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元二年(714年)七月,并州长史薛讷等奉命率军进击契丹,在滦水谷(今河北承德附近滦河)被契丹伏兵大败(参见滦水谷之战)。四年八月,契丹、奚首领因东突厥默啜可汗战败被杀,失去依恃,率所部降唐。玄宗遂对其加封郡王、大将军、都督,并下嫁公主,以求安抚。

    五年三月,玄宗制命重建营州都督于柳城(今辽宁朝阳市)兼平卢军使,对其进行统辖。八年,契丹牙官可突于因不满其王李娑固图谋加害于己,举兵击娑固,娑固败奔营州。营州都督许钦澹派安东都护薛泰率领精兵,与奚王李大酺以及娑固所部,进击可突于,结果被击败。许钦澹被迫移军退入渝关(今山海关),营州复失。

    玄宗迫于形势变化,又对可突于所立之王进行加封并许嫁公主。十八年,可突于入朝献贡,同平章事李元纮对其无礼,迫使其率领部众,并胁迫奚部,再次降附于东突厥。玄宗先后命幽州长史赵含章,单于大都护、忠王李浚等率军进讨。二十年正月,又命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祎等率军进讨。三月,白山(似白狼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左旗东境)之战,唐军先败后胜,终于大破奚、契丹军,可突于等远逃(参见唐攻契丹之战)。二十一年闰三月,可突于引东突厥兵来攻,经都山(今河北青龙县西北)之战,大败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所部。

    玄宗鉴于可突于屡次犯边,两任节度使均不能御,于是改派河北节度副大使张守珪为幽州节度使,前往镇抚。张守珪到任后屡破契丹,致可度于于困境,并针对其诈降术,将计就计,派管记王悔至其牙帐,利用其内部权力之争,说使牙官李过折乘夜领兵将契丹王屈烈和可突于斩首,尽除其党,率其余众降唐。二十三年正月,玄宗封过折为北平王、检校松漠都督。不久,奚、契丹再次举兵犯边。张守珪令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率军进击,因恃勇轻进,战败而归;张守珪继之出师,方破契丹于捺禄山(今辽宁兴城境)。二十七年六月,平卢军使乌知义因受幽州镇将所逼,率军攻奚,在潢水(今辽河上游)北遭到惨败。张守珪竟隐瞒败状,上奏获捷。事泄后,被贬为括州刺史。

    此后,玄宗为政日非,怀有野心的安禄山为以边功取宠于玄宗,屡次出兵攻掠奚、契丹,迫其各杀公主背唐。天宝九载,(?45年),安禄山多次诱骗奚、契丹酋长赴宴,借机将其杀害,并献首于唐廷。十载秋,被玄宗擢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兵6万余,远出契丹松漠牙帐,不惜士卒疲惫不堪,不顾天雨而致弓弩失效,强行进击,结果遭到契丹、奚兵合击,惨败而逃。

    至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等发动反唐叛乱(参见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唐终不能收复营州。唐平“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幽州、卢龙、河北等地藩将,擅地自保,不轻易在边地闹事。契丹、奚等族亦很少犯边,常有入朝奉献。后依附于北方强盛起来的回鹘,又有进犯。至光启年间,唐廷在农民起义战争冲击下,面临灭亡;而契丹复强,不时攻掠幽、蓟(今北京境)。卢龙镇将刘仁恭父子率部击败契丹,迫其不敢犯边,直至唐朝灭亡。

    点评:唐与契丹、奚等游牧族的战争,是唐廷整个安边之战的一部分。在周边作战对象多,战线广,各民族关系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武则天对其专事攻战一举,玄宗则实行有限攻战与和亲安抚相结合之策,虽取得一些胜利,但终不能达到安边目的。契丹、奚等先后依附于北方的东突厥及回鹘,常能选择有利时机,发挥骑兵快速机动之长,给唐廷造成较大困难。

中国战争 唐诸王反武后之战

    唐则天后垂拱四年(688年)八月,唐宗室诸王李冲、李贞据博州(治今山东聊城东北)、豫州(治汝阳,今河南汝南)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称制的战争。

    武后自光宅元年(684年)平定李敬业后(参见武则天平李敬业之战),自知天下人多反对自己,遂于垂拱二年正月下诏复政于唐睿宗李旦,实则继续临朝执政。大开告密之门,重用酷吏,企图全部剪除唐宗室诸王与异已臣僚,以代唐称帝。唐宗室诸王人自不安,强烈愤恨,密有匡复之志,待机而起。四年七月,太后召宗室朝会于明堂,诸王共疑武后杀戮不遗,遥相惊恐。韩王李元嘉之子、通州刺史黄国公李撰诈为睿宗玺书,交于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朕遭幽絷,诸王宜各发兵救我。”李冲又诈为睿宗帝玺书,言武后欲移李氏社稷。范阳王李蔼遣使至李冲和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处,言诸王并起,方能事无不济。诸王遂往来相约举兵之事。但相约未定,李冲却据博州先反。八月十七日,李冲召长史肖德琮等,令其募兵,并分告韩、霍、鲁、越等诸王,让其各起兵共赴神都洛阳。诸王仓促不能相应。武后获悉后,即令左金吾将军丘神勣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进讨。李冲募兵5000余人,先击武水(今山东聊城县西南),企图渡黄河,取济州(治卢县,今山东东阿西北)。武水令郭务悌向魏州(治贵乡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北)求救。莘县(今属山东)令马玄素领兵1700人,欲中道截击,恐兵力不敌,遂进入武水城拒守。李冲以士卒推草车塞其南门,因风纵火,欲乘火突入;但火作风反,冲军不得进,士气受阻。时堂邑丞董玄寂为李冲率兵攻武水,在所部散布琅邪王反对国家言论,被冲处斩,众人恐惧,散入草泽,不可禁止。李冲遂带家僮左右数十人,还走博州,二十三日至城门,被守门人所杀。此次起兵七日即败。丘神勣军到博州,将出迎的官吏全部斩杀,共破1000余家。越王李贞闻其子起兵,亦于豫州举兵响应,攻陷上蔡(今属河南),闻李冲兵败,欲自缚请罪,因所署新蔡令傅延庆,募得勇士2000余人相助,李贞声言琅邪王已攻破魏、相等州、有兵20万,朝夕即至,以鼓励士气。遂发属县兵5000(一说7000)人,分为5营,令汝南县丞裴守德等率领,并署九品以上官500余人。所署官吏均为胁迫,无有斗志,唯守德与其同谋,李贞即以其女妻之,并署为大将军。九月初一,武后命左豹韬大将军麴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内史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又命同平章事张光辅为各军节度,率军10万人进讨李贞,并下诏削李贞父子属籍,改姓虺氏。崇裕等军至豫州城东40里时,李贞派少子李规和裴守德率兵拒战,兵溃而还。李贞大惧,闭门自守。官军进至城下,李贞、李规、裴守德及其妻皆自杀。张光辅纵兵暴掠,杀降者甚众。至此,李贞起兵20日告终,与李贞父子起兵有牵连而被武后诛杀、流放的唐诸王甚多。

    点评:此战,武则天乘唐宗室各王仓促起兵,准备不足之机,迅速派出优势兵力,一举消灭,以防战事扩展,为其篡唐换号奠定了基础。

中国战争 唐中期西原人民起义

    唐至德元年(756年)至元和年间(806—820年),西原(今广西西部左、右江流域)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反抗唐王朝压迫剥削的斗争。

    西原是我国古代僮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唐初,朝廷在这里设置西原州、领罗和、古林和罗淡三县。州县官由当地原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向唐廷纳质供赋。安史之乱时,唐王朝强行征发岭南地区丁壮,命其自备资粮参与平叛。天宝十五载(756年),由岭南丁壮等组成的唐军,在叶县(今属河南)与安禄山叛军交战,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至岭南,西原人民怨愤不已。遂于至德初(756年),在黄乾曜等领导下,与陆州(治乌雷,今广西合浦西南)等地少数民族联合反唐,队伍达20万人,并建立了政权。

    唐王朝调集大军围剿,义军顽强抗击200余日后失败。与此同时,岭南少数民族首领梁崇牵与西原义军联合作战,攻占岭南重镇容州(治今广西北流),使多任容管经略使流亡他州,后被容州刺史王翃等击败,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财政困难与日俱增,对西原人民的压榨更加苛刻。一些官吏不按原来对这里少数民族仅收半税的规定,私自收取整税。有此贪官污吏巧立名目,征收无度。有些将领,为邀功求赏,向朝廷出谋献策,不断派兵镇压,导致战争不断,田畴多荒,人们背井离乡,四出逃亡,更加激起西原人民的仇恨,不断掀起抗争浪潮。

    大历五年(770年),受湖南观察使迫害的牙将王国良,与西原义军联盟共反朝廷,后被唐嗣曹王策反招安。大历十二年(777年),西原人民在潘长安领导下,联合当地少数民族,又奋起抗争,义军声势弥亘万里,唐桂州都督李昌夔将义军瓦解。

    贞元十年(794年)至元和年间,黄少卿领导西原人民继续进行斗争,先后攻破13州,虽一度降唐,但后来仍坚持反唐斗争。元和年间,黄少度、黄昌瓘率领西原义军击败桂管观察全然裴行立的讨伐,攻占宾(治岭方,今广西宾阳南)、峦(今广西横县西)等州。西原人民凭据溪洞山险,采取灵活战术,利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逐渐联合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壮大自己力量,因而能够坚持长期斗争,并取得一些作战胜利。但因有些首领对唐王朝剿抚兼施手段缺乏深刻认识,上当被招安,使义军受到损失。

中国战争 中和二年同州之战

    唐中和二年(金统三年,882年)九月,黄巢部将、大齐同州防御使朱温在与唐将王重荣作战中,临阵背叛农民起义军,投降唐王朝,加速了当时已不利于大齐军的战局进一步恶化。

    同年二月,黄巢以朱温为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命其自去攻取。朱温进据同州,原刺史米诚(一说米逢)逃往河中(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朱温率兵攻打河中,被都统司马王重荣击败退兵,以后又屡为所败。朱温遂多次请求黄巢增兵以抵抗王重荣。但他与大齐右军使孟楷有矛盾,压住不为他上报,朱温十分恼火。到四月,官军再次包围长安,大齐军的号令不出同州和华州,他感到黄巢兵势日益紧急,难以持久,加之亲将胡贞、谢瞳力劝投降,朱温遂于九月杀掉大齐派在军中的监军严实、将领马恭,以所守同州投降王重荣。由于朱温是大齐军重要将领,同州又系长安东部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时变节投唐,无疑给黄巢大齐军要害处捅了一刀。唐僖宗闻讯大喜,特赐朱温名“全忠”,授其为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之职。朱温临阵变节,在大齐军内部带来极坏影响。华州防御使李详见状也准备投降,黄巢及时识破将其处死,另派黄思邺出镇华州。十一月,思邺却被李详余党王遇逼走。王遇遂举华州投降王重荣。这样,黄巢大齐京师所凭赖的东部战略要地同、华二州统归唐廷,只留下一座长安孤城。大齐军不得不败走山东。朱温等人的临阵变节,是大齐军与唐廷军队势力对比的转折点。

中国战争 广明元年潼关之战

    唐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在黄巢农民起义中,黄巢率领北伐义军在潼关(今陕西潼关古城)对唐左、右神策军的作战。

    潼关北临黄河,南倚悬崖,自古号称天险。它是关中的屏障,长安的门户,失与守直接关系唐王朝的生死存亡。十一月中旬,黄巢率领北伐起义军攻取东都洛阳后,马不停蹄,旋即攻取陕州(今河南陕县)、虢州(今河南灵宝),向戍守潼关的唐军发出檄文,要其不要抗拒义军,不日西进攻打潼关。当时,汝郑把截制置使齐克让率军万人,屡经战斗,刚从汝州(今河南临汝)溃散而来,扎营关外,人困马乏,冻馁交逼,各思乡间,无心把守潼关。齐克让急忙奏请唐僖宗李儇速派援兵,急运资粮。唐僖宗下令挑选左、右神策军出征,任命左军马军将军张承范为兵马先锋使兼把截潼关制置使,右军步兵将军王师会为制置关塞粮料使,左军兵马使赵珂为句当寨栅使。并亲自检阅这支部队。神策军待遇优于其他官军,都是长安官宦富豪子弟,贿赂宦官而入伍,凭势使气,未曾上过战阵,如今闻听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钱顾人代行,平日并不操练。因此,出征之日,张承范向皇帝进言说,黄巢拥数十万之众,鼓行而西,齐克让以饥卒万人依托关外,复遣臣以2000余人屯于关上,又未闻为馈饷之计,以此抗拒黄巢军,我是很寒心的,愿陛下速调诸道精兵早为继援。张承范率军至华州(今陕西华县),华州刺史已调走,军民逃入华山,州里官仓尘埃、鼠迹遍地,官军取残存之米作三日粮。十二月初一,张承范部到达潼关时,老百姓早已躲藏,他命令官军到茂草中搜捕村民,搜得100余人,强迫运石汲水,为守御之备。这时,张承范部与齐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