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军士兵战斗力下降,纪律涣散,抢劫成风,进攻速度开始缓慢。拿破仑不得不于7月29日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在韦利日至莫吉廖夫地域休整7—8天。

    沙皇要求俄军采取积极行动。俄军军事首脑会议遵照沙皇这一旨意,决定利用法军配置分散之机,向鲁德尼亚和波列奇耶方向转入进攻。8月7日,俄西线第1、第2集团军开始进攻。但由于准备仓促,优柔寡断,加之巴格拉季昂和巴克莱—德—托利意见分歧,致使进攻未果。此时,拿破仑突然把军队调到第聂伯河左岸,从而出现了占领斯摩棱斯克,切断俄军同莫斯科联系的危险。俄军开始仓卒退却。涅韦罗夫斯基师8月14日在克拉斯内附近和拉耶夫斯基军在斯摩棱斯克城下进行的顽强防御,使西线第1、第2集团军能够向斯摩棱斯克开进。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俄军浴血奋战,于8月16—18日放弃斯摩棱斯克,撤向多罗戈布日。法军继续向莫斯科进攻。

    俄军长期撤退,官兵怨声载道,人民也普遍不满。撤出斯摩棱斯克使两个集团军司令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这一切迫使亚历山大一世同意任命苏沃洛夫的战友库图佐夫将军担任所有作战军队的总司令。库图佐夫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人物。8月29日,库图佐夫到军队就职,8月31日,他被授予元帅军衔。巴克莱—德—托利曾计划在察烈沃宰米谢附近与法军交战。库图佐夫认为这里的阵地不利,且兵力不足,遂率领俄军向东撤退了几个行程,在博罗季诺村附近驻扎下来,以便切断拿破仑军队去莫斯科的通路。米洛拉多维奇将军指挥的各预备队以及莫斯科民团和斯摩棱斯克民团到达博罗季诺后,俄军兵力达13。2万人(其中包括2。1万民团、7千哥萨克)、火炮624门。拿破仑拥有13。5万人、火炮587门。9月7日,进行了博罗季诺战役。在这场激烈的血战中,拿破仑和库图佐夫都未实现各自的计划(拿破仑企图消灭俄军;库图佐夫打算切断法军去莫斯科的通路)。拿破仑军队伤亡5万余人(据法国资料记载伤亡3万人,其中有47名将军),遭到严重削弱。库图佐夫得知俄军伤亡(4。4万人)的情况后,便放弃次日清晨继续交战的意图,命令部队撤退。库图佐夫在向莫斯科撤退时,本想补充军队,并在莫斯科城下与法军交战。但是他的企图未能实现。本尼格森将军在莫斯科附近选择的阵地同样极为不利。9月13日,库图佐夫在菲利村召开军事会议。为保存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等待预备队到达,库图佐夫命令于9月14日放弃莫斯科,不战而退。大部分居民也随军撤出。法军进入莫斯科的头一天,城里一片火海,烈火一直烧到9月18日,整个城市化为一片废墟。拿破仑军队大肆抢劫,到处为非作歹。

    俄军放弃莫斯科后沿梁赞大道退却,行军30公里后,在博罗夫斯克渡口渡过莫斯科河,并遵照库图佐夫的命令掉头西进。随后,俄军强行军转移到图拉大道,于9月18日在波多利斯克地域集结。3日后,俄军已踏上卡卢加大道,于9月21日在红帕赫拉宿营。在红帕赫拉停留五天后,又行进了两个行程,于10月2日渡过纳拉河,到达塔鲁季诺村。库图佐夫非常巧妙地计划和实施了侧敌行军机动。法军没有发现这一行动。拿破仑在两周内不知俄军去向。塔鲁季诺机动使俄军避开了法军的突击,为准备反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俄军的侧敌行军机动为正规军队和游击队进行积极的进攻提供了便利条件。法军在莫斯科的主要集团和莫斯科至斯摩棱斯克的整个交通线均处于俄军突击的威胁之下。侵略军在莫斯科已处于四面被封锁状态,失去了机动和积极行动的自由。俄军封锁了所有通往未遭战争破坏的南部地区的道路,使法军无法从那里获得粮秣补给。日渐激烈的“小战”(指库图佐夫组建的正规军编成的游击队和农民游击队在法军后方活动,破坏其补给的勇敢的作战行动)使法军的处境愈加困难。危机形势迫使拿破仑派洛里斯东将军前往俄国统帅部大本营向亚历山大一世求和,库图佐夫拒绝了关于和谈和停战的建议,他宣称战争只是刚刚开始,不把敌人逐出俄国领土决不停战。驻扎在塔鲁季诺兵营的俄军不仅掩护着储备各种军需品的卡卢加,而且还掩护着设有兵工厂和铸造厂的图拉和布良斯克,还与保障补充军队人员、马匹和各种给养的俄国南部各地区保持联系,同时保障主力与西线第3集团军各部队的联系。

    在塔鲁季诺兵营期间,俄军为保障部队顺利转入积极进攻采取了一些重要的准备和组织措施,完成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在兵力上取得了对敌的优势(军队主力达12万人,炮兵比法军约多一倍,骑兵比法军约多2。5倍)。十万人的民团沿克林、科洛姆纳、阿列克辛一线展:开,对莫斯科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库图佐夫在塔鲁季诺制订了围歼法军的作战计划:齐查戈夫海军上将的集团军和维特根施泰因将军的军与库图佐夫直接指挥的主力协同作战,围歼法军于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两河之间的地区。10月18日,实力增强的俄军以其主力开始了积极进攻。首先对驻扎在切尔尼什尼。亚河畔的法军前卫实施突击。这次战斗中,缪拉元帅的军队2500人被击毙,2000人被俘。拿破仑被迫于10月19日放弃莫斯科。10月22日,俄军先遣支队开进莫斯科。法军力图穿过未遭战争破坏的南部地区,以摆脱被全歼的威胁。10月24日,俄军在小雅罗斯拉韦茨附近进行的顽强战斗,使拿破仑的这一打算落空。遭受损失的法军被迫沿已被其破坏的斯摩棱斯克大道,经莫扎伊斯克、维亚济马和斯摩棱斯克节节败退。这时,拿破仑已意识到自己侵略计划的破产,于是便竭力避开俄军统帅部迫使其进行的决战。

    塔鲁季诺战斗(在切尔尼什尼亚河畔)和小雅罗斯拉韦茨战役是俄军主力反攻的开始。军队和游击队从那时起采取特别积极的战斗行动,其中包括平行追击和合围敌军这样一些有效的作战方法。追击分多路进行:戈别尼谢夫和库图佐夫将军率一支劲旅沿斯摩棱斯克大道北侧追击;盖特曼普拉托夫率领的几个哥萨克骑兵团(快速部队)沿斯摩棱斯克大道追击;米洛拉多维奇将军的前卫与俄军主力沿斯摩棱斯克大道南侧追击。俄军在维亚济马附近追上敌后卫队,11月3日)的一场激战中,重创法军——毙、伤、俘敌达9000人。尔后,俄军和游击队又在多罗戈布日、杜霍夫希纳及利亚霍沃村附近歼敌1万余人。拿破仑军队残部撤向斯摩棱斯克。敌大多数军只保留着番号。法军在斯摩棱斯克没有粮食储备和预备队。拿破仑被迫仓卒率领残部继续后撤。但是,俄军在克拉斯内村附近又追上法军,并再次将其击败。法军在11月16—18日的三天交战中伤亡6000人,被俘2。6万人,几乎丧失全部炮兵。被打散的法军,其中包括维特根施泰因军当面的军队均沿鲍里索夫大道向别列津纳河方向撤退。西线第3集团军从卢茨克和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向鲍里索夫靠近,准备与维特根施泰因的军队会合。11月16日,西线第3集团军攻占了明斯克,歼灭了驻守在该城为数不多的法军。11月22日,奇恰戈夫集团军(3万人)进逼鲍里索夫,在与东布罗夫斯基将军的部队交战之后,占领了鲍里索夫和津宾至乌沙的别列津纳河右岸地区,切断了法军向西和西南方向的退路。守卫彼得堡方向的维特根施泰因军得到来自里加地区的民团和部队的加强之后,也随即转入进攻。俄军在同法几圣西尔军进行激战后,于10月20日占领波洛次克。俄军渡过西德维纳河,迫使法军南撤,随即又向列佩利推进,并占领该地;尔后,又在10月底至11月初的数次战斗中击败了法军的维克多和乌迪诺部,占领了恰什尼基。西线第3集团军和维特根施泰因军各部在向别列津纳推进的途中,在鲍里索夫地区布成“口袋”,使被俄军主力从东面迫退下来并已陷入四面被围的法军陷入袋内。但是,由于维特根施泰因行动踌躇和奇恰戈夫被敌人的佯动所迷惑,违反库图佐夫的命令,错将本部主力从鲍里索夫向南调到扎博舍维奇,致使拿破仑能够做好在斯图焦恩卡抢渡别列津纳河的准备工作。被围在别列津纳河畔的法军虽未被全歼,但渡河时伤亡很大。拿破仑被迫率领残部(别列津纳惨败后得以幸存的9000至1万人)逃离俄国。他几经周折到达了斯莫尔贡,于12月6日回到巴黎。俄军继续战斗,法军残部几乎全被歼灭。拿破仑在俄国共损失57万余人,丧失了所有骑兵和几乎全部炮兵。只有在翼侧的麦克唐纳和施瓦岑贝格的军保全了下来。1813年1月2日,库图佐夫向全军发布命令,祝贺各部队将法军逐出俄国国境,号召他们“把敌人彻底消灭在敌人的本土上”。

    俄国军民英勇进行解放战争,他们是决定拿破仑侵略计划必遭破产的力量。

    俄国人民取得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不仅拯救了自己的国家使其免遭奴役,而且也捍卫了它的尊严和独立。俄军在同入侵者的斗争中,表现了很高的战斗素质,发扬了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1812年的卫国战争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俄国人民的胜利不仅对拿破仑法国的军事威力,而且对法国在欧洲建立的政治体系都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俄军在俄国本土歼灭“大军”,以及尔后在欧洲国家的领土上作战,对西欧各国摆脱拿破仑的压迫起了决定学术已证明较法军的军事学术优越。库图佐夫远见卓识的战略也比拿破仑的战略高明。1812年战争中,俄军的战略不是死搬公式和墨守陈规,而是采取了符合历史条件变化的新的作战方式和方法。库图佐夫清楚地懂得人民战争的性质,善于把政治因素同战略因素结合起来,始终不渝地、坚决地实施他制定的同拿破仑作战的计划,直至彻底歼灭拿破仑军队和将其残部逐出俄国。拿破仑的战略在对俄国人民的侵略战争中遭到了失败。拿破仑的错误在于他过低估计了为民族独立而战的俄国人民的力量和才能。同时,拿破仑更未意识到他的军队已不是曾经高举自由、平等、博爱旗帜的那支军队了。俄军在库图佐夫的统率下顺利地实施了反攻这一武装斗争的复杂形式。战争过程中,出现了与诸集团军在各独立的方向作战有关的战役学的诸要素。当时,拿破仑仍然认为总决战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作战方式,而俄军统帅部却创造性地采用了各种不同的作战方式和方法:实施退却和积极的游击战、侧敌行军机动和平行追击、机动合围退却之敌、在交战中善于使进攻与防御相结合,以及在战场上大量使用炮兵和骑兵。另外,对各种预备队进行目的明确的训练和使用也是俄军军事学术的特点之一。1812年卫国战争在战术发展方面的经验是:巩固了纵队和散开队形的战术;提高了瞄准射击的作用,步兵、骑兵和炮兵能协同作战;巩固了作战兵团(师和军)的组织形式。预备队已成为战斗队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炮兵在战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俄军炮兵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超过了敌军。俄军军事学术的总特点是:不仅能依靠军队的力量和能力,而且注重和善于利用人民的力量。

    1812年卫国战争在俄国务民族的历史上、俄军的历史上和俄军在保卫祖国领土免遭外来侵略的战斗传统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俄国的社会生活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俄国人民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和俄军进行解放战争的影响下,贵族革命者——十二月党人的思想体系开始形成。俄国军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许多俄国作家、艺术家和作曲家进行创作。俄军的作战经验为国内外军事家、军事著作家和历史学家在著作中进行理论总结提供了大量资料。1812年卫国战争的一些事件在许多文献和艺术品中都有记载,其中最著名的是博罗季诺战场纪念碑、小雅罗斯拉韦茨和塔鲁季诺的纪念碑、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凯旋门、列宁格勒的冬宫军事画廊、莫斯科的《博罗季诺战役》全景图,以及1812年卫国战争中的诸统帅和英雄的纪念碑。俄军反攻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近代…E'俄瑞北方战争

    1700—1721年,俄国为收复十七世纪初被瑞典占领的俄罗斯领土,和打通通向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而与瑞典进行的争夺波罗的海及其沿岸地区的战争。

    在北方战争的不同时期,先后加入俄国一方的有:丹麦、萨克森、波兰国、普鲁士和其它一些欧洲国家。英国则对俄国采取敌对立场,给予瑞典以外交上的支持和物质、军事援助。瑞典在把俄国逐出波罗的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