣兵拦击,将其全歼。

    史思明围攻太原月余不下,便选精锐士卒为游兵,让他们进攻城南,再转攻城西,自己则率兵攻城北,而后转攻城东,试图寻找唐军防守漏洞。然而李光弼治军严整,警戒巡逻无丝毫懈怠,使史思明无懈可击。李光弼又派人挖掘地道,通至城外,叛军在城外叫骂挑战,常冷不防被唐军拖入地道,拉至城上斩首,吓得叛军胆颤心惊,走路时都低头看地。叛军用云梯和筑土山攻城,唐军便在城下先挖好地道,使其靠近城墙便塌陷。李光弼为阻止叛军强行攻城,还在城上安装大砲(抛石器),发射巨石,一发可击毙叛军20余人,史军士卒死于飞石之下者甚众,被迫后退,但围困愈加严密。李光弼为打破叛军围困,以诈降手段,与叛军约期出城投降,暗地派人挖掘地道直至叛军军营之下,先以撑木支顶。到约定之日,李光弼派部将率数千人出城伪降。叛军不知有诈,正在调动出营时,突然营中地陷,死千余人,顿时一片慌乱。唐军乘机擂鼓呐喊,猛烈冲击,歼灭叛军万余人。

    正当太原之战紧张进行时,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夺取帝位后,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困太原。二月,李光弼率军出击,大破蔡希德军,歼其7万余人,缴获大量军资器械,蔡希德率残兵仓惶逃走,太原之围遂解。

    点评:太原之战是古代城邑保卫战中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一个典型战例,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光弼智谋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