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罢兵政策
公元25年,刘秀即位,建立东汉王朝。刘秀鉴于长期战乱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决定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实行罢兵。罢兵的重点是郡国兵。从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到建武二十三年,五次罢省郡国兵。建武六年,罢郡国都尉,都尉原来执掌的权力并入太守,并且取消郡国兵每年秋后的军事演习。这一措施使郡守从此掌握了军政大权。建武七年,“罢天下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及军假吏,尽还民伍,唯更践如故”(陈傅良《历代兵制》)。这一改革,把郡国兵基本上取消了,原来在郡县服兵役一年的制度也从此取消。建武九年(公元33年),省关都尉(秦汉时期在险要之处设关置兵把守,领兵者称关都尉)。关都尉的省撤,等于把关的编制缩小。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罢左、右将军。建武二十三年,罢边郡的亭侯吏卒。罢兵政策的实行在东汉初年对恢复社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出现了“兵革即息,天下少事”(《后汉书·光武帝纪》)的局面。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罢省郡国兵,使东汉的国防力量大为削弱,而且造成整个社会的和平麻痹思想。罢兵的消极后果在短期内还表现不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消极影响就日益明显。
首先,郡国兵罢省过多,一遇边郡和内地郡县发生动乱,往往措手不及,事到临头才增兵置将,派中央军前往征战。但由于士兵多是招募而来,未经训练,而且忘战日久,所以往往失败。刘秀似乎也对此有所认识,往往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罢省过多,又临时增补。汉明帝时,开始逐渐恢复州郡兵。章帝时,继续加强对州郡兵的训练,使士兵素质有所提高。但罢兵的消极影响并未完全消除。相反,由于统治者废置无常,还导致了兵制的混乱。
其次,罢兵过程中形成的郡守独掌本郡军事大权的情况,助长了郡守的割据野心。刘秀统治时期,郡县地方兵不多,郡守还无力割据。东汉后期,社会开始动荡,郡守自行募兵,势力坐大,终于形成割据局面。东汉不是亡于农民起义,而是亡于军阀。东汉末年兴兵作乱、割据一方的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吕布、刘焉等人都是由郡守、刺史发展起来的就是证明。其祸始不能不追溯到刘秀这一政策。
(2)募兵制的全面推行
刘秀罢兵以后,遇到边境或内地有事,中央兵不足以应付,只得临时征集。但由于取消都试,征集来的士兵未经训练,战斗力很低,所以只好转而依靠募兵。募兵规模越来越大,中央军均由招募而成,地方郡县保留的少数军队也由招募而成。最后,募兵制取代了秦汉以来的征兵制成为东汉最主要的兵役制度。
东汉募兵制的招募对象主要是农民、商贾和少数民族。招募的办法有以下两种:
一是募以财物。招募士兵往往是临时遇到非常军情,所以必须用钱财加以诱惑。刘秀起兵时,任光向他建议募兵,任光说:“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后汉书·任光传》)东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招募士兵戍陇右,每人给钱三万,应募者都是冲着财物而来。不仅如此,东汉统治者还纵容士兵劫掠财物,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当兵。
二是免除赋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孙策就曾以“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三国志》卷四《孙策列传》注引《江表传》)为条件,募得士兵万余人。
募兵制的盛行给东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首先,募兵制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衰弱。由于挑选不严,应募者未经军事训练,素质不高,加上一旦应募入伍便终身从军,成为职业兵,导致疲老衰弱之兵充斥部队,使战斗力下降。其次,募兵制给地方豪强和官吏造成武装割据局面提供了便利条件。东汉初年,地方郡守和刺史还拥兵不多,后来随着募兵制的发展,他们乘机四处募兵,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很快形成割据的趋势。特别是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社会混乱,流民遍野,地主豪强纷纷拥兵割据,各州郡长官也极力扩充军队,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东汉也因此灭亡。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兵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长期分裂走向重新统一的重要时期。在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大动荡、大分裂过程中,各民族的大融合也在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的兵制也就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当时和以后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第一节 三国兵制
魏、蜀、吴三国兵制基本沿袭了东汉制度,但也有变化和发展,主要是建立了中外军制度和实行世兵制。
(1)中外军制度
魏、蜀、吴三国都建立了中外军制度。由于各自情况的差异,三国的中外军制度也不完全相同。
曹魏军队由中央军和州郡兵两部分组成。中央军按驻屯地点和担负的任务不同又分为中军和外军。中军是曹氏父子直接统辖的部队,由曹操的亲军“虎豹骑”发展而成,包括武卫营、中垒营、中坚营、骁骑营、游击营等五营。中军的任务是负责侍从皇帝、宿卫皇宫、保卫京师。中军屯驻于京城地区,由中领军统领,是魏军的核心力量。外军屯驻于边州重镇,负责随时支援边郡地方武装,由中央派出的都督分领。中外军的这种区分始于曹操执政时期,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占领了冀、并、青诸州。为控制和巩固这一占领区,遂派兵留驻该地重要城镇。为与担负宿卫任务的军队相区别,这些留驻的军队便称作外军。外军虽驻外地,但仍由中央直接指挥。曹丕称帝后,中外军制度完全形成。
中外军的最高统帅,是由皇帝任命的都督中外诸军事担任。曹真、司马师等人先后被任命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握兵权。曹魏后期,司马氏势力上升,司马昭、司马炎等都以大将军职掌握军权。
蜀汉的中央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中军主要负责侍从宿卫,和曹魏的中军相似;前、后、左、右军则略同于曹魏的外军。五军统帅分别是前、后、左、右将军和护军将军。关羽为前将军,指挥荆州方面军队;张飞为右将军,指挥汉中方面的军队;马超为左将军,指挥凉州方面的军队;黄忠为后将军,指挥控制在中央的机动军队。
蜀汉的中央宿卫军,主要有左右羽林部和虎步营、虎骑营。羽林部成员都是军官出身,类似于汉的羽林郎,人数不多,长官为部督,相当于汉的羽林中郎将。步、骑两营是宿卫军的主力,每营各有五六千人,长官为虎步监、虎骑监。姜维曾任虎步监。
蜀汉的外军,与曹魏外军性质相同,是由中央派出,镇守在重要战略方向上的军队。主将为都督,一般由将军担任,如邓芝以前将军为江州都督,廖化以后将军为永安都督。
孙吴的中军是中央直接控制的部队,以宿卫军为主。担任宿卫的士兵,称羽林、武卫和虎骑等,大多是孙氏的故将部曲。外军屯驻在京城外各军事要点,由督率领,一般将所在地名称冠于督之前,如西陵督、江陵督、芜湖督等等。中外军的最高统治权开始掌握在孙权手中。孙权死后,军权逐渐下移至大将军之手。大将军之后常加“领中外诸军事”、“督中外诸军事”等称号,成为孙吴中外军的实际最高统帅。诸葛恪、孙峻、孙琳专权时都是如此。如诸葛恪专权时为“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孙峻杀诸葛恪后,任“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孙峻死后孙琳专权,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
(2)世兵制
三国时期兵役制度主要是世兵制。所谓世兵制,是由一部分人户专服兵役、世代为兵,是保证地主阶级政治需要的一种兵役制度。世兵制形成和确立于三国时期。曹操起兵之初,各军阀为防止官兵叛逃,都要求将领甚至士兵以家属为人质。士兵的家属被集中管理,严加控制,成为军户。统治者为了获得稳定的后备兵员,强迫军户世代为兵,父死子代,兄终弟及。这样,世兵制正式形成。
世兵制的主要特点就是军户和民户分离,军户世代为兵和士兵叛逃罪及家属。由于汉末重男轻女,造成男多女少,男子求偶困难。为了保证兵源,曹魏政权采取行政手段干涉军户的婚配,不许军户女子外嫁,只准在军户内求偶。
蜀汉在实行征兵制的同时,对各级将领的部曲实行世兵制。诸葛亮在进军南中地区时,还收降大量少数民族人民当兵。据《华阳国志》记载,在击败孟获后,“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正军”。还征募川西“蜀叟”人为兵,号称“叟兵”,迁入的这些少数民族逐渐成为世代为军的军户。
孙吴的世兵制有自己的特色。与曹魏的家属不准随军不同,家属一般随军,由各统兵将领控制。孙吴政权是在江南大族和北方南迁大族的积极支持下建立的,这些大族都拥有相当的军事、经济实力。为了照顾这些大族的利益,孙氏父子不得不承认他们的领兵权,于是形成了孙吴特有的世袭领兵制。统军将领对所统之兵可以世袭统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如蒋叙死后,其所统之兵由其子蒋壹接领,蒋壹战死后,因为无子,便由其弟蒋休接领。又如凌操战死时,其子凌统年仅15岁,便接替其父统兵作战。这样的例子,《三国志》中记载颇多。
(3)曹魏的军事统御机构
东汉末期,各割据势力均以拥护汉室为号召,都接受汉的官位。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诸州郡联合讨伐董卓时,曹操的职位是奋武将军,其部将多称奋武将军司马或别部司马。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为奋武将军时,夏侯惇为司马,夏侯渊为别部司马。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以大将军、丞相的名义掌握实权,汉献帝成为傀儡。曹操在正规官制之外,另组一套机构,后世称为霸府。霸府既是政治权力的中心,也是最高军事指挥机构。
曹操任大将军开府(指开设府署,设官置吏)时,置长史一人,总管府内各曹;司马一人,主管军政;从事郎中二人,参与谋议。任丞相后,府中官员进一步扩大,增设军师祭酒,左、右、前、后、中军师,左、右司马,主簿、参军等。这些幕僚之外,还有两名更重要的官员:领军和护军。他们统率曹操的亲军,平时辅佐曹操,参与军事机密和决策,战时代表曹操出外统帅、监护一个方面的军队。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改领军、护军为中领军和中护军。
曹丕代汉建立魏国政权后,魏帝成为最高军事统帅,不再设丞相,以幕僚近臣任中书监、中书令,参与机要。军事方面,临时任命都督中外诸军事,代表皇帝指挥全国军队。曹魏后期,司马氏当权,司马昭任丞相,相府遂成为魏国的军政权力中心。
(4)蜀汉和孙吴的军事统御机构
刘备兴起后,以左将军、汉中王名义开府,府中设有完备的幕僚机构,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刘备即帝位后,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辅佐刘备总理军政。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病死白帝城,儿子刘禅继位,诸葛亮以丞相掌握朝中实权。诸葛亮死后,蒋琬以大将军、大司马继掌兵权。此时蜀汉的最高统御机关实际上是丞相府、大将军府。其府中幕僚,有军师、长史、司马、从事、主簿、参军、椽、史、门下督和记室,与曹魏相似。
孙策、孙权兄弟占据江东,以讨逆将军、讨虏将军名义开府,自任统帅。府内设置与魏蜀近似,也是参照汉制。除有军师、长史和诸椽外,统兵将领有护军、领军、典军等。周瑜曾任中护军,吕蒙曾任左护军,陆逊曾任右护军。领兵出征的主帅称督或大督,如周瑜随孙权攻黄祖时,为前部大督;赤壁之战时,与程普分任左、右督。孙权称帝后,部将官职和官阶提高,如陆逊由辅国将军、右护军,改称上大将军、右都护。
第二节 两晋兵制
曹魏后期,大权落入司马氏集团手中。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氏废魏帝自立,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匈奴贵族刘聪攻陷长安,西晋灭亡。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南北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晋的统治,史称东晋。
(1)西晋初期的兵制改革和世兵制
西晋初年,司马炎为巩固司马氏的统治,对兵制进行了一些改革。汉魏以来,历届统治者鉴于汉初吴楚七国之乱,大都注意不使诸侯王的实力扩张。虽然也分封同姓诸侯王,但都是虚封,特别是曹魏时期,对诸侯王的控制更严。据记载,曹魏“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