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石头轻松反驳回去,却又看了看天色道:“本塾学还未下学,赴宴通知来迟,也莫怪丁某应变不及,毕竟收了束修,就要为学童们负责。”
说完不理变了脸色的小厮,又把学童们赶回座位,继续提问。
小厮没想到一个少年人还真敢给他家主子脸色看,气得跳下马车走过来。
“其他宾客早就到了,你还磨磨蹭蹭,是故意给我家老夫子脸色看吗!”
“这人好生无礼!”突然,村道旁一个汉子便开了口。
“可不是,就算我家亲戚做寿,也不会在开席之前才来请的,总要早几天吧。”
“就算现在请了,人家丁老师还在上课呢,你说走就走,你是老爷呢。”
“到底是夏家在横,还是夏家的下人不会办事呀。”
“说不定是这下人自己搞事,刚才有请柬都不拿出来,被丁老师说了才说忘记了,谁信。”
“我看是夏家要找丁老师的麻烦吧……”
后面说话声明显小了许多,既是担忧,也是不敢说出来。
就算不喜夏家的态度,也是不敢明着得罪呐。
丁石头一边听着学童们回答问题,一边听着外面的议论声,就是不理那着急的小厮。
“好了,今天老师要去江夏村给夏老夫子拜寿去,今天的书就念到这里,你们早些回家去,下午不要迟到。”
丁石头算算时间也快到下课了,干脆卖个顺水人情。
虽说今天只是夏家的下人在这里蹦哒,但今天的事情是瞒不住谁的,很快就会传到十里八村去。
这也是她从一开始就把问题全推到台面上撕扯清楚的原因。
不是她要跟一个小厮斗,而是不能去得不明不白,若这样去了,也会输得不明不白。
送走了学童们,丁石头准备去洗个手脸、收拾一翻。
“丁石,我陪你去。”刘学贵喊住丁石头,神情有些凝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豁达一些。”丁石头拍了拍刘学贵的肩膀,感谢他的好意,但不同意他去。
刘学贵是被当初的夏童生现在的夏小秀才赶走的,这都一个多月了,老秀才不可能不知情,但没有任何表态。
而今却当没这回事似地,还跑来送请柬让人去拜寿,这脸面也是够大的。
不过夏童生如今是秀才了,正是意气风发、得意洋洋的时候吧。
丁石头想过夏家会再挑时间上门来踢馆,却不想人家根本忍不住,非得今天,那她只能接招了。
“老大……”丁点也有些担心。
“你在家呆着,若我回来晚了,塾学照开,你按计划教大家认字就行,让刘二哥帮你照看些。”丁石头叮嘱丁点。
丁点便闭上了嘴。
老大是见过世面的,不是大家认知里那个文雅可欺的少年,他自然不担心老大招架不住,而是怕老大飚过头露了馅儿。
丁石头回屋收拾了一翻,就上了小厮的马车,大家见她只身赴宴,都很担心。
因为九九塾学的关系,夏家对南城村的学童态度都很不好,上过几年学的人家都表示上完这一季就不去了。
什么原因,大家心里都明白。
正文卷 第307章 明枪易躲
江夏村比南城村还大一点,因为村塾的缘故,在十里八村最是有名。
村里人读书也多一点,进城做工的人也多,见识、生活都比南城村要开阔富足许多。
自然,也没有哪个悍妇敢在村里横,老秀才吭一声,比村长的训斥还管用。
而老秀才很爱惜自己的羽毛,自然不容许有人败坏江夏村的风气、名声。
老秀才也会时常进城访友,也会有朋友自城里、邻县过来探访。
就像今天,老秀才的六十大寿,宾朋如云,多的是文人雅士,有老秀才的,也有两个儿子的书友,来了不少。
也因此宾客就分了两块地方,农家客都在前院里入席,长辈或有点地位的都在葡萄架下坐了,一般客人如学童的家长,就晒着太阳。
还好微风徐徐,也没热到中暑。
而那些远道来的文人雅士们,就在新修的敞轩里入席,撑起了竹帘,靠窗欣赏着侧面地中种的一些花草,或是从后院里搬来的盆栽。
吟诗、作画、品酒、对对子,没有高声谈笑,却有高谈阔论,由夏老秀才和夏小秀才作陪。
夏大秀才身为长子就在外面迎客、待客,算是今天寿宴的掌事人。
他原来被人称小夏秀才,但弟弟也考中秀才之后,就被人改称夏大秀才了。
今天老秀才很高兴,因为今年对夏家来说是双喜临门。
除了庆祝他的大寿,也庆祝小儿子考中秀才一事。
但是夏小秀才却有些心不在焉,不时朝门外张望着。
马车声急驰而来,许多人都朝篱笆院外张望。
李胜将马车赶得飞快,这官道转村道地好一阵颠簸。
然而马蹄扬起,当他终于将马车陡然停了下来时,他自己都感觉好辛苦。
可不等他回身说几句嘲笑的话,就见车帘被掀起,丁石已出了车厢,身姿潇洒地跳下马车,看也没看他一眼就朝院门口走去。
“这位是……”夏大秀才走出来见了不由打量起来,却是故作不知地询问。
“在下南城村九九塾学丁石,适才被你家那位小厮用马车接过来的,许多人见了都说夏家好客。不知这位先生怎么称呼?”
丁石头并不说是来拜寿的,而说是被夏家用马车接过来的,战不战先给自己找点面子再说。
夏大秀才本想说他家马车是接客人去了,却并未接什么九九塾学的丁石,但丁石开口就说许多人见了……
他还怎么接下面的话?
“原来是九九塾学的丁夫子,久仰大名,不见竟是这般年轻,难怪难请,好在总算是用马车接来了,里面请,哈哈。”
夏大秀才作揖打着哈哈,却是言语间消遺了丁石头一顿。
“在下到是有心想来给老夫子祝寿,只是等了几天也未见有人邀请,在下脸皮儿薄,没好意思擅自登门,以免主家不悦。”
丁石头见主家这般高声讽刺她,立刻做了个大揖,一副诚惶诚恐的姿态,说话声也不低。
明枪易枪,这点程度的攻击力还是能轻松应对的。
夏大秀才愣住,没想到这少年立刻就还击了,还这么直接。
“这位就是丁夫子吗?家父想与你一叙,还请移驾,不吝赐教。”夏小秀才出来救场。
“丁石你怎么来了,塾里的课上完了吗?”村长闻讯赶来想护住丁石头。
正文卷 第308章 暗箭难防
“村长爷爷。”丁石头连忙向村长行礼,解释道,“丁石正在上课,就让一个叫李胜的小厮接过来了。”
“原本他没拿出请柬,丁石也不知他是谁,后来在大家的质疑声里才拿了请柬出来。”
“丁石惶恐,连忙让学童们提前下学,就赶紧过来了,正要去给老夫子祝寿,也解释一下丁石来迟的原因。”
丁石头明着向村长解释原委,却毫不客气地将夏家失礼之处点出来,告了一状。
就算这里坐着的都是普通农家客人,人数也不少了,她若不抢在前头把话挑明了,谁知道后面有什么话等着她呢。
“你是我们南城村新来的,还不认识江夏村的人,我同你去,给你介绍夏老秀才。”村长听了立刻说道。
丁石头感激地连忙作揖,就跟在了村长后面。
夏小秀才见状也不好说什么,便做了请的手势。
敞轩里,夏老秀才正在桌前挥墨,几个年纪一把的文人雅士摇着文士扇,在一旁欣赏。
“父亲,南城村的丁夫子来拜寿了。”夏小秀才躬身禀报,十分有礼。
丁石头差点撇嘴,几个秀才而已,还真是装模作样。
“在下南城村丁石,恭祝夏老夫子鹤寿青云禄阔广!德馨雅室福绵长!”
丁石头朝站在桌前看过来的老头躬身一揖,算是行了个大礼,高声祝贺,极尽赞美之词。
她这么有礼貌,应该不至于一开始就剑拔弩张吧。
“你就是南城村开塾学的小儿?”夏老秀才被丁石头一翻奉承话说得露出了笑容,不过开口却有些倨傲。
“在下正是,幼时随西席先生读过几本书,略识几个字,如今在南城村教几个没钱启蒙的村童,聊以糊口。”
面对资深夫子的蔑视,丁石头不卑不亢、姿态低调。
她都说只读了几本书,带的是没钱启蒙的村童,也只是糊口而已。
她无意与江夏村塾一争短长的立场先表述明白,若夏家还咄咄逼人,就显得太嚣张了,以长欺弱真不算本事。
而她若在之后的攻击中守住了阵地,别人也不眼瞎,自会衡量。
所以,夏家人挑在今天强横地接了她来,其实是弄了一个烫手山芋来让自己尴尬。
当然,若他们只是试探她,今天纯粹结交,则不会发生那种隐患了。
就看他们如何选择吧。
虽说暗箭难防,但丁石头一来就采取了守势,此刻神情淡然地微笑着。
“小儿果然伶俐,来日若入科举,必有作为。”夏老夫子放下毛笔,拈着胡子似乎很赞许地看着丁石头。
“丁石身为长兄,以养家为重,无意科举。”丁石头笑了笑,再次表明立场,也是一种试探。
果然,在她说无意科举时,一旁的客人流露出遗憾的表情,夏家父子却是撇了撇嘴,露出不屑的眼神。
一个读过几年书的少年人,无意科举也就是放弃了进步,这样还想开塾学?果真是教几个泥腿子识几个大字吧。
“即使开了塾学,还是要多读些书,不可固步自封,误人子弟。”夏老秀才训示着又转过身继续提笔写字。
正文卷 第309章 一口闷气
一副不想搭理丁石头的架势,其他客人见了也纷纷拉回注意力看向桌面。
“丁石啊,老夫子说得是,你年纪轻轻前途无量,可不能被困在塾学里,还是要读书赴考的,咱们南城村也不好拖你后腿,误你前程。”
丁石头正要开口,就被村长抢了先。村长以南城村代表的口吻说了这翻话,护犊意味明显。
“村长爷爷说的是。”丁石头只得退后一步,没有当场怼夏老秀才。
“走吧,我带你去认识一下江夏村的人,你刚到就被叫过来了,还没上礼簿吧?”村长立刻又说道。
“是,正要去。”丁石头忍笑。
看来村长真的很不喜这夏家人,说话一点也不客气。
此言不就表明她是被强请的客人,既然来了就不会不出礼金吗。但这只是一种态度,明着说出来,就有暗讽夏家人行为的意味了。
夏小秀才沉了脸色正要开口,夏老夫子却先开了口。
“丁石,你一个布衣小儿无需多礼,给老夫磕个头心意到了便可。”夏老夫子说得很施舍。
“老夫子不必担心,丁石有准备九十九枚铜钱,取九九常青之意,也恭祝老夫子一门高第,平步青云。”
丁石头转身作揖,把话说得十分恭维,但是磕头?呵呵。
夏老秀才目光深沉地看着丁石头走出敞轩,心里暗叹这少年是个有灵性的,可惜不是他的弟子。
“父亲,我去招呼一下丁夫子。”夏小秀才不甘心地请命。
“外面有你兄长便可,你过来写字。”夏老秀才看了小儿子一眼,阻止他出去与丁石头对上。
刚才照面一试,他不觉得自己占了上风,那少年看似恭敬实则淡然稳重,并不拘谨更未乱了分寸。
若他们冒失而行,就失了先机,尤其此刻是在他夏家,岂能落人话柄,损已颜面?
夏小夫子见父亲脸色不悦,只得拱手听命。
丁石头跟着村长来到上礼簿的地方,果真拿出一串铜钱,言明九十九文。
夏大秀才一听连忙走过来表情有点难看地道:“丁夫子真是多礼。”
别人最少都是一吊钱,这少年人偏要少一文,真是小气得让人难以评价。
丁石头淡淡一笑,自然又将刚才那翻吉利话说了一遍,再捎带上四四发财、六六大顺、七七大吉、八八大发等话。
今天是主家大寿,九九常青不正好应景儿?
四周看热闹的人听了纷纷说好,还有人说以后他们也这般效仿,以后看是什么宴,也可以出四十四文、六十六文。
正好有人过来上礼簿,一听立刻折了回去,重新串钱去了。
夏大秀才脸色更难看了,只是一口闷气出不来。
他要计较这一文钱,别人只会说夏家小气,可这一个客人少一文,这流水席摆下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