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明年,她就有机会开女塾了,前提是不收学费。

    她想这时代还是很重男轻女的,谁家会花钱供一个丫头上学?不骂赔钱货就算不错了。

    而她,也没伟大到不花钱而花大精力去教化这些人。

    教女儿是母亲的责任,如何约束一个女子,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和习惯,俗称家风、家教。

    没多久刘学华过来找丁石头,说外村想报名的人家都来人了,村长爷爷在敞屋和他们说话。

    丁石头听了立刻过去,就看见竟然有不少人。

    “丁石,我们帮你把其他村子想入塾学的人家都记下来了。”

    村长笑眯眯地看向过来的丁石头,并且将每一家的家长代表都介绍了一遍。

    丁石头礼貌地和大家打了招呼,并且迅速记忆了一遍这些人的印象,也暗中数了数,竟然有二十八人之多。

    也就意味着可能有二十八个新增学童。

    寒暄了一圈后,她走到前方作为讲台的地方,这才集中说了一下自己的试读计划。

正文卷 第221章 都冲着试读来的

    试读为期十天,本月十六日到二十六日。

    想正式入学就要在月底之前来交束修,也好事先准备沙盘、课桌椅,四月初一正式开塾。

    为了让大家了解要准备什么,丁石头让丁点和江虎子他们去搬了一套课桌椅和一只沙盘过来。

    还有她做出来给学童数数的小竹棍。

    丁石头将当初当着村长和耆老们的面说的那套教学计划大致说了一遍。

    那些家长们听得很认真,敞屋门口也聚集了许多南城村的人,他们听说过了这事,但还是第一次听丁石头说。

    但他们也是觉得这样很好才决定送孩子来启蒙的,不然一个少年人,哪里可靠了?

    丁石头说完之后发现,竟然没有家长提出疑惑,都只是跟风式的附和着很好,不由无语。

    后来还是村长站出来,将丁石头之前提出的安全问题说了一遍,并且要求不管是试读还是正式入塾,外村都必须有人接送。

    自家安排人也好,交代一同读书的人家也行,安排在南城村亲戚家照顾也可以,若孩子出了村塾被别人拐走了,村塾不担责。

    丁石头听了村长的话不由感激。

    她相信现在这些人是都冲着试读来的,她也可以尽力应对每个人的疑问,但这个安全问题却是最重要的。

    这些话由村长说出来比她说出来更具效力,若谁不满,矛盾也是南城村接着了,而不是她的村塾,不会对村塾造成多大影响。

    “夏夫子那儿都不曾这样要求过,你们南城村是不是管得太多了?”

    终于有人出头表达不满了,只因每天接送的问题,对于马上就开始农门的人家,其实很难实现。

    “请问你家娃子多大?”丁石头立刻询问。

    “上个月满四岁了,符合你们入塾要求吧。”

    表达不满的人看向丁石头,没有多失礼,但也没有多尊敬,就是正常的大叔对少年人说话的口气。

    “学龄符合,但你们不同意每天接送,也不能安排信任的人负责接送,请恕我塾学不能收。”丁石头抱拳一礼,拒绝。

    “你什么意思!我又不是不交束修!你凭什么……”那人把眼一瞪,就要争吵起来。

    “就凭我担不起这个责,贵府将子弟交给我,我就要为他们的安全负责,若他们在上学或放学路上遇到什么,阁下是懊悔自己照顾不周?还是来塾学找在下拼命呢?”

    丁石头神情严肃地回视着那人,丝毫不惧地剖析问题。

    “各位扪心自问,若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们的反应,是不是杀上村塾,找在下拼命?”

    “……”人群里一阵尴尬地沉默。

    “在下开塾,本村就有十五个学童,扩招外村学童也是良心所驱,想在能力之内改善各村上学难的问题。”

    “但在下不能只盯着束修,而不顾虑到学童安全问题,任何侥幸都抵不过一次意外,四岁,甚至六岁,都还只是小孩子,你们想过吗?”

    一翻话说得那些人惭愧低头,他们确实没有想过,老秀才也没有提过。

正文卷 第222章 一切开头难

    但他们村的学童都是结伴走的,有的跟着哥哥,有的确实有大人同行,而到南城村只是开始,确实都还没有经验。

    同村来的人也不多。

    “那你说咋办?这些天都忙着田里的事,今天我也是抛下活计过来的,也是想让小娃有读书上学的机会。”

    先前不满的那人胀红了脸,尴尬却充满渴望地看着丁石头。

    他从没想过的问题,这位少年却想到了,力争的也是他家小娃的安全问题,他自叹不如。

    “不知你们村有多少人会来我塾学?”

    丁石头看对方神色就知道对方认可了自己的忧虑,便想为他们想个折中办法。

    立刻有几个人应声,丁石头数了一下,加上刚才这人,一共有四人。

    “你们是大坎村的吧,不知路上可好走?有多远?在南城村可有亲戚?”丁石头又问。

    “在江夏村那一头,有两里多地,没有亲戚。”那人立刻回答,其他人没有作声,显然一样。

    “我给你们各村提个法子,你们商量一下看可行得通。”丁石头含蓄地开口。

    “各村结伴上下学,安排一到两个大人接送,各家轮班,就算耽搁了一下农活,也不会影响到生计吧。”

    “但必须是有责任心的大人,若不留心,小孩子本就贪玩耍,到时推卸责任时,可别怪到村塾和在下头上。”

    丁石头又叮嘱了一句,心中却是叹了一声。

    之前以为开私塾会比耕地种菜容易也轻松一些,甚至打算若能扩招,就放弃种菜赚钱这条路,将东边再建一间敞屋出来。

    但现在来看,一切开头难,还不只是开头难的问题,而是要优先纠正这些家长的安全意识。

    就算是现代的小学里,低龄学生也还是会有家长接送的。

    她相信,坏人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有,小孩子没有辨别和自保能力。

    何况这时代里虽然没有那么多车,但有山路有河流有坑洼之地。

    就算以后她会教学生认知危险事物,现在也必须把话说清楚。

    她可不想刚开起私塾就遇上这种纠纷,肯定会折损她塾学的声望,甚至被有心之人利用为把柄来打压。

    她要在这条路上走出长远的成绩,就一定要慎之又慎。

    大家听了她的提议各自寻了同村讨论了一下,最后都认为这个办法好。

    “好,那么我再提一条,入塾名册,从各家交来第一个月束修开始就算正式进入在下的塾学,那天请各位最好是学童的爹亲自带学童到来,并且在入塾名册上签字。”

    “签字?”众人皆惊,这又是什么名堂?

    “入塾名册上会注明刚才在下说的那些问题,上学、放学时间,接着和安全问题,束修数目,沐休、年节假数量,让各位签字就代表各位看过、知情并认同在下塾学的规矩。”

    “你这塾学规矩可真多。”又一人不耐烦地嘀咕。

    “本村与外村束修同等、上学与假期同等、规矩约束同等、所学之物同等,亲兄弟尚且明算帐,何况读书呢。”

    丁石头声明。

正文卷 第223章 村塾的名字

    大家听了这话心里顿时舒坦了许多。

    他们这么多年来最郁闷的就是去江夏村读几年书,什么都不是同等的啊。

    有了最后这四个同等,大家几乎就没有任何异议了,都说明天就送小娃过来。

    丁石头端着荣辱不惊的架子,心里却是乐翻了。

    这里有二十八个,村里有十五个,开塾就有四十三个学生,启蒙是一两束修,每月也就是四十三两银子。

    种菜卖肯定赚不到这价钱,时间周期还比这要长。

    也难怪老秀才的节操会倒在外村束修面前,这比开铺不会差了。

    当然三个月后,她的价钱就是五吊钱了,那也有二十一两五钱的收入。

    当天流水席散去后,丁石头根本不管善后之事,都交给丁点和江虎子他们了。

    她回到屋里在书桌前坐下,开始研墨、打开早就做好的名册。

    如今要开塾当夫子,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么省墨,要注重读书形象。

    外面的阳光穿过开着的窗子照亮了屋里,也照着丁石头伏案书写的身影,让从窗下经过的人好奇地打量了几眼。

    一看丁石头写字的架势,就是常年读书的,这也让村里许多人吃了定心丸,都在期待着明天的试读。

    丁石头将竹纸栽了几张,按村为单位分了六本名册。

    首页用蝇头小楷写明规矩,第二页开始记名,学童旁边是家长签字栏。

    下面开始留空,晚上再来用黑炭画表,以后每天点名打勾就知道谁满勤、谁缺勤了。

    按村来分,是想着以后各村若有新学童送来,直接添在后面。或者这页勾满了,在后面接着轮续。

    主要以年为单位轮续的方式数好页数,之后留空几页便拿针线装钉起来,做成线装本。

    看着桌面上垒着的名册,还有整齐叠放的塾规、教学计划、前期课目,丁石头又犯难了。

    她知道老秀才的村塾就叫江夏塾学。

    难道她要叫南城塾学?除了跟风失了特色,也不符合她一视同仁的发展路线。

    但她也不敢以“书院”为名,以丁家为名又显格局太小。

    唉,要是赵简在这里就好了,他肯定会一脸嫌弃地给她支招了……

    赵简的身影跑了出来,丁石头猛地摇了摇头,立刻起身在屋里走了两圈,将赵简压在心底不要想他。

    听见外面喊摆桌吃晚饭的声音,走到窗前看到院子里嬉闹的小村童们个个都很兴奋的样子,突然有了主意。

    ——九九塾学。

    既取九九归一、周而复始之意,又有九九口诀对大家的熟悉感,而且数字好写好辨认,有益于学童们记住。

    晚饭后,丁石头就在劈开的竹筒上写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另一块上写“九九塾学”。

    看得大家都很认同,说这村塾的名字用意好,对联也好,字浅意深,一看就有文化。

    当然,没人去提江夏塾学门前气派而复杂的长句对联。

    对农家人来说,还是这简单的几个字更让人一眼明白其中的道理和寄望。

    等墨干后,由王木匠拿来树脂漆小心地刷上,晾一晚,第二天早上就挂到了敞屋门口。

    九九塾学就正式成立了,村长还拿了鞭炮来放,说讨个吉利。

正文卷 第224章 跟着老师做动作

    晨光明媚,清风怡人。

    村里许多人听见鞭炮声都赶了过来看热闹。

    村童们更是背着自己的小书箱一路奔跑,生怕自己晚到了,让老大不喜。还有人摔了跤,顾不上哭嚎,爬起来又跟上。

    在大人说来是试读,但在他们心中,今天就是第一天上学。

    丁石头依然一身短打装扮,并没有因为当夫子了就换上长衫充充体面。

    此刻她双手背在身后站在敞屋门口,加上她本来就比一般女子要高许多,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此时看在村里人眼中,就是一个高瘦少年书生模样。

    “老大好!”学童们跑得气喘吁吁来到近前,争先恐后打着招呼。

    “大家早上好!”丁石头高声回应,看着他们道,“都吃早饭了吗?”

    “吃了!”学童们也忙着回答。

    “好,牢记两件事!”丁石头伸出手指,“第一,饭后不许跑、不许跳!第二,今天开始,叫老师!老师好,不是老大好。”

    “知道啦!老师好!”

    学童们前阵子已经接受了丁石头的提前教导,在规矩上还是熟练不少。

    “很好,现在站成两排,跟着老师做动作。”

    丁石头将人分成两排站好,就转过身举起右手,回头看大家跟着做,又换了左手。

    如此几次让他们辨别方向之后,就带着他们原地踏步。

    刚跑过来的孩子们,总要有个缓解的过程。

    而且点名时间没到,外村学童还没有来,只能等着。

    “很好,大家表现都很好!”丁石头带着走了一会儿就转过身,让大家不要停下,又走过去纠正越走越偏的队伍。

    “现在把我以前教过你们的诗背一遍。”

    学童们被夸得满脸笑容,对背诗什么的更是积极性高涨。

    大家正背着诗,寄住在村里亲戚家的学童们也赶到了,看到南城村的学童已经在排队背诗,都吓得快哭了,根本不敢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