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那时,或是撤军,或是聚城而守,都是可以的。
如此诱惑,拖雷根本抵挡不住。
此番南征西夏,成吉思汗以木华黎为主将,拖雷为副将。结果却是木华黎部惨败,拖雷部连战连捷,战果丰硕。
此为大功一件。
倘若能一举攻陷兴庆府,解帝国粮食之围,则帝国下一个设立的汗国,必为拖雷汗国。
荒野之拖雷,跟历史上是不一样的。
历史上的拖雷是一位纯粹的将军,只知道征战沙场,最终因遭三哥窝阔台猜忌,无疾而终。
好在拖雷子孙争气,最终掌控了元朝血脉。荒野之拖雷就算自身不愿意,也得为他这一脉考虑,掌一汗国,就是终极追求。
“传令,全军集结,全力攻打兴庆府!”拖雷下定决心。
“是!”
军令一下,四方云动,兴庆府再次陷入苦战之中。
…………
再说大夏鹰扬军。
在第一军团击溃木华黎部之后,鹰扬军并未乘胜追击,也没一路急行军,以解兴庆府之围,而是在李牧指挥下,兵分五路,由南及北,一路扫荡而过。
鹰扬军当然不是扫荡西夏军,而是围剿分散在西夏的蒙古铁骑,务必不放过任何一条漏网之鱼。
如此,鹰扬军以浩浩之势,携王者之师,一路高歌猛进。
每“收复”一地,大军都要宣扬夏王威名与仁慈,直言:“夏王仁厚,不忍西夏百姓惨遭异族屠戮,故而挥兵来救。”
如此,大肆收买西夏百姓人心。
对深处乱世之民而言,谁能保护他们的安全,还他们一个太平盛世,谁就是救世主,就是他们的王。
西夏跟蜀地相连,两地羌族本就互有联络。蜀地之羌族,自归附大夏之后,日子过的那叫一个红火,早就被西夏羌族百姓羡慕。
如今大夏王师已至,哪有不热烈欢迎之理。
反倒是西夏皇帝李元昊,自入主兴庆府以来,毫无作为,既不能开疆拓土,也无法保境安民,让人失望透顶。
尤其是前不久,在兴庆府城下,数十万百姓惨遭自家子弟兵屠戮,血流成河,更是彻底寒了西夏百姓的心。
虽然李元昊也是被逼无奈,可从感情上讲,百姓还是无法原谅。
在这样的背景下,鹰扬军当真是所向披靡,每到一地,百姓无不夹道欢迎,兼且羌族民风彪悍,一个个主动引导大军,围剿躲藏的蒙古铁骑。
围剿行动,进行的异乎寻常的顺利。
此前还耀武扬威,烧杀劫掠的蒙古骑兵,一下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虽然拖雷早就下达了全军集结的军令,可十万大军已经洒出,不是说收回就能立即收回的。
对外出劫掠的蒙古骑兵而言,这实在是个天大的美差,在为帝国洗劫的同时,中饱私囊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甚至蒙古军队有明文规定,军队外出劫掠,只要上缴八成财富,剩下的财物可由参与劫掠的部队,自行分配。
抢红了眼的部队,哪里是一纸调令就能立即收回的。
部队不敢明面对抗军令,可随便找一个理由,什么突降暴雨,大桥被毁,导致行军困难,必须绕道而行,导致集结时间延迟。
诸如此类的借口,真是一找就是一大箩筐。
如果不是蒙古大军纪律森严,兼且拖雷治军手段强硬,指不定什么时候才难将十万大军重新集结起来。
可大夏鹰扬军一至,那些散落在各地的蒙古铁骑,就像兔子遇到老鹰一般,跑的比谁都快,忙不迭向兴庆府撤去。
尤其是散落在南方的大军,生恐被鹰扬军追上,有时为了迅速撤离,不得不将好不容易劫掠而来的财富,像垃圾一样仍在半道。
不是说蒙古铁骑是怂包,也不是说大夏军就真这么厉害,而是他们深知,随着大夏军强势介入,整个战场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的逆转。
在此之前,那些羌族百姓面对蒙古铁骑的洗劫,在死亡的恐惧面前,只能躲进深山老林,隐忍偷生,根本不敢反抗。
现在王师已至,情况立即掉了个儿。
大夏军还没打过来了,本地羌民就已经纷纷下山,准备迎接王师,看向蒙古铁骑的眼神,也是怪怪的。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骑兵哪里还敢嚣张。
一个不好,或许等不到大夏军赶来,就会被彪悍的羌民撕成碎片。
第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西海行省
蒙古帝国,哈拉和林。
成吉思汗一直在密切关注西夏之战,等到大夏军受邀,正式介入西夏之战,成吉思汗就知道,这一战,帝国再无胜算。
除非再往西夏增兵。
那样一来,很可能就会将一场局部战争,演变为无法控制的全面大战。帝国可以增兵,大夏自然也能增兵,而且速度更快,规模更大。
“传令拖雷,即刻率部撤离西夏,切不可恋战,否则军法处置。”
“是!”
成吉思汗比拖雷更果决,也更懂得取舍,此战虽未竞全功,好歹劫掠到一大批物资,解了帝国的燃眉之急。
至于剩下的粮食缺口怎么解决,只有从长计议。
再打下去,不仅到手的鸭子要飞掉,甚至还可能要倒赔进去,成吉思汗戎马一生,绝不愿做赔本的买卖。
…………
对成吉思汗的军令,拖雷不敢不听。
十二月十九日,拖雷汇合木华黎残部,合计二十五万大军,押送无法计数的海量物资,迅速撤离西夏。
为了这批物资,蒙古帝国折损十五万精锐骑兵,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拖雷离开兴庆府时的不甘跟憋屈了。
对摘桃子的大夏,拖雷已是恨之入骨。
眼见蒙古大军撤离,比拖雷还憋屈的野利旺荣心有不甘,不顾李元昊的劝阻,亲率五万大军追击,企图拖延蒙古铁骑撤离速度。
早就憋着一肚子气的拖雷,跟木华黎一合计,悍然率部转身迎敌,再次将野利旺荣击溃。就连野利旺荣本人,都被拖雷一箭射杀。
这一战,也成了西夏之战的尾声。
三天之后,李牧率部抵达兴庆府,从西夏军手中接过城池防御,标志着西夏国彻底成为历史。
从这一天开始,大夏鹰扬军的驻地,就将由蜀地行省转移至西夏境内,成为王朝抵御蒙古帝国的一支精锐之师。
随着蜀汉王朝归附,蜀地行省再无隐患,有飞熊军坐镇,足矣。
接战区司令部转枢密院的军令,西夏军余部,除鹰扬军招募一些补充此战战损以及组建行省警备师团之外,剩下的二十余万人,悉数裁撤。
以大夏如今之兵力,实在不宜再行扩军。因此,就算在大战中存活下来的二十余万西夏军,是一等一的精锐,欧阳朔也只能忍痛割爱。
而且经此一战,西夏人丁凋敝,尤其是青壮年损失惨重,安排这批军士退役,也有助于尽快恢复西夏的生产。
欧阳朔已经给民政署下令,从蜀地行省成都郡,调配一批汉民,前往西夏定居,以补充西夏人口。
至于对李元昊跟西夏的安排,还得等朝廷敕令。
…………
西夏归附大夏的消息一出,羡慕嫉妒者不知凡几。
表面上看,大夏这次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诺大的西夏国,占了天大的便宜。事实上,这样的便宜不是谁都能占的。
就好比跟西夏相邻的秦国。
即便李元昊愿意率领西夏,向秦国投降,以秦国之国力,也无力从蒙古帝国手中,庇护下李元昊。
蒙古大军,更不可能像现在这般,还未交战,就主动撤军。
究其根由,此番大夏能顺利接收西夏,还是以雄厚的国力以及在华夏区无疑匹敌的威望为支持,换做其他任何一国,都做不到。
而且接收西夏,从短期来讲,未必全是好事,那意味着又有一千余万百姓嗷嗷待哺,等着朝廷拨发救济粮。
…………
十二月二十五日,山海城。
经过数日商议,朝廷对西夏国的处置方案,总算是尘埃落定。
首先是对李元昊的敕封,鉴于西夏国是在特殊情况下,才选择归附大夏,兼且西夏底蕴不深,按内阁意见,只敕封李元昊为一等侯爵。
而且李元昊不得留在兴庆府,需举族迁到山海城居住。
如此安排,也是鉴于西夏属于羌族聚集地,李元昊在羌族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影响力,等到灾难过去,生活回归太平,现在这些对李元昊有怨言的羌人,未必不会重新聚集在李元昊身边,为本族谋取利益。
这是欧阳朔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大夏一直奉行的种族平等政策,对羌族百姓同样适用。
其次就是对西夏国疆域的行政区划。
李元昊建国时,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如此,西夏的国号与地名,不可避免地犯了大夏王朝的忌讳,定然不能直接划定为西夏行省,需要另想一个行省名称。
欧阳朔原本偷懒,想直接以清朝疆域为参照,命名为青海行省。倒是内阁首辅姜尚建议,更改为西海行省。
这里面是有缘故的。
青海行省之名,源于境内的青海湖。而西海,正是青海湖的古称,改名为西海行省,不仅更具古韵,还跟东海行省遥遥相对,可传为佳话。
欧阳朔自然是从善如流。
跟着便是圈定西海行省总督人选。
欧阳朔这次依然坚持大胆启用原住民的用人导向,提拔原川南行省梧州郡守崔守嗣,为西海总督。
崔守嗣作为崔氏一脉的骄傲,在县城时期就加入领地,历任宜水县令,天风知府,镇安郡行政署长以及梧州郡守。
此番再获提拔,终成封疆大吏。
短短几年时间,崔守嗣就从一名县令,成长为正三品的行省总督,跟乃姐崔映柚并驾齐驱,共同组成崔氏双壁。
这是因为在地方为官,晋升机会要比在朝为官多。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一些志在中枢的大夏官吏,总是喜欢前往地方衙门历练一番,以此增长资历,获得提拔的资本。
接替崔守嗣梧州郡守职务的,却是一个更特殊的人。
此人名叫欧阳桓,在被欧阳朔亲自圈定为梧州郡守之前,只是朝中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官吏,此番晋升,才正式出现在朝野视线之中。
不是说欧阳桓多有才,而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
欧阳桓是欧阳朔的远方三叔,算是半个皇亲国戚,也是欧阳氏一族中的出类拔萃者,此番晋升郡守,昭示皇家一脉开始渐渐冒头。
对此,上至内阁,下至朝野,都非常默契地不加以议论。
天子家事,岂容他人非议。
…………
王宫,御书房。
欧阳朔正在见的,正是近日焦点人物欧阳桓。
“三叔,此番赴任,你可就被放在显微镜下,有太多人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侄子这么做,是将三叔放在火上烤啊。”欧阳朔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欧阳桓是一位中年人,面容刚毅,犹如刀削,一看就很有力量的那种人,却难得的惜字如金,从不妄言。
这一点,也是欧阳朔尤其欣赏的。
作为皇亲国戚,最忌讳的就是满嘴跑火车。正所谓“言多必失”,一旦说错话,个人丢人不说,还有损皇家颜面,让欧阳朔难做。
历史的车轮将欧阳氏一脉推到今天的地位,就必须时时自省。
欧阳桓闻言,点了点头,道:“放心吧!”
“我知道,三叔是真金不怕火炼,此去梧州,定当大展宏图。”欧阳朔对自己看人的水平,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叔侄二人,相视一笑。
…………
转眼之间,就到了十二月三十日。
按惯例,盖亚将在这一天,发布新一轮的系统更新。就是不知道这一次,盖亚将带来怎样的惊喜,或者惊吓。
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问心
盖亚六年十二月三十日,一则系统公告响彻全球。
“世界公告:值此《地球Online》运营六周年之际,游戏将进行第七次更新,即时生效,具体内容请玩家登陆官网查看。”
……
公告一出,欧阳朔照例登录官网,查看此次更新。
【1】取消流民刷新。
鉴于全球格局已经基本鼎定,盖亚决定取消流民刷新,诸领地想要再增加人口,除了自然增长,就只有对外征战。
对王朝而言,人口意味着劳动力。
无论在哪个年代,劳动力都是国家发展之根基,盖亚此番取消流民刷新,对疆域越大的王朝,影响越大。
其中,自然以大夏王朝为最。
以大夏王朝最新的疆域版图,仅一年刷新流民的数量,就逼近一亿,取消流民刷新,大夏人口增长速度将急速放缓。
如此也就意味着,王朝无法长时间支撑近七百万大军。
欧阳朔虽然郁闷,偏偏盖亚此举找不到一丝破绽,理由也很充分,既然是要将游戏世界真实化,流民刷新这样的BUG操作本就不该存在下去。
诸领地也到了从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到追求质量的转变阶段。
【2】更改试炼之地设定。
自盖亚七年起,灭国之后,该国玩家不再被传送至试炼之地,而是获得跟NPC一样的待遇,要么归降,要么投奔其他王朝。
这样的设定,理论上削弱了灭国难度。
前提是两国之间有文明上的共通,否则的话,怕是会很困难。
盖亚此举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取消流民刷新带来的人口增长减速问题,只要运用得当,庞大的玩家群体,依然是领地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宝库。
欧阳朔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