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家多是供了一个,或是供了几年就不读了,或者还在等,希望一送两个束修能便宜些。
“快进来吧,爷爷和耆老爷爷们在堂屋里等你。”刘学贵请丁石头进屋,又喊刘琪儿泡茶。
“哼,我泡的茶怕他不喝!”刘琪儿从厨房出来不高兴地嚷了一句。
“有劳琪儿妹子泡茶,丁石先谢过了。”丁石头知道刘琪儿是怨她上回没喝茶,连忙主动讨茶喝,以化解这份怨气。
“哼,你叫声琪儿姐姐还……”
“不得无礼!”刘琪儿得意的话还没说完,就让刘学贵一声喝斥吓得哆嗦了一下,咬着唇有些委屈。
“呵呵,琪儿和我家小妹差不多年纪,你叫声丁石哥,我也当得。”
丁石头见状,连忙打了个哈哈,将铃铛姐妹推在前面,让气氛不至于那么尴尬。
刘琪儿脸色这才和缓一些,就泡茶去了。
“小妹顽劣,见笑了。”刘学贵尴尬地抱拳。
正文卷 第159章 师资
“无妨,我家三个妹妹,习惯了。”丁石头笑呵呵地还礼。
刘学贵自是知道丁家情况的,也就一笑了之。
丁石头进了堂屋,果然看见村长和六个耆老正坐在桌边喝茶、抽旱烟,看见她来才停下说话声。
丁石头走进去一一行礼招呼,十分守礼周到。
“丁石一看就是读书之人,若他教得下,也是咱们南城村一大幸事。”李耆老率先开口。
从平日小节便可看清一个人本质,他们一把老骨头识人无数,自然都对丁石这个少年很是满意。
“丁石虽未赴功名,但也读过几年诗书不曾落下,只不过兴趣所致,涉猎较杂。”丁石头不等老头们开口,便率先将想好的说辞说出来。
“起了开村塾收学童的念头,只因那天见狗娃他们一群娃子没有上学,举止却又懂事纯良,心中怜惜,顺口教了首唐诗和十个数,他们学得很快。”
“丁石就想,若他们因束修难处耽搁了启蒙最好光阴,实在遗憾。若丁石能为南村城缓解这份难处,也是丁石一点心意。”
说明原委,表达心意,并不是她想开塾赚钱,也别以为这样就能赚得比她平时多。
“若村里同意丁石开塾,丁石的想法是,满了三岁,只要愿意都可以来,每天辰时中刻点名,午时初刻回家,未时中刻点名,申时中刻回家。”
“每天两个半时辰,我不会时刻守着学童,但我会按我的方法教他们,各位长辈可以看着学童的进步,再决定以后是否让他们继续来上学。”
“我的教导计划是:强身健体、识字做人,因此,除了跑步、练拳,文课先学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简单术学、九九口诀。”
“三年之内,我不会教他们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音律骑射。但我会通过成语、典故、见闻、风俗、民情,教他们识人、辨物、知礼,明辨是非、溯古通今、增长见闻。”
“五年之后,若他们想换家塾学,可以。想弃读也可以,识字、守礼、懂处世之道、认钱数钱会打算盘,做工、买卖都不会吃亏。”
“想考功名也可以,已识字五千,自己在家读书没有障碍。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丁石头一翻堪比演讲的说辞,说得村长和六个耆老半天吭不了声。
他们原本是要先考考丁石头的学问,再问清楚具体怎么教,能不能教得下。
因此今晚刘学贵没有呆屋里读书,是准备一会儿就由他来主考学问的。
结果丁石头率先开口,将自己的教学定位、计划、范围以及日后可能遇到的情况都给说了。这就是她的实力,她的师资。
识字五千,五年下来是一千八百天,每天识三个字,也有五千四百个字了,细算下来并不多。
但以他们的经历,还没听说哪位夫子说过这样的话。
就连刘学贵站在门口都诧异得睁大了眼睛,他上学十年没停过学,也才到这境界呢,丁石竟敢夸口说五年?
正文卷 第160章 束修是大问题
“听起来很不错。”王大耆老回过神来随口夸了一句,目光却不停与其他人交汇。
“丁石啊,先不说三年、五年这么远,眼下村里确实有十来个要启蒙的娃子,读书难的情况你也知道。”
村长接收到耆老们的暗示,便开口说道:“你要开塾确实是好事,但你说的三字经、千字文,村里人会的也多。”
“九九口诀,几乎每家都有人熟悉。所以……”村长说完表情却又欲言又止。
“这些只要启蒙过的人都会,而这些也恰是启蒙要学的学问。各家都有人会,却没有人有那空闲去教,不然也不会出现读书难的问题了。”
丁石头听了村长模棱两可的话,微笑着指出一个现实问题。
你会也只是你会,你们的下一代、下下代们还是不会,要学会还是要去花大价钱教给先生不是吗?
“你说得是,要学还是要先生教才心里踏实一点,当然不是说你学问如何了,而是江夏村的老秀才有功名在身,他的束修也开得高。”
“附近几个村子就这么一位开塾的老秀才,不去他那里就没地方念书,去城里更念不起。你能开塾,如李耆老说,是南村城之幸事。”
“但你这束修怎么收好,各家不信你的本事,害怕给了钱学不到东西,害怕给少了你不收、你开价高了,他们也给不起。”
村长知道丁石头说的是事实,期期艾艾地将各种疑虑说了出来。
说到底,如江虎子之前的疑虑一致,束修是大问题。
以心论之,大家自然是一个子儿都不希望出,必须得出时,自然又希望出得越少越好,出了钱吧,又怕亏本、划不来,自然是希望回报更高。
这也是自古通病。
“我明白各位长辈的顾虑了。”丁石头抿唇作了个揖,这才正色道,“我听说老秀才收其他村子学童束修偏贵。”
“启蒙学童第一季是五两银子,之后才是三两,连续三年不断学,每季才只收二两银子。”
“丁石不论年纪、资历皆不可比肩,束修自然也不会比照老秀才。”丁石头成功见老头们都露出诧异的目光,不由暗笑。
她才不会追着别人的脚步去重复一条可以做比较的路呢。
因此不论束修,就加教学都要与众不同,让人无从比较也就无从挑剔。到时只要她教的学生确实有进度也不耽搁他们求学就行了。
“若村里同意,各家也愿意送学童过来,丁石准备下月初一便开始收学童。”她将自己的收费情况说了一遍,大家听得难掩激动。
因为丁石头的束修标准是,启蒙学童前三个月按每月一两银子收取,就算是按季来算也不过三两,低于老秀才。
这还不算多优惠,优惠的是后面。
三个月的娃子适应期和立规矩期过后,每月只要五吊钱,五年不变。
五年后他们将面临第二个选择,也就是丁石头之前说的,转塾另学、弃学等等。
丁石头又提建议,她主教启蒙班,五年后是什么情况谁也不知,可以等到五年后再来商议解决之道。
正文卷 第161章 走出第一步
正文卷 第162章 自备课具
正文卷 第163章 追加建设
正文卷 第164章 那些少年小哥哥
正文卷 第165章 顶梁柱是你不是我
“……”丁石头直接给他一个白眼,这才撇嘴道,“老大我的计划是,三年内先把村塾办起来,再把你的童生供出来。”
“也就是说,接下来三年,你的任务是读书,若觉得读书还习惯,以后混个官来做做,我们几个的下半生幸福,可就靠你了。”
“……”丁点被老大说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老大,你的计划好长远!”
也要兄弟办得到呀!
他更喜欢做生意赚钱。
“三年后先把童生考到再说,听说参考还要举荐人,村长他们定没问题,就是我这半吊子村塾先生不知是否有资格,到时我进城找个私塾先生写举荐信。”
丁石头泡着脚,笑嘻嘻地说起科举那些事儿。
这些恐怕丁点还没有想过,但她早就留了心眼儿,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奋斗目标。
“老大,用你的话说,这是三年后的事情,现在咱们只有四件事,开村塾、我读书、种菜、你嫁人。”
丁点并不想听老大说起以后科举的事情,她越期待,他压力越大。
从小就悠哉惯了的市井流浪儿,如何突然变成一向只读圣贤书的书生哪?
“是三件事,第四件要等你第二件完成之后我再决定。”
丁石头发觉丁点有些排斥,这才收起嘻笑表情,认真地看着他。
“就算你不愿意当官,你至少也要弄个秀才回来,否则咱们这村塾顶多开一年,就会被别人取代。”
“当然我不在乎你哪一天去考,但你必须收心读书,如今我们不是混混,是在农家落脚安居的落魄公子。”
“而我在你们长大之前,除非招个上门的,否则怎能撇下你们自己去嫁人?还是说我带着你们一起嫁过去?”
“因此,丁家最终撑家顶梁柱是你不是我,在你能撑起来之前,我不会嫁人,明白吗?”
“秀才买地能免赋税,秀才经商仍是士,不算商户,缴税也没那么重,明白吗?”
“趁着咱们买不起铺时,多积累这方面的优势,有备无患,明白吗?”
一连三个“明白吗”,说得丁点神情也严肃起来,为自己刚才的抗拒而感到汗颜。
“知道了,老大,是我鼠目寸光,没想周全。”丁点低了头。
“朝闻道,夕死足矣,现在你明白读书的重要性,等新屋建起,就开始努力吧。”
“过去几年咱们生活不稳定,我教你也不过千余字,以后我会加快速度,让你能看更多书,一年后能接下我的夫子之位。”
丁石头语重心长一翻话,说得丁点只有点头的份儿。
老大是真的很有远见,私塾还没开起来,就已经计划一年后由他接班,若到那时他能胜任,老大也可以考虑嫁人的事了。
有了这个想法,他对读书突然生出空前的积极性,立刻去衣箱中把丁石头带回来的书小心地搬到了破床上。
“你先把《三字经》通读一遍,想想过去我教过的东西,有不懂地问我,若全学会了,就换《千字文》,明天晚上我教你这个。”
丁石头交代丁点,心中也琢磨着要在一个月内把《百家姓》和《千家诗》背下来,还要把教具都做好。
正文卷 第166章 一个人找茬不热闹
第二天,丁石头是在隐隐的雷声里醒过来的。
没想到早不打雷偏在今天打雷,这对今天上梁的人家来说,就没有人会愉快吧……
做早饭的时候,她一直在抬头看天色,虽然观不了天象,但天边还是亮了起来,并没有暴雨来袭的征兆。
或许这雨会先从别处下起来?
心中忐忑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她到不计较这种事,就算下雨天也一样能建屋,只不过这时代科技不够发达,才多有不便。
但这时代的人同样会信这个,闲话难免多事伤人。
早饭正吃着,陈六一行人就过来了,拖了几车青瓦过来。
“我早就担心这天气,将上梁时辰定在辰时初刻,天色亮起来就吉利。”陈六笑着安抚丁石头,“放心,一个时辰内就上梁盖瓦了。”
“有劳陈六叔费心了。”丁石头抱拳,正说着话,村长领着自家两个儿子、长媳刘余氏和长孙刘学富、长孙媳妇夏秋菱过来了。
丁石头一看不由感动,原来村长说的糖,是他自家做出来的,而且把自家能帮忙的人全叫过来了。
“虎子跟他爹打鱼去了,肉和鞭炮让我先送过来。”刘学富走过来说道。
他是刘学贵的哥哥,也读过十年书,不过没弟弟那么有天份而弃学种田,已经十九岁,去年冬天才娶了江夏村村长之女夏秋菱。
两人都算是村二代,门当户对了。
丁石头道了谢,不知接下来该干什么而有些茫然。
陈六那边已将檀木主梁扎上了红绸,安排了人手正在指挥一会儿怎么上去。
附近村里人已经听见了动静,许多人拿着窝头边啃边跑来看热闹。
不过村长吆喝着不让他们走进来,等扔糖时才能进院子来,现在就跑来会影响干活。
“哎,听见没有?今天好巧不巧就打雷了,你说……”王张氏开始长舌。
“少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