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姝-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女闻言轻轻咬了咬下唇,害羞地收回了泪,温柔地欠身笑道:“管彤谢太后娘娘。”
“嗳,日后可要改口的。”
听了郭太后的笑语,少女脸上更红了几分,这才听得郭太后和蔼道:“去吧,回去休息吧。”
看着少女顺从地行礼,顺从地转身退出去,郭太后眸中的笑意渐渐淡去,微微侧眸间,对着一旁的榆嬷嬷道:“明日请皇后来慈宁宫一趟吧。”
“是。”
听到榆嬷嬷的回话,郭太后并未多言,只是唇角微微勾起,看着空旷的大殿,眼神却渐渐冰冷下来。
……
“当真?”
成贵妃听到随珠的话不由皱眉,只见随珠不敢怠慢道:“奴婢亲耳听得的,绝不会有假。”
成贵妃冷哧一声,在殿内显得格外压抑。
“那个老妇,当真以为仗着郭家便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
听得成贵妃如此说话,随珠默默低下头,成贵妃眼角的嘲讽与冷意却是丝毫不减。
慈宁宫的算盘倒是打得响,一边暗里与他们联合,想要扶持阿衍上龙位,一边又怕事不成,将一个小丫头插进东宫,只怕是想着日后若那安宁县主日后若怀了东宫的孩子,即便扶不了萧衍上位,总能挟持着一个孩子,日后为郭氏所用,甚至是以郭氏之力将那庶子扶上龙座,便能保郭氏荣华了。
鱼和熊掌还想要兼得。
“未免太贪婪了些。”
吃相太难看,也不怕鸡飞蛋打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坤宁宫。
十二扇刺绣凤鸟围屏后坐着元皇后,宁贵妃,与顾砚龄,旁边的高几上摆着一个香几,香几上搁着一个掐丝珐琅鸳鸯式香薰,司制房特意为元皇后配的果香香饼搁在其中,冉冉缭绕着宜人的香味。
“太子如今,身子可好些了?”
听了宁贵妃略带关切的声音,元皇后的眼角渐渐爬上无奈与担忧,轻轻摇了摇头道:“还是老样子,一入秋便不好,太子妃一直从旁照顾着,我便免了请安礼,免得两地折腾,再病一个就不好了。”
宁贵妃闻言微微默然,眸中浮起安慰的笑意道:“太子吉人有天象,身边又有太医们,必会康健的。”
“但愿吧。”
元皇后声音中带着几分为人母的期冀,似乎感觉到殿内因此事压抑了些,便笑而对宁贵妃道:“如意倒是为你,为咱们宫里添喜了,此次给陛下生了个乖外孙,陛下可是高兴的紧,入寝前都不忘了赞上几句。”
一听到此,宁贵妃的眸中便顿时化开温暖与欣然,点了点头道:“上次臣妾出宫去瞧她,如意还说待到出了月子,便要带着孩子来向陛下和皇后您请安。”
“如意是个孝顺孩子,宁贵妃,你有福呢。”
听到元皇后的话,宁贵妃笑着回应道:“东宫和谐,如今长孙又如此优秀,皇后您的福泽可比臣妾深厚。”
元皇后听到长孙,眉目间的担忧也渐渐化开,随即顺而看向宁贵妃一旁默不作声,只凝心静听的少女,眸中更多了几分喜欢。
“你说的对,只不知何时,我也能抱上我的亲孙儿,只怕我便是睡着了,都能笑醒了。”
原本探手接过白地墨彩过枝竹蝶纹盖碗的顾砚龄刚要啜饮一口,润润喉,谁知一听到这话不由手上一顿,下一刻便感受到了两道期待的目光,不由有些如芒在背的感觉,一时间竟觉得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若论心中,她也早想要一个属于她和阿译的孩子,只是如今成婚不过半年,便是再快,也快不到这般。
唯有一个等字罢了。
想是看到少女脸上的红晕蔓延到了耳根,元皇后终究笑着道:“不过这些事随缘,急不得,咱们慢慢等,慢慢等——”
话虽是这样说,元皇后一双略带期冀的眸子还是看在少女身上,引得宁贵妃也不由笑了。
恰在这时,外面响起了窸窣的脚步声,随即一个宫装的小宫娥走了进来,恭恭敬敬的行了礼。
“皇后娘娘,贵妃娘娘,长孙妃。”
元皇后看过去,微抬了抬手道:“何事?”
那小宫娥闻言唇角微微抿笑,随即偷偷觑了眼最近的少女,随即垂下头道:“回皇后娘娘,长孙殿下来了。”
“快让他进来。”
听到元皇后欣然的声音,小宫娥连忙退下去,随即便见那熟悉而俊逸的身影走了进来,使得顾砚龄不由细微地舒了一口气。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萧译进门先温柔地看了少女一眼,随即拱手给元皇后施了一礼,这才转而又对宁贵妃道:“宁娘娘。”
“快起吧,这会子怎么想着到祖母这儿来了。”
萧译闻言立直身子,目光毫不思索的看向一旁的顾砚龄含笑道:“孙儿正要回宫,听闻龄儿在祖母这儿说话,便想问问要不要一同回宫,免得夜深路黑。”
话音一落,宫里的人不由都笑了,顾砚龄不由觉得更不好意思了些,嗔道般看了萧译一眼,谁知萧译却是安然自若,笑意仍旧那般温和。
“罢了罢了,你这孩子倒是不说假话。”
元皇后笑着与宁贵妃会意地对视一眼,随即看向座下的少女道:“天色不早了,你们小两口儿也该回去歇息了。”
说到这儿,元皇后似乎想到什么一般,又转而看向萧译意有所指道:“哀家可等着抱孙儿呢。”
顾砚龄刚站起身,便见萧译颇为正经的拱手道:“孙儿必会早日给皇祖母好消息。”
顾砚龄微微一愣,便听得上面元皇后颇有深意的笑道:“好,有这句话就好,快去吧。”
此刻的顾砚龄脸上已然烧红,明明想啐身边人一口,却又不得不顾着上面的元皇后和宁贵妃。
二人恭谨地行了礼,这才并肩退了出去。
元皇后与宁贵妃看着小两口儿离开,这才欣然的慨叹道:“只要他们好,咱们便有期待了。”
当二人来到殿前,宫人们皆恭谨地行了礼,宫灯安静地悬在廊下,温暖而昏黄的光芒透过灯笼倾泻而下,印出一圈又一圈淡淡的光晕,微风摇曳下,灯下的流苏轻轻飘动,发出细微的声音。
顾砚龄微提裙尾,刚要下石阶时,身旁的人陡然伸出手来将她的手裹住,当着众人的面,顾砚龄不由准备抽出手来,谁知身旁的人却是笃定不放手,那温暖的热度紧紧围绕着,让她丝毫动不得。
顾砚龄不由微微挑眉,似嗔非嗔的看了身旁萧译一眼,谁知人家却是丝毫没有反应,只月光微微洒落下来,能够映衬出他那微微勾起的唇角。
“你笑什么?”
听到身旁的声音,萧译眸中泛起温柔的涟漪来。
“因为高兴。”
顾砚龄闻言不由有些无奈,却又忍不住笑了。
萧译温柔而又认真的牵着她,一步一步朝外走着,每一步都让人安心而踏实。月光下,二人的影子透射在地上,重叠在一起,看起来恬静而和谐。
当到了宫门口,便看到了等候已久的暖轿,檀墨看到来人,恭谨又满是笑意的颔首道:“长孙妃。”
几乎是同时,萧译已然上前亲自掀帘转身看向身后的顾砚龄,顾砚龄看了看暖轿,随即开玩笑道:“原本我还想带着醅碧她们走走,散散步,如今看是不能了。”
看着少女调笑的眸子,萧译手中一动,轿帘落下。
“那我陪你走。”
顾砚龄闻言微微一笑,萧译已然转身对檀墨道:“你们在前面的宫门口等我们。”
檀墨自然明白,连忙招呼抬轿的人先走,甬道里安静而幽长,两边的石柱宫灯将这一条道路点亮,由着二人并肩而行。
“今日慈宁宫寻我去。”
陡然的声音微微响起,顾砚龄轻轻侧首,便见萧译的神色淡然而认真。
“何事?”
听到顾砚龄的话,微微轻哧的声音响起,随即顾砚龄便看到萧译颇为冷淡道:“只怕太后想要做媒,将安宁县主强送进咱们的毓庆宫。”
顾砚龄眸中微微凝笑,果然被她猜中了,在郭太后将那虎威将军孤女养进宫,她便觉得不似好心,毕竟,郭太后可不是那般怜悯娇花的人。
“哦?”
顾砚龄故意挑眉笑道:“难道不是想强塞进你宫中?”
萧译闻言转过头来,看着少女眼中一闪而过的狡黠,嘴边的笑意越发宠溺。
“毓庆宫是你和我的。”
萧译的话温暖而认真,仿佛一双轻柔的手抚过她的心,顾砚龄微微顿下步子,抬头看着萧译道:“那你是怎么回的?”
萧译闻言眸中浮笑,不紧不慢却又正儿八经道:“我建议太后为安宁县主选个上门的佳婿。”
“噗嗤——”
顾砚龄被萧译这副样子逗笑出声,几乎一瞬间便能想到郭太后气滞的模样。
可笑着笑着,顾砚龄又渐渐感觉到了一股温暖的暖流,看着萧译的眸子也越发温柔起来。
“此事我会处理,你无需担心,我毓庆宫除了你,不会要他人。”
听到萧译认真的声音,顾砚龄的唇角轻轻的勾起,随即抬手温柔的替萧译理着衣襟,二人的距离渐渐被拉近了。
“你是皇长孙,这些事情不该你替我处置,你便好好地安心处理前朝的事务,此事我来,你只管放心。”
萧译闻言微微一愣,不由想说什么,可低头间看到少女笃定而认真的眸子,顿时暖化了一般,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离宫门还有些距离,走久了伤腿。”
萧译看了眼幽深的甬道,随即温柔地看向身旁,不由分说的便上前微微侧身,弯了弯腰道:“我背你回去。”
顾砚龄见此不由一愣,随即失笑道:“那像什么模样,明日传出去岂不是叫人多说。”
“无人会传,这条路上的人也不多。”
说着萧译微微侧首道:“我早就想这一日了,今日也算让我寻到机会了。”
眼看顾砚龄还在顾虑,萧译已然出声道:“不然今日我可不走了。”
听着这难得孩子气一般的话,顾砚龄不由觉得无奈,却又小心地看了眼四周,见的确空无一人时,这才犹豫地上前,轻轻将手搭上去,伏在了萧译的背上。
下一刻,萧译便温柔地起身,背着她慢慢走在甬道间,灯光将二人重叠在一起的影子渐渐拉长。
“这样的路,我想走到下辈子。”
听到耳畔传来萧译低沉而认真的声音,内心微微触动,顾砚龄眼中微热,却是溢出笑来,无声地看着男子的侧脸,一点一点的勾勒那每一个熟悉而温柔的弧度。
他的温暖,从来都只属于她。
这样,便够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斗法
翌日,元皇后立在慈宁宫前,微微抬头看着匾上鎏金而庄穆的大字,随即覆下眼来,将右手搭在大宫女瑞春的手上,微微昂首,不紧不慢地走了进去,宫内的宫人一见着皇后的凤驾,都默然而恭谨地推开两边,小心翼翼地躬腰行礼道:“皇后娘娘。”
元皇后目不斜视地一路走到殿前,当看到急着迎出来的榆嬷嬷,这才略微顿了脚步。
“奴婢给皇后娘娘请安。”
元皇后淡淡“嗯”了一声,唇角不易察觉地划过一丝平易近人道:“起吧。”
当榆嬷嬷起身时,元皇后微微侧眸看向宫殿内,这才转而问道:“太后娘娘可还好?”
“好,好着呢。”
榆嬷嬷满脸堆起亲近的笑意,颇为有礼道:“太后老人家正在殿里等着娘娘您呢,您请。”
看着榆嬷嬷伸出手来,元皇后略微点头,便直直走了进去,一路到了殿中,便瞧着郭太后正倚靠在软塌上,周围的侍婢皆恭谨侍立着不出一声,唯独一个身姿温柔的女儿家站在不远窗下的一处高几前,左手侍弄着一株雪白的菊花,花心中是微微的黄蕊,花丝一条一条垂了下来,犹如绽放的烟火一般,高洁却又尽显娇态。
少女穿着一袭分粉如烟霞的十二幅月华裙,每一个裙褶间色泽淡雅而绚烂,衬的少女背影更为温柔端庄,右手间,少女手中捏着一柄银剪刀,轻轻修剪着多余的花枝,看起来倒是一幕别致的风景。
郭太后微睁着眼,唇角慵懒地勾起,抬了抬手亲切的示意道:“将你手边那花枝修一修——”
少女闻言微微侧首,随即含笑的移了移手修剪,郭太后满意地点头道:“嗯好,这样修剪才将这‘玉娘子’的姿态衬出来了。”
“都是太后指导的好。”
听到少女的话,郭太后含笑道:“别看哀家老了,可侍弄这些可不比花房的人差,哀家这辈子圈在这宫中,旁的做不了,也就这些花花草草与哀家作伴了——”
郭太后指了指满殿的花草道:“她们,可都是哀家的贴心人儿。”
窸窣的脚步声响起,元皇后携着众人走进殿来,郭太后顺着声音看过去,当即要坐起身子,少女见此忙放下手中的剪刀,上前扶起郭太后,郭太后亲和地拍了拍少女的手,笑着看向元皇后道:“皇后忙,哀家还教你来,可没耽误什么罢。”
“母后说笑了。”
元皇后笑着亲自上前扶着郭太后坐好道:“若非六宫事务,儿臣早就要来看母后,今日才来,还望母后恕儿臣的罪。”
郭太后亲切的将手覆到元皇后手上,随即道:“坐吧。”
榆嬷嬷亲自搬了椅子在榻前,元皇后顺势而坐,刚饮了一口茶,便听得少女好听的声音。
“臣女给皇后娘娘请安。”
元皇后轻轻将茶盖盖上,看了眼眼前的少女,随即出声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