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魏登国十年(后燕建兴十年,395年),魏王拓跋珪面对后燕军的进攻,针对其恃强轻敌,采取示弱远避、待疲而击的方针,同时注重瓦解对方军心,奋勇追击,在参合陂(今内蒙左凉城东北)决战中歼灭四五万燕军(参见参合陂之战)。从此改变了两国力量对比,北魏势力进入中原。第二年,拓跋珪乘胜进击,亲率40余万大军南下进攻后燕(参见北魏攻后燕之战),夺得并州(治今太原西南);又东出井陉进入河北诸州郡,就地取粮,择弱而攻,逐步扩大战果,陆续占领信都(今河北冀县)、中山(今河北定州)、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等重镇,基本上平定了关东地区。

    北魏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珪徙都平城,称帝,史称魏道武帝。此后数年,北魏帝着力于巩固内部及既得地域,也时而与北部的柔然和关中的后秦交战。如北魏天兴五年(后秦弘始四年,402年),魏主领大军以围城打援、分而歼之的战法,于柴壁(今山西襄汾西南汾河东岸柴庄)大败后秦军,歼灭3万余人。

    永兴元年(409年),拓跋珪被杀,其子拓跋嗣继位称帝,史称魏明元帝。泰常七年(宋永初三年,422年),魏明元帝乘宋武帝刘裕病卒之机,凭借强大军力,沿黄河流域全面开战,重点进攻,夺取黄河以南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洛阳、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军事重镇。由于南朝宋军善于守城,顽强抵抗,也使魏军付出了重大的伤亡代价(参见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北魏泰常八年(423年),拓跋嗣卒,太子拓跋焘继位,史称魏太武帝。此时,江南东晋已于公元420年为南朝刘宋所代替,北方除大夏、北凉、西秦、北燕和柔然外,皆为北魏所占。拓跋焘雄才大略,通晓兵法,在历次战争中,常亲自率军出征,临阵勇猛,多获胜利。

    魏始光三年(夏承光二年,426年)至四年,拓跋焘乘夏主赫连勃勃卒,诸子相残杀之机,二次率军进攻夏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参见北魏攻统万之战、统万之战)。以佯弱诱夏军出战,引而疲之,然后隐军出夏军阵后,顺风冲击,大败夏军,克统万,俘夏王、公、卿、将、校及后妃、宫人等以万数,又获马30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

    神麚二年(429年),魏帝抓住柔然夏则散众放牧之机,率军长途奔袭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掩其不备,大破柔然,威服高车,为稳定北方创造有利条件(参见北魏攻柔然之战)。从此,柔然势力大减,主动攻魏较少。

    神麚四年(夏胜光四年,431年),拓跋焘灭了夏国。延和元年(北燕太兴二年,432年),北魏连克北燕诸多军镇(参见北魏攻北燕之战),太延二年(北燕太兴六年,436年),北魏遣兵攻克燕都和龙(今辽宁朝阳),灭亡北燕。

    太延五年(北凉永和七年,439年),拓跋焘以平西将军源贺为向导(源贺为故南凉主秃发傉檀之子,南凉原据姑臧,后为北凉所占),率大军进攻北凉。由于源贺引兵招慰姑臧城附近诸旧部3万余落,故魏主得以迅速攻克姑臧,灭亡北凉(参见北魏灭北凉之战)。接着,魏军又攻占张掖、乐都、酒泉等地,皆留将镇守。

    至此,北魏统一了北方,西晋末年以来135年的十六国分裂局面宣告结束。从而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而太延五年即公元439年魏灭北凉这一年,被认为是南北朝的开始年代。

    点评:此战,魏太武帝拓跋焘雄才大略,采取多项措施,如整顿税制,分配土地给贫人,安置流民,引用大批汉人参政,旨在加强北魏的封建化进程,加强与中原地主的结合,稳定社会,发展经济。这些又使北魏国势日盛,为其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北魏大臣、军事谋略家崔浩,深为魏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所器重。作为谋主,他参与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军事决策,多谋善断,屡建功勋,在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战争 参合陂之战

    后燕建兴十年(北魏登国十年,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后燕进攻北魏,反被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所击败的一次重要作战。

    鲜卑慕容部与拓跋部世为婚姻,故后燕慕容垂初则支持拓跋珪征服独孤部及贺兰部,统一内部,复国建魏,以作为其控扼塞北诸部的附属之国。及至北魏势力日渐雄厚,欲谋独立,屡犯臣服于后燕的塞外诸部族,双方始相反目。后燕欲以武力征服北魏,遂于建兴十年五月,命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等领兵8万,远征拓跋魏,另遣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率步骑1。8万为后援。

    北魏长史张衮听说燕军将至,献计魏王拓跋珪:燕王屡胜而骄,此次倾国而来,必有轻魏之心,应示弱骄敌而后克之。拓跋珪从其计,率20万大军,徙部落畜产,西渡过黄河千余里以避后燕军锋芒。

    七月,后燕军至魏地五原(今呼和浩特西北),降魏别部3万余家,掠取粮食百余万斛,放置黑城(今呼和浩特西北)。燕军进至河水(黄河)边,赶造船只,准备南渡河水与魏军主力决战。魏王派右司马许谦向后秦救援。

    八月,魏军集结于河水以南;九月,拓跋珪在河南岸筑台耀武,旌旗相连干余里。后燕太子慕容宝排列军队于河北岸准备渡河进攻魏军,突起暴风,数十艘船漂至南岸。魏军俘获燕军300余人,全部赐给衣服遣还,以分化瓦解燕军。同时,魏派兵截获来往于五原至燕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市)的燕国信使,得知燕王慕容垂生病的消息,令所俘燕使隔河向燕军假传慕容垂已死,使慕容宝等惊恐,军心动荡,不敢南渡与魏军作战。

    此时,魏王命陈留公拓跋虔率5万骑兵驻扎河东,断后燕军左路;东平公拓跋仪率骑兵10万屯于河北(皆在今河套一带,未渡黄河)断后燕军后路;略阳公拓跋遵率骑兵7万截断后燕军南归之路。后秦主姚兴遣杨佛嵩援魏,魏军气势益盛。燕、魏两军隔河相持数十天。慕容麟部将慕舆嵩等以为慕容垂真死,阴谋奉慕容麟为燕主,事泄被杀。慕容宝、慕容麟等内部自相怀疑,后燕军心益乱。

    燕军自五月出兵至十月,未能与魏军决战,师老兵疲,士气低落。慕容宝遂于十月二十五夜焚船撤回。十一月初三,暴风骤冷,河水结冰,魏王率军踏冰过河,留下辎重,精选2万骑兵,急迫燕军。后燕军行至参合陂,大风骤起,尘埃黑天,自军后而来,笼罩上空。沙门支昙猛向慕容宝建议:风暴迅猛,应提防魏军追兵乘风而来,宜遣兵于大军后掩护。慕容宝认为离魏军已远,笑而不答。昙猛多次建议,慕容麟大怒,说支昙猛妄言惊众,应斩首以徇,司徒慕容德劝慕容宝听从支昙猛之言。慕容宝遂派慕容麟率骑兵3万殿后掩护,以备非常。慕容麟不信支昙猛之言,纵骑游猎,不加戒备。

    魏军昼夜兼程,于十一月初九日黄昏抵参合陂西。此时,燕军在陂东,安营于蟠羊山南。魏王连夜部署,令士卒口衔枚,束马口,暗中前进。十日清晨,魏军登山,下邻燕营。燕军正准备东归,忽见魏军,顿时惊乱。魏王纵兵击之,燕军争相涉水逃命,人马相践踏,压溺死者数以万计。拓跋遵率军在燕军前截击,燕军弃械投降者四五万人,仅慕容宝等数干骑逃走。魏军缴获兵甲粮货无数,除选用燕臣有才用者外,其余全部坑杀。

    点评:此战,后燕军恃强轻敌,犯兵家大忌。北魏军正确判断敌我态势,采取示弱远避,待疲而打的后发制人策略;采取心理战术,动摇、瓦解敌人军心;趁后燕军撤退时勇猛追击,奋力拼杀,终获全胜。从此改变了两国力量对比,后燕日渐衰落,北魏势力进入中原。

中国战争 汉克长安之战

    汉建元二年(晋建兴四年,316年)八月至十一月,汉大司马刘曜率军攻克长安(今西安西北),灭亡西晋的作战。

    刘曜于建元二年七月攻占晋北地(今陕西耀县东)后,南下进至泾水之北,渭水以北诸城皆溃。八月,刘曜军逼长安。时晋大都督麴允、骠骑大将军索琳率兵在此保卫晋愍帝。九月,晋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太守焦嵩、新平(今陕西彬县)太守竺恢、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太守宋哲等皆引兵救援长安,散骑常侍华辑监京兆、冯翊、弘农、上洛四郡兵驻霸上(今西安东),但皆畏惧汉军而不敢前进。晋相国司马保遣将胡崧率兵入援,于灵台(今西安西北)击败刘曜军。胡崧恐国威复振,麴允、索琳势力占据上风,于是率城西诸郡兵驻渭北不进,后又退守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刘曜乘势率汉军攻陷长安外城,麴允、索琳退保小城。此时,长安内外联系中断,粮草断绝,人相食,死者大半,士卒逃亡,无法制止。十一月,晋愍帝出城向刘曜投降。至此,西晋灭亡。

    点评:此战,刘曜乘西晋主力军在宁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被石勒部消灭、洛阳已破、西晋统治集团内讧加剧之机,接连向长安发动进攻。在第三次进攻中,先攻占渭北各地,不断歼灭晋军有生力量,使长安孤立无援,终于逼降晋帝。

中国战争 陈敏反晋之战

    晋永兴二年(305年)至永嘉元年(307年),晋右将军、前锋都督陈敏起兵反晋,割据江南地区的作战。

    太安三年(304年),陈敏因镇压石冰起义军有功,被封广陵相,自谓勇略无敌,渐有割据江东之心。永兴二年,东海王司马越为在诸王争权战争中打败对手,起用陈敏为右将军、前锋都督。陈敏见晋廷衰乱,遂于十二月据历阳(今安徽和县)起兵反晋,命其弟陈恢及部将钱端南攻江州(治今南昌),弟陈斌东攻各郡。晋扬州刺史刘机、丹杨太守王旷、江州刺史应邈皆弃城而逃。陈敏占据江东,自称大司马、都督江东诸军事,任命当地豪强、名士顾荣、周圯等40余人为将军、太守。并假称奉诏自长江入沔、汉迎接晋惠帝。时执掌朝权的河间王司马颙以张光为顺阳太守,率步骑5000向荆州增援。荆州刺史刘弘命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屯兵夏口(今武汉),南平太守应詹领水军为后援。陈敏令陈恢军直逼武昌(今湖北鄂州),刘弘令陶侃兼任前锋督护率军抵御。陶侃把运输船改作战舰,连败陈恢军。又与皮初、张光、苗光各军于长岐(湖北黄陂西南)迎击钱端。晋军以皮初率步军诱敌深入,张光、陶侃率步骑伏于岸上,苗光领水军藏舟于沔水之中,待皮初部诱钱端主力进入伏击圈后,水陆伏兵齐出,发动猛攻,大败钱端军。永嘉元年二月,由于陈敏刑政无章,顾荣、周圯等江东大族密遣使请晋征东大将军刘准发兵攻陈敏,己愿作内应。刘准即遣扬州刺史刘机等率部攻历阳。陈敏遣其弟陈昶率兵数万进屯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阻击。陈昶、司马钱广,系周圯同郡人。圯密使广将昶杀害。顾荣、周圯进而劝说陈敏部将甘卓出降,卓遂叛。陈敏自率万余人进讨甘卓,其军不战自溃,陈敏单骑北逃,至江乘(今江苏句容西北)被俘,斩于建业(今南京)。

中国战争 大界之战

    后秦建初四年(前秦太初四年,389年),后秦两次袭击前秦辎重地大界(今陕西彬县、甘肃泾川之间)的作战。

    是年三月,前秦主苻登留辎重于大界,自率万余轻骑攻克安定(今甘肃泾川北泾河北)羌密造堡。五月,苻登又发兵进攻后秦,后秦屡战屡败。后秦主姚苌为挽回败局,遣其子中军将军姚崇偷袭大界,但苻登预先察觉,遂将计就计,在安丘(今甘肃灵台境)拦击,大败姚崇,俘获及斩首2。5万人。七月,苻登乘胜攻克平凉(今甘肃华亭西)。八月,苻登又据苟头原(今甘肃泾州西北)进逼安定,姚苌欲以智谋取胜,留尚书令姚旻守安定,自率3万轻骑乘夜再袭前秦辎重地,攻克大界,杀前秦毛后及苻登之子、南安王苻尚,擒名将数十人,驱掠男女5万余人而还。

中国战争 杜彛鹨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战争中,晋永嘉五年(311年)至建兴三年(315年),蜀郡人杜彛斓剂魍鲇诰!⑾娴厍牧髅竦姆唇秸

    永嘉年间,巴蜀流民分布在荆、湘之间,屡为官吏、土民所侵害。永嘉五年春,晋湘州刺史荀眺欲以造反罪杀尽流民,流民四、五万家被迫起义反晋,共推蜀中才子,时任晋醴陵令的杜彛琢臁6艔|自称梁、益二州牧,领湘州刺史。四月,杜彛鹨寰コど常ń袷艉希N逶拢魈髌翘颖脊阒荩黄鹨寰芑瘛:笪苯涤谡髂辖郊颍喂愫禾兀鞅新手诶垂サ南嬷莨欤掀屏懔辏ń袷艉希⒐鹧簦ń窈铣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