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两大署才没被划入四大院管辖。
交通署下设路桥司,漕运司,海运司以及铁路司,主管王朝一样交通运输设施,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路桥、铁路、河道以及航运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等。
最惹人注目的,就是铁路司。
随着王朝工业化加速推进,铁路建设正式被搬上议程,首期规划,就是建设一条北起落凤城,南至山海城的凤山线。
凤山线横贯河东、中原、荆楚、湘南以及川南五大行省,打通王朝南北货运通道,加强朝廷对行省的掌控。
虽然荆楚行省还在大宋治下,但是想要建成这样一条横贯南北的铁路,对眼下之大夏而言,同样是一项浩大工程,难度不下于修筑万里长城。
朝廷规划,三年全线通车。
正是因为要上马凤山线铁路项目,朝廷才要单独设立铁路司。
资产管理署,顾名思义,就是负责集中统一管理,王朝设立的诸集团企业。这一职责,之前是由财政院下设的产业与发展规划署代管。
此番单独拎了出来,倒不是要削财政院的权,而是随着集团规模迅速扩大,需要设立一个专门、专业的机构,统一管理。
【蜀山钢铁集团】、【华夏纺织集团】、【华夏建工集团】、【苍龙军工集团】以及【山鹰牌自行车厂】等企业,均纳入资产管理管辖范围。
只有【华夏航运集团】,划归交通署对口管辖。
借着组建资产管理署的契机,朝廷还将对商会进行改制,引导商会进行公司制改革,设定行业准入机制,审查经营资质。
此项工作,由财政院下设商业署负责组织实施。
大夏经贸繁荣,经商气氛也相对自由,商业发达,据商业署核算,在大夏注册登记的大小商会,不下五千家之多。
其中的商会巨头,像【白氏商社】、【崔氏商会】、【宋氏商会】以及【一丝缕商社】,经营范围几乎囊括各行各业。
只要不是朝廷明令禁止准入的,这些超级商会都经营。
商会势力已然成为潜伏在海面之下的巨兽,对王朝而言,这是一股潜在的风险,随时可能露出水面,影响朝廷政策。
这不得不让欧阳朔警惕。
随着工业化加剧,资本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强,越来越肆无忌惮。
欧阳朔能做的,或者说大夏朝廷能做的,不是动用暴力去横加干涉,那只会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商业环境,搞得两败俱伤。
真正的治本之策,是在这头怪兽还没露出水面时,通过政策引导,对起进行规范跟约束,实现双赢。
公司制改制,就是朝廷推出的第一项利器。
通过公司制改制,建立工商登记制度,使得商会经营变得更加透明,更加易于监管。
设立企业经营资质审查制度,则可剔除次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同样有利于监管,不至于让商会一窝蜂地上,什么赚钱做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利于提高税收,最大限度地避免商会偷税漏税。
凡此种种,让欧阳朔坚定决心,要商业署下大力气推进此事,务必在盖亚七年之前,完成相关的改制、审查工作。
如果哪个商会敢阳奉阴违,就被怪欧阳朔心狠手辣。
短期来看,这确实会打击商会的积极性,削弱一些商会实力,但是从长远看,只见进一步规范大夏经商环境,为下一次商业大繁荣埋下伏笔。
经济建设,已然成为领地建设的重中之重。
…………
十一日,欧阳朔来到枢密院衙门,出席一个揭牌仪式。
即日起,枢密院就将设立“怪兽研究院”,负责研究怪兽作战技法以及研发有针对性的武器装备,研究如何将怪兽肉制作成高级军粮等事宜。
进入十月,各地兽灾丝毫没有减弱趋势,而且愈演愈烈,据枢密院统计,设在怪兽巢穴附近的营地,士卒伤亡正在逐步扩大。
这不得不引起欧阳朔的重视。
盖亚这次真不是玩过家家,兽潮已然成为领地大患,比之荒野时期的流寇、盗匪还要凶残,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眼下还只是兽潮来袭的第一年,明年是否会有新变化?
欧阳朔无从得知,只有加强防范。
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欧阳朔决定设立“怪兽研究院”,化被动为主动。因为怪兽高度拟真,研究成果对希望星球也是有帮助的。
…………
十月十二日,山海城。
御书房内,欧阳朔正召见科教文卫署长欧阳修,商议即将启动的教育改制。这也是诸项改制中,欧阳朔最重视的一项,事关王朝根基。
教育改制,向钱庄改制跟商会改制看齐,都是要加快现代化进程。
随着王朝疆域不断扩大,仅靠【西南大学堂】跟【陆军讲武堂】这一文一武两大学堂,已经支撑不起对高等人才的培养需求。
改制,势在必行。
欧阳朔决定,将【西南大学堂】更名为【京师大学】,【陆军讲武堂】更名为【陆军大学】,【水师学堂】更名为【海军大学】。
不仅是更名,【京师大学】跟【陆军大学】还将从王城迁出,另择一地,建设占地更广、规模更大的大学校园,以满足办学规模扩张的需求。
王城显得太拘束了,不适合大学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
除此之外,欧阳朔还决定在三所大学之外,再建一所【帝都师范大学】,专门用来培养师资人才,为教育改制输血。
未来,还将陆续组建其他专业大学,比如【帝都艺术学院】。
再长远一点的规划,则是未来在合适的时候,还将在地方的一些中心城池,比如洛阳、泉州、成都等地,设立地方大学,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
如此,才能满足王朝对人才的渴求。
就在欧阳朔跟欧阳修商谈教育规划时,一名卫士突然跑了进来,“启禀王上,山海卫驻蒙古帝国情报站,发来红色急件。”
欧阳朔心中一惊,知道一定有大事发生。
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天灾降临
很多年以后,人们依然对盖亚六年的这一场天灾记忆犹新。
十月十日,蒙古大草原,北部边境。
秋天的草原,没过膝盖的野草渐次枯黄,身穿白色衣裳的牧民们正忙着收割牧草,以备牛羊马等牲畜度过漫漫冬季。
磨盘粗的圆柱草垛,散落在茫茫大草原上,就像一个个卫士,默默守卫着这片亘古而存的大草原,守护着牧民的神圣之地。
对蒙古牧民而言,这是一个丰收之年。
上半年波及中原大地的洪涝灾难,对北方草原丝毫没有影响,野草丰茂,牛羊健壮,结队的羊群就像嵌在草原的云彩,让人心中欢喜。
紧接着帝国又在西面打了胜仗,一举吞并西突厥汗国,大汗一高兴,免了牧民下半年的赋税,实在是天恩浩荡。
双喜临门,准能过个好年。
牧民们脸色红润,干劲十足,抢在入冬之前,将牧草收割完毕。
就在此时,远方的天际,突然传来嗡嗡的声响,有牧民直起腰,举目远眺,但见天际线上,突然出现一片黑云。
那黑云像两侧绵延,一眼看不到边际,“嗡嗡”之声,正是由黑云中传来。
“奇怪了,云朵为何有声,是要下雨了吗?”
草原天气变化莫测,突然下雨那是常有之事。
牧民正奇怪呢,就见那黑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他们奔袭而来,越是靠近,声音就越大,汇聚在一起,自让人头皮发麻。
这时,所有的牧民都被黑云吸引,举目远眺。
近了,更近了。
“那,那不是黑云。”
有眼尖的牧民,望着席卷而来的云团,声音都在打颤。
“乌勒大叔,不是黑云,那能是什么嘞~~~”年轻的牧民听了,笑着打趣说道,并不以为意,显然还没意识到危机降临。
转眼之间,黑云已经压了过来。
“蝗虫,是蝗虫,蝗灾降临了~~~”
望着那黑云,乌勒大叔喃喃自语,回忆起儿时遭遇的蝗灾,满是皱纹的脸上,竟然开始泛起白色,显然是想起什么不好的回忆。
草原,本就是蝗灾多发地带。
年轻牧民们早已笑不出声来,因为他们也看清了,那所谓的黑云,不过是无法计数的蝗虫组成的虫群,在空中漫天飞舞。
虫群过处,寸草不留。
明朝诗人郭敦在《咏飞蝗》中,这样描述蝗灾发生时的情景:“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
眼前的场景,只会比诗词中描述的还要恐怖。
因为这蝗虫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放眼望去,天上地下,东南西北,前后左右,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蝗虫,就像闯进一个虫窝之中。
没人知道,这到底有多少只蝗虫,或是一亿,或是十亿,或是百亿。
乌勒大叔跪倒在地,虔诚地膜拜草原之神,祈求神明的庇护,在他四周,是遮天蔽日的蝗虫,上下飞舞,煞是骇人。
年轻的牧民见了,手足无措。
茫茫草原,根本就没有藏身之地,任由身躯被蝗虫吞没。
“快,将草垛围成一圈,躲进去。”
有人反应过来,不甘心束手就擒,招呼同伴,一边驱赶漫天虫雨,一边奋力地将一个个草垛,围成一个大圈。
只有乌勒大叔依旧在祈祷,对周围的蝗虫视而不见。
这群蝗虫是从西伯利亚飞来的,它们刚从虫卵中孵化而出,正是一生中最饥饿的时候,见到什么吃什么。
牧民们一开始看到的黑云,不过是虫群的前哨部队。
越往后,虫群越密集,那已经不是黑云,而是虫墙,密密麻麻,几乎看不到一丝缝隙,骇人至极。
就在牧民们将草垛围成一圈时,乌勒大叔已经被虫群淹没。
有一个勇敢的小伙子,冒险冲到乌勒大叔身边,想将乌勒大叔拖进草垛圈中,乌勒大叔却不为所动,只是一个劲的祈祷。
眼见虫群越来越密集,小伙子无奈,只能撤退。
对生活在草原的牧民而言,用草垛盖一个临时的居所,实在不是什么难事,不仅四面八方围了一圈接一圈的草垛,就连顶上都是草垛。
数以百计的草垛,组成一个密闭空间。
牧民们就躲在里面,用衣服盖住全身,瑟瑟发抖。
遮天蔽日的虫群呼啸而过,前一刻还长满牧草的草原,瞬间变成光秃秃一片,什么也没被留下。
就连那一个个巨大草垛,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蝗虫啃食殆尽。
足足过了两个小时,躲在草垛中的牧民,再也听不到那让人头皮发麻的“嗡嗡”声,这才心惊胆颤地掀开草垛,走了出来。
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副末日场景。
大家辛辛苦苦收割的牧草,已经荡然无存,就连围成一圈的草垛房子,也只剩下薄薄的一层,放眼望去,只留下光秃秃的大地。
不远处,乌勒大叔躺在地上,生死不知。
一切,恍如梦中。
“呜呜~~~”
人群之中,突然响起哭泣之声,越哭越大。
“完了,什么都完了……”
牧民哭泣,为牧草哭泣,为牲畜哭泣,为他们自己哭泣。没有牧草,牲畜就要饿肚子,就熬不过这个冬天。
对牧民而言,牲畜就是一家人的命。
一想到这,哭声一片。
而这哭泣,不过是冰山一角,尚不足以形容这一场天灾。
是日,数以百亿计的蝗虫,从西伯利亚过境而来,杀进蒙古草原,掀起一场有史以来,最为浩大,也最为惨烈的蝗虫之灾。
从最西面的窝阔台汗国,到最东面的大夏辽金行省,无一幸免。
规模之大,波及之广,世所罕见。
整个蒙古草原都被茫茫蝗虫覆盖,由北及南,浩浩而下,势不可挡,所过之处,寸草不留,牧民哀嚎,生灵涂炭。
蒙古帝国,陷入空前的恐慌之中。
成吉思汗下令,让全军备战,将扑灭蝗虫当做一场战争,全力配合牧民,捕杀蝗虫,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百万大军,呼啸在草原之上。
…………
盖亚掀起的这一场天灾,当然不只局限于蒙古草原。
几乎就在蒙古起蝗灾之时,在中原地区,尤其是长江黄河流域,同样掀起规模空前的蝗虫之灾,铺天盖地,灭之不绝。
尤其是黄河中下游,本就是蝗灾高发地带,此番受灾最为严重。
一时间,灭蝗成了荒野主流。
整个十月,华夏大地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灭蝗运动,为了保住牧草,保住即将成熟的第二季庄稼,各地百姓都疯了。
用网捕杀,用火灼烧,甚至烹而食之,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没用。
虫群来去如风,如飓风一样呼啸而过,百姓的捕杀只是杯水车薪,受灾地区粮草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几乎成了定局。
在古代,可没有现代社会的农药,更没办法动用飞机来播撒农药。
即将到来的冬天,必定是一个寒冬。
不独华夏区,在十月,全球范围内,天灾频发,在非洲大陆,同样蝗虫肆虐,比之华夏区,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民间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越是干旱地区,越容易爆发蝗灾,干旱的非洲大陆,自然是首当其冲。
除蝗灾外,还有台风、暴雨、龙卷风、地震、海啸、疾病……
人类历史上,所有能想象到的天灾,就像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被盖亚一股脑地释放出来,播撒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